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金陵十三钗
16507500000023

第23章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贞节守美的倾国佳人(4)

来的人确实是杨龙友,但是让李香君没有想到的是,随他而来的还有阮大铖和田仰,以及一大群官兵。门已经开了,李香君想将他们拒之门外已是不可能的事了,只能由着他们鱼贯而入塞满了整间院子。

李香君斥责杨龙友为什么背叛侯方域,与阮大铖和田仰这种乱臣贼子狼狈为奸。还没等杨龙友开口解释,阮大铖就已经示意手下将李香君擒住了。李香君一个柔弱女子,怎么可能从众多男人的手中挣脱,只能束手就擒。但她不甘心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阮田二人带走,她要他们给一个抓自己的理由。

李香君抬起头来,对阮大铖说道:“不知道小女子犯了什么罪,要劳烦阮大人你亲自出马来捉拿?”

没等阮大铖说话,一旁的田仰就插话道:“就算阮大人今天不来抓你,我也会来抓。上次让你从了我做我的小妾你不愿意,竟然还以死相逼。就算你逃得过上次,这次你肯定是逃不过的。”

李香君心知这次不同以往,对方人多势众,自己贸然反抗,恐怕也无济于事。稍加思考之后,李香君有了主意。她看着上次要轻薄自己的田仰,不仅没有半分畏惧,反而发出了一声冷笑:“嫁给你?你也不去照照自己长什么样,要嫁我也要嫁阮大人这种既有学识,官又做得大的男人。”

阮大铖可不是一般人,他看出李香君是在挑拨自己和田仰之间的关系,于是对李香君笑着说道:“李香君,我们今天来是来解救你的。你这样没日没夜地等侯方域,简直是在白白浪费自己青春。你根本不知道侯方域会不会回来,几时能够回来。实话告诉你吧,你这样等他也是白等。都知道你会唱曲会弹奏乐器,有一身的好技艺。当今圣上正在四处搜罗能奏善唱的歌姬,我已经奏请了圣上,让你去宫里面献艺。每天锦衣玉食,岂不是比你每日在这里空等一个根本就不会回来的人要好得多?”

李香君终于知道了他们的真正来意,既不是阮大铖要纳自己为妾,也不是田仰要收自己做偏房,而是要把自己献给当今的皇帝,送自己进宫当歌姬。如果是阮大铖或者田仰,她的抵抗可能还会有些作用,而现在却是高高在上的皇上,她再怎么抵抗也是无济于事。

李香君没有做出任何的反抗,但是她向阮大铖请求能够再给自己一天的时间,说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并向杨龙友使了个眼色。

虽然阮大铖和田仰是由杨龙友带进侯家院子的,但他其实并没有变节,他也是一个满腔热情的仁人志士,只是无奈被阮大铖抓住了自己的把柄,只能任由他摆布。于是,杨龙友在阮大铖耳边说:“大人给她一天时间也无妨,明日我定将她送至府上。”

阮大铖担心如果逼得太紧,会让李香君做出些自寻短见的事来,为了讨得皇上的欢心,他必须保证新送进宫的歌姬毫发无损才行。于是他答应宽限李香君一天。

阮大铖他们走了之后,李香君回到房间里失声痛哭。她没想到此前在渡口送别侯方域竟然会是最后一次相见。但她并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因为她要等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杨龙友,她始终相信杨龙友还是侯方域的那个昔日好友。

果然,没过多久,杨龙友就折返了回来。他先是安慰了李香君,然后又向她诉说自己的苦衷。

李香君的心情虽然稍微平复了一些,但她仍然十分沮丧。面对进宫当歌姬的命运,她心中感慨万千。李香君对杨龙友说:“在这个危难关头,皇帝还沉迷于声色犬马,想必也不是什么明君。我这一去,恐怕再也回不来了,我与方域的缘分也算是走到了尽头。这柄桃花扇,是我和他的信物。我不想将它带进污浊的皇宫,还拜托你先替我保存,待到方域从扬州回来,再转交于他。”说完,一边哭一边将折扇递交给了杨龙友。

杨龙友心里也明白李香君一旦进宫很可能就一辈子也出不来了,也是嗟叹不已,却无可奈何。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道路上的见证者除了他,恐怕再无第二人了。从媚香楼里的初识,到梳拢所花的万两银票,再到后来的血染桃花扇,杨龙友早已被侯方域和李香君之间轰轰烈烈、坚贞不屈的爱情所折服。看到二人悲剧的结局,想到自己竟什么都帮不了,他又深深地自责起来。

杨龙友紧紧地握住桃花扇,信誓旦旦地对李香君说:“嫂子你放心,这把扇子我一定转交到方域的手上。你在宫中也要万分保重,现在皇宫里也十分动荡,你保重身子,说不定哪天就能从皇宫出来与方域重逢。”

李香君知道杨龙友是在宽慰自己,也不多言,只是暗暗地流下泪来。

第二天,李香君穿着一身素白的衣裳,在漫天飞舞的粉色桃花瓣的裹挟中,抱着那把心爱的琵琶,万般无奈地上了进宫的小轿。她原本是想服毒结束掉自己的生命,但转念又想到在宫中还可能与侯方域重逢,就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她轻轻地拉起轿子的帘布,最后看了一眼曾经与侯方域生活过的旧宅院,又低头抚着怀中的琵琶,暗暗发誓即使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会将侯方域最喜欢的那曲《琵琶记》弹给其他人听。

朝廷偏安金陵,国库早已空虚,可是在这皇宫里,却仍是富丽堂皇。处处轻纱薄幔,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李香君刚进宫不久,朱由菘就命人教授她弹唱由阮大铖亲自谱写的新曲《燕子笺》。

一日,朱由菘正在欣赏着李香君的歌艺。忽然,一名宫人急急忙忙报告说清兵已经南下占领了扬州,直逼金陵。这句话一下子刺痛了李香君的心,她急切想知道侯方域的下落。而朱由菘却一心想着三十六计走为上,今天要是能够逃出金陵,说不定他日还能东山再起。但还没有等他们动身,叛变的部将就将他看押了起来,送给了清兵。

朱由菘被清兵拿下后,金陵也随之陷落了。清兵大肆搜刮明皇宫,李香君终于在一片纷乱中仓皇逃了出来。

然而,平日里熙熙攘攘的秦淮河畔现在却是火光冲天。李香君想要打听侯方域的消息,可人们连逃难都来不及,哪有人顾得上理会她呢。李香君踉踉跄跄地朝自己家里走去,可她一连几天没吃东西,实在没了力气,一头栽倒在了秦淮河边的长板桥上。

长板桥下的河水仍然在静静地流淌,而长板桥上却满是急匆匆的脚步声。昏迷中的李香君有幸遇到了曾经教她弹琴唱曲的苏昆生,她被苏昆生带离了金陵,投奔去了姑苏。

此时的侯方域听说皇宫已被攻破,也在四处找寻李香君。那天晚上,他在长板桥上发现一个香囊,一看上面的绣工,认准了它就是李香君遗落的。但是香囊在,人已去。侯方域对着眼前汩汩流动的秦淮河大喊了几声:“香君,你在哪里?”然而,秦淮河还是那样静静地流淌着,没有任何回音。

侯方域握住李香君留给他的桃花扇和香囊,悔恨自己既没能抵御清兵的南下,也没能保护好李香君的安全,致使两人现在天各一方,有情人不得眷属。

占领金陵后,清兵大举入关,山河破碎,侯方域无法继续在金陵找寻李香君,于是他启程奔赴了商丘老家。

姑苏城内的一间小楼里,李香君日夜守候在朝向金陵的窗户旁,她盼望着侯方域的身影能够在窗户外面出现。然而,这只是她的美好幻想,她哪里知道侯方域已经去了相反的方向。

因为李香君身体一向较为虚弱,再加上之前从金陵一路颠簸到姑苏,损耗了她大部分元气。这些天又因思念侯方域而郁郁寡欢、忧劳成疾。突然在一阵痛彻心扉的咳嗽之后,李香君将一团红色的鲜血吐在那绢洁白的手帕上。

没过多久,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痴情女子终于在姑苏香消玉殒了。临终之前,李香君将一绺头发交给苏昆生手上,拜托他交给侯方域。

安顿好李香君的后事,苏昆生又回了一趟金陵。他在金陵找到杨龙友,终于打探到了侯方域身在商丘老家的消息。苏昆生赶忙带着李香君的那绺头发动身去了商丘。

侯方域果然还在老家,苏昆生将李香君的头发庄重地交给侯方域。侯方域听说李香君已经过世,他捧着那绺极为轻微的头发,心中却感到无比的沉重,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

侯方域感慨李香君对自己的忠贞,他想将李香君的那绺发丝埋葬在侯家祖坟中,却遭到了父母亲的反对。他只好将李香君留下的桃花扇、香囊和发丝埋葬于一个僻静的角落,在上面堆起一抔黄土,借以祭奠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每年春天,李香君坟茔前的那株桃树上的花总是开得格外的灿烂,好似在向人们诉说一个佳人已逝、香魂犹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