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著名人物
16505300000086

第86章 善演“小人物”的大人物——英国电影艺术家卓别林

卓别林(1889—1977),英国喜剧演员及反战人士,后来也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导演,尤其在好莱坞电影的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跃。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着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1889年,卓别林在伦敦出生。他在简陋的出租房间、国立贫民院及一所孤儿院中度过了辛酸的童年。早年的贫困生活启发了他后来创造流浪汉的灵感:小胡须、细手杖、大号裤子与皮鞋,以及歪歪扭扭的正式晚礼服,意在用一个天真无邪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下层阶级的代表。

17岁时,卓别林进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卡尔诺剧团。在这里卓别林遇到了使他终生受益的良师卡尔诺,正是卡尔诺,把卓别林带进了喜剧的最高行列。

美国是卓别林梦开始的地方

1912年,卓别林梦想成真,他在美国的演出非常轰动,以至于引起了美国电影制片商的兴趣。当时,启斯东公司的老板让卓别林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演员生活。

卓别林在启斯东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多半是凶狠的、轻浮的、散漫的、狡猾的和丑陋的。不过,卓别林说:我并不很喜欢自己的早期影片,一两块奶油蛋糕飞到人的脸上,也许还有点儿逗趣,可是,如果整个喜剧性仅仅是依靠这种办法,那么影片马上就会变得单调而索然寡味了。

卓别林基于他真正艺术家的天性,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幽默对生活基础的特殊意义。他逐渐地把严肃的题材和喜剧片的传统手法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卓别林对现实的讽刺影片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是他1918年拍摄的《狗的生涯》。这部影片中,深思代替了嬉笑,忧郁代替了嘲弄。

卓别林让观众含泪微笑

1919年,卓别林自己的制片厂正式落成。卓别林力图通过电影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他说,创作喜剧,其中的悲剧因素往往会激起嘲笑的心理,而嘲笑正是一种反抗。

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此时拍摄的《城市之光》描写夏尔洛爱上一个卖花的盲女,盲女却误以为他是百万富翁。为了给卖花女攒钱治病,夏尔洛吃尽苦头弄来一笔钱,卖花女眼睛治好后才知道自己的恩人原来是个乞丐式的穷人。

提出的问题更为尖锐深刻的片子是《摩登时代》。贪得无厌的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不顾工人死活,由于夏尔洛整天在传送带旁操作,机械地重复拧螺丝的单调工作,因而神经失常,被送进医院,然而等病治好了,他却失业了。这部影片不仅思想内容深刻,而且在演技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卓别林最终还是离开了美国舞台

谴责战争贩子和军火商的《凡尔杜先生》,描写银行小职员凡尔杜受尽剥削,为了养家糊口,被迫走上了犯罪道路。凡尔杜因杀人而被捕,判处死刑。他说:“杀了一个人就说这人是罪犯,杀了几百万人却说他是英雄。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权势就能获得成功……”为此美国政府掀起对卓别林的迫害。《凡尔杜先生》在美国许多大城市被禁映。

1952年9月,在参加欧洲各国举行的《舞台生涯》首映典礼途中,卓别林听到了美国声明:政府将拒绝卓别林再入境。船在法国停泊时,卓别林向一百多名记者发表了谈话:“我信仰自由,这是我全部政治见解……我为人人,这是我的天性。”又说:“我并不想制造革命,只是还要拍些电影。”从这以后卓别林下定决心不再返回美国。定居瑞士,50年代末他完成了40万字的《我的自传》,以惊人的记忆回忆了自己艰苦奋斗的一生。1972年,他在奥斯卡有史以来最热烈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起立鼓掌声中,接受了美国电影学院颁发的奥斯卡特殊成就奖。

1977年12月,88岁高龄的世界杰出的喜剧大师卓别林与世长辞了。

名人逸闻——一只猫的表演让卓别林与丑角明星为伍

有一年圣诞节的时候,法国著名的丑角明星马塞林来到卓别林所在的儿童剧团演出。当时马塞林的节目中需要一个人演猫,由于马塞林名气太大,好些演员都不敢接受这个角色,可是卓别林却自告奋勇登台,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谁知他却和马塞林配合得非常默契。这次成功表演,使卓别林真正地走向了丑角的艺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