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菜根谭第二卷
16524900000009

第9章 君子居安思危 天亦无用其技

公元前209年9月,章邯率囚军反击周文军于戏(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戏下村)。周文军系由偏僻小路进关,未经战斗,突然遭到章军攻击,未战先溃,周文只好退出函谷关,退守曹阳(今河南灵宝县东十四公里)。章邯立即率兵出关追击。11月,当周文率军退到渑池时,再次遭到章邯军的打击,不战自散,周文被迫自杀。

吴广率军攻荥阳数月末克,于是田臧和一些对吴广不满的部将私下相聚谋议:“周文军已遭覆灭,章邯军旦夕就可到达荥阳,我军若再攻不下荥阳城,一旦章邯军到达与城内秦军内外呼应,夹击我军,我军必然大败。不如留少量兵力继续围困荥阳,以主要兵力迎击章邯军。吴广骄狂,又不懂得用兵,不足以与我们共事。”于是,田臧等诈称是陈胜王的命令,杀害了吴广,将其首级献给陈胜。陈胜因怕吴广夺王位,早已将他视为眼中钉,所以田臧杀吴广一事,陈胜不加追究,反而还加封田为令尹,统帅主力军。

于是,田臧令李归等将继续围攻荥阳,自己亲率主力西进,在敖仓迎击章邯军,结果大败,田臧战死。

章邯率军击败周文、吴广两军后,继续东进,与李归军交战于荥阳城下,李归等战死。章邯乘胜攻击驻扎在郏邑(今河南郏县)、许邑(今河南许昌)的邓说、伍逢两军,邓、伍又败,退到陈邑。陈胜看不到自己分散兵力的错误,反以作战不力杀了邓说。至此,陈胜的主力军丧失殆尽。

章邯屡战屡胜,秦二世便增派司马欣、董翳协助他继续围剿陈胜军。于是章邯又率兵击败了驻守在今河南颖县、扶沟县一带的蔡赐军,杀了蔡赐,继续东进,指向张楚政权的首都(今河南淮阳县),陈胜急忙派张贺出兵到淮阳以西抗击秦军,并亲自出城督战,但已无法挽回败局。张贺战死,陈胜逃往汝阴(今安徽阜阳),同年 12 月又从汝阴北上至城父(今安徽太和县)。叛徒庄贾杀害了陈胜,并带其残部投降了秦军。至此,陈胜和他的张楚政权彻底败亡。

一步出了错 全盘都输光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首批“封王”中最年轻的军事将领。在太平军金田起义之后向金陵进军途中,石达开均为开路先锋,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城夺镇,所向披靡,号称“石敢当”。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他同杨秀清、韦昌辉等同为洪秀全的重要辅臣。后来又在西征战场上,大败湘军,迫使曾国藩又气又羞又急,投水寻死。在天京事变中,他又支持洪秀全平定韦昌辉、秦日纲的叛乱,成为洪秀全的首辅大臣。

但是,就在这之后不久,石达开却独自率领20万大军出走天京,与洪秀全分手,最后在大渡河全军覆灭,石达开本人也惨遭清军骆秉章凌迟。石达开出走和失败的历史足以使后人深思。

1857年6月2日,石达开率部由天京雨花台向安庆进军,出走的原因据石达开的布告中说,因“圣君”不明,责怪洪秀全用频繁的诏旨,来牵制他的行动,并对他“重重生疑虑”。因此,石达开不得不脱离洪秀全离开天京。

石达开为什么会受到洪秀全“疑忌”的呢?这主要是因为洪秀全任用私人,尤其是杨秀清、韦昌辉内讧后洪秀全隐居深宫,过着腐化的生活,将朝廷委托给众人厌恶的洪犯,发给他们武器,仓促编成军队,称之为“囚军”,用以反击周文军。

氏兄弟洪仁发、洪仁达(二洪是洪秀全的同父兄长),而这两人既无“才情”,又无“算计”,而且异常固执,洪秀全用这两人来掣制石达开,从而加剧了洪石的矛盾。而朝中大臣对洪秀全重用洪氏兄弟也不以为然,而是倾顺于石达开。洪秀全因此疑忌石达开,并发展到有加害石达开之意,这就使矛盾白热化了起来。

怎样解决这一日益尖锐的矛盾?一种办法是石达开委屈求全,这在当时已不可能,心胸狭小的洪秀全已不能宽容石达开;一种是激流勇退,解印弃官来消除洪秀全对他的疑惑,这也很难,当时形势已近水火,石达开解职的话恐怕连性命都难保;第三种是诛洪自代。谋士张遂谋曾经向石达开提出注意吸取刘邦诛韩信的教训,面对险境,应“废天王于深宫,诛诸洪于列朝,然后请旨上帝??南面称制”。

按当时实际情况看,第三种办法应该是较好的出路。因为形势的发展实际上已摒弃了像洪秀全那样相形见绌的领袖,需要一个像石达开那样新的领袖来维系。但是,石达开的弱点就是中国传统的“忠君思想”,他讲仁慈、信义,他对谋士的回答是“予惟知效忠天王,守其臣节”。因此,考虑再三,石达开认为率部出走是其最佳方案。这样既可继续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进行从事推翻清朝的活动,又可以避开和洪秀全的矛盾。

石达开率大军到安庆后,如果按照他原来“分而不裂”的初衷,本可以此作为根据地,向周围扩充,在鄂、皖、赣打出一个天地来。安庆离南京不远,还可以互为声援,减轻清军对天京的压力,又不失去石达开原在天京军民心目中的地位。这是石达开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石达开却没有这样去做,而是决心和洪秀全分道扬镳,彻底分裂,舍近而求远,去四川自立门户。

决策错了,所以石达开虽拥有20万大军,英勇转战江西、浙江、福建等12 个省,震撼半个南中国,历时7年,表现了高度的坚韧性,但最后仍免不了一败涂地。

1863年6月11日,石达开部被清军围困在利济堡,谋士曹卧虑献策决一死战,而军辅曾仕和则献诈降计,石达开接受了诈降。他想用自己一人之生命换取部队的安全,这又是他的决策失误。当石军中部属知道主帅“决降,多自溃败”,已溃不成军了。此时,清军又采取措施,把石达开及其部属押送过河,把他和两千多解甲的战士分开。这一个举动,顿使石达开猛醒过来,他意识到诈降计拙,暗自悔恨。

石达开被押过河后,“舍命全己军”的幻想已经破灭。此后的表现十分坚强,起先,清将骆秉章对他实行劝降,石达开严词以对,说:“吾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

石达开在敌人的屠刀面前,英勇不屈,慷慨就义。骆秉章对石达开施以凌迟,尤其残酷,时人周洵曾这样著文描述:“石王与曾仕和对缚于十字桩上。行刑人分持利刃,先剜额头皮,上掩双目,次剜双腕。曾文弱,不胜其楚,惨呼。石徐指之曰: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亦已如此,可耳。曾遂切唇无声。凡百余刀,剜全本殆遍,初流血,嗣仅淡血,最后仅滴黄水。??终刑,气早绝矣”。周洵赞石达开曰:“自就绑至刑场,均神气湛然,无一毫畏缩态。且系以凌迟极刑处死,至死亦均默然无声,真奇男子也。”石达开这种视死如归的气概证明他确是太平天国中的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原文”

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译文”

性情急躁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如烈火一般炽热,所有与他接触的人都会被焚热;一个刻薄寡恩的人,他的一言一行如冰雪一般冷酷,无论何人碰到他都要遇到残害。一头脑顽固而刻板的人,既像一潭死水,也像一株朽木,死沉沉的完全没有生机,这都不是能成大功业而造福于人类的人。

“解说”

不愉快的情绪,对于身体,确有生理影响。人在发怒时,胃出口处的肌肉骤然紧缩,胃里的东西出不去,整个消化管道会痉挛;所以许多人在暴怒时或稍后会感到腹部剧痛。同时红血球的数目激增,血液比平时凝结得快;心跳也显著加速,常常快到160次或220次,甚或更快,到怒消后才会恢复正常。血压也会急剧上升,从正常的130 左右剧升到230以上,时常引致严重后果。很多人在盛怒之际当场中风,因为他的血压上升太高,一根脑血管“爆”了。人在发怒时,心脏冠状动脉会跟着紧缩,可能紧缩到发生狭心症,时常引起致命的冠状动脉闭塞,这是从生理上来说。

从人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上说,人在发生情绪波动时,往往就失去了理性,从而使他看不清事情的发展,而做出盲目的行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比如两人因某事而发生口角,进而生怒,使矛盾激化,两人便大打出手,结果人的形体受到损伤。

内心冷毒的人,他的心处于偏执狂的状态,他的心已被外物完全异化,早已丧失了人的本性。这种人的心性被邪恶占据,就必然没有善意可言。内心冷毒而无热情,必然会使他的神智失去灵性,这样,就使人体自身不能与外界的信息相交流,不仅如此,他还与外在信息相对抗,对一切的东西都有毁灭的欲望。因为,冷毒的心性为护卫自身而拒绝外在的信息,这种拒绝的心态反映于外,便是偏激的行为或破坏的意念。他以破坏外物来保护自我,但是越是对外界破坏,内心产生的恐惧意识就越强烈,最终也将自己作为破坏的对象。养生者必须内心常存满腔热情,以调整心中的矛盾情感。

凝滞固执者,将自己静止在某种东西之上,就等于将自己置于被动的境地,处于挨打的位置。养生者在养生的实践中,若是不知灵活变动,那他就不能养生,反而会帮助外邪来害生。例如,别人以药补之法来养生,那是他身体正气虚的缘故。而你不是这种情况却也采取这样的方法,致使人体各机能无法接受,于是就发生了病变。养生,一定要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来制定养生之法,关键在适用于自己。

为人处事呆板,思维活动受到了限制,那他就无法准确判断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样,他就看不到危机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