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16419600000022

第22章 戏曲

欣赏完让人百看不厌的面塑,我们现在来看看戏曲。我国的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自产生以后,戏曲经过了几个高峰期,现在已经形成了众多流派,还出现了许多戏曲表演家。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戏曲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戏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艺术体系。戏曲来源于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但是它与这三者存在很大不同,这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兼收其他地区的音乐而产生。戏曲表演的时候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舞蹈性和技术性都很强。

京剧脸谱

元代、明清是戏曲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

在元代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出现的剧本至少有500种,保留至今的也有150多种。关汉卿的《窦娥冤》非常有名,它通过描写善良无辜的童养媳窦娥的悲惨遭遇,反映了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和贪官污吏的徇私枉法,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马致远的《汉宫秋》通过描写王昭君为国献身和王公大臣的腐败无能,对当时的统治者给予了辛辣的嘲讽。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明清是戏曲的繁荣期,出现了数量众多的优秀剧本。高明的《琵琶记》来源于民间传说,是当时剧本中的上乘之作。汤显祖是著名的文人,他创作了很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和追求幸福爱情的反抗精神。直到今天,《牡丹亭》都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它依然在舞台上放射着艺术的光辉。

我国有哪些戏曲?

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360多种戏曲,传统剧目更是数以万计。现在比较流行的戏曲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在这些戏曲当中,京剧的流传范围最广,它遍及全国,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

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生最初见于宋元南戏,后来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生是剧中的主要人物,通常扮演青壮年男子。随着艺术的发展,生又根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旦最初见于宋代歌舞,后来历代都有这种角色。旦主要扮演女性角色,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表演特点划分为正旦、花旦、贴旦、闺旦、武旦、老旦、彩旦等。净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阴险的男性人物,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艺术特点划分为正净、副净、武净等。末扮演的人物的社会地位比生扮演的人物低,是唱做并重的中年以上男子。丑是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白粉而俗称“小花脸”,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大开眼界

京剧出现于北京,有“国剧”之称。自京剧形成以来,有大量优秀的演员涌现出来,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剧目、人物造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京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流派。京剧演员数量众多,老生有程长庚、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有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武生有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有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筱翠花、张君秋等,老旦有龚云甫、卧云居士、李多奎、李金泉等,净有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有刘赶三、杨鸣玉、王长林、萧长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