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中医、针灸按摩
16463300000015

第15章 中医学理论之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之总称,它是我国古人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的各个领域,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多个方面,成为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和指导思想。

中医学根据阴阳学说,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是一个整体,可以用阴、阳两个范畴来加以概括和说明。一般而言,人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在体内则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五脏之中,居于上部的心、肺属阳,居于下部的肝、肾属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等。总之,人体上下,内外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本身,不论关系如何复杂,均可用阴、阳概括说明。即所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在正常生理活动中,功能(阳)与物质(阴)之间,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生理功能以物质为基础,无阴精则元以产生阳气,而营养物质的化生,都必须依赖生理功能的活动,否则亦无从化生阴精,所以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才能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平阳秘”,即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共性。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使阴阳任何一方出现偏盛或偏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则人体的生理状态就转化为病理状态。

4.用于疾病的诊断。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

因此,任何病症,尽管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却都可以用“阴证”和“阳证”加以概括。正确的诊断,首先须分清阴阳,方能抓住疾病的本质,执简驭繁。如:“四诊”之望诊中,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

闻诊中,声音洪亮者属阳,低微断续者属阴;切诊中,脉搏浮、速、大、浩、实者属阳,沉、迟、小、涩、虚者属阴。故而“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用于疾病的治疗。既然阴阳失调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内在基本因素,所以治疗的原则必然是从调整阴阳出发,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正常状态,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6.用于指导预防。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如能保持与天地间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则可防病延年。春夏季节要善于保养阳气以为秋冬之用,秋冬季节要善于保养阴液以为春夏之用,乃防病摄生之根本。

一年之中,若能顺其四时,调其阴阳,可使人体健康,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反之,若不能区别四时,把握阳阴,便会导致疾病发生。

中医学根据五行学说,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以五行属性来概括五脏的生理特征,用相生相克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关系。肝喜条达,有疏泄之功能,而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具温煦之作用,而火具阳热的特征,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而土有生化万物之特征,故以脾属土,肺主肃降,而金有清肃、收敛之特性,故以肺属金;肾具主水、藏精之功能,而水有润下之特征,故以肾属水。肾(水)之精以养肝,胖(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牌,脾(土)化生水备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五脏因而相互滋生。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木上亢;肝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炽烈,心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这即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一脏受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有病,也可能影响本脏。肝病可以传脾(木乘土),脾病也可传肝(土侮木),肝脾亦可同病(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也可传心(母病传手)、传肺(木侮金)、传肾(子病传母)。肝病如此,其他脏器病变赤可这样,皆可用五行生克乘侮的道理说明它们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用于诊断和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必然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谙方面的异常变化。临床诊断时,可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到的材料,根据五行的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如:面呈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诊断为肝病,面呈赤色,口吐苦,脉象洪,可诊断为心火亢盛,等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常与内脏生克关系异常有关,故而治疗之时,除对病变的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虑及其他有关的脏腑,并调整其关系,以达治疗之目的。具体方法有培土生金、壮水制火等等。

从产生时间来看,先有阴阳后有五行。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阴阳之中包括五行而五行之中又分阴阳,所以二者是一个整体。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分析、研究、归纳、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每一方面,不啻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