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著名人物
16505300000090

第90章 存在主义的代表——法国哲学家萨特

萨特(1905—1980)法国作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19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

1905年,萨特出生在巴黎,其父是海军军官,母亲是家庭主妇。第二年,萨特的父亲便离开人世,母亲只好带着刚满一岁的萨特投奔他的外祖父。从此,他的童年生活就在一个老人(外祖父)和两个女人(外祖母和母亲)中度过。

统领思想上的百万神兵

萨特在家里扮演着神童的角色。他8岁开始写小说,全家人常聚在一起读他的作品。他写武侠小说,写长篇连载故事,在故事中,他把自己描述成手握宝剑能将千万大军击溃的英雄好汉;而实际上,他此时早已立下志愿,他毕生的使命将是握住笔杆,造就思想上的百万神兵,加入伟大作家的行列。

1924年是萨特人生中重要的一年。经过艰苦准备,他以优异成绩升入法国最高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这座学校,萨特度过了幸福快乐的4年,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自由争辩的学风,让他选择了哲学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被柏格森迷住了,他说:“我被柏格森镇住了,寻思:哲学是迷人的,道理从天上翻身跳出,秘诀在于使更多的真理从天上掉下来。”

大学毕业后,萨特毅然参加了哲学教师资格会考,并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如愿以偿。也正是在这所学校,萨特结识了一批杰出的优秀头脑,他们包括文学家保尔·尼赞,哲学家雷蒙·阿隆、梅洛·庞蒂以及西蒙娜·德·波伏瓦。这里值得着重提出的是波伏瓦。这位杰出的女性是萨特的终身伴侣,她与萨特的关系已成为20世纪文坛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为“存在”着的自由奋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萨特的思想发生了重要转折,他强烈地渴求一种“介入”的自由,就是一种深入到现实中去的自由。1939年,他在法国洛林地区应征入伍。1940年,正值35周岁生日之际,萨特在洛林被俘,关押在德军集中营。在集中营里,萨特体验到了个人在集体中的特殊情感。1941年萨特获释,回到巴黎,担任巴斯德中学的哲学教师。这一年的秋天,他的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发行。这部巨著标志着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基本形成。这本书在大战期间得以发表更有其特殊的影响,特别是书中的自由观点,号召人们冲破枷锁,起来反抗,在抵抗运动中起了积极作用。

二战结束了,但人们心灵上的创伤尚未抚平,1945年,萨特与波伏瓦等人主编的《现代》创刊,成为存在主义的重要论坛。小资产阶级群众,特别是中小知识分子由衷地欢迎萨特提供的这一非传统思想。“存在主义”一词不胫而走,人们到处谈论存在主义,它在法国一直风行了10多年,成为战后法国乃至西欧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萨特本人则被视为法国存在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66年,闻名世界的英国哲学家罗素,以自己的存款为基本资金,邀请世界多位知名人士组成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专门调查、审理美国的侵越罪行。萨特欣然接受罗素的邀请,担任了法庭的执行庭长。号召全世界进步人士用一切力量制止这场战争。在萨特1970年应邀访越时,他受到了越南官方所给予的等同于国家元首级礼遇的超常接待。

1980年,萨特这位存在主义一代宗师与世长辞,享年75岁。他逝世两个小时后,法国电台与电视台就发布消息。在举行葬礼那一天,有6万巴黎人自发涌上街头,为他送行。如此壮观的葬礼,在整个20世纪恐怕也是罕见的。萨特已不再说话,然而,他的名字和他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影响将永垂史册。

名人逸闻——不要任何绳索的萨特

萨特一生从未正式结婚,因为他讨厌任何形式的束缚。在生活中,他更最大限度地避开精神追求以外的生活负担和社会责任,不要任何一根能缚住他手脚的绳索。在这一点上,只有西蒙娜·德·波伏瓦真正了解他,因为她也有着同样的追求。她从一开始便明白了她不是唯一的,那么她所能做的,要么离开萨特,去成为一个平庸男人的唯一;要么就是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人。她那不屈的性格和勃勃的野心,使她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