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帝红颜Ⅲ:朕只要你做皇后
1641000000157

第157章

转眼三日,负责调查两份遗诏真伪的二位大臣一筹莫展。

二人也是久居朝堂,自然清楚这期间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番深思下,相约面见皇上。

正在御书房中批阅奏折的周靖,听闻二人求见,倒也不怎么意外。

这两位翰林大人深得先皇信任,因此先皇弥留之际“宣见”他们自是正常,由他们宣读诏书不会令人起疑。但是,如今看来,他们也不过是被太后利用了而已。先皇驾崩的当晚,病的神志不清,事后特地又暗问那两名御医,所谓宣见二位大人,也是当时在床榻前服侍的李公公凑近先皇嘴边听到的。

太后这在一点的确做的高明,从“宣召”,到取“遗诏”,全部由李公公直接“听令”先皇之命完成,而她这个主谋,只隐身在暗处,操纵一切。在决定了开展两份遗诏的计划后,将李公公除掉,伪装成意外。

死无对证。

“微臣参见皇上。”文罗二人进来。

“二位两人免礼。”周靖神情轻释的扫看两人,故意问道:“二位大人到来,可是遗诏之事查证的有进展了?”

两人对视一眼,垂了眼。

文翰林说道:“回禀皇上,臣二人是因遗诏之事求见,但是……自从三天前着手调查,完全没有丝毫进展。关键人物李公公蹊跷死亡,先皇驾崩当晚在场的另两位御医只说任何事都毫不知情,我二人虽也在场,但去时先皇根本已无法开口,这件事实在是……”

罗翰林接着说:“而另一道遗诏……若是真的,在当初被替换时,就不该还保留于匾额之后;若是伪造,又无法找到充足有力的证据,毕竟两份诏书极为相似。”

周靖何尝不知道,因此才放任他们去查,但他们现在来求见,绝对还有话。

果然,犹豫了片刻,文翰林又说:“微臣二人相信皇上的为人,绝对不会为了图谋皇位做出阴谋之事,微臣怀疑……”

罗翰林又接过话:“如文大人所言,在两份遗诏的事件中,总似隐藏着某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微臣也同文大人一样,怀疑……”

两人神色相似,话音欲言又止,却已让人明白。

这两人终于怀疑到太后了么?

周靖敛下双眼,表现的对他们的话毫不吃惊,却又显得缄默。

两人面面相觑,由他的表情推断出原因:“微臣二人也不愿这么怀疑,但事实是,只有太后……还请皇上三思,以社稷为重。”

周靖又沉默了片刻,低声问道:“既然二位大人将话说的如此明白,也是对朕的信任,对大周社稷的忠诚。那么请问两位大人,可有应对的良策?”

文翰林道:“依照微臣二人的看法,应该尽快结束遗诏之事,避免引发朝乱。此事自三日前传出,朝野中人人猜思议论,甚至结党为营。虽然皇上任命微臣二人查证,但此事难于登天,十日之期内,所发生的事将难以预料。为大周社稷稳定,请皇上尽早定夺。”

周靖听到关键之处,微然点头:“朕也想尽早解决,只是……”

罗翰林与身边的人交换了眼神,尽管御书房内除他们三人外没有外人,但为求谨慎,还是再度近前两步,压低声音道:“微臣已有解决之法,只是需要……”

周靖听着,微然讶异的挑了抹眼色。实在没有想到,看上去循规蹈矩一派文雅的两位学士,竟也会想到此种解决之道。看来,先皇宠信这二位大人的确有道理,朝堂中有这二人辅佐实是幸事。

“皇上意下如何?”文翰林暗含催促,因为夜长梦多。

事已至此,周靖明白以这二人的心智聪敏,岂会看不穿他的真实意图?恐怕是不戳破而已吧。

于是,便说道:“多谢二位大人信任。因双份诏书之事,朕的处境也极为被动,一旦失利,就会成为大周朝历史上首位登基三月便被迫退位的皇帝。朕觉得二位大人的建议十分可行,就照此行事,朕等候二位大人的好消息。”

“臣遵旨!”

翌日辰时,太后、德贤太妃,三位王爷,以及王公大臣皆被请到养心殿。来到时,周靖与两位主查大臣已在等候。

太后对诏书计策很有自信,因此坦然到来,安然入座。

“皇上与二位大人请我们来,想必是诏书查出真伪了?”最先发问的是德太妃,眼角余光瞥了太后,见她那样的神情,心中适然安定,嘴角不由得微然上扬。

文罗二位大人各托着一道诏书,打开,分别展示与众人:“请诸位看一看,是这两道诏书,没错吧?”

这番开场问话先就令人一愣。

太后目光一紧,似想到了什么,但仍旧不动声色的点头:“在哀家的眼睛看来,的确是这两道诏书。德贤二位太妃,诸位大人也都看看。”

“是,没错。”所有人都认可。

周祺压下眉色,隐约觉得不妥。

文罗二人说道:“我二人召集了翰林院内的众位学士,询问过所有曾经为先皇执掌符节玉玺的官员,众人经过细细研究,最终认定册立三王爷的这道诏书是伪造的。”

“什么?!”德太妃惊讶的瞠大双眼,却是望向太后质问:“怎么可能?一模一样的笔迹款识,怎么能认定这道诏书是伪造的?”

相较于她,周祺较为冷静,虽也讶异,但不表露。

这时,庄野代为疑问:“二位大人可有证据?我们所有人可是亲眼见过两道诏书,除了一个字,其他的几乎全部一样。若说这道是伪造,那么另一道诏书的真伪,也着实令人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