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16414300000008

第8章 人生的常青藤(1)

——友谊

同他人的亲密关系,大概是我们一生中涉入体验最深的个人关系。结交好朋友,堕入情网,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融洽相处,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同别人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被大多数人视为比自己生活中任何别的幸福都更加基本的幸福。在所有这些个人关系中,影响最深的是友谊和爱情。

人类不能无友,人类需要爱情。友谊是联络人的心灵的纽带,它能使人得到快乐,感到人间的温暖,社会的美好,使人充满信心和力量。

友谊如果发生在异性之间,对于未婚的青年男女来说,他们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产生人生中最美好的爱情。爱情对于人生来说是奇妙而甜蜜的,世世代代,有多少人渴望得到真正的爱情,然而爱情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人们在爱情的道路上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悲痛。

人类怎样才能获得纯真的友谊?又应当怎样理解和对待爱情?下面将要从不同方面来阐述这些问题。

朋友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声?”遥远的“诗经”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朋友”身上打感叹号了。在送杜少府去蜀州途中,王勃吟诵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在告别董大时,高适深情劝勉朋友:“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仙李白寻觅知音的愿望比别人更加迫切:“身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从丝绸之路到阳关古道,从橘子洲头到南开故园,从万里长城到白云黄鹤,从太平洋到地中海,人们寻找着友谊的足迹,追求着友谊的真谛,抒写着朋友的交际,那么如何才能在茫茫人海中发现情趣相投之人,从而一结知己?

朋友间情谊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双方因某种原因或机缘相互结识,彼此获得初步印象,这种原因或机缘可能是因为工作关系,可能因为邻里关系,也可能是因为偶尔一次出外旅游,相识于良辰美景之中。第二个阶段是通过某种安排或邀请进一步交往,相识只是一个起点,深刻的印象则是引发剂,魅力使双方期待进一步交往,交往开始,需双方进行有意的安排,才能使双方有一进步相互认识的机会。第三个阶段是定期或不定期地相会并互有需求。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双方关系逐渐趋向稳定。双方的关系最后建立在一种相互需求的基础上。双方可以是因为需要情感上的寄托,也可能是彼此仰慕对方的才华,也可能是品格的相互吸引。这种渐进过程好比一种过滤,一种筛选,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可能排除一部分朋友关系的继续发展。

一、形成初步印象

初步印象往往产生于交际之初。最容易成为朋友的因素是邻里间频繁的互帮互助,工作中的必要联系,学习中的互相鼓励和休息娱乐场所中的相互接触。多数朋友的形成都是在正常情况下,产生于有意无意之间。当然也有朋友关系的建立以其他朋友为中间媒介的。通过朋友间相互介绍,很容易形成朋友之间的网络结构,是构成朋友圈的重要方式。

相互接触的机会越多,相互了解的程度就会越深。接触的机会取决于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工作、生活上关系的密切程度。相隔越近,接触机会就多,了解的深度就会增加,同时还能有一种因空间接近而产生的感情亲近。工作、生活上关系越密切,双方就会努力增加彼此间感情,感情就越融洽。所以,有无相当的接触频率,即为“过滤”的第一道网隔。

结交朋友,一般都喜欢朋友能与自己有共同点,而且共同点越多越好。如相似的年龄,相同的爱好,相同的社会阶层,这些相同点有利于产生共同的语言。这些都是交友的良好开端。

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有一句谚语这样说:第一印象永远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一个人外貌、神态的感染力,其作用在交友过程中绝不亚于恋爱。传统观念一直偏爱品貌端正、仪表堂堂者,直至今日依然如此。随和、温柔、心地善良的人,一般来讲更具有吸引力。衣着也大有讲究,它影响人的仪表,并展示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态度,如是否保守、爱虚荣、放荡不羁等等。虽说人不可貌相,不能单以衣冠取人,但一个人的衣着总是能提供事实上的信息量。

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则更能熟悉其心灵,非语调的行为,足可表示一个人是热情还是冷漠。面部表情,声音语调能显示某人是否和蔼可亲,是否刚愎自用,是否聪明伶俐,是否处世积极,等等。这些,只要你留神,通过简单的观察即可获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朋友热情、聪明、豪爽、品德高尚,因而经过这层“过滤”,一个“潜在的”朋友即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二、经过某种安排的初步交往

这个阶段是朋友关系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也可称为“自我表现”阶段。这个时候,相识的对方都产生了一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欲望,以求得相互间有更多的了解。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一方邀请另一方共进晚餐,或者一方邀请另一方共同欣赏一部精彩影片,或者一方邀请另一方共同来一次愉快的郊游。采取主动行为的一方,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交际技能去提出建议,发出邀请。交流的形式主要是谈话,主题可从周围环境内容开始,进而扩展到双方感兴趣的题材,或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彼此交换信息。然而,双方都小心翼翼,谈不上推心置腹。

以前已经提到,人们大多喜欢和同自己志趣相投、思想方法一致、生活风格接近的人相交,家庭背景往往也最好是差别不大。因此,通过这“过滤”的第二阶段,即可发掘“潜在的”

朋友到底同自己有多少共性。不接触、不相互交流,就不可能有这方面的理性认识。

在第一阶段,人们一般还不太愿意十分明确地向对方显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到了第二阶段,这种状况没有太大的改变。双方只能通过各自的交际技能、各自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一点一点地、逐渐地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同时也力图寻求两个人在兴趣、价值上的共同点。此时,若一人表示喜好的事物恰恰为另一人所厌恶,那么两人的关系就有破裂的危险。因此,常常有一方故意迎合另一方的事情发生。双方看问题的方法一致,双方对事物的反应一致,有利于关系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双方境遇不同却有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时,友谊将立刻升华。

有相同的志趣并非要求具有相同的个性。事实上也很少有两个人的个性完全一致的情况。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有相同并相吻合的需求。有些人在与A朋友相处时,表现为A性的面貌,在与B朋友相处时,表现为B性面貌。所谓因人而异,以求适应。

这一阶段也可以看成是“发射”和“反馈”阶段。一方或多或少地向另一方作出表示,此时就需要看能从对方得到多少“反馈”。信仰是否为对方所支持,兴趣爱好是否为对方所赞赏,思想感情是否为对方所理解,等等。另一方的举止,如表示迎合、高兴、赞赏的态度,即构成信息反馈的一部分。

“发射”和“反馈”也可以物质形式体现,如宴请、馈赠礼品、提供经济帮助等。但朋友间的这种物质的交流比起亲属关系,规模要小得多。而且,如果这种物质交流成了表面文章,投桃报李,则表示关系的一般。

在这一阶段,当事双方一般最终都表示出交友的目的性,是为了寻找乐趣、锻炼身体、增加才干、消除寂寞,还是为了共同活动。交际技能和外表礼仪不可忽视,如用何种方式,使对方输送过来的信息得到反馈,怎样表示热情友好,怎样表现得轻松自如、恰到好处等。

三、常往来互帮助

经常见面又互相帮助标志朋友关系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此时,朋友间经常会面,共同参加一些活动,每次会面或活动都能使对方获得满足,能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互相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一个依靠,生活的一个构成部分。长此以往,双方都能从中受益,但受益程度往往是不相等的,经常是一方多,另一方少。

在这一阶段,双方越来越互相关心,越来越希望使对方满意,双方信任度不断增加,越来越显得无拘无束。

朋友间最终的亲密程度大不一样。有的停留在与隐私毫无关系的阶段,双方交流的范围不超过对电视节目的评价;有的则涉入很深,双方交流的范围不限于大众话题,而且涉及个人的财产及情感生活等问题。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更易向朋友交心,对同性朋友的信赖程度要高于异性朋友。少年时期、大学时期结交的朋友,关系持续时期最长。

朋友关系中也反映出“马太效应”。朋友越多越愿结交朋友,越愿结交朋友朋友就越多;朋友越少越觉得朋友无所谓,越觉得交友无所谓朋友就越少。

朋友关系分类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少不了朋友的友谊。哲学家培根曾说:“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生可怜的孤独者。”伊壁鸠曾说:“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为最重要。”然而,交友,应当注意“察友”、“识友”,因为朋友有好坏之分,高低之别,不可不慎。要交友识友,就要首先对朋友进行分类研究。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注意对朋友进行分类,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对朋友进行分类,是以朋友的作用为标准来划分的。朋友有好有坏,有的对你的事业、你的才智等有所助益,有的则相反,不仅无助于你的理想、目标,而且还会损害你的前途、你的事业。于是,孔子便首先把朋友分成“益友”与“损友”两类。接着,又按损益的不同效果进一步对朋友进行细分,将“益友”分为“友直”、“友谅”、“友多闻”三种,把“损友”划分为“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三种。

孔子对朋友进行分类的目的,是要告诉人们要注意察友。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即正直的朋友,讲信用的朋友,知识渊博的朋友。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即善于花言巧语的朋友,当面奉承,背后诋毁的朋友,专讲空话,不见行动的朋友。人们应当结交有益的三种朋友,而应尽量避免结交后面三种有害的朋友。孔子对朋友的这种分类,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我国明代学者苏浚在他的《鸡鸣偶记》里,曾把朋友分为四类。这四类是: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争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在这里,苏浚对朋友的划分与孔子对朋友的划分有些相近,也是以朋友的表现及其作用为标准。虽然苏浚没有明确指出“益友”与“损友”,但也讲得很清楚,“畏友”、“密友”为“益友”;“昵友”、“贼友”为“损友”。

古人对于朋友的分类着眼点于朋友的有益或有害。这种分类方法和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要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交友要慎重选择,要注意观察对方,然后再决定是否交友。在苏浚看来,应当结交的益友是在道义上,学业上互相砥砺,对缺点错误敢于直言规劝的“畏友”;以心相交,生死与共的“密友”,不宜结交的朋友是:互相吹捧奉承、只讲吃喝玩乐的“昵友”;以利取人,当朋友遇到困难或不幸时,非但不引手相助,反而落井下石的“贼友”。

近代有的心理学家将朋友分成四类:第一类是“人格结合”,是指相互之间因为敬仰对方的人格而结合的朋友;第二类是“同好结合”,是指相互之间因为兴趣、爱好相合而结合的朋友;第三类是“同志结合”,是指相互之间因为理想、志向而结合的朋友;第四类是因为外界条件的联系而结合的朋友。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结成某种朋友关系,必须存在某种使他们建立友谊的“联系”。不同的联系,就决定了不同类型的朋友关系。上述心理学家对朋友的分类,就是按联系的不同来划分的。

由形成朋友的联系分类,也可以看出哪些朋友可交,哪些朋友不可交。对于那种因“人格结合”而形成的朋友,因“同志结合”而形成的朋友就是可交的,这种朋友关系往往不带功利色彩,能够彼此互相激励,促进双方人格升华,在关键时刻鼓舞我们振作精神,继续前进。对于“同好结合的朋友,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是看双方形成朋友联系点的“好”是什么。对于那种同好黄色书刊、同好吃喝玩乐、同好打架斗殴的“同好”朋友,万万不可交。有些青年男女,在交友上不注意“择友”,只注意“同好”,结果深陷泥潭,一失足成千古恨。

美国的心理学家还将朋友关系分成六类:第一类是友谊最淡薄的朋友;第二类是彼此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第三类是功利重于感情的朋友;第四类是情谊真挚可以信赖的朋友;第五类是能够与之交心的朋友;第六类是真正知己,绝对可以信任的朋友。这些心理学家是按交往的程度对朋友进行分类的,实际上是将朋友交往的深浅程度划分为六个层次。这种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择友。

现在我们知道,朋友也有良善之分,损益之分。人人都想结交对自己有益的朋友,避开那些虚伪,毫无生趣的“朋友”。那么,良友如何识别呢?这是简单介绍一下识别良友的两种方法——求异法与共变法。

通俗地讲,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工作职务、家庭经济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如果一个人随着这些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对朋友的态度,那么这个人就是不可交的;反之,一个人不因这些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对朋友的态度,那么这个人就是可以交往的良友。《史记·汲郑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起初翟公当延尉时,宾客满门,每逢节日,门庭若市。到罢了官,众人即做鸟兽散,门可罗雀。《史记》作者司马迁对此发出感叹说:“一贵贱,交情可见。”意思是说,从一个人的贵贱变化,可以认识出朋友的真假。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也是说这个道理。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在他的代表作《名利场》中,对这种因贵贱而发生变化的现象有过深刻的揭露。

家资巨万的商人奥斯本同赛特笠有几十年的交情,两家儿女还订了亲事,关系更进了一层,成了朋友加亲家。后来,赛特笠破了产,一贫如洗,奥斯本理应相助,然而他却翻脸不认人,不仅断了老交情,还断绝了儿女的婚事。

在这起自古至今就有的故事中,可以用求异法进行分析。赛特笠有家资巨万,奥斯本与他就有交情,两家儿女甚至还结了亲事,这是正面场合。当赛特笠一贫如洗时,奥斯本就与他绝了交,断了亲,这是反面场合。在正面场合,赛特笠有财产,在反面的场合,赛特笠无财产。在两种场合中,只有财产的有无不同,其他方面的情况却相同。那么,赛特笠有无财产和奥斯本有无友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像奥斯本这类人结交的是钱,而不是人,这就是那种见朋友有难而忘义的“贼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