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16414300000004

第4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1)

——人际吸引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人在短短的一生中,有谁不曾渴望得到一份真挚的友谊、一份纯真的爱情。人际吸引,是指人际交往产生了两个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抑或是甜美浪漫的爱情。

人际吸引的含义

一、人际吸引的含义

人际吸引是比亲近更深一层的亲合行为,即我们俗称的“喜欢”。美国学者威尔斯特氏把人际吸引看作是一个个体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评价另一个人的倾向,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操有的态度。如尊重、喜爱、爱情等等。英国心理学惟恩·维顿认为,“喜欢”这个词可以用友谊换用,它指的是一个人愿意接受的那种感情和趣味,包括任一性别之间的亲密关系,总之,一般认为,人际吸引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以感情因素为主的对他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态度,是个体对他人给予的积极和正面评价的倾向。

二、人际吸引的类型

人际吸引根据其性质和程度不同,可分为友谊和爱情两种类型。友谊包含的最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有相似的认知,二是对对方的积极评价和信任尊重。它是人们之间一种纯洁真挚的感情。由于友爱的双方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迷惘的时候提供忠告,失败的时候给以鼓励,成功的时候给以赞扬,因而彼此有着强烈的吸引。正如培根所说:“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的世界不过是一片荒野。”爱情包含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亲近与依赖的需要,二是真心帮助对方的倾向,三是独占性和排他性。爱情不仅具有友爱而且还包含了情爱和性爱,因而男女之间爱慕之情所产生的吸引力比友谊的吸引力更强烈更丰富。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寻求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不论是友谊还是爱情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交往双方各自从对方获得需要满足的程度相关,一般来说,相互满足程度愈高,心理关系就愈密切,人际吸引力就愈大;相互满足程度愈低,心理距离就越远,人际吸引力就愈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连线分布的人际空间,构成了心理学意义上的人际关系。

三、人际吸引的四个阶段

人们之间相互产生人际吸引,直至成为朋友,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致分为接触、相识、往来、朋友四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四个层次。前面的层次是后面层次的基础,后面的层次是前面层次的较高阶段,它含前面的层次。

(一)接触

大家回想一下,在生活中肯定有过许多这类的交往:乘车时和乘务员之间简单的交往,到商店时与售货员之间的交往,回答问路时与陌生人之间的交往,等车时与路人之间的交往等等。

以上所述的阶段就是接触,是指与他人之间的一次性的接触,接触的特点是:首先,你与交往对方互不相识,无论是问路也好,还是购物也好,你与对方从未谋过面,只是目前你需要与对方接触。其次,你与对方只是偶然相遇,无论你是接到对方赔礼道歉也好,还是乘车买票也好,你从未精心设计这种场景,只是出于偶然才和对方接触。当然,并不排除有些人为了与特定人相识,而苦心设计出一种场景,但这已不属于接触阶段,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以某种方式接触过对方,只不过还想进一步相识。比如,男孩为了追求心目中的女孩,从而设计一个“偶然巧合”的相遇,达到进一步交往的目的。

接触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口头方式,一是利用其他工具或文字接触。口头方式是接触中最常用的方式,平时不经意间和他人相遇、相识,几乎总是从谈话开始,出门在外,坐在火车上,和邻座就是从聊天开始,青年男女中,尤其是在外求学的学子中,很多美好的爱情,就是从火车上那一刻开始。文字方式也比较常见,比如向报刊投稿,作者与编辑的一来一往就是典型的接触,其他工具包括使用电话、电报、传真等等。其中电脑网络是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交流方式。电脑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与接触形式。自从网络兴起后,网迷、网虫、网吧等等新事物、新名词迅速涌进人们的生活,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不知不觉间就在信息时代中改变了。

有人认为接触这种交流方式在人们生活中无足轻重,只不过是“行云流水,过却无踪”的交往。其实,接触方式非常重要,离开了它几乎寸步难行。办任何事都需要交往,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交往,满足需要后便如烟逝去。另外,任何较深层次的交往,都是从接触开始,没有第一步,哪来第二步。接触可以说是打开人际关系宝库的第一级台阶。

(二)相识

在人际交往中,接触的进一步交往就是相识,所谓相识,也就是相互认识。人们经常说一句话:“某某人我认识,但不经常往来。”人际关系中的相识,就是指这种程度的交往。

相识是在接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最初的接触,就谈不上现在的相识,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接触都能发展为相识。只有那些留下深刻印象的接触,才能发展为相识。大部分接触都将很快忘却,不留一丝痕迹。

相识可能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在接触的基础上相识,所谓朋友相见恨晚,恋人一见钟情即是;通过别人引见或介绍而相识,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伯乐起的就是这种作用,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月下老人同样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慕名拜访而相识,周文王知遇姜子牙,刘备三顾茅庐就是这种关系。

相识,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所获得的相识,其本身都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这样说,某某人是我的老相识;某某人我仅仅是认识。这里所讲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相识的不同程度问题。一般来讲,相识的程度可作如下几种区分:

第一,双方留有一定印象。从哲学角度讲,这就是指双方之间的感情认识阶段。从日常交往观念讲,就是指“仅仅相识”,亦即一般性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姓名、年龄、职业、外貌等一般状况认识。这种相识,如果双方不再继续接触,就会淡漠。

第二,双方都比较了解。从哲学角度讲,这就是指双方知性认识阶段。从人们的日常交往观念上讲,就是“比较熟悉”。这种相识的内容包括:双方的爱好、性格、特长等等,例如一般的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其特征是:各自都能说出对方的一些东西,但如果要求作出系统的评价和对本质的认识,还达不到。你也许有过这种体会:当谈起某某同学时,你可能说“他学习挺好,性格也比较开朗”,但如果要求做比较系统的介绍,你可能感觉比较困难。

这种相识就处于比较了解阶段。

第三,双方很了解。从哲学上看,双方之间处于理性认识阶段。从人们日常生活观念上看,就是指“非常熟悉”。这种相识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处世原则、政治态度等等。这种相识内容的获得,一是在相互比较知心的基础上对方亲自告诉你的,二是在双方多次接触的基础上根据对方的言行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所得到的。这时,交往双方已不是一般性的了解,而各自都有了关于对方内容的、本质的认识,因此,它是一般性了解的进一步深化。这种相识,是人与人之间发展为朋友关系的基础,因为没有双方的深刻了解就不是真正的朋友。当然,双方都很了解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应该建立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如果只是基于一般性了解,那么,这种交往就不稳固,就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危险。

《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在她幼稚的时候,没经过深入的了解,就认为萍水相逢的余永泽是“多情的骑士,有才学的青年”,并很快地爱上了他。但在以后的生活中,潜在的东西逐渐暴露出来,分歧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多,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这说明,没有深入了解的密切交往,很难持久。

(三)往来

在人际交往中,相识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往来。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和许多人相识,这种相识,有的比较深入,有的比较表面化,但真正和他们有相互往来的并不多。可以想,一个人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直至工作,他所曾相识的人何止几百,但每个不同阶段,他只和某些人保持相互往来关系。往来,无论是出于友谊,还是因为工作,都是比相识更深层次的交往。

往来有其本身特点。往来是一种双向行为,而不像领导行为那样的一种单向行为,往来需要双方共同意愿,一方愿意,而另一方无动于衷,最终只能像单相思那样,留给人们一段也许美好的苦涩的回忆。中国古代就讲“来而不往,非礼也”,就包含着往来的双向性。往来意味着双方在思想或行为上有交流、有共鸣。往来必定有其本身内容。往来双方或者在思想,或者在具体行动上有共同的兴趣或共同的目标。很难想象,交往双方没有任何共同切入点的情况下,仍能够长期往来。

往来,是朋友关系的基础,是人成长的重要经历。良好的往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培养,但他能给你带来终身的益处。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这种友谊不是突然之间建立起来的,而是在相互往来和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恩格斯在回忆某一次会见马克思时候说:“11月初我赴英国途中又一次顺路到编辑部去时,遇见了马克思,这就是我们十分冷淡的初次会面,马克思当时正在反对鲍维尔兄弟……因为当时我和鲍维尔兄弟有书信往来,所以被视为他们盟友,并且由于他们的缘故,当时对马克思抱怀疑态度。”后来,恩格斯作为《莱茵报》的驻英国记者,给《莱茵报》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文章。这样,马克思与恩格斯逐渐发现了思想观点上的一致性,开始了不断地往来:两人在巴黎进行了会见;两人去曼彻斯特和伦敦进行科学考查;两人合写《共产党宣言》……在密切的交往中,两人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谊,为人类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四)朋友

朋友关系,是人际交往中的较高层次。它是在人们的接触、相识往来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当然不是任何接触、了解、往来都可以发展成为朋友关系,它需要较深刻的了解和较深厚的感情基础。

朋友关系有其本身独特之处,既非血缘、恋爱、亲戚关系的人与人之间因互有感情交往而产生的友谊。朋友间的感情交往,与恋人、夫妻、上下辈、兄弟姐妹等之间的感情交往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

不同的人对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对他有好感,有的人认为能和他分享乐趣,有的人认为和他在一起感到欢乐,有的人认为可以从他那得到精神支柱。简单地说,朋友就是对他有好感,喜欢在一起的事罢了,比如相邀同游,一同学习,一同娱乐等等。

朋友关系有近亲疏之分。在朋友关系中,有的过从甚密,有的则流于一般交往。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取决于朋友之间具有哪些共同点,感情上相互依赖程度有多高。共同兴趣,共同爱好越多,就越容易沟通,来往越密切。感情依赖度高,亲近感就越强烈,朋友关系就越好。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对朋友的依赖重点各不相同,青年人更希望朋友能给自己带来情趣,老年人更希望朋友之间能够互相帮助;男性更喜爱社交聚会,痛快淋漓,女性则更喜欢说悄悄话,交流心中的情感。在一个群体中的朋友关系,在另一个群体中可能被认为无足轻重,尽管如此,朋友关系,在两性性别中,在所有群体中都非常重要。

朋友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交朋友?一般而言,人们交友的目的,无外乎寻求帮助(主要是精神上帮助)、社会支持和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三种。

人,是各种需要的集合体,饥饿的时候需要饮食,闲暇的时候,需要娱乐,空虚的时候需要读书,与友人谈。人自从呱呱坠地,就需要汲取各种养料,同时,也要奉献自己的热情与能力。一个人就在这种连续的“呼吸”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人最初是从家庭中获取各种需要,也即各种帮助。他(她)的交际范围往往也只限于家庭圈中。随着年龄的增加,交际范围也逐渐增加,已大大超越了小家庭的圈子。因而,仅靠来自家庭的帮助(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生存的需要,人们需要寻求家庭之外的帮助。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已从父母的卵翼下脱颖而出,向社会大步迈出。此时,他们亟需得到来自外界的帮助,这种帮助,就是朋友的帮助,是青少年交友的需要。上了年岁的老人,一方面由于子女长大成人离家而去,另一方面由于年寿已高而从工作岗位上退居下来,社交圈突然缩小,如同蓄水池突然断开,失去大部分水源,此时,尤感结交新友的需要,亟待建立新的活动王国。不光是生机勃勃的青年人和稳重智慧的老年人,世界上所有的人,哪怕他(她)是如何的特立独行,如何的聪颖照人,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需要他人的帮助,许多时候许多场合,人们所需要的并非是灿灿发光的金钱,也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给你生活带来七彩光芒的朋友、友谊、帮助,是情感上的满足。

寻求社会支持,也可理解为寻求帮助。这种寻求社会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向朋友吐露心底的秘密,包括烦恼、忧愁、伤感或者欢乐、兴奋喜悦之情、内心的秘密,往往饱含着人类最深沉的感想,向最亲密的友人诉说衷肠,能够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汉语里,专门用“悄悄话”来表达这种美妙的情景;二是就某些问题坦率地与朋友交换意见,增强对世界万物的认识,以促进树立自信心。才智来源于辩论,事理不辩不明。人的一生受外界影响,难免对事物产生偏见,通过朋友间坦率的秉烛夜谈,心不仅贴近了,而且往往能在其中发现灵感,发现事物的真相。自信来源于才学,博古通今之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显然自有一种令人景仰之言行。现实生活中,有的女青年,因上当被骗失身而只身外出自寻短见时,旁人以朋友的身份加以诱导,使其放弃轻生之念,这种在中国不乏所见的例子,即为“社会支持”

的功效。

朋友相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共同欢度闲暇时光。或是一同欢快地来一次郊外远游,或是一同进行文娱体育活动以度过快乐的下午。这些都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即所谓“趣味相投”。单身独处可求得安宁,和朋友们相处更得到许多乐趣,许多发自心田的笑声。而要有乐趣,要有笑声,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没有相互间的合拍、默契难以办到。当然,并不说性格、习性不同的人不会成为朋友。上述,“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其意义扩展开,可理解成一句俗语“谈得拢”。要谈得拢,就需要有共同的语言,有心灵的相通。

人际吸引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