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强宋
1653000000080

第80章 墨守陈规,顺昌大捷

墨守陈规在现代是一个贬义成语,形容死板不变通。但探寻其典故却是赞颂坚不可摧的意思。“墨守”指的是春秋战国时墨家很善于守城,而陈规则是绍兴十年时知顺昌府大人的名字。挞懒掌权后积极与宋讲和,秦桧也通过巴结赵鼎复为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后来秦桧又排挤赵鼎当上首相,多年后张浚和赵鼎偶然在福建相遇,才知道都被秦桧整了。经过长时间谈判,挞懒和秦桧达成宋金停战协议。虽然高宗要求归还钦宗等许多要求未得满足,但得还大片国土和亲人,还是很高兴,大赏重臣,其中岳飞进封为太尉、武胜定国军节度使。但很多人认为这个协议与金约为伯侄,非常屈辱,而且山东、河北就收不回来了。岳飞声称中原乃至幽燕唾手可得,不需要议和,秦桧暗中怀恨在心;签书枢密院事王庶当面叱责秦桧,被罢官;翰林院编修胡铨上疏请斩秦桧等主和派,被贬往广西。此时秦桧一派势力毕竟很大,宋廷最终通过了议和的决议。

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1139年),宋廷以签书枢密院事王伦假端明殿学士,赴金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奉迎徽宗梓宫及宗室人员,到河南、陕西接受土地的官员也纷纷出发。其中,观文殿学士孟庚任东京留守,先期上任。济州防御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主管侍卫马军司刘锜任东京副留守,带兵后继赶到。刘锜的兵力主要是前护副军,也就是王彦的八字军3.7万人,临行前又从殿前司划拨了3000人,共4万兵前往东京。刘锜从临安出发,溯江而上,有2200里路程,快到顺昌府时,得到了金人败盟来侵的消息。原来金国内部已经发生剧变,沈王兀术升任都元帅后,联合陈王完颜希尹斗倒了挞懒,挞懒在逃往南宋途中被兀术追杀。和平天使挞懒一死,战争狂人兀术立即改弦更张,扣押王伦,不顾盛夏不宜作战,急令抢占原伪齐国土。右副元帅撒离喝入陕西,骠骑大将军李成入河南,兀术自率精兵十余万入汴京。刘锜尚未到达,光杆司令孟庚只好投降,兀术又立即率兵继续向南进攻顺昌府。

刘锜带轻兵弃舟陆行,赶到顺昌,辎重大部队尤其是最精锐的选锋、游奕两军未能跟上,加上顺昌当地部队也只有不足两万兵。陈规告诉刘锜顺昌府屯有不少粮食,但很多人都认为顺昌无险可守,应赶紧保护老幼退回江南。刘锜慨然道:“我本来赴任东京留守,现在东京已失,但我们仍然有城可守,怎能放弃?我意已决,敢言去者斩!”并凿沉船只,以示决无去意。刘锜又将全家搬到顺昌府,在门口堆满薪柴,告诉守卫一旦作战不利,就举家自焚,不辱敌手!刘锜气盖云天,全城军民也无不气激,愿与刘将军共同坚守,男子备战守,妇人砺刀剑,万众一心对抗金军。尤其是八字军,由于是游击队出身,在御前军中地位较低,经常遭其他部队欺负,还因此发生过械斗,这一次争相呼跃:“平时人们欺负我八字军,今天要为国家破贼立功!”刘锜、陈规亲自在城上准备守御,6天后金军游骑来到城下,继而大兵包围顺昌。刘锜在城下设伏,生擒金军千户阿黑等二人,问出韩常在离城30里的白沙涡扎营。刘锜遣千余人夜袭韩营,金军无备,被杀伤甚重。继而金军三路都统、葛王完颜乌禄与龙虎大王突合速合兵三万来到城下。

刘锜下令大开诸门,金人犹豫了很久还是不敢接近,是历史上“空城计”的一次成功典范。金军不敢进城,只在城外射箭,但岂是神臂弓的对手,只好退却。金军一退,刘锜立即派步兵出城邀击,金军溺河死者无数,损失铁骑数千。宋廷在后方已得知顺昌的情况,特授刘锜鼎州观察使、枢密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并派刘光世率军赴援。宋廷又封韩世忠为太保、英国公,张俊为少师、济国公,岳飞为少保,与金国全面开战。顺昌城下的金兵越来越多,陈规又提出许多守城策略,刘锜一一采纳,遣骁将阎充募500勇士夜袭金营。当晚,闪电频繁,黑暗中宋军借着电光,见辫发者便砍。金军一时陷入混乱,自相砍杀,死伤惨重,退却15里扎营。刘锜又募百人继续劫营,有人请衔枚行军,以免被发现。刘锜哈哈大笑,令全军吹着竹哨进攻金营。宋军待电光起就奋击,停电则藏匿不动,并以竹哨为信,聚散自如。金军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终夜自战,积尸盈野”,只好退去。数日后,越国王、都元帅兀术率十万大军赶到顺昌,责备诸将作战不力。诸将答道:“南军已今非昔比,国王自己去看看便知。

”兀术来到城下,见城池简陋,豪言道:“这城墙我一脚就可以踢倒!明早在府衙会餐,诸军抢得子女金帛可以自留,成年男子全部杀掉!”并折箭为誓,金军士气大振,狂呼愿随都元帅杀掠。而宋军诸将见敌军势大,认为可以乘胜全军而返。刘锜道:“朝廷危急,正当用兵之际,何况我们已经挫败敌人锋锐,军势稍振,虽然众寡悬殊,但有进无退。现在兀术大军已到,我军一动,必然遭到邀击,则前功尽弃。敌军还会趁势进攻两淮,震惊江浙,我等平生报国之志,反成误国之罪啊!”众人感慨,愿随刘锜尽忠。刘锜曾派间谍让兀术以为自己是个花花公子,非常轻敌,甚至连炮石、鹅车等工具都不带来。刘锜派耿训主动向兀术下战书,兀术怒道:“刘锜怎敢与我战?我一脚就要踢倒城墙!”耿训答道:“刘太尉不但要和四太子战,还说四太子必然不敢过河,愿意献浮桥五座,过河来战。”兀术立即答应明日会战!第二天,金军果然通过浮桥,到城下列阵邀战。事前刘锜已在上游下毒,戒令士卒虽渴死不准饮。当时六月天气大热,刘锜让宋军轮番卫戍,充分休息。而金军急于进攻,人马不卸甲,非常渴累,饮水后不少人中毒。

宋军诸将在城上观察金军阵形,都认为应先攻韩常部,刘锜认为即使击退韩常,只要兀术挺住不动还是没用,只要击退兀术本部,其余部队自然就会溃散。清晨天气清凉时刘锜按兵不动,将铠甲放在日光下暴晒,下午天气变热突然派数百人穿着热甲出西门接战,紧接着派数千人出南门,直奔兀术本部,与金军决战!这一次兀术带来了他的精锐部队:长胜军。这不是郭药师的常胜军,而是兀术手下从未败过的无敌战阵。中央主阵由铁浮屠推进,三人一组,身后拖着拒马桩,每进一步,拒马桩便跟进一步,战士有进无退。两侧翼则以铁骑为拐子马包抄。这支战队全部由女真完颜本部战士组成,专用于攻坚,从无败绩,故号称“长胜军”。刘锜派数千钢甲重斧兵,专克铁浮屠。宋军用标枪挑开金兵铁兜,再用巨斧劈砍。统制官赵撙、韩直身中数箭,仍奋战不已。文官陈规在城头督战,被流矢射中衣襟,毫无惧色。宋军气血激昂,愈战愈勇,铁浮屠损失惨重。金军以拐子马来合,宋军中的河北义军主动请缨,将其迎头痛击。战至下午,金军损失太大,被迫将阵形后撤。宋军设好据马桩,就地用餐,金军远望却不敢来攻。

宋军不慌不忙吃完饭,养足力气,撤开拒马桩又发起新一轮冲击。又累又饿还中了点毒的残败金军哪里还能抵抗,大溃而去。四太子这一次非常倒霉,当晚暴雨,平地水深尺余,刘锜趁机劫营,兀术苦不堪言,拔营北去。刘锜又遣兵邀击,金兵只顾北逃,被追杀者万余。兀术逃回陈州,痛骂诸将,自韩常以下都挨了鞭子。其实这仗是他自己亲自指挥的,应该承担首责,此举有失名将风范。刘锜进封武泰军节度使、侍卫马军都虞候、知顺昌府。陈规进封枢密直学士、淮西安抚使、知庐州,却很快卒于任上,享年70岁,赠右正议大夫,谥号智敏,后追封忠利侯,立贤守庙。陈规以一介文官带兵守城,立功无数,着有《攻守方略》传世,被视为古代守城的经典教科书。建炎三年出使金国的徽猷阁待制洪皓,一直被扣留在北方,顽强不屈,被称为“宋之苏武”,他从北方偷传消息说顺昌之战后金人震恐,将财物都迁往北方,可能是准备放弃中原甚至幽燕了!所以当时很多人认为如果诸将齐心协力,不说收复幽燕,至少可以收复汴京。刘锜、陈规在中原战场取得顺昌大捷同时,吴璘也在川陕战场大败撒离喝,形势突然变得对宋帝国非常有利。但秦桧坚持要求停战,失去良机,殊为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