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教师公文包——名人轶事
16466200000013

第13章 名人教子佳话(5)

列宁所受的家庭教育

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扬诺夫出身于贫苦家庭,他靠半工半读求学,后来由于工作勤奋出色当了省的国民教育总监。列宁的母亲虽然是位家庭妇女,但她品质高尚,为人善良正直,知识丰富。他们夫妻关系亲密,相敬如宾。他们热爱孩子,又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这种家庭本身对孩子的成长就必然起着良好的作用。

伊里亚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发展国民教育的事业。他经常坐着大板车四处奔走,到各处进行视察,有时一走就是几个星期,他这种对事业孜孜以求,无私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他们从小就确立了为事业献身的理想。

伊里亚工作很忙,但他只要一回家,便和孩子们在一起,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爸爸。他对孩子讲民主、平等。他把自己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不但了解父亲的工作,也了解了社会。他和孩子们交换意见时,允许孩子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批评孩子时允许孩子自我辩护。

父母亲还经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他们去伏尔加河观看冰雪,到森林去旅行,欣赏日出和日落。这不但陶冶了孩子们的性情,增长了与大自然的感情,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

但是,伊里亚也是一位严格的父亲,他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谁要违犯了就被罚到书房坐在一把大圈椅里,孩子们管这把椅子叫“黑椅子”。犯了错误的孩子坐在“黑椅子”上反省,直到妈妈宣布解除禁令才可以离开。

卡尔·威特让“白痴”变“神童”

卡尔·威特是十九世纪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会员。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人,不是决定于天赋多少,而是决定于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就是那些只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他在一次学会开会时向大家宣布:“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你们以为他不是白痴,那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非凡的人。”上帝好像有意要考验一下卡尔·威特,他不久真的得了一个儿子,取名也叫卡尔·威特。小威特不仅不聪明,而且先天不足。邻居背后议论纷纷,说长道短,都认为小威特是个白痴。小威特的母亲非常忧郁,认为儿子没有前途,教育也是白费力气。父亲既然是教育家,而且在理论上又坚持“后天教育的重要”,岂能面对自己的儿子畏难退缩,老威特下决心要教育好自己的儿子。

老威特首先在教育方法上下功夫,他用循循善诱的办法,首先引导儿子对识字的兴趣。老威特买了许多有兴趣的小人书和画册,把其中引人入胜的故事讲给儿子听,然后说:“如果你能认识字,这些书都能看明白的。”有时他又故意不讲故事,却挑逗儿子说:“这个画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惜爸爸没功夫给你讲。”这就激发了小威特识字的愿望,到此,父亲便很自然地开始教儿子识字。

小威特为了看那些有趣的故事,便开始刻苦认字。

不久,这个被称为白痴的孩子便轰动了附近地区,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了。这时,老威特为了使儿子保持正常儿童的心理状态,坚决阻止任何人称儿子为“神童”,更不许当面表扬、称赞儿子。由于老威特教育得法和谨慎引导,小威特才能始终保持刻苦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良好习惯。

至八九岁时,小威特便学会了德语、法语、拉丁语等6国语言,通晓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就考入了莱比锡大学。l914年4月,未满14岁的威特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达尔文之父爱护儿子的好奇心

达尔文从小爱幻想。有一天,他在山边拣到一些小化石回来后跟姐姐卡罗琳说:“这里边有几块宝石,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又有一次,他收集到一枚硬币,一本正经地告诉姐姐,这是古罗马制造的。姐姐接过来一看,这分明是一枚压扁了的十八世纪的旧币罢了。还有一次,他向同学们保证说,他能够用一种“秘密液体”,制成各种各样颜色的西洋樱草和报春花。可是,他从来就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

对于达尔文的这些表现,姐姐很恼火,她认为这是弟弟在撒谎,想让爸爸好好教训他一下。但是,爸爸听了以后,并没有在意,他对女儿说:

“这算什么撒谎,这正说明他富有想象力,说不定哪一天他会把这种才能用到事业上去呢!”达尔文的父亲特别注意爱护儿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认为,如果一个孩子不善于想象,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在生理上说不定就有缺陷;要是做父母的发觉不了孩子的智慧,或者错把优点当成缺点,那就会压抑或打击孩子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因此,他总是千方百计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去努力探索。

为了使孩子们智力得到更好地发展,达尔文的父亲把花园里的一间小棚子交给达尔文和他的哥哥。让他们用来做化学实验。达尔文十岁那年,爸爸还让他跟着一位教师和一些同学到威尔士海岸去度过三周的假期,他在那里大开了眼界,观察和采集了大量海生动植物的标本,激发了他搜集动植物标本的兴趣和爱好。

居里夫人教育子女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她不但为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当她的女儿绮瑞娜长大上学后,居里夫人规定她每天在家中做一小时的功课,细心地注意到她在数学上天赋的显露。

妈妈要绮瑞娜学园艺、烹调和缝纫,不喜欢她行为轻率卤莽,鼓励她大胆、勇敢。当夜晚有大雷雨时,妈妈常常来检查她用被子遮住头没有,培养她不怕黑,不怕贼。绮瑞娜做错了事,妈妈从不采用“在屋角罚站”、“不许吃甜点心”等惩罚办法。

有一次,绮瑞娜对妈妈无礼貌,妈妈生气了,为了警告她,整整两天没同女儿说话,使绮瑞娜终生难忘这次无礼的过错。

居里夫人的幼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忧患、劳苦和贫困中度过的。当她盛名于世界,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时,收入多了,也没让女儿过奢侈的生活。那最初做成的一公分镭,价值一百万金法郎。她满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并将财产分给女儿。

但是,她没这么做。她却将那一公分镭赠给了实验室,她说:“没有人应该由镭致富,镭是一种元素,它是属于全世界的。”有一次,绮瑞娜对妈妈说:“我宁可出生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妈妈回答她:“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点快乐。”绮瑞娜正是照着妈妈说的那样,走过了自己一生的道路,为人类作出了新的贡献,成为世界有名的物理学家。

诺贝尔父亲的路

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勒·诺贝尔,曾是一位很有点名气的机械发明家,他未曾受过高等教育,也未曾学过化学,但却热衷于化学试验,致力于制造炸药。有人讽刺他是外行搞炸药,可笑不自量。他的回答是:“冷讽热嘲何所俱,越受挫折志越坚”。

老诺贝尔经常向诺贝尔讲述古代科学家的发明故事,启发儿子的智慧,鼓励儿子要为人类多作贡献。有一次,诺贝尔问他的父亲:“爸爸,炸药是伤人的可怕东西,为什么还要制造它呢?”老诺贝尔回答说:“它可以用于开矿,工业上需要它。”诺贝尔说:“我长大了也要制炸药!”诺贝尔就是在父亲这种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慢慢长大起来的。

老诺贝尔的道路一步三折。他在瑞典破了产,只得前往俄国谋生,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俄国政府授命并资助他研制水雷,于是,他的企业又兴旺起来了。

不久,俄国人吃了败仗,沙皇毁弃前约,致使老诺贝尔又一次陷于破产。这时,他已年近六十,只好重返故土,在斯德哥尔摩设立了第一个研制硝化甘油的工作间。诺贝尔和他聪明可爱的弟弟埃密,都在这里工作。不幸的事又发生了:1864年9月3日,工作间发生爆炸事故,当场炸死五人,埃密也被炸死了。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海伦波事件”。

老诺贝尔从此身心交瘁,卧床不起。在病床上,他还设计了一种新式机枪,提出了用锯末压制板材的建议,设想过训练海豹采矿的具体方案……一息尚存,智慧的火花仍在闪耀。

这种坚毅的创造热情,传递给了儿子。诺贝尔继承父业,终于在第二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的硝化甘油厂。

1868年2月,瑞典科学院颁发给诺贝尔父子金质奖章。这是对他俩所作的崇高评价,然而,儿子接下去要走的道路还长得很,他的功勋远非这一个金质奖章所能包含得了的。

歌德以诗教子

歌德一生写了大量诗作、诗剧及小说。他是非常珍惜时间的。有一次他看到儿子在一本纪念册里,摘了别人写的一段诗:

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爱,因为在爱的这分钟中间他死去了。

歌德认为这首诗反映了一种颓唐、迷惘的情绪,便提笔写道:

一分钟有六十秒钟,一天就超过了一千。

小儿子,要知道这个道理,人能够有多少贡献。

两首诗,两种计算时间的标准,反映了两个人对时间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歌德正是懂得这个道理,一生笔耕,分秒必争,才能够写出卷帙浩繁的传世之作。他曾在一首诗中,把产业和时间联系起来,表现了他对利用时间的正确观念,这对我们今天的青年也有一定的启发教育意义。这首诗写道:

我的产业是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

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马克·吐温“罚女”的艺术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幽默小说家,他教育子女的艺术,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富有个性。在马克·吐温的自传中,曾写有他罚女的一件趣事。

大女儿苏西八岁的时候,马克·吐温带着几个孩子到一所农庄去度假。优美的田园风光使孩子们感到新奇,而最使他们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坐干草车了。大车上垛满干草,象一座小山,坐在草车顶上,车缓缓地移动,草垛颤悠悠地,又舒服又惊险,别提多美了!可就在大车出发前,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因一些口角,苏西动手打了妹妹。

按照马克·吐温的家规,孩子们有过失,不能姑息迁就,必须给予适当的制裁,而处罚的方式则由被处罚者自己提出,经全家人共同讨论后付诸实施。

一家人根据苏西的错误,向她提出了几种处罚方法,其中之一是剥夺苏西坐干草车的机会。懂事的苏西深为自己的过错懊悔,她忍痛毅然做出了选择:不坐干草车。

马克·吐温带着其他几个孩子坐上干草车向农庄进发,车后的苏西徒步疾行,眼圈红红的……

马克·吐温如此罚女,耐人寻味。

孩子出现失误、过错或倾舟落水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吃一堑,长一智”,教训可以化作智慧,父母的责任就是在孩子犯有过失的时候,通过适当的“处罚”,给孩子留下一个深刻的记忆,以免犯类似的错误。马克·吐温正深晓此道。他对孩子的处罚,高明之举也在这里。让孩子自我选择受罚方式,既能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察其诚意,又能使其深知父母的期待和信任.成为难以忘却的记忆,苏西成年后多次谈到父亲对她这次惩罚的教益,以至后来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