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七夕
16470200000006

第6章 与传说相关的(2)

吃巧食:七夕当天,人们会吃巧食来乞巧,在种类众多的巧食中,巧果是最常见的。巧果又名“乞巧果子”,花样繁多。巧果主要的制作材料是油面和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巧果的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在宋代,街市上便有七夕巧果出售,供人们食用。假如购买一斤巧果,当中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形似门神的人偶,人们称这对巧果为“果食将军”。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溶化为糖浆,然后在其中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平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将其切为长方块,再揉为梭形面巧胚,最后将它放入油中炸至金黄即可。手巧的女子,还会在七夕那天捏塑出各种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的花样巧果。此外,人们也可将乞巧时用的瓜果变换样式,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称为“花瓜”。

巧果、花瓜是七夕时节最普通的食品,其实在各个朝代,人们都在七夕当天食用各式各样的食品。譬如,在魏晋时期,民间流行在七月七日那天吃汤饼。唐朝的七夕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约定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赐各个部门金钱若干,用来准备宴席,这种宴席被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民间流传着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两丸可延长二十年的寿命。这种神奇的药丸便是用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而成。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这些都被人们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较可信的药方有煎苦瓜治眼,晒槐汁治痔,摘瓜蒂治下痢等等。

晒书、晒衣:史书中曾经记载,司马懿当年因为位高权重,受到曹操的猜忌。司马懿为了保全自己,便经常装疯卖傻,待在家里。但是,曹操仍然不放心,秘密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卖傻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见到这一情景,便回去禀报曹操,曹操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刻押解大牢,司马懿只得乖乖地遵命回朝。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以放浪形骸表达自己沉浮于乱世之中的郁闷。他们反对世俗,蔑视礼法。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卷二十五中记载:七月七日当天人们都在晒书,而此时郝隆却跑到太阳底下躺了下来,人们看见后很疑惑,便问他:“这是在干什么?”他回答道:“我在晒书。”他的这种做法一是表示自己蔑视七夕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在夸耀自己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晒肚皮也就是在晒书。晒衣的风俗起源于汉代,在魏晋时期,豪门富室利用此举来夸耀自己的财富。“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便很瞧不起这种作风。一年的七月七日,他的富家邻居出来晒衣,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照人。而阮咸则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这是在做什么,他回答道:“未能免俗,聊复尔耳!”从这几则小故事便可知道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在古时候是多么的盛行了。

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老牛的生日,因此在这一天,儿童们会把摘来的鲜花带在老牛的头上,来为老牛庆祝生日,这种习俗叫做“贺牛生日”。

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古代民间的儿童玩物,就是小泥偶,其形象多是身着荷叶型半臂衣裙,手里拿着荷叶。据史料记载,每年七月七日,“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宋朝后期七夕节日中的磨喝乐,便不再是小土偶了,它的做工越来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各异,最大的有三尺多高,与真正的小孩子不相上下,而这时的磨喝乐则是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雕刻而成。磨喝乐的装扮,更是精巧之极,有的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有的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用金玉宝石来装饰,这样,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要高达数千钱。

观星祈福: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躲在瓜果架下可以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子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祈求天上的女神能够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祈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的夜深人静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姻缘美满。观星祈福主要包括拜织女和拜魁星。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上茶、酒、水果、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上红纸,插在瓶子里,花前放一个小香炉。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人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自己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君,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夫妻幸福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祈。直到夜半,她们才逐渐散去。

因为传说中,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魁星的生日那天,读书人都郑重地祭拜他。

拜魁星和拜织女一样,都是在月下进行。祭拜时常玩一种叫“取功名”的游戏助兴,用桂圆、榛子、花生三种干果,分别代表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其中一个人手拿三种干果各一颗,往桌子上一投,随它自己滚动,看哪一种干果滚到某人面前停下来,那么那个人就代表那一种鼎甲,一直到大家都有功名为止。

染指甲:在中国西南一带,四川省部分地区以及贵州、广东两地流传着七夕女子染指甲的习俗。这些地区的年轻姑娘会将自制的指甲水涂在指甲上,还用自取的树上的浆液洗头发,据说这样不仅能使自己更加美丽迷人,而且还会为自己祈求到理想夫君,因此这种习俗在姑娘中十分盛行。许多儿童也会参与到这种活动当中,而他们则更多的是以一种单纯娱乐的心态来参与游戏活动。

拜“床母”:除了七夕拜七娘之外,台湾地区的人民还会举行拜床母的节日活动。人们会准备小油碗到自己的房中去拜祭床母。拜七娘与拜床母有类似含义。生产育儿是女子不可替代的责任,与女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女子所拜祭的神也多是女性神仙,表达了女子希望自己养育健康快乐的孩子的美好愿望。而“床母”是儿童的保护神,她的生日便是七月七日。在这一天中,有孩子的母亲会在自己孩子的床头放上床母的神像,祈求孩子健健康康,还会给床母供奉许多供品,如油饭、鸡酒,另外,人们还会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的时间并不太长,这是因为如果祭拜时间过长,床母便会宠着孩子赖床了。因此,祭拜床母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在人们摆放好供品,烧完香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烧完就可以撤供。祭拜床母也是为了祈求自己的孩子快快长大。

做16岁:起源于台南市西区,民间传说妇女结婚后,求“注生娘娘”早生贵子;怀孕后,求“临水夫人”保佑分娩平安;婴儿诞生以后到16岁,则获“七娘妈”庇护。因为“七娘妈”是儿童的保护神,所以小孩满16岁时,要在当年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这一天,举行成人礼,俗称“做16岁”。

接露水:在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时节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果将此露水抹在脸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杀鸡禁鸣: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今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二)节日习俗与传说的结合

七夕节日习俗花样繁多,生动有趣,而这些各式各样的习俗主要是从牛郎织女的传说中得到灵感而创造出来的,它们都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紧密相连。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经济原因。我国古代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纺织是古代妇女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的“男耕女织”便说明古代的男子多外出耕种,而女子在家纺织,聊以为生。正是由于纺织对于古代女子的生活意义重大,因此她们十分期望自己能拥有高超的纺织技术。而织女是人们心中纺织技术最高的人,因此许多女子便在七夕之际进行乞巧,以期望自己也拥有像织女那样的技术,能织出美丽的布匹。

第二是文化原因。在我国古代,自由恋爱通常是不被允许的,许多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缺少了爱情的参与。然而,人们追求爱情的天性是无法扼杀的,既然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青年男女们便将自己的爱情寄托于神话传说、小说戏曲当中,在别人的爱情故事中满足自己对自由美好爱情的渴望。牛郎织女的爱情正是象征了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抗,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而七夕节那天,青年男女在树下祈求美好爱情的民俗,便是对美好爱情的渴求。

于是,我们可以在七夕的许多节日习俗中看到牛郎织女的影子。

譬如,乞巧的习俗。少女们在七夕当天举行乞巧活动,就是根据传说中织女善于纺织,能织出五彩缤纷的美丽布匹而来。牛郎织女的传说深深植根到我国的民间文化中,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中,于是人们根据脑海中牛郎织女的传说情节以及他们对美好纺织技术的渴望,便创造出在七夕节日当天乞巧的习俗,并在世世代代的流传中,不断丰富乞巧习俗的形式。人们在乞巧时,不仅是祈求自己拥有像织女那样精湛的纺织技术,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又比如,种生求子的习俗。传说中牛郎织女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这种家庭模式是人们心中理想的家庭模式,许多百姓都希望自己也拥有这样的家庭。于是,在七夕当天,许多妇女都会像牛郎织女两位神仙祈求,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养子女的愿望。于是,我们在这一习俗中可以看到,人们将牛郎织女以及他们的子女的蜡像放于水中,称为“水上浮”。

每到七夕那天,就会有许多少男少女在树下祈求自己的美好爱情赶快到来,这实际上就是来自牛郎织女的传说。传说中,牛郎在树下可以听到仙女们的谈话,可以让织女看到自己,可以说树下是牛郎织女浪漫的场所。在传说的影响下,少男少女们也模仿牛郎的做法,在七夕之夜,来到树下,悄悄祈求自己的梦中情人。可以想象,古代七夕之夜的树下,一定是十分美好而浪漫的。

此外,同样的习俗在不同地区,细节上略有不同。这是因为,传说在世世代代的流传过程中,由于地区的接受差异,而发生了许多变异。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根本特性之一,包括传说在内的任何有生命的民间文学作品,都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而人们对于传说,既是它的读者,同时又是它的再次创造者。人们由于自己所处的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自身的个性便不同,而在接受和流传传说的过程中,便将自己的个性解读加工到传说当中,使得传说在各地产生了差异和变异。牛郎织女传说之所以在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区差异,正是由于人们在其传播过程中加入了本地区的个性化再创造。在某些地区,牛郎织女的传说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便是当地人们的再创造。黄河流域地区,把“七夕节”称为“女儿节”。相传这一天,出嫁的女儿都要被接回娘家,如果被王母娘娘发现小夫妻长久同居,那么她便会强令分开小夫妻的。在广西等地,“七夕”又称“双七节”,那里七夕的主要习俗不是乞巧,而是贮水,人们认为用七夕当天贮藏的水洗澡,可以祛除一切疾病。而福建和浙江两个相邻的地方,同是七夕乞巧,又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在福建地区,大人们会把七夕乞巧的供食分给孩子们,认为孩子们吃了巧食可以增进友爱,不会吵架;而在浙江地区,则要专由外婆送给孩子巧食吃,这样,吃了巧食的孩子便会生巧了。

除了牛郎织女的传说,魁星的传说也与七夕的某些习俗紧密相连。每到七夕,许多读书人都会拜祭魁星爷,这是因为传说中魁星掌管文事,他可以左右读书人的命运。于是,在传说的影响下,读书人会在魁星生日那天,也就是七夕,祭拜魁星,希望魁星保佑自己能够高中状元,从此步入仕途,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