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16419600000014

第14章 荷包

欣赏完具有收藏价值的刺绣,我们接下来看看荷包。荷包有香荷包、烟荷包、钱荷包等种类,其中香荷包的数量最多。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制作手工荷包,幸而有识之士已经对它越来越重视。

在我国的传统服饰中,荷包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荷包的造型复杂多样,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图案有繁有简,有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也有吉祥语、诗词文字等等,具有很深的装饰意味。

荷包的前身是荷囊,那么什么是荷囊呢?荷者,负荷;囊者,袋也。荷囊是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袋,因为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所以随身携带的物品只能贮放在这种袋里。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时既可手提,也可以用肩背,所以又有“持囊”“挈囊”之称。以后渐渐觉得手提肩背对于行动不便,人们才将它挂在腰际,于是荷囊又被称为“旁囊”。制作荷囊的材料多为皮革,如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中出土了一个长方形的荷囊,它长6.7厘米、宽3.7厘米。

荷包

经过历代发展,荷囊逐渐演变为荷包,清代是荷包发展的高峰期。清代的荷包成了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的佩饰,宫廷内出现了专门缝制荷包的工匠班子,所缝制的精美荷包供皇帝每年岁暮例行赏赐诸位王公大臣。清代对荷包的用料有所规定,皇族王孙的荷包用黄色面料,平民百姓不准用黄色面料。对荷包如何佩戴也很讲究,男人将荷包佩于腰带的两侧,女人将荷包戴于衣大襟或旗袍的第二个纽袢上。官宦和豪绅人家的荷包除了佩戴之外,还是美化室内的艺术品。平民百姓不仅喜欢佩戴荷包,还将荷包作为人情往来的互赠礼品,满族青年男女更是将其作为定情的信物。姑娘将亲手绣的荷包赠给自己的心上人,以此表示对其许下终身。东北有首民谣名为《绣荷包》,云:“格格格格屋里猫,背着额娘绣荷包。绣对蚂螂轻点水,绣对蝴蝶翅膀摇,绣对紫燕屋檐落,绣对鸳鸯水中漂。一朵花心刚绣好,就听有人窗棂敲。不用敲,知道了,这就给你送荷包。”

荷包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品,现在仍然存在着,它是人民了解历史的途径和真情实意的寄托。

荷包中的烟荷包是如何出现的?

荷包出现以后,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满族人有吸烟的习惯,起初人们用荷包盛装旱烟,逐渐地就出现了烟荷包。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东北农村会吸烟的男人几乎都有烟荷包,其缝制工艺与其他的荷包相同,只是做工较为粗糙,样式也较为简单,有方形、圆形或者长方形几个类型,有的还用兽皮缝制,如鹿皮、羊皮和鱼皮等。由于时代的发展,烟荷包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可是荷包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工艺品,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哪个地方的香荷包较为有名?

香荷包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艺术品,沂蒙的香荷包尤为著名。沂蒙香荷包是流传于鲁东南地区民间的香荷包,具有沂蒙地方的特色。沂蒙香荷包用各种布的下脚料和花线缝制而成,基调是大红、大绿、粉红、黑等四种颜色。在制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刺绣技术下,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艺术品。沂蒙香荷包可以分为三类:实用类、吉祥类、观赏类。实用类香荷包最为普遍,荷包内可藏针放线,姑娘媳妇们常常将其带在身边,随时可以拿出来缝补衣物。吉祥类香荷包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佳节喜庆之日常常可以看到。观赏类香荷包起到了吉祥消灾的目的,满足了人们追求美的心理。

大开眼界

荷包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寓意,绣荷包是每个少女情感的寄托。农村少女从10多岁就开始练习绣花,母亲和祖母是她们的启蒙老师。在冬天漫长的夜晚,她们会拿起针线和布料,满怀希望地绣起荷包来。在绣荷包的时候,每个姑娘都在编织着自己美丽的梦,这些梦是情和意的交织,是理想与现实的融合,伴随着少女度过了豆蔻年华。荷包虽小,但寄托了绵绵无尽的情意。美丽纯净、含蓄明朗,既是少女的秘密,也是富有代表意义的人类共同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