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物(科学探究丛书)
16451000000013

第13章 新奇的飞禽故事(3)

当春夏鸟类繁殖季节,许多种类的雄鸟,如画眉、百灵、芙蓉鸟等,鸣声婉转动听而有一定的韵律,并且叫的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频繁。这种鸣叫声是叫给雌鸟听,用以传送信息的,是在刺激雌鸟,也有利于互相识别,因而容易进行交配。鸟类的啭鸣具有周期性。在交配产卵后育雏期间,雄鸟的啭鸣就逐渐减弱,以至于完全停止。有人认为啭鸣和鸟的性腺的活动有关,并受到内分泌物的支配。

鸟类的发声器位于气管和支气管的交界处,叫做鸣管。从鸣管的管壁伸展出弹性的皮褶,称为鸣膜。当比较强大的气流从肺部呼出时,引起鸣膜的振动,就发出声音来。善于啼鸣的鸟类,在鸣管处有5~6对鸣肌,调节着鸣膜的松紧度,因而发出变化多端的鸣叫声。鸣声的高低除和鸣膜的松紧度有关外,还决定于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因此和呼吸肌的运动有关,这些都受着神经的支配。

雄鸡一唱天下白

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要啼鸣呢?科学家在探索生物的秘密中,发现不少动物的习性和生理功能,都受到大自然节律的支配。比如,蝙蝠总是在黄昏以后飞来飞去捕捉昆虫;鹦嘴鱼总是在白天到离海滩洞穴一公里的地方去觅食;雀鲷鹭每天飞向海边总是比前一天推迟约50分钟;牡蛎总是在涨潮时张开贝壳捕捉食物;招潮蟹总是在潮退时才从沙里爬出来觅食;沙蚕群集海面,常常在满月后三天,日落后的54分钟,不迟也不早;灰熊总是在特大暴风雪来临的时候才进洞冬眠。这是怎么回事呢?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证明生物体内有一座奇妙的“生物钟”,指挥着生物的行为。生物的节律周期是这种生物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大自然的光照、气温、湿度、气压、潮汐等各种因素不断影响下,生理上不断调节,逐渐形成了生物的昼夜和季节性的节律。

鸡的“生物钟”藏在哪里呢?最近,日本科学家对鸡进行研究和试验,第一次发现和证实了:鸡的“生物钟”长在鸡的松果体细胞里。松果体在大脑和小脑之间,是一个松果形状的小内分泌器官。一到黑夜,它就分泌出一种叫黑色紧张素的激素,来抑制鸡的活动。如果给鸡埋上装有黑色紧张素的胶囊,鸡就入睡了。

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也发现,如果把麻雀的松果体摘除,它活动的周期节律就会消失;如果从另一只麻雀为它移植松果体,周期节律又恢复。这证明鸡(包括鸟类)的“生物钟”就在松果体细胞里。

光线能使松果体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发生变化,从而发生化学反应,使“生物钟”“摆动”。正是这种奇妙的“生物钟”记忆着明暗的规律,才指挥着公鸡的日常活动:天快亮了,公鸡就放声啼唱;天快黑了,就赶快去宿窝。

科学家还从蟑螂的咽下找到了一种神经节,它调节蟑螂的活动和休息。

哺乳动物的“生物钟”就更复杂了,在延髓和下丘脑的神经细胞里有个“主钟”,在其他组织的细胞里还有另一个独立运转的“子钟”,同时在“摆动”。人们发现,用改变光照的节律,即用人造的白天和黑夜,可以调拨“生物钟”,改变动物原有的生活节律。如果人为地缩短黑夜的时间,能使鸡鹅鸭产蛋增多,使牛羊的发情期延长,繁殖的数量就增多,牛奶的产量也提高了。而人为地缩短白天的时间,就能使鸡长肥,猪长膘,使羊和银狐等长毛快。人们正在对蚊子等有害昆虫进行试验,调拨“生物钟”,让蚊子在缺乏食物和温湿度不适宜的季节里成熟,使它没法生活下去。

鸟类明珠朱

朱鹮,在动物分类学上位于:脊椎动物,鸟纲,鹳形目,鹮科。朱鹮又称朱鹭、红鹤。

朱鹮是世界公认的濒危鸟类。据文献记载,朱鹮曾广泛分布在亚洲东部。前苏联的南部,中国的东北、长江下游、秦岭、台湾岛及日本诸岛,都有过朱鹮的踪迹。有一本名为《中国东部的鸟类》的书中记载,朱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白色的,另一种是灰色的。自20世纪30年代起人类大量的捕杀,使之变为自己的美味佳肴;再加上栖息地的树木被人类滥砍滥伐;还有一些动物如乌鸦、豹猫、青鼬、猛禽等经常捕食它们,使得朱鹮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明显缩小。到了50年代,朱鹮基本绝迹了。到了1982年8月为止,日本只剩下两只,我国的野生种仅有7只。这7只朱鹮的发现有一段复杂经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从1978年秋季开始,前后用了3年的时间,踏遍了万水千山,克服了重重困难,行程了5万余公里,历经辽宁、安徽、江苏、浙江、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九省,终于在1981年5月23日和5月30日,在陕西省秦岭南坡洋县的金家河山谷和距离金家河两公里的姚家沟一带的海拔1200~1400米的山林中发现了尚存的朱鹮营巢地。金家河有一对成鸟,4枚卵,但育雏没有成功,姚家沟的巢中发现3只幼鸟。这证明朱鹮在我国不但没有绝迹,而且还有繁衍后代的能力,这说明拯救这种珍鸟免于绝种有了希望。

朱鹮自从被发现以后,世界各国的动物学家们把保存朱鹮的希望寄托到了中国。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同志们就在姚家沟建立了一个“秦岭一号朱鹮群体观察站”,在朱鹮栖息的青桐林畔搭了观察棚。他们24小时值班,日夜用望远镜及其他仪器观察记录朱鹮的全部生活情况,研究朱鹮的生活习性,为以后朱鹮数量的增加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朱鹮的幼鸟羽毛颜色发灰色,随着幼鸟的长大,羽毛颜色逐渐变为白色。前面提到的《中国东部的鸟类》一书中曾说,朱鹮有两种类型:白色型和灰色型的,这种说法不正确,所谓两类,实际上指的是它的成鸟和幼鸟,只是一种而已。

朱鹮是一种美丽的中型鸟类,称为东方鸟类明珠。它体型较为肥硕。远远望去朱鹮的体羽为白色,走近观看全身雪白的体羽中的羽干、羽基、翅膀边缘的飞羽都略带淡淡的粉红色,初级飞羽为鲜艳的粉红色,闪烁着晚霞般的光辉。它的额顶和面颊都裸露无毛,且为朱红色。长长的喙略向下方弯曲,为黑色,喙尖为朱红色。后枕部有十几根冠羽,冠羽呈柳叶形长而下披,触及到后背部,别有一翻俏丽的风味。它的腿和脚都为桔红色,和它头部的朱红色遥相呼应。朱鹮的虹膜也呈淡红色。朱鹮的全身色彩基调为红色,有深有浅,恰似化妆师精心装扮的披着头纱的新娘,真是吉祥、喜庆之鸟。

朱鹮身长60~80厘米,体重1.5~2公斤,为中等体型的涉禽。朱鹮栖息在沼泽、水田、河滩、溪流附近,多为群体活动。互相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夜晚在高高的大树上栖宿过夜。朱鹮休息的时候,常呈“金鸡独立”的姿势,并且转动它那长度适中的颈部把喙插入背部的羽毛中,盘头养神,此时好像在向人们展示它那美丽的冠羽。朱鹮只有在白天才共同外出觅食,它们主要到水田、河溪、沼泽地中以鱼、虾、泥鳅、青蛙以及软体动物为食,它尤其喜欢吃泥鳅。

在每年的早春二月,朱鹮成双成对飞回繁殖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占领地盘,然后选择高大的树木:或者是高大的白杨树,或是松树,或是栗树,或是高大的青冈树,在距离地面10~20米左右的粗树枝上,早出晚归,叨材建巢。在建巢的过程中,它们经常遭到邻居,比如喜鹊等其他鸟类的捣乱。喜鹊经常把朱鹮刚刚叼来的巢材抽走,常常使得朱鹮还没有来得及把巢建好,雌朱鹮就已迫不及待地把第一枚卵产下来了。它们只好一边产卵,一边补建巢穴,一直到所有的卵都孵化成雏鸟为止。

朱鹮一般每窝产卵2~4枚,每年产一窝。卵呈青绿色或蓝灰色,上面带有褐色的斑点。卵似鸭蛋样大小,每个约重60~75克。雌雄鸟轮流孵卵,经过近1个月的孵化,小朱鹮一个个出世了。幼雏绒羽为淡灰色,腿呈桔红色。幼雏为晚成鸟,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由双亲进行育雏。人们观察到小朱鹮的亲鸟将稻田里的泥鳅、水中的小鱼、青蛙、甲壳类动物以及昆虫,吞进食道的夹袋里,制成半流食,再飞回巢边。喂食时,亲鸟把嘴张开,先让最先出壳的雏鸟把喙伸进夹袋里捣食,然后再给第二个出壳的雏鸟喂食,然后是第三只……当雏鸟吃饱的时候,它们就会把头低下。亲鸟每次喂食都严格按照这个顺序进行。如果一窝雏鸟数量较多,有4只左右,那么轮到最后一只雏鸟吃食的时候,亲鸟夹袋里的食物已经被前面的雏鸟吃光了。这样下来,后面的雏鸟因为没有食物吃,身体会逐渐瘦弱下来,最后被弃之巢外。所以一般情况下,根据亲鸟的喂养能力,喂养两只雏鸟是理想的,喂养3只就吃力了。

在“秦岭一号朱鹮群体观察站”,1981年人们就发现一窝3只雏中的“小三”因为吃不上食物,身体瘦弱,最后被弃之巢外。1985年一窝4只雏鸟中的“小四”也遭到遗弃。这种现象又一次证明了,自然界中自然淘汰的残酷现实。

后来人们一旦发现了朱鹮有弱雏在挣扎,就立即从巢中取出,送往北京动物园,由人工精心饲养。遇到有弃之巢外的幼雏,也同样处理。现在北京动物园至少有5只以上的朱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送来落户的。

雏鸟由于进食半消化的食物,因此长得很快,大约1个月就能长大,可离巢觅食。1~2年性成熟,寿命20~30年。

朱鹮目前仅分布于我国陕西省的洋县。为世界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列为我国一级保护珍禽。1983年在陕西省洋县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

我国独有的珍禽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在分类学上位于脊椎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雉科,角雉属。角雉在全世界共有5种,有分布在西藏西南部,在国外克什米尔地区的黑头角雉;有分布在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北坡和国外尼泊尔、印度北部、不丹地区的红胸角雉;有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国外的不丹东部和印度阿萨姆地区的灰腹角雉;有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云南北部、四川、甘肃、陕西、湖北及湖南等山地的红腹角雉;还有分布我国东部亚热带高山森林里,如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及湖南等地,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曾经发现过的黄腹角雉,现在已多年未见到了。这几年只有在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脉和苗儿山一带发现少数黄腹角雉。

这5种角雉都属于角雉属,角雉最主要的特征有三点。第一点,雄鸟头上具有身体冠羽。第二点,两眼上方各有肉质的角状突起,所以角雉又叫做“角鸡”。第三点,喉下围着一个肉质的“围裙”,叫做“肉裙”,也叫“肉裾”。这些肉角和肉裙平时体积很小,收缩着,到了繁殖期,这些肉角和肉裙都会膨胀竖展起来,色彩非常艳丽,以达到吸引雌雉,并与雌雉交配的目的。

这里主要介绍黄腹角雉。黄腹角雉为我国所特有。体形比家鸡略大,体长约60厘米,尾长20~23厘米,体重约2.5公斤。雌雄雉羽毛颜色不同,雄雉羽毛色彩极其华丽。头顶具有前面为黑色、后面为橙红色的冠羽。冠羽下面隐藏着一对长约20厘米的翠蓝色肉质角,喉下长着一个橙黄色的肉质裙。身上的羽毛大部分为粟红色,其间点缀着许多卵圆形的黄色斑块。圆形斑块的周围镶着黑色的边。身体下部呈皮黄色,因此得名黄腹角雉。雄雉的尾为棕黄色,尾的尖端布有黑色的横带,尾部为圆形。

雌雉个体稍小于雄雉。上体羽毛主要呈棕灰褐色,其间散布有形状不规则的黑褐色或白色的斑纹。雌雉的肉角没有发育,也没有肉裙,还没有冠羽。雌雉的体色显然不如雄雉华丽。

黄腹角雉生活在海拔800~1400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的混交林内。经常在流水的沟谷中、灌木丛林中觅食。主要吃植物的嫩叶、花、浆果、种子,也吃昆虫。到了秋季和冬季主要吃青岗的种子、交让木的叶和果实。这些树木数量极少,只生长在人迹罕见的高山地区,因此就决定了黄腹角雉生存范围狭小,数量也就极少了。所以黄腹角雉这种我国独有的珍禽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