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能力,是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对特定问题做出多种反应的能力,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弄清事物的内在含义和进行多种意义变换的能力等等。具备优秀的创新能力,对个人素质的培养和事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创新潜能,但大多数人只发挥了他们创造才能的极小部分。研究发现,人们在孩提时期最具创造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创造性就渐渐地衰退,人们变得没有想像力。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把原因概括为以下两点:首先,儿童的脑子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他们渴望探索和发现,喜欢尝试新的东西,他们容易冲动行事,在不同的想法之间,他们能建立起出人意料的联系;其次,他们不怕冒险,乐意尝试大家没做过的事情,而不必遵循社会认可的正确答案。
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根本动力。人类从刀耕火种到凭借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实现这一巨大跨越的根本机制又是什么?依然是人类的创造力。如果没有创造力,人类社会绝不可能前进,任凭日出日落,星移斗转,人类会依然处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可见,创造力是多么神奇。
在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不论是企业追求生存与发展,还是个人实现人生目标都必须拿起创造力这件法宝。而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只有认真开发,它是才可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创新的作用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创新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的范畴是广阔的,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所有事物。在任何一项工作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有创新,有了创新才有社会上的一切。创新是人类生活的源泉,是人类的未来。
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创新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最佳选择。西方哲学家认为:创新即创造意识,它是人类创造性认识活动中的一种最奇妙、最有趣、最积极的精神现象;它是人类的特质、人才的标志。
当今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现在实践证明,信息也是金钱,对信息的掌握也需要创新。只有信息抓得越快越准,则会对得到的信息反应很敏捷,并且迅速采取行动,才有可能成为赢家。现代各商家都极其重视信息,千方百计地收集各种商业情报,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有很多原来不出名的草根人物由于偶然抓住了一条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提炼、创新成功,最后成为有声誉和地位的人。可见,创新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创新能力的基本特点
1.独创性
创新的最大特点在于与众不同。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所要解决的是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常规性思维所要解决的是实践中经常重复出现的情况与问题,这是创新与常规性思维的显著区别。
现实生活中很多生动的事例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示出了独创性。比如,有一位资深摄影记者,由于工作的关系,需要经常做各种记录。随意翻开他的笔记本的某一页,你都只能看到一大片像“天书”一样的符号。这些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的记号和简写符号,即使偶尔也会包含几个“令人熟悉”的文字,但从整体而言都是某种需要解码的符号。很多人都会用英文字母的简写或其他简写符号来做一些必要的记录,但是这位摄影记者却用自己独创的一套记号或图形来表示图片拍摄的景物、拍摄的地点等。尽管别人对此很难理解,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独特的创造力。
一般的标记都起到与言语和印象相关联的作用,那些需要运用算式算出的特殊记号除外。我们知道:言语是属于左脑的机能,而印象是属于右脑的机能。所以,记号正好就起到了连接左脑和右脑的桥梁作用。
各种符号完全可以是自己独创的。我们可以将客户的公司名称以W公司、T公司、H公司来代表,它们之间用箭头连接起来,中途可以再延伸出分支,这些简单的符号也是完美的符号,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可以了。但是,我们最好能将这些自己使用的记号加以推敲、精练和统一。例如,在某种场合决定用R来代表时,就要做到贯彻始终,这样就可以使右脑的印象固定方法更加鲜明,在最终语言化时也会更方便。
我们在日常思考时可以多使用符号。即使在头脑中已经有了某些内容,如果我们不随时加以记录,很快就会被淡忘,所以必须以某种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在这个时候,与其用文字加以记录,还不如用符号更方便。相信各位一定碰到过这种情况:难以用语言来概括、表达自己头脑里真正的东西。这时,我们不妨运用符号,因为它是联系语言和印象的工具,能够更容易与自己所想的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更容易加以表现。
2.灵活性
创新不受旧有的方法、程序或思维模式的束缚,它既与别人的思维框架不同,又与自己以往的思维框架不同。创新是开创性的、灵活多变的,并伴随着“想像”“直觉”“灵感”等非规范性的思维活动。所以,它具有极大的随机性、灵活性,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而常规性思维,只是按照固有思路和方法进行的思维活动,缺乏灵活性。
3.风险性
具有突破性是创新的核心。创新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再现,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现成方法可套用,它是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去努力探索。因此,相对来说,它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创新的必要条件
创新的产生有一些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1.产生创新活动的前提
要产生创新,主观上就必须要有一个动机,尽管它可能是无意的,但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第一位的。例如: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最终使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创新的前提是: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与牛顿的头产生合理撞击,使他产生了关于引力的设想。这一前提当然是无意的,牛顿并没有想到苹果会掉下来,也没想到会与他的头产生什么关系,在此之前更没有意识到万有引力问题。
2.产生创新活动的基础
产生创新活动的基础,实际上是一个材料的积累,即能量的储备和用脑素质的问题。这在创新的重要条件里是处于第二位的,但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
心理能量的储备,包括相关专业知识信息的积累、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实践经验的积累等;由前面的案例我们可知:物理研究是牛顿的专业,这个专业知识就是产生创新的基础。尽管在苹果与牛顿的头发生碰撞的那一瞬间之前,他或许并没有考虑到引力问题,但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肯定是思考过的。因为换成别人,连引力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可能想到这个问题了。
用脑素质是指智力的开发、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即灵活用脑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智商问题,需要仔细观察、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它与知识的积累关系密切,那些反应迟钝、墨守成规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创新的。只有我们具备了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能量的储备和灵活用脑、开放思维这些因素,才能产生创新,这是产生创新的基础和根基。
3.产生创新活动的方法
每一个创新活动的产生都离不开大脑的思考,这个思考过程就是创新的方法。运用不同的创新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创新,即使产生相同的创新,经过的思考过程也可能是不同的。选择最好的方法、利用最佳捷径是产生最佳创新的关键,也是产生创新必不可少的基础。每一个创新的产生都有一个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只有我们找到这个最佳方法,才能产生好的创新。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4.产生创新活动的潜能
只通过联想、假设,要想产生一些新的创新,而不进行潜能的放大是不可能的。还是以前面提到的牛顿创新为例:他只有在产生联想、假设后经过大脑的反复论证、推敲、演绎……最终才能归纳出“万有引力定律”。因此,在产生联想、假设的前提条件下,潜能的放大也是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用大脑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并经过反复论证,才能产生新的创新,这一过程被称作是潜能的放大。它在产生创新的过程中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十分关键的。
总而言之,在整个创新过程中,这四个重要条件缺一不可,是创新的核心。
提高创新智商
1.不畏艰难险阻
人类的进步一方面是由前赴后继的新生事物推动的;另一方面,它又将整个人类包围起来,人们逐渐习惯于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保守的观念阻碍了新生事物的发展。
每次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面临大自然的刁难和人类的阻挠。大自然的刁难,是指大自然中的偶然性的因素,也就是机遇。因此,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做到坚持、坚持、再坚持。
有这样一个故事:弗兰克曾经对爱因斯坦说,他碰到了一位很奇怪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坚持研究一些特别困难的问题而成绩不大。爱因斯坦感叹地说:“我非常尊敬这种人,可我却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那种类型的科学家确实存在,由于他们学识所限,为了追求名利,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往往数量十分可观,但质量却不高,既没有实用价值,又不能解决重大理论问题。这种研究终将被人类、被历史遗忘。
要想成为做出重大贡献的成功者,不打持久战是绝不可能的。那些大发现或大发明,无一不是长期艰苦劳动的产物、汗水的结晶。
镭的发现,就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案例。为了研究放射性元素,居里和夫人数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进行繁重的工作,一点一点地炼制含铀沥青矿的残渣,从数吨铀矿残余物中提炼出只有几厘克的纯镭氯化物。他们工作的条件非常艰苦,奥斯特瓦尔德在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后,说:“看那情景,既像一所马厩,又像马铃薯窖的屋子,太简陋了。”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令人肃然起敬。
拿破仑·希尔说过:人类需要进步,人类需要创新,创新要不畏艰难。
2.接受新鲜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