书城成功励志交流沟通不短路(名师解惑丛书)
16406700000006

第6章 社会中的人际交往(1)

个人的成功与交际能力

成功是每个人都企求的。成功靠什么?人们会说,靠勤奋、知识、才华、胆略、毅力和机遇等等。无疑,这些都是成功的要素,但是,作为现代人,交往是取得成功的很重要因素之一。

二战期间,欧洲的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统率着一支由多国组成的大部队,手下有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法国的戴高乐将军和美国的巴顿将军等一批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们都久经沙场,自视高明,互不服气。艾森豪威尔的指挥才能实在并不比他们高明多少,但是“艾氏”却有一种高于他们的才能——善于处理错综复杂的关系,因而他能驾驭这样一批桀骜不驯的将领,统帅这样一支庞杂的部队,并获得大家的尊重。美国公共关系专家道顿写道:“艾森豪威尔是了解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的少数人之一,我们此生不大可能再见到在这方面能与他相比的人了。”我们有幸生在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我们每个人自由地发展,有所作为的天地远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广阔了。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和组织所面对的信息和外在刺激因素之多、之强,也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这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广泛的、频繁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交往,以便及时作出反应,调整自己的行动。

所以,交往能力是先阶段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故而,国外的大企业在招聘或提拔人员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一个人的交往能力作为重要条件。

我们听到的和看到的关于“个人奋斗”成功的故事实在太多了,于是“个人奋斗”长期以来一直成为想取得成功、实现个人抱负和理想的人的信条。实际上,纯粹的个人奋斗是不存在的。举世闻名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在专利局登记的有1328种,前前后后加起来不下两千种,在1882年一年里,他平均两天半多一点的时间就有一种新发明。且不说爱迪生是如何从前人那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就拿每一项发明来说,离开他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反复实验,爱迪生单枪匹马是无论如何不行的。

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创造性同合群性息息相关。要想有所创造并且事业成功,必须学会与人合作。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我把自己所具有的浅薄知识归功于不耻下问,与人们详细讨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使我得益匪浅。”17世纪尚且如此,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通过交往获得信息,就更为重要了。占有了信息,就是占有了知识、资源、动力,而这一切都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艾克卡在他的名著《反败为胜》中写道:“酝酿构想的最佳方法乃是通过你的同事相互琢磨。这一点可以使我们确认团体精神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同两三个人坐在一起商谈所能发挥的‘触媒效用’是令人难以想像的。事实上,我个人的成功大部分归于此。因此,我十分鼓励主管人员之间花费时间相聚在一起谈谈,不一定是正式的会谈,随便聊天也好,这对彼此提供意见来解决问题,是有助益的。”

当然了,也要说明的是,在我们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认为交往能力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善于交往被认为是“不踏实”、“耍手腕”等等,这是长期以来封建的人际关系观念所造成的。在封建等级制度下,需要的是“归属型”的人——服从人治,唯上是命。人际交往处于封闭状态,这起着维护封建社会稳定的作用。

先阶段,据国外学者研究,人们平均有70%的时间用于交往,也即用于听、讲、读、写等方面,不是传递信息便是接受信息。因此,生活在现代社会而鄙视交往,是无法适应社会要求,满足个人需要的。

在现代社会里,需要的是“自我实现型”的人,人际交往处于开放状态,起着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交进行时——自信的重要性

人们在交际中的胜败与否,最重要的取决于自身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的好坏。

有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被人所喜欢,也有的人正好相反,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讨厌,;有的人心地坦荡,充满自信,也有人心情抑郁,非常自卑;有的人内心稳定,教养有素;也有人喜怒无常,时风时雨……

要想在交际中处于常胜将军的位置,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拥有自信的阳光

太阳,放射出灿烂的光芒,照耀着大地,恩泽披于万物,它一扫阴霾黑暗,带来明朗和快乐。它透明炽热,昭示着勃勃生机。

人生也当像太阳。这是一种成熟、稳定、积极、富有魅力的人格,是一种带给别人快乐、幸福、力量、信心的人格。从一切不如意中走出来吧!像太阳那样,坦荡、豁达、乐观、炽烈。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人:敏感、多疑,关心别人的隐私,注重交际的得失,苛求心理的平衡却永远平衡不了。整天眉头紧锁,面冷如冰,连笑也笑得那么沉重。如此人生,怎么能超脱,怎么能潇洒。

在与人交往中,如果带上这样沉重的色调,无疑给双方的心灵上也挂了个砣。当别人的心灵超负荷时,他会因不堪忍受而离你远去。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人离生活太近,不免陷于厉害的冲突;一种人离生活太远,往往又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还有一种人与生活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这种人就是豁达的人。在这种人面前,你不必为说错一句话担惊受怕,也不必为做错一件事而惴惴不安,因为他是个明智的人,他知道,人,包括他自己,是不可能没有错的。

豁达者,追求生活而不苟求予之,豁达面前,小家子气黯然无光。齐桓公拜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相;楚庄王不计较手下小将对爱姬的无礼;蔺相如避让廉颇……这都是一种豁达。

人的一生中会被人误解、误伤的事情有太多太多,明明是帮助他,他却说你别有用心;真正为他着想,他却说你居心叵测轻轻地一笑置之!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说:用笑脸去迎接一切不幸。戴尔·卡耐基说:我们生活当中有90%是正确的,大约10%是错误的。

有些朋友却喜欢用90%的眼光盯住那10%的失意,顾影自冷,叹惋不已。

在交际中,悲观的人给人灰色的渲染,而乐观的人给人红色的点燃。

我们每个人也都拥有一轮太阳——你那颗不老的心!

(二)勇敢的走入社交中去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喜欢自己喜欢的人。而且,人人都希望被别人喜欢。对于陌生人,人们常有一种捉摸不透的不安和恐惧。这人性格怎样?他会尊重我吗?会悦纳我吗?会看不起我吗……有了这一系列的疑问,便或轻或重地产生了一种恐惧症。

笑起来肌肉紧张,说话声音发颤,同别人谈起话来,不是结结巴巴,就是简要回答:“是”、“不”、“行”。若此时对方无奈地摇摇头,或是笑一下,便是觉得是对自己最大的刺伤和不敬。封闭自己的那种孤独毕竟难吞咽,也不该吞咽。如何使自己从恐惧的泥潭中走出来?

首先,要增强自信心。恐惧的来源是自卑,培养自己的源于低人一等的感觉。时刻担心自己的言谈举止会暴露自己的弱点,从而被人嘲笑、批评、责备,因而离群、退缩。增强自信心的办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兴奋点,不断追求成功。

学生们之所以自卑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比别人知道得少。别人陶醉在舒伯特的《小夜曲》里;别人为萨特、叔本华争得面红耳赤;别人在台球桌上追逐争战;别人在桥牌桌上大显身手……,也许,你感到了自愧不如。其实每一种事物在你的神经里都有一个兴奋点,问题在于你没有去激发它们。

你可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从书本杂志上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工作完八小时以后,还有那么多宝贵时间,为什么不充实自己呢?当然,知识也不只从书本上获得,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学问。

知识面广是前提,更主要的还是追求成功,即使是小小的成功,对于增强你的自信心,都会有不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