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求知文库-地理知识大博览
16416500000118

第118章 月牙泉的“逼沙”魔力

唐写本《敦煌录》载:“此山神异,峰如削成,其间有井,沙不能蔽。”

这神山,就是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端的鸣沙山;这沙填不满的井,便是鸣沙山环抱中的月牙泉。

月牙泉,东西长约218米,宽54米,平均水深达5米。水清如镜,状若新月,故得此名。自东汉以来,月牙泉就是敦煌胜景之一。

月牙泉实际是疏勒河的主要支流——党河改道后留在沙漠上的一处古河湾。此地基底是灰色、紫红色的粉砂质泥岩,地势低洼,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河湾西高东低,泉水自西溢出,逐渐东流,聚积成月牙泉。

月牙泉之所以“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是因为它处于海拔1240~1725米的鸣沙山前后峰(或曰北南峰)之间,鸣沙山为“金字塔沙丘”,风力作用下的沙子总是沿着山梁和坡面向上滚动,风力再大,沙也刮不到沙丘下的月牙泉中。加上该地区的风向多为偏东北风,恰好与月牙泉所处山谷的走向一致。当刮偏东北风时,由于地形急剧变窄受阻,便成旋转风,将沙子卷上沙丘。这才有了月牙泉“虽遭烈风,不为沙蔽”的奇观。月牙泉的“逼沙”

魔力实是大自然所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