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观·动物百态
16444800000046

第46章 杜鹃

杜鹃在我国分布很广。大多为夏候鸟或旅鸟。主要有鹰头杜鹃、四声杜鹃、八声杜鹃、大杜鹃、小杜鹃和小鸦鹃等等。鹰头杜鹃长约40厘米,羽色跟苍鹰相似,又叫“鹰鹃”;大杜鹃长约34厘米,上体和两翼纯暗灰色或暗褐色,下体为白色,镶有黑褐色横斑,黑色尾羽嵌有白色细点,又叫“布谷”;四声杜鹃的背部和两翼表面纯浓褐色,中央尾羽后端镶有黑色横斑;小杜鹃长约28厘米,背羽青灰色,腹部白色,缀有细小黑斑纹。

杜鹃的嘴尖长,稍稍弯曲;脚细小,四趾相对。它常常躲在树林深处,像胆小怕羞似的。因此,人们只听到它的鸣声,却不容易见到它的真面貌。

有趣的是,杜鹃既不会做窝,也不会孵蛋,更不会育儿,却把这些事暗暗推给别的鸟儿去做。

这种“托儿”的鸟是动物中罕见的。

当雌杜鹃快要产蛋的时候,就偷偷地飞到苇莺或画眉等的巢窝里,产下了自己的蛋,然后,把窝内原先的蛋取走一个,使剩下来的蛋的数目同原来一样,而且蛋色也相似,就这样“鱼目混珠”地将苇莺等瞒过了。

经过苇莺的精心孵化,小鸟慢慢脱壳而出。杜鹃蛋比苇莺蛋孵化得快,因此,这小东西比异姓“弟妹”要早出世。小杜鹃不但吃得多,性情也很暴躁,在窝内乱动瞎撞,常常把苇莺蛋或幼儿挤出窝外,跌死在地上。可是苇莺却并不责怪它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女,照样把它当作亲生儿女,辛勤地喂养着。而小杜鹃呢,等到羽毛长齐,自己能飞行觅食的时候,却“砰”的一声,独自飞走了。

杜鹃声声啼,正值杜鹃花开的时候。在古籍中,常常把这种同名的花鸟并提,甚至说杜鹃花是杜鹃啼血染成红色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子规、冤禽,指的都是杜鹃。其实,杜鹃开花除了同杜鹃啼时巧合外,花色同杜鹃鸟毫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