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16419600000020

第20章 泥塑

石雕是非常古老的艺术,而泥塑由于制作的原料极其普遍,出现的时间也很早,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泥塑。泥塑是手工捏制的艺术品,泥塑制品大都丰满活泼、浑厚简练、色彩明朗,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泥塑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用手工捏制而成。我国泥塑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时期。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陶猪和陶羊,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了泥猪和泥羊,这些作品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的泥塑。自新石器时代之后,我国的泥塑艺术从来没有中断过。发展到汉代的时候,泥塑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艺术种类。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大量的陶俑、陶兽、陶船等。

人物泥塑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道观、佛寺、庙堂。正是因为如此,泥塑偶像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泥塑艺术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发展。泥塑艺术在唐代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泥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他和吴道子都是张僧繇的学生,在吴道子有所成就之后,杨惠之也不甘落后,他发愤研究泥塑艺术,最后终于成为泥塑名家。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而且开始出现了小型的泥塑玩具。很多人专门从事泥塑制作,将作品当成商品出售。泥塑艺术发展至今,在社会上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小型泥塑由于用途广泛,尤其受到人们的欢迎。

事物泥塑

泥塑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泥塑的基本用料是泥土,这种泥土必须细腻而带有黏性,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或蜂蜜等。泥塑的模制可以分为四步,即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将泥塑造好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压成片状,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在泥人下部粘上泥,让胎体内外的空气顺利流通。着色之前要先涂上底色,以保持泥塑表面的光洁。着完色之后,泥塑的制作工作就算完成了。

泥人张彩塑是怎么回事?

泥人张彩塑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美术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它出现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泥人张彩塑自出现以后,经过了发展、繁荣、濒危、再发展等几个时期,它现在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泥人张彩塑的创始人是张明山,他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对泥塑制作颇有心得。由于张明山制作出来的泥塑非常出色,所以他从18岁起就被称为“泥人张”。自张明山之后,又出现了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张景祜、张铭等四代彩塑大家,泥人张彩塑从此成为我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代表。

大开眼界

无锡彩塑历史悠久,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的艺术实践,无锡彩塑作品中出现了惠山泥人这样的传世佳作。惠山泥人品种丰富,有粗货和细货之分。粗货又被称为“耍货”,内容主要是吉祥和祈福,采用模具印坯,造型夸张,线条简拙,丰硕稚胖,色彩对比强烈。细货是以手捏为主塑造的艺术形象,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所以又被称为“手捏戏文”。细货在彩绘上采用了细腻的笔触,从人物表情到衣服褶皱都进行了精致的描绘。细货再现了戏剧演出的典型场景,突出了戏剧人物的瞬间神态,是很好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