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新知丛书-拯救生物多样性
16441900000019

第19章 拯救生物多样性(1)

由于人类对生物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全球的物种大量灭绝,各种生境迅速消失,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因而日益恶化,一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发生了。

怎样解决这场生态危机呢?

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解决这场全球性生态危机,世界各国政府和民间环保组织,必须齐心协力,在解决生态危机上联合行动,各国人民也必须更新对生物多样性的错误看法,树立生态伦理观念,正确对待各种生物。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的各种保护工作。

缔结《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产生的背景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在解决生态危机时,大多着眼于生物资源的重要部分,如大型哺乳动物、热带森林等,认为只要将重要物种保护好了,生态危机就会很快化解。

随着对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从生物界整体上进行研究和保护。具体来说,必须研究和保护全部物种和它们所处的生境。因此,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词汇:生物多样性,用它来概括全部物种、全部种下类型以及全部生态系统和景观。科学家们大声呼吁:拯救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提出以后,很快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研究和讨论,迅速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拯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提法,不断深入人心。许多人认识到,世界各国必须联合行动,共同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

在上述背景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7年,召开了生物多样性专家会议,探讨制订一项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必要性。在以后的5年中,由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起草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草案,经过世界各国多次非政府间和政府间讨论、谈判,对草案进行了多次修改,最后定稿。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当时包括中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首脑在公约上签字。大会并决定每年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示纪念。

从此以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并不断取得成功。

《生物多样性公约》要点

《生物多样性公约》包括正文和附件两个部分。正文共42条,附件共2个。现将该公约的要点介绍如下:

政府有义务对本国生物资源(包括野生的和家养的)进行清查,同时保护受威胁物种和家养品种以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点。

要认识到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政府承担确保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义务。

承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事业,各国具有利用本国生物资源的自主权。

承认要依照有关国家优先的正式许可,来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利用权。拥有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人、对作物与家畜多样性的形成及维持有贡献的人,在其知识与品种被利用时,应得到补偿。

建立资助机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经济援助,以支持他们调查、描述和保护本国的生物多样性。

建立管理机制。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参加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财政分配上,均依照公约给予同样的控制,并保证科学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确定资助的优先重点。

规定生物多样性的商业开发者,对为其提供庇护的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给予财政资助。

建立运用技术机制,以保证发展中国家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

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以提醒政府和公众注意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潜在威胁。

我国的履约情况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把它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组织20多个中央部委组成了履约领导小组,贯彻执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事项。国家环保总局还提出了自然保护与防治污染并举的方针,并明确了加强自然保护、防止生态破坏将是今后中国环保工作的战略重点。

制订和完善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在国家水平上,制订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情研究报告,行动计划已开始实施。该行动计划和国情研究报告获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建立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政策和法规,如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遗传资源管理法规等。

实施森林与野生动植物的就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海洋与海岸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行动。

实施珍稀濒危植物移地保护,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珍稀濒危物种离体保护等行动。

制订并实施生物多样性的公众宣传教育行动计划、科研行动方案和信息管理计划。

树立生态伦理观念

贯彻《生物多样性公约》,拯救全球生物多样性,不仅要各国政府认真执行公约内容,更要千千万万公众积极参与。这就要求人们树立生态伦理观念。所谓生态伦理观念,其核心内容就是承认所有物种生而平等,尊重各种生物的生存权利,与它们共享地球。

物种生来就是平等的

在自然界,人们时常看到,碧绿的青草不断遭受獐、麂、兔、鹿的践踏采食,而獐、麂、兔、麂又经常遭受豺、狼、虎、豹的突然袭击。这似乎告诉我们,自然界生物之间,有着高低贵贱之分。

真是这样吗?草食动物吃草,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在这3类物种中,看上去好像肉食动物最高贵,尤其是虎,还因为异常勇猛而被人们称为“百兽之王”,似乎在野生动物中,没有一个物种敢与它为敌。其实不然。老虎有时也会败在狗熊之手,而且有许多体型微小的寄生虫,常常寄生在老虎的身体内外,以虎为食,搅得老虎疼痛难忍,寝食不安,而又无可奈何,所以老虎也有天敌。当然,寄生虫也不是高踞老虎之上的“顶级生物”,因为各种细菌正在伺机进攻它们。细菌也有克星,例如许多植物能向空气和土壤中分泌杀菌物质,致细菌于死地。

由此可知,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之间相依相克,通过营养关系,被联系在一条条食物链上,而许多条食物链又相互连接形成了一张张食物网。在这里,任何一个物种的所作所为,既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又是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条件。每个物种都有稳定生物圈的能力,全部物种共同保持着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因此,所有物种的地位彼此平等,没有等级差别。

在人与各物种的生态关系中,人与其他生物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人会说,人类有理性,有文化,能劳动,会制造,理应比其他物种高贵。然而我们应该知道,动物也有各种特长,如虎勇猛,马善跑,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马、鹰、鱼的这些特长,人都比不过。甚至被人类贬之为“无能鼠辈”的老鼠,生来就会打洞,有着人类无法相比的适应能力。对此,美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卡勒伯特曾经预言:“将来有朝一日人类从地球上灭绝时,鼠类还将活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我们应该牢记,即使人类自称万物之灵,但比起小小老鼠还年轻得多,人类能否在地球上长久地生存下去,还得经受时间的考验。这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自然界没有绝对优胜者。所以我们说,物种生来就是平等的。

既然物种是生而平等的,那么人类应如何对待各种生物呢?

善待各种生物

善待生物,就是尊重各种生物的生存权利。在自然界,不存在可有可无的生命。每个物种都占据着生物圈中的一个生态位置,是生物圈整体结构和功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只有善待各种生物,才能保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包括人类在内的全体物种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另外,任何一种生物的出现,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们历经沧海桑田,有的已经度过了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演化历史,成为地球生命进化过程的“见证者”,它们的生命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保护。

在对生物的生存权上,人类不应该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生杀予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以人类的利益为尺度,决定某种生物是好、是坏、是保护还是消灭。例如,我们现在仍然奉行鼓励打狼的政策,狼的种群濒临灭绝,国家也没有把狼作为重点保护动物。人类习惯地认为,狼是坏动物,该杀。在我国某个大城市的动物园中,介绍狼习性的标牌上写着:“狼生性残忍,危及人畜,应予以消灭。”从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来看,狼是生物圈社会的一个成员,它作为食物链上的捕食者,有持续生存下去的权利。而且狼的存在还是被捕食者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国阿拉斯加的涅利钦自然保护区,开始时有鹿4000头,为了保护鹿群,人们把保护区内的狼全部消灭了。10年以后,鹿群猛增至4.2万头。过多的鹿群吃光并踏坏了保护区的苔藓植物,鹿群开始灾难性的大批死亡。于是,人们不得不再把狼请回来,昔日的阶下囚,今天变成了座上客。鹿群却因此而恢复到原来的头数,并得到了持续生存和发展。美国著名生态学家A.莱奥波尔德曾经说过:“捕食者是生物群落不可缺少的成员,人类没有特权为了他们自身的某种利益或想象的利益而毁灭它们。人类应该与狼共存。相互依存,是生物圈各种生物之间结构关系的特点。”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狼有不容侵犯的权利。实际上,狼也是人类的一种生存资源。但是,人们在利用狼这种资源时不能破坏狼的种群延续,不能破坏与狼有关的生态平衡。因为无论是狼的生存还是人的生存,都不能由狼和我们人类决定,而是由生物圈整体结构和功能决定的。消灭了狼和其他“坏动物”,会造成整体水平的生态失调,而且反过来,恶化了的生物环境必然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在野生濒危动物方面,更不应该按照人类的主观愿望,来对待它们的生存权利。然而世界上有不少地区却从人的好恶出发,决定野生濒危动物的命运。例如,大多数美国人都希望保护那些性情温和、羽毛精美、与人类亲近的濒危动物,而对那些已处于极度濒危,但性情暴烈、外观丑陋、不受人喜爱、与人疏远的动物,却不愿保护。1994年,美国投入保护人类喜爱的濒危动物的资金是150万美元,而对其他众多濒危动物的投入只有50万美元。这种投资份额的不同,说明了人们的心理偏向。自然本来与人的好恶无关,可是今天人类的好恶正在决定自然的未来,这是不应该的。

共享地球

人类不仅要尊重各种生物的生存权利,还应该维护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条件,与各种生物共享地球。

人参的地上部分人参的地下部分

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对各种生物的自主生活非常必要。任何生物都有按其固有的活动方式,追求自主生活的权利。例如,虎有在山林中自由活动的权利,候鸟有依据气候变化自由迁徙的权利,中华鲟有在江河中出生并洄游到大海发育成长的权利,人参有在东亚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内生长发育的权利,巨杉有在北美洲西部山谷中自由生长的权利,等等。生物生活的这种自主性,一旦遭到破坏,往往就会陷入濒危灭绝的境地。

巨杉木材和树干基部开凿隧道的情景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经常进行改造自然,改变环境的活动,诸如大型水利工程、大规模改造沿海滩涂和沼泽、大面积砍伐原始森林等,这就必然会改变生物栖息的环境,从而剥夺了它们自主生活的权利。因此,当人类准备大规模改变环境时,不要一味只考虑自身的需要,要充分尊重生物生活的自主性,即使是必须进行某些大型环境工程,也应该不超过生物自主性的耐受范围,从而顺应自然、利用自然。

为了做到共享地球,人类还应该大力保持良好的生态条件。任何生物所必需的特定气候、温度、湿度、光照等生态条件,是在地球上几十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生物包括人类,都没权利破坏这些生态条件的稳定状态。人类应该尊重不同物种所需生态条件的特殊性。

对于野生动物而言,它们为了生存,除了需要上述各种生态条件外,还需要食物、水和隐蔽地,这如同维持人类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一样。动物的这些需求是不可剥夺的。

为了尊重生物所需的各种生态条件,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谨慎地改造和管理自然,在保持生态条件不发生剧烈变化的前提下,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之,地球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全体生物,人类只有与其他生物共享地球,才能各得其所,共同发展。

开展就地保护

拯救生物多样性,有多种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就地保护。就地保护就是把物种保存在它世世代代生活的环境中。这种保护手段的最大优点在于物种能继续不停地进化,因而能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条件。

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是自然保护区。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划出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加以保护的地区。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泛称,实际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

不管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发展。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保护自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

贮备物种

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又可以称为贮备库。它也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蔽护所。

开辟科研、教育基地

自然保护区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种的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

保留自然界的美学价值

自然界的美景能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良好的情绪可使人精神焕发,燃起生活和创造的热情。所以,自然界的美景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国外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