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说起
在很长的时间内,原始人类主要是使用石器来从事生产活动的,那时不可能对食物进行加工。加工食物是离不开火的。所以火的利用是人类利用的第一种自然力。
随着近代机械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又开始利用水能(水力)、风能(风力)等,这大大扩大了人类对自然力的认识,大大提高了人类对自然力利用的水平。
为人类“取火”的美丽传说
远古时期,人们捉来野兽和禽鸟就直接吸饮禽兽的血水,咀嚼禽兽的筋肉。这样的行为被称做“茹毛饮血”。传说,在古代有一个“遂明国”,这里有一种名叫“遂木”的高大“火树”。当鸟啄树时,树木就会“灿然火出”。当时有一位名叫“燧人氏”的圣人,他“取其枝以钻火”,并教导人们用火烧烤野禽野兽的筋肉,从此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
“遂明国”的“火树”
在古希腊,关于用火的传说则联系着一位闪耀着英雄主义色彩的天神,这就是普罗米修斯。他的母亲是一位正义女神。据说,普罗米修斯与天神宙斯的女儿雅典娜游戏。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捏造了一些小泥人,雅典娜对这些小人吹气,这些小泥人就变成了具有生命的最初人类。这同中国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是非常相似的。
普罗米修斯正在偷取火种
由于火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天神宙斯就命令将所有的火种隐藏好,不能让人类得到火种。但是聪明善良的普罗米修斯决心帮助人类搞到火种。普罗米修斯趁太阳神阿波罗驾驶太阳车在天空飞行时,用树枝将火从太阳那里取到人间。不幸的是,他的行为还是被宙斯发现了,因为火光照亮了天庭。为此,宙斯派天神将普罗米修斯绑缚到天庭。宙斯一方面将普罗米修斯悬吊在高加索山崖边,每日让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同时又派少女潘多拉携带着装满恶习、疾病、灾祸的盒子来到人间。被好奇心驱使的潘多拉打开了盒子,于是这些邪恶的东西就到人间作恶、作祟、祸害人类。
普罗米修斯的精神曾经激励人类勇于向恶势力挑战,鼓舞了人类不怕牺牲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他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英雄行为一直受到人们的颂扬和效仿。
火的文化遗迹
火的使用使得人类从自然界获得了解放,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火的使用“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就中国古人用火的历程来看,在“元谋人”遗址就发现了用火的遗迹。野外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发现,早在170万年前,活动在云南地区的“元谋人”已开始使用火。考古工作者在“元谋人”活动的遗址发现了炭屑和烧骨。火的使用使“元谋人”开始摆脱人类的幼稚时期。在陕西蓝田公主岭的“蓝田人”遗址和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也曾发现炭屑和烧骨,如果这些结论尚有可怀疑之处,那么“北京人”文化遗址的灰烬和炭屑已无可置疑地说明了远古猿人已开始使用火了。
在“北京人”居住的山洞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用火烧过的石块、兽骨和灰烬。在较深的第10层地层中发现了灰烬和烧过的兽骨化石。较浅的第4层地层主要为灰烬,上下延达约6米,可见其用火时间之长。第3层地层的灰烬是成堆的,说明这时使用火已有所控制和隔离,火焰不再乱窜,灰烬不再乱飞了。
除了中国各个地区用火的遗迹,非洲可能在大约140万年前也已经会使用和控制火了。比较晚的欧洲尼安德特人(在3.5万年前神秘地消失了)也有用火的遗迹,并有迹象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保持火种和摩擦取火
普罗米修斯从天上采火并带到人间的神话,实际上是说明人类最早使用的自然火“天火”的神圣色彩。这种“天火”主要来源于树叶之类易燃物的堆积。由于无法散热降温,日久引起燃烧。“天火”的另一个来源是雷击或火山爆发点燃草木。开始时,人类不一定会从这种“天火”中得到什么用处,只是那温暖的火光使人产生愉悦的快感。也许未能逃脱的小野兽被烧烤后,香味四溢,从而使人们得到烧烤的启示。此外,野兽往往也像人一样,对火是具有恐惧感的。当人制服了火之后恰好可以用火来恐吓野兽,保护自己。所以,人类在驯服“天火”后,从使用火和控制火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益处。
火可以协助人类去惊吓野兽,驱赶蚊虫,驱除寒气。同时,用火加工食物使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而且烧烤的食物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对改善人的营养需求和增进人的健康大为有益。火的利用,不仅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育与进化,而且也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改造和利用。
火的使用既然给人们带来这么大的好处,保存火种就成了古人类生存攸关的重大事情了。如果保存火种失当,人就不能再享用火带来的好处了。从古人保存火种的办法来看,利用篝火保存火种是最简便易行的,但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所以这种方法比较原始。也可以利用朽木引燃,它的燃速很慢,消耗燃料不多。要用火时,一吹就燃出火苗,很方便。这种方法的好处还在于可以移动火种,在人类迁移时可以将火种带到别的地方。也可以用灰土覆盖。压灭火苗,使其引燃。今天在西北的甘肃农村,农舍烧炕就先用明火烧,接着用畜粪压盖,使其阴燃。这种方法可以在室内持久发热,使室内整夜都暖和。
上面提到的“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说明人类还有另一个得到火的来源——人工取火。人工取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早的人工取火可能是在打制石器时,人们看到石器的碰撞迸出了火花。今天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遗留着打火石和火绒,用打火石碰撞出火花点燃火绒以得到火种。这种方法可能就是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取火法。另外,在木器上钻孔会使木头发热,甚至产生烟火。到底古人是用哪一种方法取得火种?今人已难以知晓。但是,从民族学的一些资料中还是可以了解到过去或今天的原始部落是怎样用原始方法取得火种的。
火钻法也叫钻木取火法。在我国海南省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人们选用一种山麻木,将它加工成扁平状,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小凹坑;再选用一根一端稍尖的木棍。用双脚固定住扁平状的山麻木,将木棍的尖端插入小凹坑。而后用双手搓小木棍,这时的凹坑因剧烈的摩擦而生热,并使小凹坑产生木屑堆在周围。不断地摩擦下去就会产生大量的热,使木屑升温,以至燃烧,并进而使事先放置在坑边的干草引燃。
后来,人们对这种方法做了改进,即用类似木工钻的装置,将钻装在木棍上。木钻的转速比手搓要快得多,因此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方法在非洲和美洲的一些土著民族中也被使用。
火锯法这种方法是用一木头或竹片在另一木头或竹片上来回锯(摩擦),摩擦生热、直至引燃。也有用藤条在木头上或竹片上来回锯,摩擦生热、直至引燃。这种方法在印度、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和欧洲一些地区被采用,我国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采用这种方法取火。
火犁法这是在一块木头上做出沟槽,而后用有尖端的木棍在沟槽内“犁”(摩擦),直至热极生火。这种方法在一些太平洋岛屿和美洲、非洲曾被人采用过。
在佤族居住区,佤族人也使用一种摩擦取火的方法,这是用绳索在一个原木上摩擦、生热取火。在傣族居住区还使用一种“压击法”的摩擦取火的方法。
虽然古人如何取火我们已不能看到,但是他们留下了一些遗物,我们可以据此来推断他们的取火方法。在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鱼儿沟和阿拉沟发现墓葬70余座,在出土文物中有一些供钻木取火用的钻孔木片。这些木片距今有2800多年。在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地区发掘了一些春秋战国墓葬,其中有不少供取火用的钻木。
人工取火使人类可以在丧失火种时取得新火种,并在各种条件下用火做各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