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植物世界2
16497300000017

第17章 植物的另类知识(6)

植物奇妙曲线

世间万物,各有其性,以植物而言,枝蔓茎干绝大多数都是直向生长的,而有一些植物却是盘旋生长的。如攀援植物五味子的藤蔓就是左旋按顺时针方向缠绕生长的。与此恰恰相反,盘旋在支架上的牵牛花的藤在旋转时,却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如果人为地将其缠成左旋,它生出新藤后仍不改右旋特性。

令人惊异的是,还有极少数植物藤蔓的螺旋是左右兼有的。如葡萄就是靠卷须缠住树枝攀援而上,其方向忽左忽右,既没有规律也没有定式。英国著名科学家科克曾把植物的螺旋线称为“生命的曲线”。

植物的枝蔓茎干为什么会出现左右旋转生长的现象呢?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南北半球的地球引力和磁力线的共同作用。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植物体有一种生长素能控制其器官(如茎、藤、叶等)的生长,从而产生螺旋式的生长(攀援),这是个遗传问题。

那么,遗传又从何而来?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遗传的发生也与地球的两个半球有关。远在亿万年以前,有两种攀援植物的始祖,一在北半球,一在南半球。植物为了得到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紧紧跟踪东升西落的太阳,漫长的进化过程使它们形成了相反的旋向,而那些起源于赤道附近的攀援植物由于太阳当头而没有固定的旋向,便成为左旋和右旋兼而有之的植物。

神秘果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糖是甜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苦瓜是苦的,生柿子是涩的,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道。然而,在非洲西部的热带森林里,却生长有一种奇异的树,人如果吃下少许它的果实,大约4小时以后,无论再去吃酸的,辣的,苦的,还是涩的食物,人的味觉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这时候,人的嘴里苦辣酸涩全都感觉不到,只觉得甜滋滋的。

吃下一点点果实,能改变人原本的味觉,这真是一件神秘而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啊。因此,当地的人给这种奇异的树取名叫“神秘果”。

神秘果是一种属于山橄榄科的乔木,它高四米左右,四季常绿,每年的4~10月开花结果。它的椭圆形果实不大,只有二厘米,直径八毫米,成熟以后变成红色。和其它能结果的植物比起来,神秘果实在是貌不惊人。

那么,神秘果为什么能具有改变人味觉的神秘特性呢?起初谁也说不上来,只觉得十分神秘,后来,人们对它的果肉进行了化学分析,才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神秘果的果肉中含有一种叫糖朊物质,这种物质自身虽然并没有什么甜味,可它附着在人的舌头上时,却能嵌入人舌头的甜味感受器之中,使人的味觉发生改变。这时候,人再吃其的酸苦的食物,自然就吃不出原来的味道来了。

神秘果不但有改变人味觉的神奇作用,而且,营养丰富,可以用来制作饮料和糕点。有趣的是,非洲还有一种叫森林匙羹藤的植物,它的叶子也能改变人的味觉,不过和神秘果正相反,人吃了它的叶子之后,不管再吃什么甜东西,都会觉得索然无味了。

植物身上的刺是从哪里来的

植物最令人讨厌的,就是它身上的刺。如果一不小心被扎上,就会将人刺得疼痛难受,重的还会划出血来。这些可恶的刺,其实都是植物身上的其器官演变过来的。

就拿仙人掌来说,它身上的刺是由叶子退化而成的。仙人掌的老家是在干旱的沙漠地区,那里雨水少,但蒸发强烈,为了适应干旱生活,它将叶片退化成针状,缩小水分蒸发的面积,以绿色肥厚的肉质茎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小蘖、洋槐等身上的刺,也是叶子退化而成的。所以,这些刺叫做“叶刺”。

有的植物如枸杞、山楂等,它们的刺是茎演变成的,叫做“茎刺”。茎刺有一个特点,就是刺的着生有一定位置,而且从茎的内部产生,和茎的维管束是相连的,一般不容易折断或剥离。即使强行折断,断面也很不平整。

还有蔷薇、玫瑰、月季等所生的刺,由植物的表皮毛和少数皮层细胞变形而成,叫做“皮刺”。这些刺的外形跟叶刺、茎刺很像,但实际上完全不一样,它们与茎的内部毫无关系,着生的位置很混乱,而且很容易剥离,剥离后的断面也很光滑。

植物浑身长刺看似很可怕,其实对它们的生存是非常有利的。人或动物看到全身长满尖刺的植物,往往会犹豫不决,退避二三舍,这对植物来说就增加了一份安全感。

植物有胎生的吗

植物确实有胎生的,它就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的红树。胎生植物果实成熟后,不离开母株,种子并不掉落,在果实内直接发芽长成幼苗。红树的胚芽从果实中钻出来并长成幼苗,还像胎儿那样汲取母树的营养。当小树长到约30厘米左右高时,便落到海滩泥地里,几小时就生出根来,如果落下正遇涨潮不能插入泥土,它会随水漂流,待到退潮时,一旦遇到泥土,它就照样能扎下根,生长发育。

水生植物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

水生植物长期在水域中生长,植物形态及生理特性形成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典型水生植物的根不发达,甚至退化,无根毛,表皮有吸收功能。茎纤细,机械组织不发达,表皮也有吸收功能。有些种类,如莲具气道发达的根状茎。叶,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细胞间隙大,无气孔。叶片呈条带状,如苦草;呈丝线状;如金鱼藻、狐尾藻。叶柄细长,可以随水位抬高而伸长,如荇菜的叶柄长可达2米。有些种类具异叶现象,如野菱有菱形和羽状细裂的两种叶片,前者漂浮水面,后者沉水中。花,常有伸出水面的花茎,开花于水面上,如苦草的雌花佛焰苞有长梗,达2米以上,开花时伸出水面,受粉后长柄旋卷将子房拖入水下结果。水生植物的无性繁殖力极强,很多种类如黑藻、菹草、竹叶眼子菜等的枝条断离母株后,即可形成新株。

植物也会“气喘吁吁”吗

当环境空气受到污染或气压发生急剧变化时,人们常感到胸闷或呼吸困难,年老体弱者甚至呼吸加快,气喘吁吁。植物在受到空气污染时出会“气喘吁吁”吗?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空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时,发现污染物不仅能造成植物外部形态的可见伤害,如叶片伤斑、果实变小、植株生长减缓甚至死亡等,而且对植物叶片内部细胞的生理生化活动也会造成一系列看不见的影响,如光合能力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细胞膜透性增大、酶的活性改变等。特别有趣的是,多数植物在受到空气污染时,也会表现出呼吸强度增大的“气喘吁吁”现象。有人将多种植物置于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氯气)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熏气”处理后,结果绝大多数植物的呼吸强度有了明显的增加,其中雪松、桧柏、中山柏等植物叶片的呼吸强度“熏气”后提高了一倍多,女贞、瓜子黄杨、铅笔柏等植物提高20~60%。植物为什么在受到空气污染时也会“气喘吁吁”增大呼吸强度?目前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有待人们去进一步揭秘。

植物对空气污染的“气喘吁吁”反应,是植物对不良生存环境的应变反应。利用这种反应人们可以了解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和影响情况。

植物为什么会闭花受精

春华秋实,开花结籽,这是植物世界繁殖后代的一般规律。然而有的植物却偏偏不“循规蹈矩”,有花不开放,但却照样能够繁殖后代。例如,堇菜科的一些植物,它们的花就永远不开放。在这些关闭着的花朵里,早在花芽时期就进行自花受精。这时候,它们的花粉可以直接传递到同朵花内的雌蕊上,或者花粉在花粉囊内萌发,花粉管穿过药壁而伸入子房,从而完成受精过程。这种特殊的生理现象在植物学中被称为“闭花受精”。植物为什么会闭花受精呢?

早在100多年前,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在研究植物受精的过程中指出,闭花受精是自花传粉植物的一种受精方式。而凡是属于自花传粉的植物往往对后代产生不利影响。因为雌雄两方的生殖细胞处于类同的生活条件中,它们的遗传性非常相似,受精卵内的遗传物质单纯,所以其后代必然会缺少适应环境的能力。可是,既然有如此不利的因素,那么自然界里它们为什么还没有被淘汰呢?达尔文和以后的一些植物学家解释说,那是与保证繁殖后代有关系,例如闭花受精的植物能避免大量的花粉被昆虫吃掉,或者能防止花粉因受潮湿而失去繁殖能力。

然而以上的解释似乎显得有些牵强附会,植物学家们一直猜不透其中的原因。直到本世纪80年代,美国植物学家敏特和劳德两人,通过两个有趣的实验,提出了一个植物之所以会闭花受精的新奇论点。他们认为,植物有花不开,进行闭花受精,也许是植物所采取的巧妙的节能“策略”。

这两位学者的研究对象是生长在美洲的一种植物,名叫大花寇洛玛草。这种植物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特点,就是既产生能开的花朵,进行开花受精,同时也产生不开的花朵,而那些不开的花朵内则进行的是闭花受精,也就是说,两种受精现象兼而有之。敏特和劳德在研究中发现,当气候干燥,植物缺水时,这种植物会开放的花朵数量就减少,不会开放的花朵数量则增加,结果植物便以闭花受精作为它的主要受精方式。可是当水分充足,植物不缺乏水时,会开放的花朵就增加了,而进行闭花受精的不会开放的花少了。这种奇怪的开花现象是由什么来控制的呢?后来他们在分析测量植物体内物质成分时注意到,当缺水时,植物体内的一种激素一脱落酸的水平明显增加。根据这一现象他们推测,会不会是脱落酸控制着植物的闭花受精呢?

敏特和劳德为了证实以上的推测,就用稀释的脱落酸激素喷洒在供水充足的植物上,结果这些并不缺水的植物也象缺水植物一样,产生大量闭花受精的花朵。显然,第一步的设想得到了证实,这使他们联想到,脱落酸与植物体内的另一种激素——赤霉素,是互相拮抗的激素,那么,赤霉素会不会控制植物的开花受精呢?他们又用赤霉素喷洒干旱环境中的大花寇洛玛草,结果,干旱缺水的植株开放了大量的花朵,闭花受精的花朵则明显减少。这一实验表明,植物控制开花受精和闭花受精的机理已经找到了。那就是缺少水分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增加,使植物闭花受精。而水分充足时,植物体内赤霉素增加,使植物开花受精。

为什么植物在干旱时要大量依靠闭花受精呢?敏特和劳德通过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植物开花受精消耗的能量要比闭花受精多,于是提出闭花受精是为了节约能量的新论点。他们认为,植物开花后,要使花朵维持到受精,这一过程需要消耗相当多的能量。在缺水情况下,植物体内往往会发生“能源危机”,无法供应开花所需的能量。这时如通过闭花受精,甚至在花芽时期就完成受精,便可以缩短花期,节约能量,保证了后代的繁殖。

什么是植物全息现象

“全息”,是1948年物理学家弋柏和罗杰斯发明了光学全息术后提出的一个概念。在物理学上,全息的概念是明白易懂的。例如,一根磁棒将它折成几段,每个棒段的南北极特性依然不变,每个小段与它原来的整根棒全息。所谓“生物全息”,就是生物体每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

植物的全息现象,在大自然中,已从形态、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多方面找到了论证的实例,马路边的棕榈树,它的一张叶子,由薄扇似的叶片和长长的叶柄组成,仔细观察一下叶子的整个外形,当把它竖在地上与全株外形相比时,你会发现,它们的外形是多么的一致,只是比例的大小不同而已。一只梨子,它的外形与它的整体果树外形吻合。行叶脉的植物,它们都是从茎的基部或下部分枝,主茎基本无分枝;相反,叶脉为网状的植物,它们的分枝多呈网状。在植物的生化组成上,也有明显的全息现象。例如,高粱一片叶上的氰酸分布形式与整个植株的分布形式相同。在整个植株上,上部的叶含氰酸较多,下部的叶含氰酸较少;在一张叶上,也是上部含量较多,下部含量较少。

有趣的是,当进行植物离体培养时,也发现了植物的全息现象。若将百合的鳞片经消毒用来离体培养,发现在鳞片基部较易诱导产生小鳞茎,即使把鳞片从上到下切成数段,同样发现小鳞茎的发生都是在每个植段基部首先产生,且每段鳞片上诱导产生小鳞茎的数量,遵循由下至上递增的规律。这种诱导产生小鳞茎的特性与整株生芽特性相一致,呈全息对应的关系。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以大蒜的蒜瓣、矩叶菊、花叶芋和彩叶草等多种植物叶片为外植体,进行同样的试验观察时,都能见到这种全息现象。

植物全息的规律应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实践,已产生了惊人的效果。例如,马铃薯的栽种,习惯以块茎上的芽眼切下作“种子”。但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考虑到块茎上芽眼之间的遗传差异。根据植物全息的原理,想来这些芽眼之间必定会有特性的区别。马铃薯在全株的下部结块茎,对于全息对应的块茎来说,它的下部(远基端)芽跟结块茎的特性也一定较强。于是,为了证实上述的想法,科学家做了系统的试验。分别以“蛇皮粉”、“跃进”等5个马铃薯品种的块茎为材料,将它们的芽眼切块成远基端芽眼和近基端芽眼两组,进行种植比较试验。实验结果,以远基端芽切块制种生产时,各个品种均增产,平均增产达19.2%。

上述在农业上的全息应用实例给人以启示。人们自然会问,小麦、水稻……,它们的留种应该采用什么部位制种呢?这些有趣而具生产实践意义的全息课题,目前不少人正在试验观察中。不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个别的生产措施,也是符合生物全息规律的,只不过未意识到这点罢了。例如,我国不少地区种植玉米的农民,他们在留种时,习惯把玉米棒上中间(或偏下)的籽粒留下作种,而把两端的籽粒去除,确保玉米的年年丰收。这种玉米籽粒的留种方法是符合生物全息规律的。因为玉米棒子是在植株的中间或偏下部分着生的,而作为植株对应全息的玉米棒,其中间(或偏下)着生的籽粒,在遗传势上也一定较强。经试验,以这种方法制种,可以增产35.47%。

全息生物学观点的提出,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但已引起了不少人的强烈兴趣,国内已先后4次召开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交流了各方面的研究信息,在国外,日本、巴西等国的有关学者对“全息生物学”的提出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目前,对植物全息现象的观察研究,方兴未艾,无数未解之谜还有待人们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