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16471100000005

第5章 “居心于仁,由义而行”——《孟子》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一书虽以孟子为名,但其作者非止于孟子一人,孟子的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也参与了编著。

孟子,名轲,字子舆(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公元前380年左右出生于邹国(今山东邹县)。时值战国中期,社会正处于大动荡的年代,诸侯纷争,战火频仍,四海不宁。在思想上,“百家争鸣”,各家各派的学者纷纷收徒授学。当时的青年学子在师承关系方面,有许多流派可供选择。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他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3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是对孔子的仁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孟子又把它扩而充之,使之发展成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所谓“仁政”就是爱民之政,王天下之政,以民为重之政。

(一)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一书的核心是推行“仁政”的政治思想。在政治上,仁政反对兼并战争。孟子认为,兼并战争是造成人民生活困苦和各种祸乱的根源。因此必须制止兼并战争,并对那些怂恿本国君主燃起战火的人严加惩处。孟子虽然反对兼并战争,却并不反对统一。他认为统一是使天下安定的根本保证。法家认为兼并战争是统一的唯一途径,而孟子则认为只有实现仁政,用“仁”的思想力量使天下归服,才是真正的统一。

在经济上,仁政主张减轻赋税和制民之产。战国时期的赋税之多,是惊人的。仅据《孟子》一书记载,当时就有征收布金帛、征收谷米、征发人力等三种赋税。在赋税的重压下,人民就会反抗,封建统治就不能巩固。因此,孟子在仁政中特别强调减轻赋税的内容。

《孟子》的社会经济思想,以承认、建立和巩固小农自然经济和确立地主阶级所有制为宗旨,其核心是“制民之产”。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意思是国家分配给每户农民一百亩耕地和五亩大小的房基地,并把这些土地规定为农民的固定产业。孟子认为,人民如果没有固定产业,就不会有安分守己的恒心。如果没有恒心,就会违法乱纪,无所不为。等到他们犯了罪,再加以处罚,这就是陷害人民。因此,贤明的君主必须分给人民足够的固定产业,使人民上足以赡养父母,下可以抚育妻子儿女。孟子的这个措施,既可以缓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又可以限制土地兼并,是人政中重要的经济政策。

仁政还要求封建统治者尊贤使能,也就是尊敬重用有贤德和才能的人。国君只有尊重贤才,让杰出的人都有官位,天下的士人才会高兴地前来,为本国的富强出谋划策。孟子还认为。任用贤才唯一的目标就是道德修养,只有具有了“仁”这种道德修养的人,才能位居高官。否则,官做得越大,危害人民越甚。

仁政是在孔子人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从内容上看,它与孔子的仁学思想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孔、孟都讲“仁义”,“仁”指人的根本品德;“义”指从仁的品德出发所采取的办事原则。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这是明确而通俗的说明。《论语》讲“仁义”,更着重谈“仁”,而《孟子》讲“仁义”,更重谈“义”。这是由于两个人所处时代不同造成的,他们自己未必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孔子强调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而孟子强调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后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个格言就是从孔、孟的这两段话中提炼出来的。

孟子不只是重复孔子的“仁义”论,而是向前发展了一步。他提出“仁”和“义”这些东西本来是天生就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因有之也,弗思耳矣。”

从这个前提出发,孟子提出了“人无有不善”的命题,这就是他的“性善论”。性善论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天生是善的,即人生来就有怜悯同情之心、羞耻憎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种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如果人们能把这四种萌芽扩充起来,那就会像刚刚燃起的火,越烧越旺,不可扑灭;也会像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将汇成江河,不可停止。如果能够扩充这四种萌芽,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就连自己的父母也不能奉养。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这是说,人们都有不忍于干某些事的情绪,把这种情绪推及到忍心去干的事情中去,就是“仁”;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人们都认为“应该”有所不为,把这种“应该”的观念扩充到实际的“所为”中去,就是“义”。把仁、义、礼、智加以扩充,以之修身则成圣人,以之治国则天下太平。

孟子的性善论,从理论上系统地讨论了人类的共同本性问题,这是对人类认识史的贡献,应该加以肯定。但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天生就有,则是错误的。这是天赋道德观念论,是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

“与民同乐”是孟子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与民同乐”,就是要求统治者关心人民的疾苦,在他们纵情享乐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百姓。孟子认为,统治者的享乐只要能使百姓感到高兴就是“与民同乐”。他甚至认为,即使君主有贪财好色的坏毛病也不要紧,只要能与民同乐,仍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民同乐”是孟子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唯一的途径是实行仁政。因此,“与民同乐”实际上是为了宣传政治服务的。

孟子在叙述“与民同乐”思想时,发表了许多光彩夺目的议论。例如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些话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超越了时空观念,成为千古格言,牢牢地扎根在人们心中。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表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光辉思想,无疑是受到了孟子思想的启迪。

“民贵君轻”论表现了孟子的重民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就是,在人民、国家和君主三者的关系中,人民最为重要。他认为取得天下的根本之道在于得到人民的拥护,而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关键是争取民心。

他在总结夏、商两朝失国的教训时道:桀和纣之所以失掉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他们之所以失去人民,是因为失掉了民心。因此,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而争取民心的唯一方法是:人民所希望得到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当前,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仁德、仁政。当今天下的国君如果有喜好仁德、仁政的,那么别国的人民就像被驱赶着一样飞奔而来,此时,即使不想统一天下,恐怕也做不到了。从这里可以看到,孟子推行仁政的根本目的,就是争取民心,统一天下。

(二)《孟子》中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孟子》的认识论是反观内省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在《孟子》书中,不是讲从物到感觉到思想,而是讲“反身而思”,讲人类精神的反思。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又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就任莫近焉。”这里,“诚”即指宇宙本身的生之力,为宇宙本身所固有,所以叫做“天之道”。“思诚”,就是我们思维和认识这充实的生之力,使我们反思、反观的产物,所以叫做“人之道”。能够认识到“诚”的人,就会到达“万物皆备于我”的精神境界。

孟子作为一个思想家,对后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中国社会政治、哲学、文学乃至其他学术思想的发展,几乎都与孟子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影响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例如:“劳心劳力”说,就被反动统治阶级用来作为残酷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理论根据;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也成了历代统治者禁锢人民思想的精神枷锁;还有他的“仁政”学说,本来是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统治而提出的,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后世统治者却接过了“仁政”的口号,把它变成了粉饰太平、麻痹人民斗志、维护残暴统治的工具。这些都是《孟子》影响的消极方面。但孟子思想对于后世也有很深的进步影响,例如:“与民同乐”说、民贵君轻论等民本主义思想,对我国民主思想的发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浩然”正气、“威武不屈”的修养工夫,不仅陶铸了封建社会的“志士仁人”,而且影响了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孟子》的哲学思想,虽在整体上是唯心主义的,但也包含若干合理的进步因素,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王阳明直接继承《孟子》的良知说,结合《大学》之致知说,形成了“致良知”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总之,孟子思想是留给后世的一笔极为丰富的精神遗产,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份遗产,从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为发展和繁荣我们当今文化事业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