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能源的世界(科学新知丛书)
16416000000017

第17章 核能利用(6)

首先,制造反应器的材料要耐上千万摄氏度的高温。其次,对等离子体完全密封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由于等离子体极不稳定、又极易泄漏,超过一定时间等离子态就泄漏殆尽。这个有限的时间叫做反应器对等离子态的“约束时间”。约束时间就是能维持热核反应的最长时间。为了提高每次点火后的燃烧效率,还必须设法增加粒子的密度。

粒子密度和约束时间有这样的关系,在有限的约束时间内,燃料中核的密度越高,它们相互碰撞的机会越多。同样,在一定的燃料核密度下,约束时间越长,反应就越充分。一般来说,维持聚变反应自持的条件二者的乘积要大于某一常数。对于氘-氚反应,这个常数要大于1014;对于氘-氘反应,这个常数要大于1016这个条件叫做“劳森条件”。

根据公式,我们可以作一些简单的计算。对于氘-氚反应,若粒子密度是1014个粒子/立方厘米,那么约束时间应大于1秒;若粒子密度为1020个粒子/立方厘米,那么约束时间应大于1微秒。

这样看来,实现热核反应点火条件有两个:温度条件和劳森条件。但是现在要实现人工热核反应的确是困难重重。

受控热核反应

要控制聚变反应以获取其中的能量发电,我们还不能像取得裂变能那样自如。原因是在这样高的温度和压强下怎么约束等离子体呢?一者我们没有制作这种容器的材料(这样的高温下材料必熔化),二者(假如有这样的材料)等离子体与器壁接触会冷却而停止热核反应。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科学家提出了两种方案:磁约束和惯性约束。

磁约束我们知道,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会受到洛仑兹力,将带电粒子约束在与磁场垂直的方向上。如果这磁场是均匀磁场,洛仑兹力会使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具体说来,磁约束的装置有如下几种。

磁镜装置这是一种圆柱形等离子体容器。在反应室外面绕有螺线管线圈,使磁力线平行于圆柱体。圆柱体两端的磁场较强,中间的磁场较弱。粒子运动到磁场较强的两端会被发射回来,就像光线被平面镜发射回来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叫做“磁镜”的原因。又由于圆柱体两端的强磁场能像“塞子”一样把等离子体约束在圆柱体之中,所以也称它为“磁塞”装置。

托卡马克装置

环形磁瓶这是一种环形的磁瓶装置。这种无头无尾的磁场可以将等离子体约束在其中,并无休止地绕磁力线旋进,进而可以实现比较稳定的约束。这种装置中非常有名的一种是“托卡马克”装置。这是前苏联著名的物理学家伊戈尔·塔姆和“氢弹之父”萨哈罗夫发明的。托卡马克装置是最有希望成功的受控热核装置。

仿星器这是对环形磁瓶改进后的装置,像一个“∞”形。它的磁场与托卡马克装置相似,形成螺旋形的磁场,可以遏制等离子体的分散。

惯性约束磁约束是设法延长约束时间。从劳森条件看,还有一个条件是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如果使粒子密度达到1023~1024个粒子/立方厘米,对约束时间就可降到几个毫微秒的要求。

当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惯性就使物体保持这种运动状态。所以,根据劳森条件,在不加任何约束时,利用粒子自身的惯性就可以约束粒子进行热核反应。这就是为什么称作“惯性约束”的原因。

我们知道,氢弹是不可控热核反应的产物,并且它的爆炸当量太大,如果用热核能发电就非常困难了。但是,如果设法大大降低氢弹的爆炸当量,就像汽车的汽缸内的爆炸一样。连续进行热核爆炸,每次爆炸的规模都不大。经计算得知,将核燃料作成直径约1毫米的小球(含有的核燃料只有万分之一克),这就可以控制它的爆炸当量在几千克梯恩梯的威力之内。如果可以在1毫微秒的时间内向燃料小球(也称“靶丸”)输入几百万焦耳的能量,并全被靶丸吸收,就可使燃料加热到1亿度的高温。这就达到可使热核反应发生的条件了。

谁来加热这些靶丸呢?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激光装置。激光的能量密度非常高。用于点燃核燃料是非常合适的。所以又将利用激光的“惯性约束核聚变”称作“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简称“激光核聚变”。

除了激光,人们还考虑用高速带电粒子轰击靶丸。就像激光一样,高速带电粒子也必须是高度密集的,以形成强流脉冲粒子束”。要用电子点燃靶丸,电子必须要通过100万到1000万伏的加速电压,束流的功率要达到100万亿瓦以上,电子束流还必须在几十毫微秒的时间内达到靶丸,使供给靶丸的总能量达100百万焦耳以上。

受控热核反应的进展

由于地球上石化燃料和裂变材料的贮量有限,开发聚变能非常重要,并且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各国科学家都在加紧研究,以期尽快在地球上制造出人类自己的“太阳”。从研究和发展的过程看,驯服和控制住桀骜不驯的聚变反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科学家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0世纪60年代末,前苏联科学家在T-3装置上首先获得成功,把约1000万℃高温的等离子体约束了几个毫秒。70年代以来,托卡马克装置成为受控聚变反应的主流装置。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研究,建造了一些托卡马克装置。目前,世界上有四大托卡马克装置,它们是欧洲共同体JET(150立方米)、日本的JT-60(54立方米)、美国的TFTR(38立方米)和俄罗斯的T-15(23立方米)。这4个国家还进行国际合作,共同设计国际热核试验反应装置ITER,它的环流器直径达8米,预计功率为500兆瓦。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在托卡马克装置上取得很大的进展。198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实验室TFTR装置上实现了对等离子体较长时间的约束,并达到了两亿摄氏度的高温。1991年11月,欧洲国家的科学家在英国牛津创下了最高输出功率为1.7兆瓦,持续时间达1.8秒,核反应温度达两亿摄氏度。1993年12月,美国科学家在普林斯顿的托卡马克装置上实现高温达3~4亿摄氏度,输出功率4兆瓦。1994年5月底,普林斯顿的科学家再次创下新纪录,最高输出功率达9兆瓦,持续时间达0.1秒。1996年,日本科学家在JT-60达到更高的温度纪录约5亿摄氏度。5亿摄氏度,这就是说,它达到的温度是太阳中心温度的25倍。

我国的受控核聚变研究也有40多年的历史了。1984年9月21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一座受控热核聚变研究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HL—1),在四川省乐山市郊的核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所建成和顺利启动。受控热核聚变是世界重大科研课题之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上出现了“托卡马克”研究热,中国也积极地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核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没有这方面的图纸和技术资料的条件下,经历8年的苦苦攻关,终于研制成功中国环流器一号。“中国环流器一”号是一台中型“托卡马克”装置,大环半径1.02米,有干式长脉冲变压器、环向磁场线圈、内外垂直磁场线圈、内外真空室、超高真空机组和高真空机组,以及主机支架及其驱动机构等六大部件。这套装置顺利启动后,产生了等离子体,取得了预期的调度数据。“中国环流器一”号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受控热核聚变科研领域的装置建造和实验手段有了新发展,为今后的物理试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3年10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合肥建成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这是发展中国家最先进的装置;1994年10月,我国又在“中国环流器一”号的基础上建成“中国环流器新一”号。中国的核聚变研究技术还在国际合作中取得一些进展,1995年2月,我国为伊朗建成一座HT-6B托卡马克装置。

1964年,激光器问世不久,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在世界上率先提出激光核聚变的设想。20世纪70年代又在我国进行了首次实验。由于激光核聚变的关键设施是高功率激光器,我国科学家先后研制出“神光一”号、“神光二”号、“神光三”号和“神光四”号。

总的来说,实现受控核聚变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据乐观的估计,到2040年可能会实现商品化。不过,在地球上建造“太阳”,给世界带来无限的光明还是有希望的,是一定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