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健康课
16547300000014

第14章 顺利度过青春期(3)

手淫是指通过自我抚弄或刺激性器官而产生性兴奋或性高潮的一种行为,这种刺激可以通过手或是某种物体,来诱导发生。手淫在青春期男、女均可发生,以男性更多见。我国传统观念认为,手淫可以耗精伤髓、大伤元气,不仅眼下是百病之源,以后还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也确有一些青少年因手淫而导致精神委靡,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发生。其实,自我谴责、悔恨心理才是一切手淫危害的真正根源。如果自己已经有了这种习惯,一定要慎重处之,既不要背负太大的包袱,也不要轻视因此而带来的问题。

这样来看待手淫问题:

学习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任何一个身体发育正常的人都有性需求,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尤其是处于身体发育中的青少年,对性急于了解的心情更在情理之中。但是一定要注意获得性满足的渠道,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阅读与性有关的正规书籍或杂志。对于性心理相对稚嫩的青少年来说,了解得多了,自然就会发现,原来性不仅具有它固有的美好、神秘一面,而且还具有脆弱的一面。只有在我们各方面的条件都能够承受的情况下,绽放出来的才是最美丽的花朵。

克服手淫绝对有害的消极心态。应该知道,手淫是一种自慰手段,是释放性能量、缓和性心理紧张的一种措施。当然,手淫过度也是不利的,过度的手淫会使肉体的性感高潮在无须异性的正常诱惑下就得以满足,这是一种异常的、变态的性满足方式。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手淫的危害,也不提倡手淫。但是,那些认为手淫是“危害健康的不良习惯”、“不道德行为”或“犯罪行为”的传统观念则一定要摒弃。

和父母、同伴营造出良好的关系。自慰的行为,会使孩子减少与同伴和父母的亲近、联系。同样的,同伴及父母对他的感化力也相应降低。其实,手淫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心与爱护,父母的爱和关怀不仅能满足孩子,而且能扩大他的需求——情爱和被人接纳。了解爱的孩子,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换取亲密的感情和眷爱。一旦孩子把重心从满足自己转移到对父母的感情和对其他事物的兴趣上,则手淫就不再是满足他的惟一事物了。到了这个地步时,克服自慰行为就不再是大问题,只是等待解决的意外事件而已。

医学专家吴阶平曾经说过:“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而烦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就不再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这句话可以帮我们正确地看待并解决手淫问题。

十一、你是“棉花人儿”吗

利宏曾在一所私立小学念一年级,一直住校的他因为考试常常不及格而被迫转了一次学。利宏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经济条件不错。担心儿子再这样下去就毁了,父母找到了冯老师,希望她能帮助儿子培养良好的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有天晚上,在家庭老师家中,正写作业的利宏看到自己钢笔快要掉了,他手也不挡一下,就看着钢笔从桌子上掉下去。

“为什么不去挡一把呢?”家庭老师心痛地问。

“摔坏了再买新的。”利宏满脸不屑。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我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几乎是独一无二的,父母亲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青少年从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常常早晨起来被不叠,晚上洗脚父母代劳。许多同学从幼儿园到小学都由父母接送,还有人成了家里实际上的小“皇帝”。这样的孩子从来没有将来凭自己的劳动、奋斗过幸福生活的观念,躺在父母给自己创造的“阿拉伯飞毯”之上恣意享乐。有的孩子以父母有钱为荣,小小年纪便讲阔气、摆排场,模仿大人的样子,拿着父母给的钱挥金如土……就这样,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青少年成了受不了风雨的“棉花人儿”,青少年在心理上缺乏真正要独立的意识,缺乏心理上的准备。

在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中长大的青少年,一旦步入社会,开始自己人生的旅途,丢掉了父母的支撑,将如何生存?这些,大家都想过吗?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出于他们对孩子无私的爱,然而,青少年不能就这样永远窝在“爱巢”里,独生子女更应该学会独立,因为,当父母与祖辈都老了的时候,惟一能照顾他们的只有我们;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离我们而去的时候,自己甚至没有一个兄弟姐妹来互相扶持……

所以,你应该在心理上早日树立独立意识,同时在行动上让自己真正学会独立。什么才叫独立?所谓独立,并不是用对父母、老师的逆反或者模仿大人的抽烟喝酒等行为来体现的,它指的是对社会、人生等各种问题的独到见解,指的是探索社会、设计人生的独自能力,指的是克服困难,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生存、发展的自立精神……一句话,独立性,是人生的支柱!

怎样才能学会独立自主呢?

应该从小就注意培养自己的自立精神,同时,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美好、舒适,从而在心理上作好准备。如读书、社会生活、与人交往等活动中可能出现挫折,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在独自克服困难的同时使自己的意志得到磨炼。

另外,要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挫折可成为弱者巨大的精神压力,也可成为强者勇往直前的动力。要意识到坚强的性格需要个人有意识地磨炼,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歌德曾说过:倘不是就眼泪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人生之味的。所以,要树立坚定的目标,培养乐观精神,这样一来就能从逆境中奋起。

要主动意识到父母的溺爱对自己的成长不利,用适当的方式拒绝他们的溺爱和过度保护。这样父母看到了你的成长,也会为你感到高兴的。

向那些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同学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付诸行动,不畏挫折地为之奋斗。一个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能够奋起的人,没有人会说他是“棉花人”。

十二、我爱奇装异服

要问班里的同学之中谁最“引人注目”,非小寒莫属,他是班上最标新立异的一个人,衣服专挑怪模怪样的,颜色要是五颜六色的。同时还不满足于此,他还经常搞些“创造发明”,一套崭新的牛仔服在他手中会被改得千疮百孔,然后打上许多补丁,再在地上磨一磨,蹭得很有“废墟感”了才会穿在身上。他经常嘲笑那些穿着正经的同学,说他们一点时代感都没有,是“木头脑袋,迂腐得像孔乙己……”,他俨然是班里的时尚权威,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认同期,他们急切地期待着自己也被周围的人所认同。但枯燥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他个性的不被显现,因而也就很容易在其他的方面,比如服饰、消费上显现自己,认为越怪越好,出手越大方越好……这些都是内心的空虚在作怪,有必要审视一下自己是否有过这种或与之类似的行为。

怎样对待这种行为?

增强自信。归根到底,过于追求奇特的服饰是由于对自身形象的不自信所造成的,想借助服饰来弥补形象上的不足,但是事情会向你想像中发展吗?也许会有人因为你的“个性”而欣赏你,但如果你觉得奇异、怪诞的服饰穿在身上就是个性,那就错了。怪异的服饰会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甚至恶心的感觉。所以不要舍本而逐末,增强自信才是本。

不要疏远同学。你怪异的打扮会在无形之中疏远你与同学之间的距离,他们可不想与你站在一起而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那样他们会觉得很不自在。看看你周围的人吧,不要太“卓尔不群”。当然,如何穿着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你有穿任何款式服饰的权利,但也要考虑一下这样做的后果,如果说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你交朋友,你还愿意那样固执己见吗?

加强美学修养。人体美包括外在美和心灵美,但关键是后者。一个人光有漂亮的外表也是不美的,只有一颗美的心灵加一个美的外表才是真正的美,正如荀子在《非相》篇中写道:“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象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对中学生来说,外在美就是体质健全,五官端正,衣着得体适合,要求穿适合中学生的服饰,留适合中学生的发型。

和谐才是美。记住一个道理:是否引人注目,关键不在于你的服饰是否怪异,而在于整体感觉是否和谐、恰当。

十三、迷恋武侠

自从在爸爸同事家里的书桌上发现了一本武侠小说之后,古迁变得“听话”起来,每天天刚蒙蒙亮便爬起来,在台灯下面看小说;到了上课的时候就把小说放在桌肚里偷偷看;吃饭的时候也是一边吃一边看。不到一个月,他便已经看完三部小说了,有些精彩的段落他甚至还能够背诵下来。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小说里复杂的情节、精彩的打斗、奇异的际遇、丰富的情感,能打动每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书中的悬念会吸引你一步步看下去,逼迫你不停地看下去,否则连吃饭都没有滋味。因此,有人称之为“精神鸦片”。武侠小说不是不能看,而是应该有限度地看,毕竟,武侠不是现实,他构筑的只是一个童话世界。超越了一定的界限,只会耗掉你的时间,浪费你的精力,如果因此而影响了你的学习,则是得不偿失的。

正确看待武侠小说:

加强团队意识。武侠小说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是团队意识。武侠小说里有的是一个人横扫千军万马的雄壮场面。迷恋于武侠的人特别崇尚个人主义,封闭自己,妄自尊大,不与外界合作。即使建立起了团队,也不可能长久维持。因为里面必定有一个”帮主“,其他的人也是论资排辈,互相听不进去劝告。团队成员之间不仅没有事业上的合作,也没有现实利益的关联,内部也没有明确的运作规则,所以很难持久。现实中的你不能沉溺于一个人的世界中,要知道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成功观。武侠小说里渲染的是机会成功主义,你可以在很多武侠小说上看到这样的情节:一个身背杀父之仇的小子凭着蛮劲去报仇,结果被仇人追杀。而后掉入悬崖,昏迷不醒。醒后在岩洞内获千古传世秘笈一本,遂刻苦修炼,终报大仇。这样的情节会让人歪曲成功的真意,而变得惰于奋斗,对于年轻人而言,更是危害无穷。必须明白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武侠小说将人生过于理想化了,里面的主人公总会有用不完的黄金白银,周围总会有无数美人陪伴,他们的武功能上天入地,能呼风唤雨……活在现实中的人们看武侠小说,很容易引起心理上的挫折感,久而久之,必然会走向极端。武侠小说让人过早地“成熟”了,过早的成熟让人失去了纯洁,失去了一部分宝贵的人性。这些人也许有号召力,有亲和力,但他们永远与人格魅力无缘了。

十四、我的眼里只有你——“追星”

班里的同学大多都有一个自己崇拜或喜欢的明星,杨阳也不例外。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她对自己喜欢的明星格外热爱和崇拜:

大明星出了新专辑自然是不能不买的;

每个星期还要剩下父母给的零花钱去买偶像的大幅海报或小贴画;

不允许别人说她偶像的不好,否则准跟你急;

要是碰上演唱会更是拼命也要买到票去看:有一次,偶像来内地开演唱会,偏偏只到上海这一站,杨阳硬是赖着让爸爸带她去了上海看那场演唱会……

从心理学上看,青春期的孩子出现追星现象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青春期的你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开始希望摆脱成人权威的影子,找到自我,实现自我。但是这时的你在身体、心理、经济基础、社会经验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成熟程度,所以,你注定要处在一个想要找到独立自我又难以实现的境地。这时候的你在心理上需要一个理想化的化身,来寄托你的“自我”形象,于是各种明星以他们的特质迎合了你的需求,在你的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其次,青春期的你开始产生了朦胧的性意识,开始向往了解异性,与异性交往。所以在这时,明星们以他们美丽的外形、出众的气质、或某一方面的能力赢得了你的欣赏,成为你心中理想的化身。另一方面,现实中青春期的我们不可能与某一个异性真正地进行亲密的交往,于是,明星们——尤其是异性的明星们成为了你心中的“王子”和“公主”,成为你心中美好的异性形象的寄托,你在追逐的过程中不必担心别人的流言蜚语和诧异的目光。

此外,“追星族”们很容易因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等原因组成团体,你在这样的团体中很容易找到每个人都需要的团体关系,找到彼此的共同话题和精神上的共鸣,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从某种角度说,追星是青春期的孩子的一种需要,它的出现是正常的。不过,要是追星丧志,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或者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就不好了。

弄清你为什么迷恋追星,对他们有个正确态度:

全面地认识你喜爱的明星吧。通常明星们展示给我们的,是他们最璀璨亮丽的一面,而任何人都有缺陷或不够出众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擦亮自己的眼睛,在欣赏他们闪光点的同时,认识到他们的缺点,避免盲目的、肤浅的狂热崇拜。尤其是有些明星往往只是凭着外型或者几首主打歌成名,在道德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更不值得我们去疯狂崇拜他们整个人了。

千万不要追星丧志。追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以此为理由让自己放纵地去追星,为了听“星”们的歌、买“星”们的画报、看“星”们的演唱会等等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会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吧。

不要因为喜欢某个明星就去刻意模仿,反而失去了真正的自己。也许你认为“追星”是一种个性,可真正的个性是保持你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盲目地模仿。

有很多明星确实有许多平常人不具备的特质成就,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或奋斗目标,让自己不断努力吧。多了解一下明星们的成功之路和奋斗过程,从他们那里汲取自己奋斗的力量。

明星不只是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把你的视野拓宽一些,你会发现生活中有更多其他行业的“明星”甚至是伟人值得你去敬仰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