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金陵十三钗
16507500000030

第30章 卞玉京:勇抛绣球,爱如烈火的金陵奇女子(4)

事实上,吴梅村的心底有着深深的负罪感,他觉得辜负了卞玉京的一片深情,他也明白,卞玉京在面对自己时的欢声笑语都是装出来的,为了不让自己为难,卞玉京总是强颜欢笑。因而,吴梅村总是想要离去,毕竟,自己既不能给卞玉京承诺什么,更不能娶卞玉京,这样下去只会耽搁和伤害了她。然而,卞玉京的柔情善良和善解人意却深深地打动着吴梅村的心,也因此,吴梅村在每一次离去之后,又总是忍不住对卞玉京的思念,一次次地回到卞玉京身边。

就这样,两个人都将内心对彼此的情感极力压制在心底,像朋友一样往来着,从未曾提及男女之事。即便是如此,卞玉京的心中仍然免不了一番期待,在偶尔凝眸的刹那,总是有悲伤涌在眉目间,而当有人问起时,她总是一声不吭。因为,这种悲伤,关乎情,也关乎她凄凉的身世之伤。

花自飘零,常伴青灯影自怜

不觉之间,吴梅村和卞玉京已经往来了三年之久,然而,卞玉京是等了又等,始终没有等到吴梅村的只言片语,直到吴梅村要离开苏州了,她也没有等到心中想要的那句话。

吴梅村的老娘病重,吴梅村匆匆收拾了行李,告别了卞玉京,踏上了回乡的路途。在吴梅村踏上船舱的那一刻,卞玉京终于忍不住,转过身,背对着吴梅村,泪如雨下。虽然,吴梅村对她说过,他处理完了家中的事,便马上归来,但卞玉京仍然悲伤不已。

船开始缓缓行驶,再转过头来,卞玉京仍是泪眼汪汪,吴梅村见此情景,也不免悲从中来。其实,他也不舍得离开卞玉京,在苏州和卞玉京往来的这几年中,虽然他对卞玉京都未表明心迹,但他早已经将卞玉京当作最重要的人来对待了。此时要离去了,虽说只是暂时离开,吴梅村仍旧心生哀伤。

吴梅村走后,卞玉京整日站在楼台,眺望着远方,希望吴梅村的身影能够早日出现。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吴梅村仍旧没有回来,连书信也没有一封。卞玉京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妹妹卞敏和一大户人家的公子交好,并且已经谈及婚嫁,对方不嫌弃卞敏是个无依无靠的孤苦女子,愿意纳卞敏为妾。看到妹妹有了一个好归宿,卞玉京不免心中欢喜,与此同时,她也在为自己的终身大事发愁。

其实,追求卞玉京的公子和文人雅士还是很多的,但不知为何,卞玉京始终念念不忘吴梅村,她甚至在心中暗暗发誓,这一生非吴梅村不嫁。而她心中也坚信,吴梅村一定会被自己的真情所打动,从而抛弃门第之见,和自己成就百年之好。

就在卞玉京天天盼着吴梅村归来时,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吴梅村回乡的三个月后,李自成攻入京城,紧接着,清军入关,长驱直下,金陵、苏州等地相继沦陷,明王朝覆灭。这一连串的变故就如洪流般将无数的生灵卷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漩涡之中,在如此强烈的冲击之下,所有人都变得跌跌撞撞,不知所向。

与此同时,清军在全国各地大肆捕获有姿色的女子,供清廷享乐,尤其是金陵和苏州一带有名的妙龄女子。卞玉京当然被列入了重点捕获对象,因为她曾是金陵第一楼“潇湘楼”的头牌歌伎。

而此时此刻的卞玉京仍然想着吴梅村,她主意已决,就算此生不能与吴梅村相守,也不能让其他人玷污了自己的清白之身。于是,卞玉京开始过起了东躲西藏的生活。然而,大街小巷都张贴着她的画像,还有她昔日的好姐妹陈圆圆等人的画像,叫人不得安生。

卞玉京一边为昔日的好姐妹担心,一边为自己如何才能躲过清军的搜捕而劳神。某一日,她突然看到一个道姑,于是,心中灵光一闪:如果自己是出道之人,那就有了藏身之所,或许清军也就不会再难为自己了。想到这里,卞玉京不禁转念一想,如果自己真的成了道姑,那日后与吴梅村怕是再也没有结果了。

然而,当时的形势不容她多想,为了不落入清军之手,卞玉京最终选择了遁入空门,做了一名道姑。就这样,卞玉京果然逃脱了清军的搜查,从此,卞玉京一边在道观中过着清闲却也孤独的生活,一边暗暗打听着吴梅村的消息。

只是,两个多月过去,卞玉京纵使多方打听,也未能得到吴梅村的半点消息。直到一年之后,她突然听说吴梅村屈从于清军,最终做了清廷的官吏。那一刻,卞玉京被这个消息深深地震住了,她没有想到,曾经在自己心目中头脑、才情、志气兼备的一个男人,居然变成这样。

此时此刻,在卞玉京的心中,吴梅村是胆小的,是懦弱的。她甚至怀疑,在清军入关之后,吴梅村是否找过自己?然而,即便是这样想,卞玉京仍然止不住对吴梅村的思念。

卞玉京带着对吴梅村的思念以及不解,孤苦怜丁地在乱世之中飘了七八年,就像一叶浮萍,辗转飘零,不知道明天会遭遇什么,更不知道与吴梅村相见是何期。一个人凄凉、担忧而又无望地生活着。

一日,卞玉京偶然与吴梅村昔日的好友吴志衍相遇,两人相见甚欢,吴志衍立即邀请卞玉京到家中做客,卞玉京欣然答应,俩人落座后,都不免一番感慨。也正是在吴志衍家中,卞玉京发现了一首疑是吴梅村笔迹的诗,询问之下,才知此诗正是吴梅村一年多之前寻找卞玉京无果时所作。

而那时,卞玉京为了躲避清军的搜查,已经做了一名道姑。卞玉京疑望着那首长诗:“休将消息恨层城,犹有罗敷未嫁情。车过卷帘徒怅望,梦来褍袖费逢迎。青山憔悴君怜我,红粉飘零我怜卿。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诗中隐含着吴梅村奋力找寻卞玉京,怎奈天涯之大,伊人不得相见的哀伤,满溢着吴梅村对卞玉京的思念和悔恨之情。

卞玉京疑望着吴梅村留下的诗,不禁悲从中来,原本她以为吴梅村不曾找过自己,更不曾爱过自己。现在,她终于懂了,吴梅村不是不爱自己,也奋力地找过自己,只是,在那种乱世之下,吴梅村也只是一个凡人,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一番痛哭之后,卞玉京请求吴志衍无论如何也要安排她和吴梅村见上一面,事实上,就算卞玉京不提出这样的请求,他也会安排她和吴梅村相见。因为吴梅村在作那首诗时,就拜托他,日后若是有了卞玉京的消息,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通知他。

在吴志衍的帮助下,相别数十载,吴梅村和卞玉京终于相见了。只不过,卞玉京已不再是往日那个谈笑风生、妙语连珠的小女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袭素袍,俨然一个道家弟子的模样。但是,她仍然抱着第一次为吴梅村弹奏的那把古琴。

在相见的一刹那,纵使吴梅村曾有再多的不是,卞玉京也已经原谅了,谁叫她对他一见倾心,甘愿为了他守节一世呢!俩人执手相看泪千行,卞玉京含泪抚琴,为吴梅村轻歌一曲,吴梅村感动得热泪盈眶,即兴吟下《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抒发了心目中因乱世之叹的黍离之悲。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再也不可能走到一起了,一个是道姑,一个是朝廷官吏,纵是有情也只能长埋心底。在卞玉京离去的时候,吴梅村一直含泪将她送到百多里地之外的苏州横塘,将自己曾经因思念卞玉京而作的《琴河感旧》四首诗送于卞玉京,还当即写下了缠绵悱恻的《临江仙·逢旧》:“落拓江湖常载酒,十年重见云英。依然绰约掌中轻。灯前才一笑,偷解砑罗裙。薄幸萧郎憔悴甚,此生终负卿卿。姑苏城外月黄昏。绿窗人去住,红粉泪纵横。”

那一句“薄幸萧郎憔悴甚,此生终负卿卿”,道出了吴梅村心底对卞玉京的愧疚,也道出了他人生之中的悔恨。然而,词风已不再如往日那般明朗,而是充满了悲离之苦。至此,吴梅村与卞玉京最后一面为他们的情缘画上了一个句号。但这个句号,只有他们心中最清楚,那是不完美的,也是遗憾的。

两人就此别过,退出了彼此的视线,老死也不曾谋面。直到吴梅村去世前,他也再没有得到卞玉京的半点消息。临终前,他喃喃吟道:“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须填补,纵比鸿毛也不如。”

吴梅村的这首临终诗不仅将自己曾经的懦弱和俗套痛骂了一场,还有着替卞玉京人生的不平的叹息与遗憾。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吴梅村才觉得,自己总算抛下了一切俗套,还原了作为诗人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