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我知道-Why气象
16451100000049

第49章 你知道黄山的气象景观吗?

黄山是闻名世界的旅游风景区,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黄山的自然景观是由山体景观和气象景观相互映衬、迭加构成的。人们在赞叹黄山的奇松、怪石的同时,更为神奇多彩、变幻无穷的气象景观所陶醉。

1.云海

云海是黄山著名的风景“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一。游览黄山的人们都以目睹云海为快。站在半山腰,抬头仰望,只见白云滚滚,银浪滔滔,使人感觉像腾云驾雾,如入仙境。登临峰顶,站立云层之上,顿觉视野宽广,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海边。波浪状的云层像大海一样绵延远处,群峰像海上的岛屿,若隐若现地沉浮在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之中。

黄山的云海一般在雨后初晴、受高气压控制,且有逆温层存在时最易形成,这时大气比较稳定,对流不强,云顶高度在几百米到1500米以下。黄山平均每年有52个云海日,11月到翌年5月最为多见,是观云海的最佳季节。夏季因对流旺盛,天气多不稳定,形成云海的机会较少。

观赏云海宜在峰顶,视野开阔之处。一般选择海拔1600米左右的风景点,其中尤以玉屏楼观南海,清凉台观北海,白鹅岭观东海,排云亭观西海景象最为壮观。

2.雾

黄山的雾,飘忽不定,变幻无穷。有时从山谷中冉冉升起,忽而从半空中轻轻掠过,一会儿黑压压翻腾不已,突然间又升高变得薄如轻纱。浓雾迷幻,加上挺拔、陡峭的山峰,使黄山风景增加了神秘的色彩。

黄山多雾,全年平均有雾日256天。其中夏季最多有76天,特别是7、8月份,平均每月雾日高达26天,春季69天,秋季有61天,冬季最少为50天,但每月平均也有16个雾日。

黄山的雾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夜晚地面热量向外辐射,空气迅速冷却形成的辐射雾,另一种是空气沿山坡上升导致空气温度降低形成的上坡雾。由于黄山地处中纬,距海不远,水汽丰沛,加之峰高林密,层峦迭峰,沟谷纵横,地形复杂,所以黄山不仅雾多,而且形成的雾千姿百态,变幻奇特。

黄山有了云雾,一切都变活了,它与山峰、日月、风雨、林木联系在一起,动静结合,姿态万千。

3.日出日落

日出、日落也是黄山著名的气象景观之一。当曙光冲破黑暗在东方初露端倪,东方地平线的颜色由灰变黄,由黄转橙,使上空波状云底部镶上橙黄透明的金边;陡然,一个巨大的火球喷薄而出,闪耀着金光,染红了茫茫云海和重重山峦,这时候,奇峰、怪石、峭壁、苍松与朝阳交相辉映,呈现出神奇壮丽的景观。光明顶、清凉台这两处地势孤高,往东一望无际,是观日出的绝好地方。

傍晚时分,极目西望,夕阳徐徐下山,天边浓抹的晚霞向天顶辐射伸展,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排云亭正是观看晚霞之处。

黄山日出时间4~9月在5~6时之间,2~3月和10~12月在6~7时之间,1月在7时至7时05分之间。日落时间10~2月在17~18时之间,3~5月和8~9月在18~19时之间,6~7月在19时至19时12分之间。但由于黄山山崖沟谷相间,站在不同的位置看日出、日落,时间差异很大,如在光明顶、清凉台、玉屏楼、排云亭等处看日出、日落,则所列时间基本准确。

4.冰雪世界

冬季的黄山,有一派大雪纷飞、银妆素裹的风光。山峰是白的,幽谷是白的,就连登山的石阶也被晶莹的雪花淹没了。粉堆玉砌,皑皑茫茫,银山雪海,毛茸茸亮晶晶的。正如古人描绘的那样,“黄山一旦成白岳,三十六峰太岁宫”。

积雪使黄山的奇峰、巧石披上洁白的外衣,犹如数不清的琼楼玉宇。雨淞——过冷却雨滴(低于0℃仍为液态的水滴称为过冷却雨滴)落地迅即冻结成透明或半透明的坚硬的冰层,使黄山的冬季更加美丽,极目望去,黄山的树木、崖壁尽数被“水晶”包裹成了无边无际的“冰晶世界”。还有,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雾滴或水汽在树枝上凝华成白色冰晶,就形成了“玉菊怒放”、“梨花盛开”的雾淞奇观。特别雪后初晴的黄山,更是一片迷人的世界:金灿灿的阳光撒向丛丛玉菊、簇簇梨花,撒向五色的山峰,银色的波涛,带着寒气的西北风肆无忌惮地卷起了细细密密的雪花,尽情地洒向天空,和金色的阳光融合在一起,像无数枚银针在凌空飞舞,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美妙至极。

黄山光明顶的降雪期自11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积雪日数平均全年约有46天,平均初积雪日期在11月下旬,终积雪日期在翌年3月下旬。山上气温低,风力大,云雾多,出现雨淞、雾淞的机会也较多,平均每年雨淞可出现62天。积雪、雨淞、雾淞从10月到次年5月都可出现,主要集中在冬季(1月~2月),此时观赏“冰晶世界”,常使游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