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生活小窍门
16431200000005

第5章 传统节日(1)

一月

腊八节

人们将农历十二月称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此节始于南北朝时。节日里,人们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苗族的灭鼠节

贵州黔东南镇远、施秉、黄平一带苗族龙姓的,每年农历十二月要举办传统的灭鼠节。

苗族的百狮节

每年冬天,湖南湘西的苗族都在欢度传统的百狮节。节日那天,八面大鼓置于场中央的木架上,八个服饰美丽的姑娘表演跳鼓舞。

瑶簇的度戒节

云南瑶族每年元月举行极其隆重的度戒节。这里瑶族青年经过“度戒”才能谈恋爱,“度戒”(也叫过法)是极其严肃的事,通过“度戒礼”的人便进入成年。

台湾的尾牙节

农历十二月十六,是我国台湾省民间传统的尾牙节。节日时,家家宰鸡杀鸭备牲醴祭拜“土地伯公”。尾牙节时,台湾各家商店大摆“尾牙宴”,赏请伙计,以慰一年辛劳。

彝族的打陀螺节

云南哀牢山区墨江、新平两县交界地一带的彝族人,每年农历十二月择日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民族体育运动——打陀螺节。

祭灶节

我国祭灶风俗始于周代,周代七种祭祀之一是祀灶。历代祭灶时间不一,汉以前祭灶在夏天,汉至宋在腊月二十四,明清时,祭灶已为腊月二十三。

扫尘节

我国民间多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扫尘节”(也称“扫尘日”)。扫尘,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掸尘”。是我国人民岁终打扫卫生的优良传统。

除夕和守岁

除夕俗称“年三十夜”,均要吃“年夜饭”,饮食习惯因地而异。守岁是除夕习俗,由晚辈依次向长辈行礼,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春节

春节是我国的农历年节,在民间,它是古老而又最隆重的节日。古代称正月初一为“三元”,意思是说这一天为“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春节之时,我国城乡到处张灯结彩,鞭炮齐鸣,贴春联和年画,舞龙、舞狮、吃年糕等。

二月

畲族的上十节

畲族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每年正月初八是畲族上十节,是祭祀图腾的日子,畲族人不分男女,从五十多开始,凡年龄逢十的(六十、七十……)老人称“上十”,逢上十节时,亲友要送肉和面给“上十”老人,以示祝贺。

立春节

立春,民间传统节令,二十四气节之一。阳历二月四日前后。民间习惯把它作为春季的开始。

仫佬族的走坡节

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仫佬族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是别具风采的走坡节。村村寨寨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上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上唱山歌。

冰灯节

哈尔滨的冰灯节是在农历正月间。冰灯作为观赏艺术品,在哈尔滨至少有上千年历史,正式定为节日,始于1963年。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时在农历正月十五。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

布依族的牵羊节

布依族在农历正月二十二日要过别具风采的牵羊节,“牵羊”的意思是订婚约,青年人把姑娘带回家,看看男方的家境,以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

送穷节

送穷节是旧时正月送穷鬼、求富裕的民间习俗。送穷的日期多数说法是在正月晦日(正月的最后一天)。这一风俗之所以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传统心理,即希望在年节交关,辞旧迎新之际,送走旧日岁月的贫穷、辛酸和苦难,迎来幸福美好的生活前景。

龙节

农历二月二在北京,人们管这天叫“龙拉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把二月初二称“春龙节”。这一天,各家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挑龙头”、“吃龙胆”,以示吉庆。

闺女节

按北京旧习俗,出嫁的闺女在正月不能看娘家灯,故此正月刚过,便急急忙忙接一个月没有见面的闺女了。二月初二便是闺女节,或称宝贝节。

三月

高山族的丰渔节

丰渔节又称丰渔祭,是我国台湾省高山族雅美人的祭祀节会。在三月二日上午举行。出海捕鱼的人集中共宿,吃芋头和鱼,并向神祈求保佑今年丰收。

惊蛰节

惊蛰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三月六日之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开始。惊蛰节为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二月初八前后。山西雁北一带居民在节日这天有吃梨的习俗,以讨个吉利。

苗族的芦笙节

每年农历二月十三至十六,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传统的芦笙节。节日城,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盛装集会,优美的舞姿,动听的笙曲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

傣族的彩蛋节

农历二月中旬是傣族儿童的彩蛋节。傣家男女小孩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胸前挎上一个小巧玲珑的兜,里面装上几个染上红、黄,绿、紫等色的熟鸡蛋,带上饭莱,成群结队外出郊游。

观音节

观音节,又称观音会,宗教节日。时在农历二月十九日。

壮族的祭龙节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广西境内的壮族人民,每年农历二月间,都要举办祭龙节,这是一个宗教节日。

维吾尔族的努鲁斯节

努鲁斯节也称新日节,是维吾尔族人民迎春的节日。节期开始于公历三月二十一日或二十日。此时正是以春为岁首的伊朗历法的新年,它是从伊朗传来的习俗。

哈萨克族的那吾鲁孜节

每年的春分时是哈萨克族的那吾鲁孜节。节日那天人们载歌载舞,诗人即席赋诗、歌手放声歌唱。哈萨克语中的那吾鲁孜,含送旧迎新,预祝丰收之意。

上巳节

上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是人们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壮族的歌圩节

歌圩壮语叫“窝埠坡”、“双龙垌”,意为到田间或岩洞外去唱歌。始源于唐代歌仙刘三姐。今歌圩盛行于广西五十多个市、县。歌圩节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和中秋节,三月三歌圩最盛大,最普遍。

四月

藏族的沙格达娃节

沙格达娃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时在藏历四月份(在公历四月稍后)。相传释迦牟尼于藏历四月内降生、成道、圆寂。众僧在此期间举行宗教活动,信徒礼佛诵经。

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禁烟火节、冷节。时在清明前一、二日。是日禁止烟火,只吃冷食。传说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时代介子推的节日。今民间己将寒食、清明合为一个节日。

清明节

清明节一般在四月五日前后。节日时有扫墓、踏青之俗。

哈尼族的那尼节

那尼节是哈尼族的传统节日。秧苗栽插结束后择日过节。欢乐的年轻人往往通宵达旦地歌舞。

侗族的土王节

每年“谷雨”前后几天是侗家一年一度的土王节。节场在当地土王坡小山岭旁。

彝族的三月节

云南楚雄牟定一带的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为传统的三月节,历时三天。相传三月节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如今的牟定三月节更是热闹非凡,三日三夜,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纳西族的龙王节

龙王节亦称龙王会,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祭祀节会,节期自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开始,到四月三日止,是祭祀龙王的节日。

蒙古族的鲁班节

鲁班节又称鲁班会,是云南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四月初二。节期三天,以第二天最热闹。

庙会节

庙会节是浙江嘉善县西塘镇一带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四月初三。

壮族的娅拜节

娅拜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四月兔日(初四)。相传,娅拜是宋朝年间一位壮族女英雄。节日这天,群众要杀一头牛、一头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男女老少皆上娅拜山祭奠娅拜,礼仪十分隆重。

五月

四八节

贵州苗、侗、仫佬、布依、水等少数民族及川东的苗、土家等少数民族均在农历四月初八过节,统称“四八节”,但各民族节日称呼相异,有叫“姑娘节”、“亚努节”、“牛王节”、”牛生日”、“洗牛节”、“牧童节”、“开秧节”等多种。

傈僳族的沐浴节

沐浴节是傈僳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也称“臭水节”或“桑那浴”。节期在农历立夏前三天到后三天内进行。

立夏节

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五月五日前后太阴到达黄经45°时开始。民间习惯把它作为春季结束,夏季开始。立夏节为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浙江新昌一带家家煮笋而食,据说立夏吃笋可以健脚。

白族的蝴蝶节

蝴蝶节也称蝴蝶会,是白族传统社交、游乐节日。在云南大理苍山云弄峰麓的神摩山下,有蝴蝶泉,泉边有一棵古老的合欢树,每年四月十五前后开花,彩蝶汇聚枝头,每到此时,白族青年即聚会泉边,一面观赏蝴蝶,一面对歌,成为白族青年谈情说爱的节日。

台湾的母亲节

每年五月在我国台湾省要举办母亲节,届时台湾各地商店要大量出售“母亲卡”。子女们纷纷持卡向母亲祝贺节日愉快。节日这天,母亲们停做家务,休息一天。

满族的五月节

五月节是满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五月上旬。

土家族的女儿节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必际卡”,共有280万人。女儿节是鄂百恩施、鹤峰、宣恩相邻地区土家族的传统节日。节期各地不一。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女儿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其始源,说法大致有四种:一说源于纪念屈原;一说是龙的节日;一说源于恶日;一说有文学参考的端午始源于夏至。民间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是第一种。

苗族的龙船节

龙船节是贵州黔东南和湘西一带苗族的盛大节日。节时在农历五月之间,历时三天左右,节间不举行龙船竞赛,主要是坐龙船串寨子,走亲访友。

六月

祭关帝节

祭关帝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关羽诞辰日,乡民燃放鞭炮,供食作祭,怀念英灵。

芒种节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六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芒种过后,花多凋谢,花神退位,故是日家家祭饯花神。

白族的栽秧节

栽秧节是白族互助劳动的农忙节日,一般在芒种与夏至之间的农历五月。节日时,几十户或整个村子自愿结合起来,以换工方式进行集体栽秧,节日第一天为“开秧门”,通常举行庄严而欢乐的仪式。

鄂温克族的米阔勒节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的讷河县等地鄂温克族,每年农历五月下旬要欢度一年一届的米阔勒节。节日这天,远近亲友汇集在一起,给牲畜烙印。

达斡尔族的药泉节

每年农历五月间,达斡尔族要过传统的药泉节。据说是为纪念达斡尔民族英雄阿美其格和嘎拉桑白音而形成。节日期间,远远近近的达斡尔人要全家赶着大棚车,拉着酒肉,来赶药泉节,一住就是一个月。

夏至节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六月二十二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夏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敖包节

每年在农历六—七月间,蒙古族人民要过传统的敖包节。“敖包”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木、石、土堆。节日这天,男女老幼穿上民族服装,举行祭祀仪式。在木堆、石堆、土堆上插树枝,然后在敖包旁点火,供肉,并在敖包上洒祭酒。奶酪、马奶、四周焚香。祭敖包是祈求神灵保佑,人畜平安,年年丰产。节日里通常还举行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体育娱乐活动。

壮族的牛魂节

广西靖西、那坡、德保、天等、大新一带的壮族五月初七、六月初七、七月初七要举办别具一格的牛魂节,节日这天,家家将牛栏打扫干净。姑娘们牵牛到河边洗刷,而后让牛开荤,以酬耕作之劳。这天对牛一律解缰卸轭,免除劳役。尤忌打骂,以定牛魂。

七月

藏族的雪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