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中医、针灸按摩
16463300000031

第31章 名垂千秋的中医学家——张仲景

张机(150~219年),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湟阳(今河南南阳县)人。少聪敏、稳重、善思、好学,曾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张仲景中举后任长沙太守。当时,战乱后瘟疫猖獗,“家家有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合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张仲景宗族两百余人,十年间死于大病者达三分之二,其中患伤寒者占七成。于是,张仲景愈加“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钻研以治伤寒为主的医术。每逢初一、十五,大开衙门,不问政事,专为平民百姓治病(后称中医医生为“坐堂医生”即典出于此)。张仲景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曾跋涉数百里拜襄阳“同济堂”一位号称“王神仙”的老中医为师,学得治搭背疮的良方,他救自缢者的人工呼吸法习自老农,青龙汤、真武汤、白虎汤等药方采自道士。张仲景医术出神入化,能见微知著、探潜索隐,史载他见王仲宜,时年廿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

令服五石汤可免。”而王不信,受汤不服。后廿年余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张仲景大力提倡医学,与巫神、巫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医德高尚,不论病人富贵贫贱,有偿无偿,一律用人道主义精神对待,精心治疗,务求康复。张机著有《辨伤寒》十卷,《诸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等多种医作,惜均已散佚。今存《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辩证论治的原则。晋朝王叔和将该书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伤寒”为一切热病、外感疾病之总称。《伤寒论》二十二篇,合计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论述了六经(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证多热证、实证;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证多寒证、虚证)、八纲(“含脉从证,含汇从脉”、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诊(望、闻、问、切)、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金匮要略》二十五篇,列有三百四十多种疾病,二百六十二个方剂,包括治疗学总论、内科、外科、疝气、蛔虫,妇产科等内容,提出“三因说”(内:

经络受邪,传人脏腑;外:感受外邪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不内外;房事、金刃、虫兽所伤),发展了中医病因学说。张仲景因其对中医的卓越贡献和堪为楷模的医德,被后人尊为“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