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正确认识自我
16413800000005

第5章 循序渐进(2)

自我的分化还表现在自我的时间概念之中。从时间发展的角度来看,自我可以分为过去的自我、现实的自我与将来的自我。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梦想的金色年华,绝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他们期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很有抱负的人。然而,由于青少年还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理想的自我充其量也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模型,太多的时候,无奈的现实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多么地力不从心和无能为力,理想的自我反而变成一种精神上的负担,因为他们觉得从目前的现实条件出发,实现那个辉煌的理想根本就不可能。

第二,自我意识的深度与强度不断地得到增加。

由于身体的迅速成熟,青少年好像突然地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大人了。

随着这种成人感的出现和日益增强,他们在希望参加成人活动的同时,也更加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为了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他们常常站在镜子前面左顾右盼,认真地研究自己的相貌与体态,惟恐自己的长相会引起他人否定的评价。他们也十分注重自己的打扮和仪表,对他人的反应相当敏感。

第三,对自我的评价越来越成熟。

青少年对自己的评价能力越来越强,他们逐渐学会了独立自主地评价自己,而不是盲目听从父母、老师以及同伴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说,他们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而且在自己的心中拥有一套评价标准。

青少年的自我评价不再是那种片面性的自我认定,而是比较全面地来评价自己。在童年时代,儿童的自我评价常常偏高,对他人的评价偏低,而且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很不稳定,有时因为自己做对了一件事而把自己吹上了天,有时又因为自己做错了一件事而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到了青少年时期,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多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自我评价逐渐表现出了客观、稳定而且比较全面的特征。

青少年的自我评价也表现得比较深刻,开始的时候,他们也许十分注重自己的身体特征和具体行为,随着阅历的增长和评价能力的提高。他们便更注重对自己的个性品质进行评价。例如,他们在向老师承认错误之后,会觉得自己比较诚实;在帮助一个同伴渡过一条小河之后,会觉得自己比较勇敢。

概括地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阶段,自我意识是否健全往往取决于这一时期的外界教育与自我修养。

四、从自我确定到自我实现的阶段

时间:20岁左右到成年时期。

主要特点:对自我理想十分关注。

成年人的生活在个体化方面和社会化方面都比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要丰富多彩。当然,由于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基本定型,成年时代的生活在各个方面都会打上青年时期的烙印。业已形成的个性结构到了成年时期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自我监督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自我形象的稳定性和内在的连贯性也随之提高。

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往往在自我评价系统中占据着中心地位,低年级学生的自尊心通常随着自己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有所波动。高年级的学生虽然能够从很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例如自己的音乐才能、体育比赛的成绩、同伴之间的交往都会成为他们衡量自己的一个指标,但学习成绩的好坏仍然会对他们的自我评价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成年人而言,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成年人的自我评价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我的职业是什么?

我喜爱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吗?

我与他人的关系怎么样?

别人是在真心地尊重我吗?

我到底能不能够获得成功?

我过得很好吗?

我的亲戚朋友对我有看法吗?

这些问题基本上决定了成人在反思自我时的态度以及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

由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是巩固自我意识的转折时期,如果细致地说来,这是由幻想的生活向实际的生活过渡。而且在这个转折点上,通常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困难,使自我确定的过程变得朦胧起来,好像是一支风中的蜡烛,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模糊印象。因为青年人通常只为自己工作,而且工作时也显得干劲十足,不太注意别人的反应。但是,当你进入成年期以后,成为一个男子汉,你必须要面对眼前的实际生活,而且是为别人做事,很多从前不显眼的小事也变得十分重要,你不得不全面地进行斟酌。

正因为如此,很多成年人对青少年时代的留恋显得十分沉重,甚至有些人试图恢复过去拥有过的那种自由散漫式的生活,甩掉自己已经承担起的义务与责任,挽回已经流逝的青春。然而,稳定的自我评价体系立即对此提出警告,并且作出强烈的暗示:那是不可能的!这时候,最要紧的是摆正自我实现在人生中的位置,瞻望自己的未知境界,对自己以及他人承担起崭新的责任。由此也说明一个问题,青少年时期的光阴是无比珍贵的,只有在那个时期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到了成年期以后,才会减少盲目性,增强自信心。

尽管生活的危机会对我们的自我意识提出挑战,但是,未来的理想毕竟代表着一条充满欢乐的上升道路。虽然自我实现的愿望常常不能落到实处,但自我实现的本身就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活动,自我实现的理想永远都会激励我们的斗志与干劲。

韩信志存高远

人活在世界上,应该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应该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树立奋斗的目标,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汉朝著名的大将军韩信就是这样一个人。

韩信幼年时,家里很穷,但是,贫穷并没有使他意志消沉。他常常是一边刻苦读书,一边找些零活干,从不浪费时间。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决心当一名率军征战的将军。

他用自己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把明光闪闪的宝剑,挂在腰间,一有时间,就舞练一番。

有一天,他上街买东西,正要向前走,迎面走来了一个臂粗腰圆的小伙子。

那小伙子一脸横肉,一副流氓相,突然跨上前来,拦住了韩信的去路。

韩信也是一个魁梧的汉子,仪表堂堂,忽然被别人拦住,难免有一丝怒火。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是大有志向的人,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而动怒。他很有礼貌地问道:“你要干什么?

那无赖说道:“你个头这么大,看样子力气也一定不小,腰上还佩着一把剑,好威风啊!”

“这跟你没有关系。”韩信有礼貌地回答道。

“哼!谁说跟我没有关系,你看着我的头,你有没有胆量用你的剑把我的头砍下来?哈哈哈,我看你是没有这个胆量。”

一会儿的工夫,那儿被人围得水泄不通。

那无赖一看来了这么多人,越发地来了劲头,大声叫道:“唉!胆小鬼!要是没有胆量砍我的头,那就乖乖地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这时,那些看热闹的人们哄动了起来,有人在大声地喊叫:“杀了他!对这样的无赖不能手软,留着他也是废物。”

也有人喊叫:“还佩着宝剑呢?真是丢人,真是一个胆小鬼。”

韩信听着这些叫喊声,望着眼前凶魔似的无赖,心中在思考着对策。

他完全能够举剑杀掉那无赖。

他也能够砍断无赖的一条腿。

他还能够揍他一顿,给他点颜色看看。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清楚地知道,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定要自我控制。

韩信想到这里,竟然趴在地上,在众人的哄笑声中,从那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

围观的很多人都指着韩信的脊梁骨骂他:“真是窝囊废!从人家的裤裆下钻过去,还有脸做人吗?”

韩信站起身来,并没有感到羞愧,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然后信步离开了这个地方。

连很多老人都不解地摇摇头:“这真是怪事!”

其实,一点都不奇怪,韩信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根本不屑于与那个没有教养的年轻人争斗。即使真要砍掉他的头,又有什么意义呢?反倒会影响自己理想的实现。

后来,英勇善战的韩信参加了项羽领导的起义军,不久,又转入刘邦的队伍之中,屡建战功的韩信终于成为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有一天,正在家中休养的韩信突然想起当年的胯下之辱,他命令自己的一个部下:“打听一下,把那个无赖给我找来!”

很快,当年威风八面的无赖被带到了韩信的面前,那人吓得脸如土色,跪在地上结结巴巴地求饶:“小人该死!小人当年有眼无珠,得罪了大人。小人真是罪该万死!”

大家站在旁边,都以为韩信肯定会重重地处罚这个无赖。没想到韩信开口说道:“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我找你来,是想问你是不是愿意参加我的部队。”

那小伙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说道:“小人当然愿意,只是从来也不敢这么妄想。那真是太谢谢您了。”

从此之后,那小伙子就留在了韩信的部队当中,当了个小军官。小伙子做起事情来,特别认真,他十分感激韩信的大恩大德、宽宏大量,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是非常愿意为韩信效劳的,更愿意为国家效力。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而且还不计前嫌这件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一个人在追求自我理想的道路上,一定要具备极高的修养,要具备极强的自我检查能力,不能够因为一件小事就使自己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有人后来问韩信当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忍受那么大的耻辱呢?

韩信说道:“当初,不是我不敢杀他,也不是我害怕他。他确实侮辱了我,可我想,这点小事与我心中的远大志向相比,真是不值得一提。我不但没有感到受了羞辱,反而觉得自己的斗志被激励了起来。”

确实如此,有了高远的自我理想,胸怀就会更加宽阔,对自我的意识也会更加清晰。

检测自我意识

主持人:你自己。

时间: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地点:你的书房。

一、总纲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当心理健康,并且有自知之明,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在思想认识、内心体验与自我调节方面协调一致,没有什么太大的冲突。也就是说,在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与自我意志上应当是一致的。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与外界的环境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在对待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上,既具有亲密的能力,像关心自己的幸福那样去关心他人;也具有同情的能力,能够像容忍自己一样去容忍他人,并且不给予谴责或者带有感情色彩的评判。

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在个人自我、社会自我与理想自我上是统一的,是一个既能够及时做到自我反省,又能够不断开拓进取的人。

二、细则(检测量表)

(一)20条标准

判断你的自我意识是否成熟,请用“是”或者“不是”作出回答。

1.做事有自己的主见,有原则,不以别人的喜爱或者厌恶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标准。

2.不以“哥们儿义气”去办事。

3.具有相对摆脱父母、老师以及好朋友来思考问题的独立性。

4.对自己宽厚仁慈,对他人也宽宏大量。

5.能够看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6.能够明白“良好的动机并不一定会带来良好的效果”;能够正确地对待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7.不仅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也能够正确地看待别人与世界。

8.能够忍受孤单寂寞,而且不感到痛苦,不感到伤心。

9.从来不无端地敌视他人;对他人的优缺点能够保持一个明确的态度。

10.思考问题时,不走极端,尽量全面而不偏激。

11.不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劳神费力,能够明白地知道生活的重点。

12.学习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了学习,自己感到总像缺了点什么。

13.做事有恒心,敢于拼搏。

14.有远大、高尚的理想,而且还能够脚踏实地地面对生活。

15.能够辨别善恶,爱憎分明。心里十分清楚:无原则的爱比仇恨更可怕。

16.性格开朗活泼,情绪乐观而且稳定。高兴时,不冲上泰山之顶;不高兴时,不跌入太平洋之底。

17.热爱集体,尊老爱幼,讲文明、讲礼貌、讲正气。

18.看人不看表面现象,要懂得日久见人心的真谛。

19.做事情从来不模棱两可,处理问题比较干练,不拖泥带水。

20.富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评判规则:

有17个以上的条目选择了“是”,说明你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少年了;有15个以上17个以下的条目选择了“是”,说明了你一直在努力的决心很有成效;有13个以上15个以下的条目选择了“是”,说明你的心理还是比较健康的;有11个以上13个以下的条目选择了“是”,说明你的自我意识还不太健全;有11个以下的条目选择了“不是”,建议你看一下心理医生。

如果在单数条目(比如1,3,5,7等)上你选择了6个以上的“不是”你必须重新进行自我评价。

如果在偶数条目中,你选择了6个以下的“是”,你进一步要面临的是提高自我修养,否则,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

(二)你应当努力避免的十项不利因素

1.对父母过分依从。

2.自私自利,只扫自己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

3.心胸狭窄,不宽容,眼界不开阔。

4.没有责任感,尤其是男孩子。

5.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大起大落。

6.为了短暂的快乐而不择手段。

7.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糊里糊涂地说话,拖拖拉拉地办事。

8.学习不刻苦,劳动不认真。

9.没有真心朋友,不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

10.畏手畏脚、小里小气,甚至因为胆小而不愿意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