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16419600000018

第18章 竹雕

木雕艺术品让人大开眼界,竹雕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传统工艺竹雕。竹雕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竹雕艺术品浑厚质朴、线条钢劲,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竹雕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由于竹雕不易保存,所以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竹雕很少,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彩漆龙纹竹佃是现在已知较早的竹雕。竹雕又被称为“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在六朝时开始成为一门艺术,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并且得到人们的喜爱。到明清时期,竹雕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竹雕技艺的精湛也远远超越了以前的各个朝代,成为我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竹雕

早期的竹雕主要将宫室、人物、山水、花鸟等纹饰刻在器物之上,不过这类竹雕很少,目前所见的竹雕大多是明清两代的传世品。明朝竹雕大多浑厚质朴、构图饱满、刀工深峻、钢劲有力,图案纹饰布满器身。清代竹雕带有明代的遗风,但表现技法更为丰富多样,有的雕刻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

徽州在我国古代极其富庶和繁荣,在这丰厚坚实的经济基础上,涌现出了很多竹雕大家。在这些大家的推动下,竹雕升堂入室,成为受人们喜爱的物品。由于那时的竹雕大家不喜欢署名,所以他们生前虽然很有声望,但去世之后就默默无闻了。现在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可以知道这些竹雕大家中有吴元满、李希乔、方洁、陈文在、张立夫等,其中李希乔、方洁的影响在当时最大。徽州竹刻具有徽州的特色,内容与地域人文文化相结合,表现出了其独特的风格。

我国的竹雕有哪些表现手法?

竹雕的表现手法很多,可以将其归纳为7种:圆雕,指完全立体的雕刻,在不依附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可从任何角度进行欣赏。浮雕,指在平面基础上雕刻艺术形象,是介于绘画和雕刻之间的艺术形式。留青,即用竹子表面的青皮雕刻图案,把图案之外的青皮铲去,露出竹子的肌肉。阴刻,指所雕的物象低于雕面的水平面的雕刻技法。透雕,在浮雕基础上镂空其底版使图像空灵突出的雕刻手法。贴黄,取竹筒内壁的黄色表层翻转过来,经煮压、粘贴到木制胎骨上使其成器。镶嵌,采用与载体色泽不同的材料通过镶嵌形成图案。

清朝有哪些竹雕大家?

竹雕艺术在清朝得到了很大发展,涌现出了大批竹雕大家。沈大生是明代遗民,他能诗善画,多才多艺,继承了嘉定派朱氏的竹雕技艺。岳鸿庆是岳飞的后代,他工于刻竹,运刀如笔,曾以竹雕刻技法刻《紫檀木梅花图大笔筒》。封锡禄性情落拓不羁,于康熙年间被招入宫廷,成了御用刻竹艺人。他擅长用竹根雕刻人物像,还擅长在核桃和橄榄核上进行雕刻。潘西风对于刻竹非常精通,郑板桥称他的刻竹技艺超凡脱俗,是金陵派竹刻的杰出人物。

大开眼界

竹刻艺术是我国艺术领域的奇葩,在竹刻艺术品当中,笔筒是最为常见的形式。明代中叶,竹刻笔筒达到空前的繁荣,所刻题材以历史人物故事为多,如《归去来辞图》和《竹林七贤图》等。竹刻笔筒清雅脱俗,以刀代笔、以竹为纸,深受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明代嘉定的竹雕家朱鹤是制作笔筒的高手,他有很多作品被选入宫中。竹雕笔筒现在在拍卖场上的价钱很高,是值得珍藏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