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16414300000006

第6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3)

困境互助最能体现两人之间的真挚友谊,患难识知己,逆境见真情。当一个人遇到坎坷,碰到困难,遭到失败时,往往对人情世态最为敏感、最需要友谊和帮助。如果对朋友的困难冷漠麻木,吝啬小气,或者怕招惹是非,就必然使对方产生失望之感,怨恨之情油然而生,从而中止交往。

过失互谅指交往双方应心胸坦荡,能容纳对方的过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当他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说了伤害你的话,也应以宽宏大度的态度而谅解。

从时间这个角度讲,交往也应该互利,在现代社会里,时间非常宝贵,“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笔潜在的财富,每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时间,特别是闲暇时间。因此,当一个人去占用另一个人的时间,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必须要考虑他的行动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对于惜时如金的人来讲,利用时间就像投资一样,有个如何取得最大效益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不注意这一点,交往就容易失败或中断。

孔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互惠吸引律,加大被吸引的力度,这样,你的人际关系就会焕然一新。

三、对等吸引律

对等吸引律是指人们都喜欢同样吸引自己的人。对等律是按照得失原则变化发展的。得失原则,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喜欢那些对自己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讨厌那些对自己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也就是说,同一个始终对自己报以肯定态度的人相比,人们更喜欢那些开始对自己予以否定性评价,以后转变为肯定性评价的人,同一个始终对自己抱以否定态度的人相比,人们更讨厌那些开始对自己予以肯定评价,以后转变为否定性评价的人。

社会心理学家阿诺森和林德,1965年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员假装成被试,他与真被试在实验中相互交往,真被试听到这位假被试与实验负责人谈到他对真被试的印象。第一种控制的情况是,实验员一开始就用相当奉承的语气说真被试如何如何好,他如何如何喜欢他,每一次表述他对真被试的看法,他都做肯定性评价;第二种控制情况是:实验员自始至终都对真被试做否定性评价。最后,询问真被试,哪位假被试对他有吸引力。换句话说,就是真被试是否喜欢假被试。正如所预见的那样,真被试对假被试的评价是对等的。当实验员喜欢他时,他也喜欢实验员,反则,当实验员讨厌他时,他也讨厌实验员。实验表明,人们有一种心理倾向: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阿诺森和林德作了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对等吸引时,不仅仅与对等表现的态度有关,而且还与表现态度的递增量有关。他们另一种实验的控制条件为:一开始假被试对真被试作否定性评价,而后来,评价越来越肯定。换句话说,一些被试知道那位假被试自始至终喜欢自己,另一些被试则知道,假被试开始不喜欢自己,而后喜欢自己了。尽管实验结果是被试们全都喜欢假被试,但比起前者一直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人,他们更喜欢后者。

对此,社会心理学家解释为:

第一,开始的否定评价引起了被试的忧虑,自我怀疑,否定评价增加了肯定评价的需要,因此,当肯定评价出现时,意义更重大。

第二,如果一开始持肯定评价,被试心理感觉是“这家伙对谁都喜欢,对谁都说好话”。而开始若是否定评价,被试也许会认为这位持批评态度的人要求严,后来转向肯定评价时,被试则感到对方很有判断力,“尽管对人要求严,但喜欢我”。于是,就产生了吸引力。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一要注意对方的心理承受力,使关系建立在充分了解认识的基础上,二是良好关系一旦建立,就要用热情去灌溉,用真诚去培育,用谅解去护理。

四、诱发吸引律

诱发吸引律是由自然的或人为的环境的某一因素而引发的吸引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人们受到某种诱因的刺激,而这种刺激正是投其所好,就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和交往兴趣,从而相互吸引。诱发的因素和形成大致有三:自然诱发因素、装饰诱发因素和行为诱发因素。

(一)自然诱发因素

自然诱发因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天生丽质,另一种就是与众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漂亮的人具有更大的魅力,文学家称赞道:“美,是一封介绍信。”

世界著名诗人斯拉维伊科的作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雅典执政官审判艺妓弗丽娜时,激怒的人群发怒的喊道:“处死她!”“绞死她!”最后,弗丽娜被判死刑。正在行刑的千钧一发时刻,弗丽娜的辩护人上前取掉了弗丽娜身披的紫色长衣。哗!全场顿时惊呆,法官和人群都被这个艺妓美妙绝伦的躯体震住,弗丽娜终于得救了。可见,美是多么大的优势。

美貌在异性之间更能引起相互吸引。国外有人研究了电脑约会中异性外貌吸引的情况。布理斯林和李维斯发现,对方外貌吸引力,和第二次是否与之约会的相关系数89%,泰塞和布洛第发现的相关系数为69%。在生活中,外貌的吸引对于男子似乎比女子更为重要。在选择恋人或婚姻伴侣时,男性更多地受着女性外貌魅力的影响,而男性外貌魅力对于女性的影响就差一些。正因为这个缘故,女性比男性更重视、更留神自己的容貌。

(二)装饰诱发因素

一个人穿上奇特服装,比司空见惯和服装更能吸引人。单调重复的刺激,往往使人注意力迟钝,所谓“久在芝兰之室不闻其香”。反之,新颖奇特的服饰打扮,使人神经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在司空见惯的兰、灰、黑服装中,突然出现一套鲜艳的服装,配之以符合体型的波浪曲线与尖角,很快便能引人注目。在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刻意安排下,在清一色珠光宝气的舞台上,前苏联安娜·卡列琳娜素装出场,不能不说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当然,这里所说的服饰新奇独特,必须符合人的审美,那种不适合环境、不合体的奇装异服只能令人作呕。

(三)行为诱发因素

比如表现出新奇、特异、引人注目的行为。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是行为诱发的典型写照。有些人为了引人注目,故意做作,那是装模作样,或装腔作势,只能教人嗤之以鼻。

人际关系诱发吸引的机制,专家们以为是人的无意注意。能引起人们无意注意的客观刺激,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刺激的强烈。一道强光、一声巨响、一股奇味、一种强烈颜色等等。当然,这里的强度,是相对而言,而非绝对。黑暗中一根火柴的光亮也能给人以振奋,烈日之下,即使一个火把也黯然失色。

二是刺激的新异。超乎寻常,如别具一格,与众迥异之类。

三是刺激的变化。庆祝晚会上霓虹灯一亮一暗给人以兴奋、愉悦的感觉,演讲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往往是打动听众的门槛。

四是刺激的对比。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就属此类。

五是刺激的突发。说话声音突然停止,表现异乎寻常等等。

五、互补吸引律

如双方的个性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维勒和李比希都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性格爽朗、勇敢、自信、好奋斗、肯牺牲,是个风风火火的人,维勒禀性温柔、平和、有耐心、有见识,遇攻击不动声色,显得生气不足。他俩关系一直很好,密切合作,相得益彰,携手攀登科学高峰,双双坐上有机化学创始人的宝座。人们说维勒是“一盆冷水”,李比希是“一团烈火”,称誉他们俩的合作是“水火相容”

。李比希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我们毫无妒嫉,携手努力向前,这一位要行动时,那一位已准确出发。”

维勒和李比希可谓是性格互补的典型事例。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屡见不鲜,我们常看到:脾气暴躁的人和耐心随和的人友好相处;喜欢主持他人者与期待别人主持者成了好朋友;活泼健谈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结为亲密伙伴,乃至夫妻。

社会心理学家西保和凯利认为:两人相处,对双方都有裨益,或彼此都有友好的意愿,或彼此发现有类似的态度时,两人的交互关系便有继续维持的可能。互相补偿的范围包括:能力特长、人格特征、需要利益、思想观点四个方面。如性格外向、直率、主观武断、脾气暴躁的人与性格内向、耐心、脾气随和、思维周密的人配合工作时,由于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就易相互吸引,团结合作。前苏联一些心理学家,对气质相同的人合作效果和气质不同的人合作效果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发现,强气质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常常因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又各自固执己见、争执不下而影响团结,弱气质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又对问题常常毫无主见,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才好,只有气质不同的人组成的学习小组,不仅内部团结,而且效率最显著。

互补定律对恋爱与婚姻也有重大影响。心理学家克克霍夫等对已存在恋爱关系的大学男女学生进行了影响他们相互吸引因素的探讨,结果发现,对短期伴侣来说,推动吸引的动力,主要是相互间相近似的价值观念,而驱使长期伴侣发展更密切关系的动力,主要是需要互补。

由此,克克霍夫提出择偶过滤假设,他认为两个不相识的男女要发展成为终身伴侣,必须经过四个关卡;一是时空距离的接近,即男女双方必须有相互认识、相互交往、相互了解的时空条件。

二是人身的因素,即男女双方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信仰等必须合适。

三是态度和观念近似,态度和观念近似是决定双方亲近并继续交往的重要因素。

四是需要互补,需要互补是婚姻发展道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经过漫长的恋爱,双方能满足需要互补的话,浪漫的爱情必然能够转变为美满的婚姻。

六、光环吸引律

光环吸引律是指一个人在能力、特长、品质等方面比较突出,或社会知名度高,于是这些积极的特征就像光环一样使人产生晕转效应,感到他的一切品质特点都富有魅力,从而愿意与他接近交往,光环吸引律突出体现在能力、成就、品格等方面。

(一)能力吸引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为贤者仆,不为愚者师。”表达的就是这个道理。

毫不奇怪,那些有才能、有智慧、有成就的人,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比那些没有能力、不聪明、无成就的人更有吸引力。即使在观察者或判断者一点也不能从未来伙伴的才能中受益的情况下,这种偏爱依然根深蒂固的存在。智慧和能力联系在一起,似乎就具有了像体态魅力那样的光环效应。当然,很可能物极必反。极有才能的人不一定招人喜欢,他们的能力也许被别人认为是一种威胁,从而招来厌恶。事实上,我们对天才人物的喜爱,在他们摔了跟头或犯了错误之后可能会增多,因为这使他们更像凡人。

一些有趣的例子可以说明人们的这种心态。阿伦森注意到一件怪事,肯尼迪的声望在一次惨败后实际上提高了。阿伦森在他著的一本书中写道:“肯尼迪年轻,英俊、潇洒、诙谐、富有魅力、行动敏捷;他是个求知欲很强的读者,杰出的政治家,战争英雄,……他有一位漂亮妻子……两个逗人喜爱的孩子……和一个天资高、紧密团结的家庭。一些难免的错误(像对一个大的失败负责),可能使他在民众中更有人性,因而更可爱。”阿伦森,威勒曼和弗洛伊德(1966年)试图在更为可控的实验室条件下检验这种心理活动过程。他们要求受试者对力求代表大学界参加一次竞选的候选人魅力进行评价。一位候选人显示出高超的才干和能力,正确地回答了92%的问题;另一位候选人则能力平平,只回答了30%的问题。此外,有一半受试者看到候选人犯了一个过错——把咖啡撒了一身。

实验结果,与预料的一样,候选人愈有能力,一般就愈受欢迎。那么,小过失(撒咖啡)对候选人产生哪些影响呢?令人奇怪的是,能力高超的候选人在出了事故后(撒咖啡)更受欢迎,更受爱戴,而能力平平的候选人在出了事故后获得更差的评价。在缺乏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我们更喜欢有才能的人,如果他们像常人一样犯错误,我们会更喜欢他们!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单单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友谊,要比所有愚蠢的人的友谊更有价值。”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的求知欲望与名人崇拜意识,驱使人们愿意与有才能的人交往,期望从中得到一种被人看得起的满足和增长见识才干。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喜欢把名人加以种种神化,把他们说成毫无欠缺,高不可攀。殊不知,这样一来,便把名人推上了“超人” 的火山尖顶,成为“孤家寡人”,终将为人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