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教师公文包——名人轶事
16466200000003

第3章 名人勤奋佳话(2)

钱钟书一辈子钟情于书,书是他最大的癖好,其余全要让路。在国外留学期间,为了博览书籍,他竞日夜埋首在图书馆的书丛里,孜孜不倦。他读书聚精会神,绝不旁骛,有时正在谈话,忽被一本什么书吸引住了,便全神贯注,忘掉身旁尚有人在。他坚守“博学强记”的古训,读书时不让头脑充当漏斗或海绵的角色,而要记住一切必须牢牢记住的东西。他不依靠卡片和目录索引。需要查书时,总是一查就得,他身边自有一种“秘本”(他的读书笔记,供他旁征博引时的参考之需)。但这“秘本”如何使用,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读书极快,一本厚厚的非常难啃的古典哲学名著别人需要几个星期甚至一、二个月才能啃得了的,他只需要一个星期。和他见过面的人,往往惊叹于他知识的丰富和才识的超度。

周而复的苦功

周而复在上中学时,很讲究学习方法:“不动笔墨不看书。”他在读古文、古典诗歌和散文时,总是把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宛如把知识储存在脑子里,便于随时运用。他复习功课时,常把重点抄下来,加深记忆。周而复还有一个背书的良好习惯,许多古文都会背,就是学习英语,他也是从单词到句子,甚至全篇文章都能背诵,英语单词在那篇文章里,他记得一清二楚。

周而复家境贫寒,上中学时,连学费也交不起。生活艰难,但在他专心致志读书时,他就把饥饿、贫困和痛苦抛到九霄云外。每当回忆中小学时代的往事时,周而复常感叹他说:“一个人的青年时代还是不要太舒服为好,苦一点儿,才会激励人奋起,苦学方能人嘛!”

从小善疑的茅盾

学贵善疑是许多人治学经验的总结。文学巨匠茅盾,从小就敢于生疑,善于解疑。

当他读小学四年级时,一次,教他的国文老师在解释《孟子》中的“弃甲曳兵而走”一句时,把“兵”解释为“兵丁”。茅盾听了,觉得不妥,课后,他一面查阅资料,一面向老师提出疑问,当那位老师一时不肯认错时,茅盾就一直问到校长那里,终于搞清了“兵”的正确解释应是“武器”,而不是“兵丁”。

茅盾读小学时,作文在学校中就是出类拔萃的,每次月考和期末考试都能得不少奖品回家。但少年茅盾并不因此而骄傲,对老师批改后的作文,他都认真细看,从中领会老师指点的作文之道。但是,他对老师的批语也不盲从、不迷信,一旦发现老师的字写错了,敢于为之订正。一次,一位姓张的国文老师在看了茅盾写的《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一文后,高兴异常,提笔在文后写了“目光如炬,笔锋似剑,扬扬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国文至此亦可告无罪矣。”茅盾看了这段批语,并不因此而飘飘然,而是细加体味,并在“扬扬千言”的“扬扬”边上画了一个圈,写了一个“洋”字,改成了“洋洋千言”,纠正了老师的一个疏忽。

正由于茅盾从小就有这种善疑的好学风,所以他学习学得细,学得实,为他后来从事文学革命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梁启超铭言传弟子

当年,著名维新革命家、大学者梁启超重病在身,始而延请西医诊治,效果甚微。

其入室弟子谢国桢看到老师病情日重,遂将自己弟弟的岳父--驰名中华的四大名医之一萧龙友引荐前来给他诊治。

萧龙友登门诊治两次后,遂改为由谢国桢用信详细函告梁的病情,用通信的方式互相联系,然后由萧先生处方对症下药。

服用萧先生开的中药,梁觉神清体爽,颇见功效。但是后来,病情又出现反复,病情反复的主要原因是梁没有停止读书治学的活动。

当谢国桢将梁的实况函告萧龙友后,萧遂复函谢国桢说,梁的病要想治好并不难,但不能光靠药力,俗话说“三分看病七分养”。要想彻底恢复健康,前提是停止劳神费心的工作,读书治学当然是在必禁之列,否则即使是扁鹊再生,华佗降世,也是无能为力的。

萧龙友复函后,满以为学富五车的梁启超能听其劝告,放下书本,配合治疗。没想到,当谢国帧将其意转告梁时,梁不但不采纳大夫的意见,竟回答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仅此一句,当萧龙友从谢国帧处听到后,一时惊得目瞪口呆,连连叹气,深感无可奈何。

时过不久,即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这位信奉应像死在沙场上的战士一样的大学者,在京与世长辞,死在毕生致力的学术研究上。

时隔几十年之后的1982年,谢国帧因胆结石病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

在病床上,他反复发着高烧,有时竟达40度。大小便不能自理,下床走动都十分困难。

然而,只要他病情稍微稳定,便在病房内读书工作起来。

有一天,萧龙友的儿子--北京师范大学的萧璋教授前来探望,见其病床旁桌上放着许多书,遂劝其在治病期间不要读书治学。

谢国帧听后,默然片刻,即正色道:“’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梁先生这句铭言,我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孔子韦编三绝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他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大力宣扬“仁”的学说,认为“仁”即是“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主张。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在春秋之际,各国诸侯争霸,攻城略地,互相杀伐,他的主张不能实现,晚年回到家乡,致力于教育事业,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的历史修成《春秋》,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据说他先后教过弟子三千人,其中成绩优异的有七十二位。他的思想和学说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作为我国二千多年来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很大。

孔子少年时代家境贫寒,但他十五岁就抱定志向,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化知识。他曾经向老子、苌弘、师襄等人学习,但他没有固定的老师,对于地位和学问不如自己的人也肯于请教。正因为如此,使他终于成为一位学问非常渊博的学者。一直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他还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易经》。那时还没有发明纸,书是用竹板或木板写成的,竹板或木板多了,就用牛皮绳一块一块地穿起来。孔子读这部书,一遍又一遍,翻的次数多了,连穿在板子上的牛皮绳都磨断了。断了又接上、接上了又磨断,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故事。

“韦编三绝”已经成为成语,常常用来说明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孔子这种毕生“学而不厌”的刻苦精神,在今天更加显得珍贵。

开卷有益

宋太宗赵光义当皇帝以后,想从前代历史事实中汲取经验教训,便下令大臣李日方,收集历代有关治乱得人的文章编辑成书,以备阅览。李日方组织一批人手,前后用了七年功夫,收集古籍一千六百九十种,按不同内容分成五十五门,理出条目,编成了一部一千卷的大书,因为是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所以叫《太平总类》。又因为编纂的目的是供皇帝看的,所以又称《太平御览》。

赵光义不是叶公好龙之辈,面对这部长篇巨制,他决心要读完它。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如果像明代正德、嘉靖时期的腐朽皇帝一样,一切事情都交给太监和道士去办,自己只追求享福作乐,那当然清闲得很。如果真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亲自管理军政大事,忙得不可开交。赵光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当然也很忙。为了如期读完《太平总类》一千卷,他给自己规定了限额,每天必须看两卷书。他白天有事看不完,就晚上补;有时实在太忙,晚上也没时间看书,他就记上,利用其他时间再补上。一位皇帝这样抓紧时间读书,大臣们都很佩服感动。但也有人担心,长此下去身体会受不了的,于是有人劝他不必如此辛苦。可是,他却回答说:“开卷有益,书本是知识的宝库,勤奋读书我是不觉得辛苦的。”由于他坚持不懈,结果只花了一年多时间,便读完了这部巨著。

王安石勤学

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北宋时期的政治改革家和著名文学家。他在当宰相期间,积极推行“新法”,以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为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新法以失败告终了。

王安石一生勤奋学习,诗文成就很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珍惜每一点零碎的时间,不管是吃饭的时候,还是睡觉前的一会儿,他都手不释卷,认真学习。他早年曾经在常州作知州,因为忙于学习和政务,连同别人谈笑玩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人们以为他傲慢得不尽人情。一天,他在州厅里设宴请客饮酒,艺人们唱曲跳舞,表演得好不热闹。正饮酒间,王安石忽然大笑起来,客人们都感到奇怪,以为艺人们的出色表演使太守高兴了,于是太发赏钱,赞扬他们的精彩技艺。

事后、有人怀疑天安石的笑不是因为艺人们表演得出色引起的,便趁机问到这件事。王安石说:“我长期研究《易经》,对’咸‘卦和’常‘卦百思不得其解、那天在酒宴上观看演出的时候、偶有所触,顿然领语了两卦所蕴含的深奥道理,我对学有所得很满意,就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原来他根本没有注意那些表演,而是在利用酒乐的闲暇思考学问呢。

王安石在学习上十分专心。曾经作过一部《字说》,是专门解说字义的;比如说,一棵树就叫“木”,两棵树就成“林”,三棵树就是“森”字。他想把曲折复杂的字义用浅显明白的道理解释出来,帮助人们学习领会。他成天思索,用心良苦。为了激发“灵感”,他常常在书案上放一碟石莲,一边咀嚼,一边考虑问题。有一次,莲子嚼光了没有及时添上来,他的脑子一边沉思,手一边习惯地做着抓莲子的动作,其实并没有抓住,不知不觉地把手指头当莲子放到嘴里就咬,直到咬出血来,还不觉得痛呢。

王安石专心读书的故事

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被人们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从小就酷爱读书,后来做了官还是如此。王安石年轻的时候在扬州做官,每天办完公事,就点上蜡烛读书。有一天晚上,王安石读书读得入了迷,已经打过五更了,他却一点不知道,直到东方发亮还在专心致志地读着,忽然房门一响,家人来报说太守已经升堂,王安石吃了一惊,抬头一看,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连忙放下书本,吹熄蜡烛,快步走到太守衙门,太守看见这个迟到的年轻官员,头也不梳,脸也不洗,以为一定是夜里喝酒玩乐去,心里很不高兴,就沉下脸来教训他说:

“年轻人,夜里应该多读点书,光吃喝玩乐可不行啊!”王安石听了,一句也没辩解。

后来太守知道了这件事,才明白是自己错怪了王安石,心里很过意不去,从那时起,太守心中暗暗佩服这个年轻人。

王安石平时总是穿着一套旧衣服,有个朋友说,他有不喜欢穿新衣服的怪毛病。大家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趁王安石洗澡的时候,偷偷地把他的旧衣服拿走了,换上了一套华丽的新衣服。过了一会儿,王安石洗完澡,拿起那套新衣服,连看都没看,穿上就走。这时,朋友们才明白,王安石专心读书,没有心思讲究穿着打扮这类事。

王安石吃东西也从来不挑拣,家里做什么他就吃什么,只要能吃饱就行。后来王安石做了丞相,家人们私下传说他爱吃獐脯。这话传进王安石夫人耳里,夫人很怀疑,心想相公平日吃东西从来不挑拣,难道做了丞相就变了吗?想到这里,王夫人就唤来家人问道:“你们怎么知道相公吃獐脯呢?”家人答道:“我们亲眼看见相公吃饭时不吃别的菜,只吃獐脯。”夫人想了想,又问道:“吃饭时,獐脯放在什么地方?”家人说:“放在相公面前。”夫人心中一动,吩咐说:“明天吃饭时,你们把獐脯放到桌子的对面去,把别的菜放在相公面前,看看相公怎样?”第二天,家人来报告说:“我们照夫人的吩咐做了,今天相公只吃了眼前的菜,那盘獐脯连动也没动。”王安石就是这样,不讲究吃穿,专心刻苦读书,认真写作,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文学家。

王安石找笔

王安石是宋代的大文豪,他小时候读过一本书,书上说大诗人李白曾梦见笔头生出鲜花的笔,从此才思横溢,名闻天下。

于是,王安石问老师:“世上真有会生鲜花的笔吗?”老师听后拿出一大捆笔,笑着说:“其中有一支会生出鲜花来,你自己去找吧。”怎样才能找到这支笔呢?王安石弄不明白。老师说:“你用每支笔去写文章,一定会找出这支笔。”从此,王安石勤学苦练,几年后,他写秃了五百支毛笔,还没有找到“会生鲜花的笔”。老师给他写下《锲而不舍》四个字鼓励他继续写。

又过了几年,他写秃了九百九十八支笔,这时,他突然觉得文思如泉涌,行文如流水。他高兴得大叫:“我找到了会生鲜花的那支笔了。”苏东坡抄《汉书》苏东坡读书非常刻苦认真。一天,友人朱载上登门拜访,等了很久才见东坡急急忙忙地出来迎接。苏东坡道歉说:“刚才我作些每日要作的作业,竟忘了迎友,实在无礼,望友见谅。

“说罢和朱载上步入客厅,落座后,朱载上问东坡:“刚才先生说的作业是什么?”东坡说:“抄《汉书》。”朱载上说:“以先生的天才,看一遍就终生不忘,何苦还要用手抄录呀!东坡笑笑说:“我读《汉书》时每叙一段事我抄三个字为题目,作为提示,便于背诵。第二遍时减为抄两个字为题目,现在只抄一个字为题目,这样背诵起来就不会忘记了。”朱载上赞道:“怪不得先生才学超群,原来先生是如此下功夫读书的。”

欧阳修改文章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与得很好,被人们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有个将军在洛阳盖了一座新房子。新房建成后,将军请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学者谢希深、尹师鲁,还特地派人把欧阳修也请了来。让他们三人各写一篇文章,纪念新房的落成。

不大工夫,三个人的文章都写好了。谢希深用了七百个字,欧阳修用了五百个字,可是尹师鲁呢,只用了三百八十个字,却写得既生动又明白。欧阳修看了,心中十分佩服。

这天晚上,欧限修去拜访尹师鲁,虚心向他请教,两个人越谈越高兴,一直谈到天亮。

回来以后,欧阳修顾不得休息,立刻伏在桌子上,重新改写自己的那篇文章,然后恭恭敬敬地拿去请尹师鲁指教。

改与后的文章只有三百六十个字。比尹师鲁的那篇还少二十个字:但是意思却更加完整,语言更加精炼,尹师鲁看了,赞不绝口,连声说:“嗬!你进步得可真快,真是一日千里啊!”从此以后,欧阳修十分注意修改文章。据说,他的文章写出来,就把草稿挂在墙上,旁边摆上笔砚,随时看随时改,一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有的文章从墙上拿下来时,原来的字,竟然改得一个也不剩了.欧阳修做滁州太守时,写过一篇《醉翁亭记》,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据说在原来的草稿上,开头用了一大段文字描写滁州城周围的山景如何如何优美。可是改来改去,最后改得只剩下五个字“环滁皆山也”,意思就是“环绕着滁州城都是山啊!”其余的都当成废话一笔勾掉了。欧阳修深深懂得:

好文章是下苦功夫改出来的。到了晚年,欧阳修想把平生的文章,重新修改一遍,编成一本集子。他虽然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修改起文章来却很认真,常常弄到深更半夜,也不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