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帝红颜Ⅲ:朕只要你做皇后
1641000000153

第153章

上官紫嫣一口气跑回府中,拼命想忘掉刚才被强辱的事。

春娇见她回来后就神色异样,也不敢问,只服侍着她沐浴更衣。因她外出时正是正午,也没来得及用午饭,便又传厨房准备。但午饭送来后,她却毫无食欲,根本不动筷。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小姐?”春娇试探的轻喊。

上官紫嫣抬眼看她,却是突然吩咐:“春娇,你马上去打听一下,看看六王爷得了什么病?严不严重?快去!”

“呃……哦,是。”春娇见她言语急促紧迫,马上放下手中事情,出去找人打听。

黄昏时,得到回信。

听了春娇转回来的话,上官紫嫣也大吃一惊,想不到周熠会莫名发病,又病的那么严重。这次,又是因为她……

宫灯一盏盏点亮,慈宁宫寂静异样。

自周熠发病之后,太后便不离寸步的守在床边。只是他一直高烧昏迷,全身发抖,即使吃药也不见效。

太后忧心不止,眼泪不断。看着他痛苦,自然不肯甘心,愤懑的计划着如何报复。

御医院的御医们都聚集在殿外,相互交谈,却始终琢磨不透六王爷奇怪的病。

这时,有位在宫中二十多年的御医突然说道:“六王爷此时的症状,与其三岁失足落水后完全一样,而且是高烧、冒冷汗、发颤,这些是大伤寒的症状,而六王爷并没有落水或者得伤寒,几乎是突然之间就发病了。据我推断,六王爷是心里受了刺激,勾引起幼时阴影。”

“这么一说,的确是啊。”

其他御医也继而表示赞同,又商量着怎样医治。

周靖再度来到慈宁宫,但见殿门依旧紧闭,御医们全在外面。

待御医们见礼之后,询问了六王爷的情况,嘱咐竭尽医治,而后便离开。

慈宁宫发生的变故,给了其他人可趁之机。

按照惯例,先皇去世,妃嫔与太后一起入住慈宁宫或集中改居他处。太后显然不愿外人打扰,先一步表态为妃嫔们收拾静怡宫。静怡宫紧邻着慈宁宫,以往的老太妃们也都是在内居住,随着老太妃们的仙逝,就空闲了下来。

德太妃与贤太妃是继太后贵妃外之外身份最高的后妃,所住的居所自然较为宽敞,且大门相对。双方都暗中监视着彼此的举动。而淑贵妃,因太后的刻意安排,以其子曾有谋逆之举为名,令其在宫中的佛堂赎罪。

第三天,听闻六王爷的情况稍有好转。

德太妃与贤太妃两人一齐来到慈宁宫探望。太后连续几天未曾好好安歇,精神不济,随意敷衍两句就端茶送客。两人也知眼色,于是便起身告辞。

出了门,德太妃脚步一停,轻笑道:“你先走一步,我想起有件事要与太后说。”

贤太妃轻然颔首,不置一语的离开。

德太妃返回殿中,迎上太后疑问的目光,笑着说:“六王爷遭此不幸,使得太后也大受打击,造成这一切的元凶,实在不容宽恕。太后就如此宽容吗?还是念着亲情?”

太后明白了她的意思,冷笑:“念情?什么情?真是可笑!你有话就直说,这里很安全。”

德太妃便道:“我想与太后做笔交易,各取所需,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太后眸光轻转,少顷道:“容我考虑,过两日给予答复。”

“静候太后佳音。”德太妃撩着自信笑容,转身离去。

太后很清楚她所言的“交易”,但从心底被她很厌恶,以往的恩怨看似随着先皇的死去而掩埋,但伤痕还留在心里。太后可没忘记,曾经先皇受其媚惑,竟萌生立她为后的心思。其他过节暂且不提,皇长子宣莫名的夭折,熠儿的失足落水,她一直怀疑……

不是“德妃”,便是“贤妃”!

“禀太后,贤太妃求见。”

太后微怔,嘴角勾起冷意的笑:“请。”

贤太妃之前并未走,而是躲在一旁,直到德太妃离开了慈宁宫方才出来。她与前者有共同的目的,但取胜的希望最大,因为她有杀手锏,一旦使出,太后一定会与她结盟。

后宫中的举动,无一遗漏的被周靖得知,他自然明白她们打的什么算盘。

又三日后,皇上向上官府行大征礼。

依旧是浩浩荡荡气势十足的队伍,引得城中百姓争相围看,都想知道皇帝娶亲所送的大征有什么。

侍卫护行的队伍停在上官府门前,执事官照单念道:“黄金二百两、白银万两、金茶筒一、银茶筒二、银盆二、缎千匹、文马二十匹、闲马四十匹、驮甲二十副。另有赐后父后母黄金百两、银五千两、金茶筒一具、银茶筒一具、银盆一具、缎五百匹、布千匹……”

人群中不断发出惊叹,看着这份排场被一一抬进上官府内。

上官紫嫣对这些并不在意,她很担心周熠的情况,却又不敢进宫。

待前面安静之后,上官承来到漪澜小筑。

上官紫嫣端上一杯茶,静静的等待,知道他要说什么。

果然,上官承一番沉默后,说道:“大婚的日子定好了,在七月十八。”

“七月十八?”她愣了。

“是啊,在你生日那天。”上官承轻叹了口气,忧愁有增无减:“我也曾说时间过于仓促,但执事官说诸事都准备妥当。我看,除此外,也是有别的原因。爹是不想你入宫的,但天命难违。”

她懂得。

将大婚仓促提前,即便有私人原因,也最关键的还是朝局。他也知道吗?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