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谋略宝库2
16497400000025

第25章 决定命运的性格(9)

虎符是古时候一种调动军队的信物,用铜或铁铸成虎形,从中劈开,分为两半,一半由将帅掌管,一半由国君掌握。若有调遣军队的重大军事行动,必须持国君的另一半虎符到将帅那里合符,合符无误,方可确信不是假传命令。信陵君到了如姬那里,说明了这一情况,如姬果然毫不推辞地接受了这一使命。

当天夜里,如姬服侍酒醉的魏王睡下,悄悄地盗出虎符,交给了信陵君。信陵君便拿着虎符来见侯生,侯生说:“只有虎符恐怕还不行,这样大的军事行动,没有魏王的亲笔信,晋鄙恐怕还是要起疑的,况且您又没有仪仗和军队。这样吧,我的朋友朱亥是天下无敌的勇士,袖中能藏四十斤重的大铁锥。如果晋鄙同意出兵,那就罢了,如果他不同意交出兵权,或者还要请示魏王,您就让朱亥出袖中铁锥杀死他,然后拿虎符号令全军,这是一条万全之策。”

信陵君忍不住哭泣起来。侯生道:“难道公子怕死吗?”信陵君道:“岂是怕死,只是此去晋鄙必不同意(交出兵权)。要杀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老将,实是于心不忍。”侯生道:“杀一人而存赵国,救魏国,乃是大义,做事应从大处着眼,不可谨小慎微。当您发兵之日,我一定面向北方自杀,替您谢罪就是了!”

信陵君又去见朱亥。朱亥说:“我未去回拜过公子一次,不是我不懂礼貌,实在是因为我不喜欢那些世俗的‘礼尚往来’。现在国有急难,正是我报答公子的时候。”说完,拿起铁锥就跟信陵君去了。

铜虎符

信陵君来到邺下,见到晋鄙,交上虎符,然后说道:“魏王说将军在外日久,鞍马劳顿,特让我来接替您。”晋鄙验明虎符,虽是无误,但费解可疑之处甚多。晋鄙推辞说:“军中诸事杂乱,等我过几天整理清楚了再移交给您。”信陵君说:“赵国危急,救兵如救火,怎能等待?”晋鄙说:“不瞒公子,如此重大的事情,只能等请示大王后才能决定,恕我不能立即把军队移交给您!”旁边的朱亥见情势已不可挽回,大声喝道:“不听君命,就是反叛!”晋鄙惊问:“这是何人?”朱亥喝道:“我是大铁锥!”即以袖中铁锥锥死晋鄙。

杀死了晋鄙,夺了兵权,信陵君就拿着虎符号令全军说:“魏王让我持虎符前来代替晋鄙。发兵救赵。晋鄙不从,已被诛除。各位将士只要服从号令,勇敢杀敌,将来必有重赏。”将士们见主帅已死,信陵君又有虎符,就安心听他指挥。

信陵君立刻整顿军队,他发布命令说:“父子同在军中的,父亲可以回去;兄弟同在军中的,兄长可以回去;独子可以回去赡养父母,老弱病残也可回去。”这样,晋军的十万人大约回去了两万,剩下的八万精兵重新整编集训,马上向秦军发起了进攻。

秦军未料到魏军会突然袭击,手忙脚乱地抵挡了一阵,平原君又带着赵军从城中冲出来,内外夹击,把秦军打得大败,死伤过半。郑安平本是魏国人,就率领两万秦军投降了魏国。

侯生果然在信陵君出兵之日“北向自刭”。

秦军遭受了实行“远交近攻”政策以来的第一次大败,邯郸之围也就自然解除。只是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杀帅,虽对赵有大功,但对魏有大罪,也只好暂时留在赵国了。

在今天看来,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带有一定的进步色彩,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秦国进攻赵国属于侵略行为,因此,信陵君窃符救赵也就带有正义的色彩,况且赵国存留下来也是对秦国的牵制,对魏国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信陵君急人之难,不顾自身安危的侠义精神,更是令人感动和向往。另外,窃符救赵的整个过程曲折复杂,富有传奇色彩,也增加了人们的兴趣。因此,信陵君窃符救赵一直被后人当做正义、机智、勇敢、侠义的象征来称赞。

但这一行为无疑是对魏国王权的巨大蔑视、挑战和反叛。所以引起了魏王的极度愤怒,也为一班维护王权的腐儒臣子所不齿。这好像是一个纠结难解的矛盾。其实很简单,因为王权不一定时时处处都能代表正义,所以,有时开展正义的行动就会触犯王权。在人们的深层意识里,正义是高于王权的,人们对信陵君的称赞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信陵君急难从权,其出发点是正义、侠义,其手腕大胆、巧妙、果断,其结果是战败秦军,保全了赵国。因此,可以说在漫长的中国军事史中是较为突出的一例,是急难从权的典范。

李斯的政治生涯

中国人做事情一般来讲是不太彻底的:在封建官场上,多信奉“功成身退”;在战场上,又讲究“穷寇勿追”,在商场上,往往喜欢“见好就收”,可谓深得中庸之道。

确实,这也是中国人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易经》里,就有“否极泰来”、“剥极而复”的话,意思是倒霉到了极点,好运就会来临;反之,鼎盛到了极点,也就快倒霉了。就是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话也还是含有辩证的因素,不能不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这的确是中国封建官场里的一条守则。但人在官场,往往利令智昏,虽明白及时抽身的道理,但是往往身不由己,不愿抛弃荣华富贵,最后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也许,这是人性使然吧!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集大学者、大权谋家、大政治家于一身的李斯,就是这样一个例证。他在身为秦朝丞相的大红大紫时期,多次想起老师荀子告诫他的“物忌太盛”的话,也多次想和他的儿子一起回到故乡上蔡过那种牵着黄犬、悠闲自在的生活。但由于功利之心太重,权势之欲太盛,未能抽身离去,最终落个父子均被腰斩的下场。

李斯出生于战国末期,是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人,少年时家境不太宽裕,年轻时曾经做过掌官文书的小官。至于他的性格、为人,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插叙了一件小事,极能够形象地说明。据说,在李斯当小官时,一次到厕所里方便,看到老鼠偷粪便吃,人和狗一来,老鼠就慌忙逃走了。过了不久,他在国家的粮仓里又看到了老鼠,这些老鼠整日大摇大摆地吃粮食,长得肥肥胖胖,而且安安稳稳,不用担惊受怕。他两相比较,十分感慨地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人有能与无能,就好像老鼠一样,全靠自己想办法,有能耐的就能做官仓里的老鼠,无能的就只能做厕所里的老鼠。这个小故事形象地揭示了李斯的性格特征,也预示了他未来的结局。

为了能做官仓里的老鼠,求得荣华富贵,李斯辞去了小吏职务,前往齐国,去拜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荀子为师。荀子虽继承了孔子的儒学,也打着孔子的旗号讲学,但他对儒学进行了较大的改造,较少传统儒学的“仁政”主张,多了些“法治”的思想,这很适合李斯的胃口。李斯十分勤奋,同荀子一起研究“帝王之术”,即怎样治理国家、怎样当官的学问,学成之后,他便辞别荀子,要到秦国去。

荀子问他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回答说:“人生在世,贫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最大的悲哀,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干出一番事业来。齐王萎靡不振,楚国也无所作为,只有秦王正雄心勃勃,准备兼并齐、楚,统一天下,因此,那里是寻找机会、成就事业的好地方。如果仍在齐、楚,不久即成亡国之民,能有什么前途呢?所以,我要到秦国去寻找适合我个人的机会。”荀子的思想中本来就有许多法家的成分,他同意李斯前往秦国干,但他告诫李斯要注意节制,在成功之际想想“物忌太盛”的话,不要一味地往前走,必要的时候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李斯来到秦国,投到极受太后倚重的丞相吕不韦的门下,很快就以自己的才干得到了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小官。官虽不大,但有接近秦王的机会,有此一点,就足够了。处在李斯的位置,既不能以军功而显,亦不能以理政见长,他深深地知道,要想崭露头角,引起秦王的注意,唯一的方法就是上书。他揣摸了秦王的心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毅然给秦王上书说,凡是能干成事业的人,全是能够把握机遇的人。过去秦穆公时代国势很盛,但总是无法统一中国,其原因有二:一是当时周天子势力还强,威望还在,不易推翻;二是当时诸侯国力量还较强大,与秦国相比,差距尚未拉开。不过从秦孝公以后,周天子的力量急剧衰落,各诸侯国战争不断,秦国已经趁机强大起来了。现在国势强盛,大王贤德,扫平六国真是如掸灰尘,现在正是建立帝业、统一天下的绝好时机。大王千万不可错过了。

这些话既符合秦国及各诸侯国的实际情况,又迎合了秦王的心理,所以李斯赢得了秦王的赏识,被提拔为长史。接着,李斯不仅在大政方针上为秦王出谋划策,还在具体方案上提出意见,他劝秦王拿出财物,重贿六国君臣,使他们离心离德,不能合力抗秦,以便秦国各个击破。这一谋略卓有成效,李斯因此被秦王封为客卿。李斯在秦国开始崛起了。

可就在这时,秦国掀起了一场反对外国人的运动,这是韩国派间谍帮秦国修渠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秦王下了一道“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当李斯临近边境、快离开秦国的时候,他给秦王上了一道奏章,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谏逐客书》摆事实,讲道理,说明了历史上外国人才对于秦国的重要性。又兼言辞恳切,情意真诚,使秦王读后大受感动,竟撤消了“逐客令”,派人追回李斯,并封他为廷尉。

李斯在秦国总算站稳了脚跟,经过一番“谏逐客”的接触,秦王就更加信任李斯。李斯步步高升,前途不可限量。正在这时,李斯的同学韩非也来到了秦国,这对李斯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韩非是韩国人,韩王的同族,他学识渊博,思维敏捷,是战国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他的学说发展了荀子思想中“法治”一面。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君主专制理论。他著作极丰,先后写出了《孤愤》、《五蠹》、《说难》等文著。他写这些著作,本是因为看到韩国太过软弱,上书献策而不被用,感到失望和怨怒而发愤著述的。韩国君主未加重视,谁知传到秦国后,秦王竟是见而惊呼,大喊:“我若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游,死而无憾!”韩国对人才的轻侮和秦国对人才的重视,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后来秦国攻打韩国,形势危急,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让他出使秦国。就这样,韩非来到了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