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已经发射的行星际飞行器,都靠无线电设备来和地面通信联络。通过无线电通信,地面站首先可以及时了解到飞行器上各种仪器的工作情况以及仪器舱里的温度、压力等工程参数,其次可以向飞行器发出各种指令,如改变飞行器的姿态,开动发动机和开关某些仪器等等。最后通过无线电通信设备,飞行器还可以把它在旅途中所观测到的空间环境参数、行星表面照片等等发给地面接收站。因此在行星际飞行中,无线电通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行星际飞行器上发出来的电波,经过几亿千米的路程传到我们地球上,已经变得非常微弱了,再加上宇宙空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噪声、听不见的杂乱无章的电磁波,就会把飞行器发来的电波淹没掉。为了加强飞行器发来的电波强度,就要增加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但是发射功率一增加,耗电量就增加了,这样飞行器就得带更多的电源,也就要增加它的重量。飞行器重量的增加又要求有更大的运载火箭。所以在行星际飞行中加强电波的办法,不能单靠增加发射功率。现在采用的一种办法是在飞行器上安装抛物面天线。这种高增益的抛物面天线比简单的拉杆天线要优越得多。拉杆天线发出的电波几乎是四散传播的,而抛物面天线能把电磁波集中到一个很窄的波束范围里,向着指定的方向发射出去。这就使传到地球上的电波强度大大增加。同时,地面也采用庞大的抛物面接收天线,尽可能多地接收从行星际飞行器发来的电波。目前接收行星际飞行器电波的地面天线,直径达64米,它像二十层楼房一样高,有几千吨重。另外,改进和提高地面接收机的灵敏度等也是有效的措施。
但是,因为行星际飞行器离地球的距离实在太远,目前的无线电技术还不能传送清晰的活动电视片。目前飞往火星和金星的飞行器只能传送一张张不活动的照片。
行星际通信的难度可以从下面的比较来加以说明:一台电视通信设备,装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上能传送几十路电视的通信设备,装到了飞往火星、金星的飞行器上,就连一路电视也不能传送,只能传送不活动的照片。离地面几百千米的人造卫星上能传送一路电视节目的通信设备,装到飞往火星、金星去的飞行器上,就只能传送简单的开关信号。飞往离地球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去的飞行器要和地球通信就更难了。
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却为行星际通信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激光的波长比现在的无线电微波波长要短得多,所以从行星际飞行器上发出的激光波束比无线电波更窄,能量更集中,传送的距离也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