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洲现代作品
16520300000048

第48章 《永别了,武器》

〔美国〕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是现代美国杰出的小说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1961)的小说,发表于1927年。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小说通过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爱情悲剧,表现了厌恶战争的悲观主义思想,反映战后一代青年失去理想与精神支柱而处于迷惘、幻灭中的心态。作者在1948年给插图版小说写的序言中说:“这本书是一部悲剧,这个事实并没有使我不愉快,因为我坚信,人生就是一部悲剧,也知道人生只能有一个结局。”这部小说从思想上说,作为“迷惘的一代”文学的代表,常列入现代派文学之中。但从艺术的创作方法来看,它依然是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杰作。

小说取材于真实的现实,具有作者的自传成分,其中概括了海明威去意大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同库罗斯基恋爱的情景。但它更多的是反映了一代青年的普遍的、典型的精神状态。

小说主人公亨利,原是天真纯洁的青年,在美国当局的欺骗下,他到意大利前线参战。最初,他想象自己的行为是为了“拯救民主”,故而热情洋溢。后来,军队的单调生活与随时死亡的威胁,使他变得玩世不恭、放荡不羁。他认识了巴克莱,被这位漂亮女护士迷住,但也无真正爱情,只是拿这恋爱游戏来弥补精神的无聊。战争打断了这场游戏,也使亨利受了重伤。医院养伤,使二人重逢,逃过死亡的人,更珍惜爱。两人真诚相爱的人,在战争面前又得分手。巴克莱怀了孕,亨利得重上战场。逃跑出来的亨利与巴克莱团聚,偏受到宪兵追查。二人逃到瑞士,巴克莱却因难产而死。亨利的爱情悲剧不在于巴克莱的偶然的死,而在于爱情和战争的矛盾。

作者令人信服地描写了亨利精神崩溃的过程。随军牧师用宗教来启迪亨利,使他道德趋向高尚。但他的爱人死了,上帝也没有了用处。亨利的宗教思想崩溃。爱国者吉诺曾影响亨利,亨利因用正义、爱国之类言辞教育别人。但战争中的徒劳与无谓牺牲,使他也当了逃兵,一切热情化为乌有。外科医生黎那尔第以博爱精神医治伤员。但战争不断给他输送伤员,博爱不起什么作用。巴克莱的死是宗教和博爱精神都挽救不了的。于是我们看到亨利在爱情、宗教、正义、博爱诸方面全面精神崩溃,成为绝望、迷惘的一代悲观主义者。

小说沿着爱情与战争两条线来写这场悲剧。爱情故事展开在战争背景上,战争在流血、在制造死亡,也破坏一切爱情与生机勃勃的东西。作者描写战争景象的惨不忍睹,描写大撤退时的混乱场面,真切细致而又令人惊心动魄。战争与爱情二者相互补充,在对比中,生与死、美与丑、爱与恨交错展示,作者揭开了巨大的现实主义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