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的这些事儿
16526200000020

第20章 居功臣第一的开国丞相萧何

★刘邦霸业的总军师

只有形成了一个由英雄组成的领导集团,才能最终造就一个新时代。领导艺术的本质,就是一个“知人、用人”。萧何用他超凡的领导才能,为刘邦领导集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残暴统治。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起义的火种迅速波及全国。刘邦与萧何乘机在沛县起事。建立起义军,投入反抗秦朝暴政之中。

从此,萧何成为刘邦夺取江山的最得力的助手,风雨同舟并一直辅佐刘邦成就了创建西汉的伟业。

萧何力助刘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实际上为中国推荐了一位时代英雄。自从沛县起事后,刘邦领导着起义队伍坚持与秦朝官兵作坚决斗争。刘邦深知自己的历史使命,不管是在与项梁、项羽叔侄俩领导的起义军并肩作战过程中,还是后来奉楚怀王之命西进攻秦,刘邦充分显示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英雄本色。他在萧何、曹参、张良、韩信等一批忠臣良将的辅佐帮助下,经过无数次艰苦鏖战,闯过无数道危难险境,终于在公元前207年10月率领10万之众大败秦军,直抵陕西灞上。这时奸臣赵高眼看大势已去,杀死秦二世胡亥,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秦王,而子婴又反过来将赵高诛杀。当刘邦军至咸阳城时,秦王子婴完全无力抵抗,只得率百官素车白马于轵道上向刘邦的军队投降。至此,秦王朝宣告正式灭亡。这使昔日的泗水亭长刘邦成为推翻秦朝暴政的赫赫功臣。

刘邦率大军入驻咸阳后,萧何对时局早有自己的估计。当刘邦及军士将领们皆留恋于秦宫的华丽建筑、宫娥彩女以及奇珍异宝时,萧何却径直去秦丞相府和御使大夫府,将两府中所有有关律令图书尽数收藏起来。这批图书资料在日后刘邦与项羽争霸天下时,对刘邦的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当年楚怀王在彭城军事会议上的约定,刘邦与项羽,谁先入关破秦,谁就为关中王,即秦王。当刘邦先行一步、大破秦军进入咸阳时,项羽也在河北大败秦军,军威大振。为争夺关中王之位,项羽随即率师40万直逼函谷关,怒气冲冲地破关而入,要撕毁当年怀王的约定,消灭刘邦,自立为王。面对强悍的项羽及其强大的军队,刘邦无力对抗,为此,他只得冒险亲赴鸿门宴谢罪,项羽依军师范增之计,让项庄舞剑,以掷杯为号,意欲杀死刘邦。这一次赴宴,刘邦差点丢掉性命,最后亏得项伯和张良等人的帮助才逃出虎口。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杀掉刘邦,于是就在分封诸侯王时大耍威风。他强言西蜀、汉中也属关中地区,因此就封刘邦为汉中王,威逼刘邦离开关中富庶之地,把他赶到巴蜀等偏远地方去。刘邦闻之非常气愤,本想与项羽一争雌雄,但萧何及时劝他道:“暂时屈居汉中胜于以死相拼。”萧何还给刘邦勾画了一个“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的谋取王权宏图。刘邦在这关键时刻听取了萧何之言,随即拜萧何为丞相,率部去南郑(今陕西汉中)就任汉王。

萧何身为汉王丞相,一则为刘邦勤理政务,二则为其广罗人才。其间,萧何为刘邦推荐了一名日后在争夺天下时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韩信。萧何一向唯才是举,既识别人才,又尊重人才,他深知欲夺取天下,没有一批能人和将才辅佐是不行的。起初,韩信在刘邦手下只任治粟都尉(即负责钱粮的一个小官),没被重用,出于失望,韩信也与当时一些想念中原家乡的士兵一道开小差逃跑了。韩信的逃跑本没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当时每天都有不少逃跑的官兵。然而,作为丞相的萧何听到韩信逃跑的消息,竟大惊失色,来不及禀报汉王刘邦就星夜追赶韩信去了。萧何不辞而别,有人将消息奏告刘邦,说:“丞相也跑了。”刘邦闻讯大为惊慌,因为萧何从沛县起事至今,早已成为他的左右手,没有萧何,刘邦深知大事难成。过了两天,萧何终于回来了,拜见刘邦后说明了自己离开的缘由。刘邦松了一口气,埋怨萧何说:“跑掉的将校已经几十个了,你都没去追,为何偏去追一个无名小卒韩信呢?”萧何答道:“那些人都算不得什么,但是韩信却是一个难得的栋梁之才,大王如果仅想当个汉中王,没有韩信尚可,如若想拥有天下,那么没有韩信怕是不行的。大王自己拿主意吧。”在萧何的竭力推荐下,逃兵韩信竟被拜为了大将军。不仅如此,刘邦还接受萧何的建议,选吉日,设坛场,举行了隆重的拜受仪式;萧何为刘邦追回了韩信,实际上是为刘邦夺取江山寻得了一位横扫千军的帅才。

★坐镇后方的总后勤

纵观整个楚汉战争,镇守关中,总管后勤的萧何起了关键的作用。由无数战役、时段组成的战争,说到底是一场经济实力的比拼。一旦缺乏实力的支持,如同只会打而不会挨打的拳师,终归会落败。刘邦立汉后重赏萧何,而且用了猎手与猎狗比喻,不愧为一代开国帝王。惜乎多数的战争看客,只关注前台的“演员”,而忽视了幕后的“老板”。

公元前206年8月,偏居南郑的汉王刘邦听取了大将军韩信提出的“先攻取关中,后图项羽”的建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声东击西之计出兵关中。此计果然奏效,秦降将章邯以为汉王修栈道是欲从栈道重返关中,却不曾料到从陈仓也有一条小路到南郑。这样一来,汉王大军已达关中,而三秦守将却毫无防范,刘邦很快夺取了函谷关以西广大地区,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随后刘邦挥师东进,正式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楚汉战争在历史上持续了4年之久。其间,刘邦皆亲统大军鏖战在第一线,把后方完全交托给了丞相萧何掌管。刘邦长期在前线作战,军队所需粮草辎重皆需后方及时供应和补充,这样才能保证作战的顺利进行。丞相萧何在多年的楚汉战争中始终是刘邦最坚强的后盾。他办事稳重,治国有方,当初刘邦暗渡陈仓直捣关中时,正是他留守汉中,使刘邦得以迅速收复三秦之地,现在汉王东进与项羽争霸天下,萧何再一次奉命留守后方,与太子刘盈一道,坐镇栎阳(今山西临潼东北)。萧何不愧为刘邦之忠臣,他倾注毕生之能治理关中,守住后方。其间,他采取了一系列治国之策,如制定法规法典,整顿社会秩序,修筑宫室及各级衙门府第,设社稷,立宗庙等等。在他的治理下,关中百姓安居乐业,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每年可以征得大量赋税,能为前线将士及时筹集和输送其所需要的军需和粮饷。刘邦在整个楚汉战争中曾有过多次胜利,同时也经历过惨痛的失败。然而,不论胜负与否,他都能得到一个强大稳固的后方的全力支持,兵员、粮草补充源源不断。因此,他虽与项羽作战,屡战屡败,却总是败而不垮,死而后生。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率部56万跨过河南全境,攻入项羽的都城彭城。此时项羽正在北方与田荣叛军作战,听到刘邦已打到了东边并占领了彭城的消息,即刻抽调3万精兵赶回彭城迎战。两军于彭城东郊展开决战,项羽的3万精兵大败号称50万大军的刘邦,汉军全线溃败,逃至谷、泗两河之中,一下淹死10多万人。楚军乘胜追击,将刘邦军队追至灵壁以东胜水河中,又砍杀、挤压、淹死10多万人。此时刘邦完全陷于重重包围之中。当形势非常危急时,幸得天空突然刮起一阵巨大的西北风,狂风迎面向楚军袭来,一时飞沙走石,日月无光,楚军顿时乱了阵脚,刘邦这才趁机带着几十个部将和侍卫骑马逃脱了。刘邦这一败几乎是全军覆没,他坐着太仆滕公驾的马车一直向西北逃跑,跑过沛县老家时,自己的亲眷也逃散了,后来在半道上救回他的儿子孝惠和女儿鲁光,但他的父亲和妻子却为楚军所俘。

他马不停蹄逃到下邑(今河南夏邑),召集了一些残兵败将,又继续向西直至荥阳(今河南郑州以西)才最终稳住脚跟。刘邦遭此惨败,按常理来说已再无力与项羽抗衡了。然而事情并非如此,在刘邦逃至荥阳后,丞相萧何及时调集了后方所有军饷物资送到前线来,并将关中所有军士,甚至连不合服役年龄的老少人员也都征集起来,送到前线,供刘邦指挥作战。这样一来,汉军得到了及时补养,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并在荥阳南打败了楚军的进攻,使之不能再往西进。此役,萧何在刘邦一生最关键的时刻极尽丞相之职,忠贞不二,为其重振军威、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萧何挽救了刘邦,实则也是争得了西汉王朝。其后,刘邦虽由于楚军对荥阳围困日久,粮草小济,只得施金蝉脱壳之计,从荥阳逃到成皋(荥阳县境内),并最后退入关中。退入关中后,刘邦在萧何的全力支持下,重整军队,再次从宛(河南南阳)、叶(河南叶县)一带领兵东出,乘项羽回军攻击彭越军之机,再次占领成皋,并驻军于修武、荥阳之间的广武,与闻讯回师赶来的项羽军形成对峙局面。此后,刘邦与项羽曾多次交锋,各有损伤,而萧何始终对刘邦忠心耿耿,全力支持,甚至将自己家人子弟数十人,都送到前线跟随刘邦打仗,这使刘邦对萧何更为放心,一扫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对付项羽。最后,持续4年的楚汉战争以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君临天下而告结束。从历史上看,项羽失败有他喜猜忌、不知人善任的原因,然而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项羽始终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他的军需粮草经常受到驻在下邳(今河南邳县东)的彭越军的骚扰。在整个楚汉战争中,项羽自始至终都处于东、西两面作战的处境,这是军事战争中的大忌。而最后,他也正是败在西面刘邦、北面韩信、南面彭越的合围之中。从项羽的失败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萧何在楚汉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此,刘邦曾给予萧何充分的肯定。公元前202年5月,刘邦即皇帝位,在洛阳南宫大宴开国元勋,并封赏功臣,此时,他毫不隐晦地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朕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军食,朕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朕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朕能用他们,故能够得天下。”然后,刘邦又用猎人与猎狗的关系作比喻来赞扬萧何,他说:在前线攻城略地的将士犹如猎狗,而萧何则是“放猎狗追捕、指示野兽行踪的猎人”,如果将两者进行比较,那么萧何较之那些将士,其功劳当然应更大一些。当时朝廷有一个名叫鄂千秋的人将萧何的历史功绩阐发得更为清楚,他历数萧何的功劳,说:“皇上与项羽对峙5年,常常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遣军队来补充。有时,就是没有皇上的命令,萧何也一次派遣几万人,正好应了皇上的急需。楚汉在荥阳相峙数年,军粮毫无积存,全靠萧何水陆运送关中粮食,军队才不致匮乏。皇上几次败退,失掉山东,全靠萧何保全关中,皇上才能重振旗鼓。这些都是创立汉家天下的万世之功。”正由于萧何在楚汉争霸战争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刘邦在封赏时给萧何的份额是最多的,封地也最大,而且上朝位次也排在最前面。另外刘邦还特许萧何佩剑上殿,免去其上殿后像其他大臣那样遵循的某些上殿礼仪。不仅如此,刘邦还另外加封萧何两千户封邑,回报萧何早年资助他200钱的恩德。刘邦如此厚待萧何应该说并不过分,萧何不仅为他争夺天下出了大力,而且是他登基后治理天下不可缺少的最得力的助手。

★安邦定国的柱石

西汉王朝建立后,功勋卓越的萧何成为开国宰相。他恪守自己的职责,为汉政权、为百姓做了大量实事,并在临终前推荐继承相国人选时宽容大度,不愧为一代人杰。

但从月下追韩信、筑坛拜韩信、设计杀韩信来看,萧何当属以突出政治为目的的典范。民间流传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俗语,似乎是对萧何与普通人有无共同人性的迷惑。刘邦在位12年,其间萧何一直为丞相。作为开国丞相,萧何为刘邦江山社稷的稳固安定,劳尽心力。

首先,他帮助刘邦制定《汉律》九章——治国安邦之大法。此法是在秦律基础上去掉夷三族和连坐法,增加了兴律、户律和厩律三章而修成。此法的实施巩固了中央集权,对汉朝开国后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萧何还协助刘邦实施了一系列安民富国的新政策,如重农抑商、轻徭薄赋、释放奴婢、招抚流亡等,使经过战乱的广大农民重新回归田里,安居乐业,使整个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其次,身为丞相的萧何始终维护刘邦所建立的刘氏王朝的权威和统一。刘邦在位期间,曾面临外患内忧的干扰,面对北疆匈奴的威胁,他采取了联姻和亲政策予以化解,解除了外患。在内忧方面,刘邦则一直担心一大批握有重兵且被封地的7个异姓诸侯王的反叛。当年刘邦为了笼络人心,曾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即齐王韩信(后改封楚王)、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韩王信、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等,但后来他逐渐感到这些异姓王的存在,是对中央政权的潜在威胁。为此,刘邦即位后,对这些异姓王进行了逐一清除和翦灭,在这一清除功臣和异己力量的过程中,萧何出于对国家统一的考虑,始终是支持刘邦的。如齐王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功臣,但也是刘邦最大的心腹之患。早期韩信曾统领北方齐地的军队,重权在握,因此,当项羽一被歼灭,刘邦就在定沟只身闯进韩信的营垒,用突然袭击的手段,收取了他的印信和兵权,并改齐王韩信为楚王,将韩信的部队一下子全夺走了。公元前201年,有人上疏说楚王韩信欲反,刘邦又采用陈甲之计,假装到南方云梦游猎而诱捕了韩信,并将韩信带上刑具,押上囚车带回洛阳。韩信被捕时仰天叹道:“果然如人所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回洛阳后,刘邦因没有充分理由杀韩信,就改封他为淮阴侯,实际上又剥夺了韩信楚国的兵权。公元前196年,巨鹿郡守陈狶公开反叛朝廷,自立代王,刘邦亲领军队镇压。这时,留守朝廷的吕后和萧何闻知韩信暗通陈狶,准备在京城起事,吕后无计,就请萧何拿主意。韩信是当年萧何极力推举而使之成为楚汉战争中的英雄,但当他欲与刘邦闹对立时,萧何对其则毫不手软。为抓住韩信,萧何心生一计,派一人假装从前线汉王那里回来,报告说陈狶已被活捉处死,因此他和吕后就通知朝中百官进宫庆贺。萧何为防止韩信托故不到,还亲自登门欺骗韩信说:“你虽然有病,还是勉强去祝贺一下为好。”话中既有关心,也有某种威慑成分,由此,韩信只得进宫。当韩信一跨进宫门,即刻就被吕后的武士绑缚起来,随即将他带至长乐宫的钟室斩首,并被灭除三族。萧何除掉韩信,消除了刘邦最大的心患,征战在外的刘邦闻知,则“且喜且怜之”,马上派使臣驰返长安,进拜萧何为相国,加封5000户,并派500名士兵日夜保卫萧何。刘邦此举,一则是对萧何的奖赏,二则也是对萧何的防范。萧何心领神会,在一谋士召平的劝说下,萧何谢绝了封赏,并捐出全部家产以作军资,这才使征兵在外的刘邦有所放心。

萧何不仅为刘邦立法、平叛,稳定朝纲,他的最大功绩实际上是恪守相国之职,大公无私,勤勤恳恳地为老百姓办实事,竭尽一国丞相所应尽的责任。他为相多年,深受老百姓的信任和爱戴。

萧何为官清廉,死后没有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什么田宅家产。他的高尚品德和超群才智,始终为后人所景仰和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