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他人的心理学
1652000000035

第35章 激发他人作出最后的承诺,让他们自己说服自己

人们有时会因为自己的“爱好”、“兴趣”,或者其他原因作出最后的承诺。一旦人在最后的一刻作出了必要的承诺时,他们常会在言行一致的心理压力驱使下,保持一致性的行为。--心理学物语承诺一致原则一次又一次地在生活中被人们所证实,为什么小小的承诺会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因为人们的内心深处总是倾向于去努力实现自己承诺过的事情。根据人们这种普遍的心理特点,那些颇通心理学战术的人就会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学原则对他人实施自己的影响。现在就向大家讲述一下美国竞选总统期间参与竞选者对这一心理学原则的充分运用。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想竞选美国总统的人,除了美国政府规定的基本条件外,在总统大选之日的前一段时间甚至是几年前,便会想方设法地去集资募款。例如此次美国总统竞选的两位主要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以及希拉里,在竞选之前的很长时间,他们都曾不停地为自己集资募款。据相关资料显示,希拉里早在2006年便开始为自己集资募款,而巴拉克·奥巴马则要更早。

于是,有人问,为什么候选人需要集资募款?这和竞选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是一个精明的政客,那么你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在美国募到的款项越多,暗示着捐款的人越多,即支持他的人也会越多。当民众们把原本属于自己口袋里的钱,募捐到他们心中的支持者身上时,他们便会力推自己用钱支持的候选人,即向对方作出了某种意义上的承诺。至此人们便会意识到,总统候选人想方设法地募集款项,事实上也是一种影响他人的手段,心理学上将其称为承诺一致原则。的确,就在民众将自己口袋里的钱捐给自己支持的候选人那一刻,也是在向对方传达着这样的信息:我向你作出承诺,用我的钱表示我支持你。此时,得到支持的候选人便会因此有效地影响他们,无论日后自己支持的候选人作出什么样的举动,他们往往都会坚持到底。心理学上将这种因为自己的“爱好”“兴趣”或者其他原因作出的最后承诺纳入为承诺一致原则。

心理专家也曾指出,一旦人在最后一刻作出了必要的选择时,他们常常会在承诺一致的心理压力驱使下保持一致性的行为。这会使他们日后的想法与此保持一致,行为也会受到此承诺的影响。当然他们也会坚信自己作出的选择是正确的,于是满怀信心地说服自己继续执行这样的行为,并感到快乐而充实。生活中的精明者,往往懂得利用这种原则,激发他人作出“最后承诺”,进而让对方自己说服自己,达到有效影响他人为自己服务的目的。作为市场营销总监的张叶,曾通过下面的方式,改掉下属粗心的毛病,为自己更好地工作。张叶说:“对于市场部门的成员来说,最重要的素质便是细心,但是在我们部门有这样一名营销者,由于粗心大意总是在营销中出现失误,受此影响,他的营销业绩也一直是整个部门的后几名。有几次他在向客户介绍公司产品时,竟然忘记带公司的样本,导致失去很好的客户源。

”有一次张叶让他给公司做一个营销报表,结果他把数据弄错了,直到张叶准备上交报表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漏洞。他得到消息后,立刻慌慌张张地过来找张叶。从他的表情中,张叶看出他非常懊悔自己大意造成的失误。为了让他真正地长记性,吸取这次教训,张叶严肃地批评了他,并让他作出最后的保证。他立刻作出了“如果以后我再因为大意、马虎出现漏洞,就主动辞职”的承诺。令张叶意想不到的是,从这以后他再也没有因此出现过失误,后来成为张叶所在公司优秀的营销员。在一次交流会上,他对张叶说:“是当初你迫使我作出的承诺,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总能提醒自己,进而改掉了粗心大意的毛病。”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邹韬奋曾说过:“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张叶正是巧妙地利用一次工作上的失误,激发下属作出“最后的承诺”的自觉心,使其自我约束,达到成功影响下属的目的。

这种激发他人作出最后承诺,并利用对方的自觉心进而信守诺言,改变自己言行的方式,是影响他人为自己服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为什么激发他人作出“最后的承诺”, 让他们自己说服自己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是因为在多年的传统文化中,人们习惯性地将言行如一、信守承诺视为一种美德或者是个人的优秀品质。正是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一个言行一致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常能得到他人的支持,进而获得成功。反之,则会因为言行不一,导致困难重重。正是因为人们具有这样的心理特点,所以当你试图让他人做事情的时候,不妨先让对方对你作出最后的承诺,然后让其自己慢慢地改变自己的心态,向你为其设计的方向发展。此时,你向对方施加的影响力就像无形的指南针一样,使对方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按照你所指的方向前行,哪怕你所指的方向与他原本的方向相反。影响力智慧如果你直接让他人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情,相信很多时候人们都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做。但是如果你能够利用他人的某种行为,激发他主动地作出承诺,这样对方会情不自禁地说服自己。如此一来,不用你督促,他也会在承诺的约束下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