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通常指天然气田、油田伴生气和煤田伴生气。早在3000多年以前,在我国古书《易经》中就有关于油气的记载。
我国古代把天然气称做“火井”。据晋朝《华阳国志》记载,早在秦汉时代,我国不仅已发现了天然气,而且开始发掘和利用天然气,如书中记载了在四川以天然气煮盐的情景,这比英国(1668年)要早1800年。用天然气煮盐,在四川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常规能源中,天然气是一种干净而且开采比较方便的能源。天然气不但不经加工即可直接作为燃料,供发电、供暖、炊事之用,而且是宝贵的化工原料,用天然气可以制备上百种化工产品。
天然气作为能源生产成本比生产烟煤低97%;开采天然气的劳动生产率比开采烟煤高54倍,比开采原油高5倍;开采和运输天然气的投资比开采和运输原油低4%,比开采运输煤炭低70%;以天然气作燃料,可提高用气的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和产品损耗;将铁路和航运所用的固体燃料改用气体燃料,能提高运输能力,降低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天然气作燃料可简化生产程序,实现自动化,减轻劳动强度。以天然气作燃料的最大优点是,它在11种能源中对环境污染和危险度最小,它的广泛应用可改善卫生条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能源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末,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的总需求量中占1/5。目前,许多国家只处在发展天然气的初始阶段,只有少数国家(如前苏联、印尼、挪威、阿尔及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出口天然气。
预测表明,全球对天然气的需求量正在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长,而且这一增长速度有望保持到2030年。
今后的十年里,发展中国家天然气消费量增长速度最快,平均每年递增3%,而联合组织成员国为2%,美国则为1%。天然气占世界能源的比重将从2000年的20%上升到2010年的25%。
随着天然气的倍受重视,天然气适用技术也开始发展起来。首先是燃烧天然气的电厂日益增多。例如,美国正在新建许多烧天然气的发电机组,由于它的良好的环境效应,被列为实现《美国洁净空气法》第一阶段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开发天然气汽车,认为可以用压缩天然气作为城市公共汽车、轻型汽车和私人小汽车的燃料。据美国天然气协会预测:最近五年,美国将有420万辆小汽车和卡车用压缩天然气做燃料。日本也开发出了天然气汽车,西部煤气公司研制出的天然气汽车,CO2排放量减少20%,NO2和SO2亦大幅度下降,一种专烧天然气的客车,充一次气可行走170公里。
此外,天然气空调机也已进入国际性试验阶段。天然气空调机与常规含氯氟烃的空调机相比,不仅成本低、运行费用少,而且不会排出破坏臭氧层的有害气体,对保护环境有利,还不消耗电力。天然气空调机是以锂溴溶剂为介质,当空气在天然气制冷装置内干燥后,直接与锂溴溶剂接触,然后再与干净的清水接触,这样不仅可得到冷空气,同时也可去掉霉菌、花粉和病毒等,从而就不会出现使用常规电空调机所带来的致人疾患的“空调综合症”。锂溴溶剂可循环使用,所以运行费用较低。
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总储量为179.53万亿立方米。2004年世界天然气产量26388.5亿立方米,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4076754.78万立方米。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其次是中东石油国家,拉美地区的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全球有目前约有123个平均储量达3.24亿桶油当量的陆上天然气开发项目,126个平均储量达3.44亿桶油当量的浅水天然气项目(不包括伊朗北方气田和南帕斯气田)。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集中则在10个大型盆地,依次为:渤海湾、四川、松辽、准噶尔、莺歌海-琼东南、柴达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尔多斯。中国的陆路和海上气田的开发在近几年能源紧缺的背景下都有较快的发展。
近年来,一些国家在近海的海底发现了天然气水化物,这是一种新型能源。例如日本已在北海道近海发现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水化物,日本政府打算在今后10~15年内开发利用这种新能源。
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在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比例尚不及10%,但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500亿立方米,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左右,然而,我国已开发的天然气资源极少,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只为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的1%,这是与中国幅员广大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天然气资源至少应与美国一样丰富,但目前美国的天然气产量约为中国的40倍。专家预料,中国可能是一个具有潜在天然气资源的国家。
我国从2002年开始建设西部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这条横贯中国腹地、全长4000公里的能源大动脉,西起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轮南,经甘肃、宁夏进入陕西,在陕西的靖边与长庆气田连接,再穿越黄河经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东抵上海,把塔里木盆地储量丰富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送抵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