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16406900000012

第12章 馆铺第宅(3)

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贴出一副对联;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国仇未复,负此头颅。

这一联的含义已超出理发之外,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可供来理发者对镜一读。这可算是同类对联中的佼佼者。

(三)

有一联,充满了谐趣:

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失。

用对比手法来写。理发、剃头,是与头发、毫毛打交道,所以这是“毫末技艺”,同时这也是自谦技艺的微小;下句巧妙地将“顶上”(头顶上)这个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对这份活儿夸张一番。两者对比,盎然生趣。

(四)

这一联洋溢着欣喜之情:

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五)

太平军著名将领石达开曾为某理发店撰一联:颇具特色: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一股豪气溢于行间,不失英雄本色,其言外之意,使人思考。

(六)

辛亥革命以后,某地剃头铺门前曾挂一联:

握一双拳,打尽天下英雄,谁敢还手?

持三寸铁,削平大清世界,无不低头。

既切合剃头的特点,也寄寓推翻清皇朝的革命内容,很耐人寻味。

(七)

还有一联,构思也很妙:

到此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弹冠”,是指冠(帽子)积满尘,进而指头发肮脏,所以要“弹”。“搔首”,本指因头上肮脏、发痒,所以要“搔”;而它又往往是对待事物无可奈何、愁眉苦脸的表示。这一联,既表现了理发店的“本职”,又隐隐描绘出人们在理发后的欢快形象。

戏台妙联集珍(八则)

戏剧的内容,最容易引起观众的联想,所以,自古以来,戏馆舞台的对联特别多,其中不乏精彩者。今择录数则,以飨读者。

(一)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这是一副常见的通用戏台联。上句和下句仅一字之差,而含意迥异。

它的意思是:舞台上的活动场地毕竟是有限的,唯有这个世界,才是人生的最大舞台。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曾经感叹地说:“这世界是一个舞台,男男女女都不过是演员,人人都有上台的时候,也有下台的时候。”可不是吗?

(二)

请再看下面一联:

戏剧本属虚,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荣辱贵贱,做来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唱弹原为乐,乐中藏忧,忧民之忧,乐民这乐,乐乐忧忧,顷刻间悲欢离合,喜怒哀惧,现出万代人情,须从戏里传真。

上句侧重于论述戏剧的功能,着重阐述“真”与“假”的关系;下句说明戏剧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人民的爱憎,都通过剧中人情的抒发来表现。好的戏剧,无疑是社会生活的折光。这一联颇有一点辩证法。

(三)

台上莫漫夸,纵做到厚爵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眼前何足算,且看他抛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

这一联表面上针对戏中人物和演员,实际上是讽刺现实生活中的小丑。尽管这些人声威渲赫,不可一世,但他们绝非圣贤和特殊天才,一旦下台,一切都完了。作者劝戒“台上人”不要洋洋得意,教育“台下人”眼光要放远一点,很有哲理味。

(四)

还有一联,写得颇有味:

凡事莫当前,做戏何如看戏好?

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从“戏”生发,阐述某种人生哲理。它的前半截提出论点,下半截联系戏来述说,构思很精巧。上句带着“出世”的消极情绪,应予批判,下句是对“上合”者(暗喻当官的人)的劝戒,要他们“顾后”,很值得思索。

(五)

家中油盐,贵乎真实!

台上粉墨,莫怪戏言。

它谐趣横生地触及社会问题,上句提出了艺术的主张——“贵乎真实”,下句也是针对观众(重点喻指权势人物)的,叫他们不要“对号入座”责难戏文。短短十六个字所揭示的真谛,不亚于一万八千行的论文。

(六)

还有一副木偶戏台联,饶有风趣:

遇事强出头,此中大有人在;登场便抽脚,天下其谓公何。

这副对联讽刺某些强行出头露角,争权夺利,遇到事情即推卸责任的狡猾之徒。它切合木偶戏的特点,用幽默的口吻来表现,比起金刚怒目式的声讨,更有艺术效果。

(七)

清末民初,有一副戏台对联寓庄于谐,独具匠心:

看不真勿嘈,请问前头高见者;企得稳便罢,留些余地后来人。

此联是用广州方言写的:“嘈”,吵闹;“企”,站立。句子通俗易懂,语近谐谑,对偶也根工整,对维持戏棚秩序颇起作用,下句含义颇深,已超越了看戏的范畴而阐述做人、处世的哲理。

(八)

抗日战争期间,广东某地演神功戏,有人在戏棚两侧挂上楹联一副,讽刺那些汉奸走狗:

一班黑面神,时时钩魂钩魄,钩个沸反盈天,假公济私,曾否有时称好戏?

满棚花脸鬼,日日搞风搞雨,搞得乌烟瘴气,争权夺利,未知何日始收场!

此联即景言事,用语双关,锋芒直指那些卖身投靠日寇、横行乡井、鱼肉百姓的土豪劣绅和汉奸走狗,鞭挞其丑恶灵魂。写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读后发人深思,使人喷饭。

各行业春联选录

选录一些较有特色的各行业春联。理发店:

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大事业从头做起好消息自耳传来这是一间老式理发店,兼有挖耳的。

洗染店:

还君白璧无瑕,华衮初回新气象;洗汝古尘万斛,威仪重整汉衣冠。

旧衣店:

春服既成,安排童子着;绨袍持赠、恰好故人来。

糖果店:

往来尽是甜言客谈笑应无苦口人兼色味香,若揽生果;贮桃梅李,作瓮头春。

眼镜店:

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扫去尘氛,万卷诗书供赏鉴;拨开云雾,两轮日月放光明。

画店:

大地山河生笔底九州人物出毫端天外江山来笔底胸中丘壑写毫端蛋店:

蕴白含黄,浑圆一体;扬清激浊,分判两仪。

火柴公司:

光学昌明,寸炬化为三尺焰;火星发蓄,一校分作万家春。

电灯公司:

光耀九天能夺月辉腾一室胜悬珠汽车公司:

千里马行,望尘莫及;一声虎啸,逐电如飞。

联中有“马”字、“虎”字,马年虎年用之尤宜。

邮政局(嵌字):

邮有定期,虽风雨晦明,断无迟日;政犹大道,即山川修阻,如履坦途。

电话局:

从此谈心有捷径何须握手始言欢

补谈各行业联

我在前面谈过一些各行各业的春联,有读者来函云:“古称七十二行,现代分工精细,奚止此数,君所谈者,恐不及十一,斩多几两如何?性质亦不一定要限于春联。”好,那就遵命“斩多几两”吧。

药材店:

(一)

熟地呼僮锄芍药常山有客采芙蓉(二)

寄奴无远志知母便当归(三)

豆寇年华芬脑麝杏花消息到参苓此三联均嵌中药名。

鱼行:

(一)

但作临渊羡何须结网求(二)

是池塘中物作壕濮上观(三)

此日无才调鼎鼐他生有梦到江湖此三联均甚典雅,第二联的“作濠濮上观”典出《庄子·秋水篇》,“濠上”指庄子和惠施在濠水之滨议论鱼之乐否,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濮”指“庄子钓于濮水”,喻不慕荣利。

鸡鸭店:

半夜早朝声入梦一江春水暖先知上比说鸡,取意成语“鸡鸣即起”;下比说鸭,取意东坡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豆腐店:

味超玉液琼浆外功在燃箕煮豆中油店:

入世岂宜如此滑增辉最爱自然明冰店:

到来尽是热心客此去均为快意人当铺:

(一)

白镪赠君还赠我青蚨飞去又飞来白镪、青蚨均钱之别称,此联最能道出当铺“以钱赚钱”的本质。

(二)

攘攘熙熙,有无相济;生生息息,尔我均安。

(三)

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四境之内,万物皆备于我;或曰取之,或曰勿取,三年无改,一介不以与人。

此联系集《四书》句者。当铺规矩,一般的期限为三年。

肥料店:

曾说佛头原可着只愁名士不能担镜店:

无物不照有色皆空影相馆:

(一)

莫叹人情多闪烁须知片面亦文章(二)

寸寸光阴,我宜惜此;空空色相,人其鉴诸。

旧金山华埠春联

最近收到谭彼岸先生寄来的由台山伍三烈先生收辑的《美国旧金山华埠春联摘抄》一册,虽然只是“摘抄”,数目已有四百二十九副之多。可见对联在海外的华人社会是如何流行了。现在从“摘抄”再加“摘抄”,选录若干,供同好欣赏。旧金山是美国华人对三藩市的最早称谓。

中华会馆:

中流砥柱华国文章全美黄氏宗亲总会:

江夏贤豪,德泽绵延传世祚;云山耸翠,螽斯衍庆振家声。

李氏敦宗总公所李氏溯源流,一卷经传绵世祚;敦宗怀祖德,千秋祠祀荐馨香。

陈颍川堂:

颍水有源资万派川流不息到重洋伍胥山总公所:

胥涛连碧海山月照金门三藩市的华人社会流行嵌字对,从以上诸联可见。而宗亲会对联的特色则为对头溯郡望,对尾切侨居地。

旧金山华埠春联以酒家联最多,选录七副。

枫林小馆;枫色极天人共醉林深香径月来寻金龙大酒家:

金谷豪华,名驰大埠;龙门声价,誉满三藩。

得心茶室:

得其所哉,一盅两件;心诚乐也,每日三餐。

宝华酒吧:

宝鼎心香,挚挚诚诚歌令德;华筵旨酒,欢欢喜喜贺新年。

上海楼:

上国观光,门迎珠履;海楼得月,醉赏春宵。

平园:

平生妙制家乡味园大包罗水陆珍西园:

西出阳关,故人何处,海外相逢应畅饮;园开金谷,骚客定多,席间高咏且联吟。

以上诸联,均系用鹤顶格嵌字。

其他各行各业的春联,亦颇有可观者,选录八副。

通商银行:

通晓侨情,联合唐人谋福利;商量业务,繁荣华埠设银行。

世界日报:

世上风行唯一纸界无畛域视同仁新声大舞台:

新历过年,旧历又过年,长春地在三藩市;声线第一,光线更第一,不夜天临大舞台。

大观戏院:

大地早回春,行乐须乘时,白叟黄童争看电影;观风还问俗,新年正好景,红男绿女倾听弦歌。

金城古玩:

金碧辉煌,登跃龙门价十倍;城楼高耸,欢迎宾客喜重来。

东亚饼食:

东南西北,四面亨通,饼食流行销路广;亚澳欧美,万邦贸易,公司发达利钱多。

南京面厂:

南国银丝夸巧制京华玉版擅精工

香香酒庄:

香花酿酒芳仍冽香草留人意自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