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
16547900000019

第19章 思想篇(4)

1778年7月2日,卢梭因大脑浮肿病在吉拉尔丹的埃默农维尔的公园里去世。1794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的骨灰被移人巴黎先贤祠,与伏尔泰的墓并列。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富有独创精神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激进的民主主义政治学说成为近代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对法国大革命更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卢梭32岁时开始和一个不识字的洗衣妇栽莱丝·勒·瓦瑟密切往来,并一度为她不得不忍受的孤独而感到内疚。她是一个能干的家庭主妇,耐心地照料了卢梭这个非常难以相处的人,并为他生了5个孩子。他们俩似乎都不想要这些孩子,便把这些孩子送进了育婴堂。

尽管戴莱丝从未让卢梭见到那些孩子,卢梭也从未要求看看他们,但毫无疑问,他承认那些孩子的存在。让人惊讶的是,卢梭这个遗弃了自己的孩子的人,却是最早提倡母乳喂养好处的人。

马克思与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他的哲学:“在他那里,辩汪法是倒立着的。”在死于一场霍乱冉馒袭爵,他的身影仍酗遮掩了一个多世纪的哲学发展历展历程。

古典哲学的泰斗——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黑格尔于1770年8月27日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城一个官僚家庭,父亲是税局书记,母亲是一个有多方面教养的人。中学时代的黑格尔就对哲学产生了兴趣,曾大段抄录著名哲学家洛克、休谟、康德的著作,并在笔记本上专门搜集各种定义。1788年,他作为公费生考入蒂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

1793年,正当法国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时,黑格尔已经完成了两年神学和三年哲学的学习,以第四名的成绩从蒂宾根神学院毕业了。上学期间毗邻的法国大革命浪潮,完全改变了黑格尔的生活方向。社会政治问题开始闯入黑格尔的生活,关心政治成为他终生的“癖好”。他欣喜地注视着大革命的进程,考虑着德国和人类的政治前途。在蒂宾根的俱乐部里,年轻的黑格尔成了积极分子,他在集会上发表的演说,常博得同道们的喝彩。

毕业后,黑格尔没有去当牧师,而是到了卢梭的故乡瑞士做了一名家庭教师。这一职业给了他充足的时间去研究哲学和古希腊文学。他居住在伯尔尼,利用闲暇,穿梭出入于一家大图书馆,先后阅读了爱德华·吉本关于罗马帝国衰落的著作,孟德斯鸠男爵的《论法的精神》,以及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献。他也研究批判了哲学家康德,受其宗教论文的启发,他也撰写了一些文章。大约一个世纪以后,这些文章被辑人《黑格尔青年时代的神学著作》,直到那时,才引起广泛的关注。

1796年8月,黑格尔收到好朋友荷尔德林的来信,推荐他到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任家庭教师。黑格尔为能与挚友重逢而感到欢欣。他在荷尔德林的父母家里住了短暂的时间之后,就去了法兰克福。同从前一样,他在这里仍旧关心政治和社会发展。

1799年,黑格尔的父亲去世后,给他留下一点遗产,加上他自己的一点积蓄,黑格尔觉得这些钱足以使他完全献身于哲学事业了。他首先渴望是登上大学的讲台。他选择了当时德国哲学的中心城市耶拿。因为耶拿是普鲁士的大学城。德国好多优秀青年和知识分子都聚集在这里。在好朋友谢林的帮助下,1801年1月,31岁的黑格尔终于来到耶拿大学任教。

在耶拿,黑格尔用自己的真实名字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费希特哲学体系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在这篇文章中,他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批评了当时很流行的主观唯心主义。1801年8月,耶拿大学通过了黑格尔的论文答辩。从此,他取得了大学的授课资格和讲师的头衔。

但是,黑格尔在耶拿大学的生活和事业,并非一切遂心如意。学校当局处处跟他过不去,发给他的薪水也很微薄。因而黑格尔的日常生活十分拮据。

1806年10月,当黑格尔正在耶拿大学过着平静的学者生活时,拿破仑出兵进犯耶拿城。拿破仑在战斗中击败了驻守耶拿的普鲁士军队。1806年10月13日,耶拿城被法国人占领。在法国军队面前,黑格尔拿着尚未寄出的最后几页稿子,外出避难。战争破坏了学校的教学活动。黑格尔失了业,穷得一文不名。幸亏他的一位巴伐利亚有钱朋友帮助他逃出耶拿,来到巴伐利亚。巴伐利亚虽然是德国的一个省,但它又相对独立。

在巴伐利亚,41岁的黑格尔爱上了比他年轻二十多岁的玛丽·冯·图赫尔。经过巴伐利亚国王的批准,他们于1811年9月16日举行婚礼。他们的幸福结合一共持续了20年,直到黑格尔61岁故世为止。

黑格尔认为,婚姻不仅仅是赤裸裸的两性关系,也不仅仅是市民间的契约关系,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说得更透彻一点,它实质上是一种伦理关系,夫妻间的爱是具有法律意义上的伦理性的爱。新婚后仅半年时间,黑格尔二十多万字的《大逻辑》上卷就问世了。为此,黑格尔动情地在日记里写道:“女性的力量是伟大而神圣的!”

1816年秋,他接受了海德堡大学的聘请,成了一名真正的大学教授。第二年利用演讲机会,他出版了《哲学全书纲要》一书,第一次完整地展示了他的哲学体系。他把这个试图包容一切的体系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部分。在这个体系里黑格尔用辩证的方法阐述了绝对精神的发展历程:绝对精神首先在自身中发展,而后它外化为自然,最后又回到自身。发展的模式是“正、反、合”三段式,被黑格尔安排得整齐划一。整个体系的三大段式里边套着小三段,小三段里层层向下分为更小的三段。

借助于哲学上的成就,黑格尔的社会声望不断攀升。1818年,黑格尔应普鲁士当局之邀,赴柏林大学执掌教席。在大学里,他教授法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及艺术哲学等课程,深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的敬重。

1821年他整理出版了他的著作《天赋权利和国家理论概念》(后易名为《法哲学》),柏林大学是普鲁士国家的大学,教授是领取国家薪俸的官员。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个命题,得到了当局的赞赏,他的哲学也被普鲁士当局推崇为国家哲学。《法哲学》出版之后,黑格尔似乎完全投身于讲课。

1823年至1827年,他的活动达到高潮。他的讲稿一再被修改和补充。编辑者出版的黑格尔有关美学、宗教哲学、历史哲学以及哲学史等方面的著作,主要来自学生们的笔记,而逻辑学、心理学以及自然哲学方面的著作,则以说明性和解释性注释的形式附加在“全书”相应部分的后面。这些年里,来自国内外的成千上万的听众,都受到他的影响;那些狂热的或智慧的信徒,把他的声名传播到海外。1830年,他出任大学校长,一年后又获腓特烈·威廉三世授予的勋章,第二年,因染上霍乱溘然去世。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出发‘创立了空前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辩证法的一般形式,并把辩证法运用于他所研究的各个领域。这一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前提。

当黑格尔还在耶拿大学任讲师时,有一次,他竞心不在焉地提前一个小时进了课堂。坐在教室里的是另一班学生,他却浑然不觉,一上讲台就开始有板有眼地讲他的课。一个学生暗示他弄错了,他也未予理睬。一个小时后,他自己的学生们来到教室门口,十分惊讶,待他们知道他搞错了后,好奇地站在外边都想看看黑格尔怎样收场。黑格尔一本正经地说:“诸位,感官可靠性是否真正可靠,首先取决于关于自身的意识经验。我们一直以为感官是可靠的。本人在一个小时前却对此有了一次特别的经验。”说完他的嘴角掠过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微笑,但迅即消失,一切照常进行。

在他逝世一个世纪以后,信仰他的思想的人数已超过十亿。然而在他如燧石般闪亮的一生中,却经历着常人无法想像的打磨。

点亮共产主义火炬的

——德国思想家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年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一个律师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

1830年马克思人特里尔的弗里德里希一威廉中学学习。在同学中,他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他那独立思考的能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目睹普鲁士社会的不公正,以及专制政府对父亲及其参与的民主运动的迫害,不禁产生了某种崇高理想。在他的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他用下面这样一段话结束了文章:“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带着中学时代的理想,马克思于1835年10月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希腊罗马神话和艺术史。第二年转入了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在柏林期间,马克思接受了在柏林广泛流行的黑格尔哲学并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拥护者。他参加了该派的“博士俱乐部”,批判封建专制,成了俱乐部的精神领袖。在施特拉劳养病期间,他“把黑格尔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并深入地研究了黑格尔学生的著作。1839年起他埋头研究古希腊哲学,这影响了他的正常学业。在朋友们的劝说下,他把他的博士论文送到了对学业成绩要求比较宽松的耶拿大学,1841年4月他取得了博士学位。

从1842年开始,鉴于当时普鲁士政府实行反动统治,马克思被迫放弃了做学者的志愿,投身于政治斗争。他为《莱茵报》撰写揭露批判反动政治的稿件,并于同年10月被聘为该报主编,以报纸为阵地展开了反对社会政治黑暗和精神压迫的英勇斗争,《莱茵报》成为全德国民主界的喉舌。这种情况引起了普鲁士政府当局的极大恐慌和不满,1843年4月报纸被查封。

马克思通过参加现实的社会斗争,开始怀疑和批判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法的唯心主义原则。1843年底他来到法国巴黎,直接投身于工人运动。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直到1845年1月被驱逐出境为止。这其间,于1844年初,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马克思创办了《德法年鉴》杂志,第一次指出了无产阶级是惟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

在巴黎,他与恩格斯结下了至死不渝的伟大友谊。第二年,他来到布鲁塞尔,因为反动派的疯狂迫害,他被迫放弃了普鲁士国籍。1847年马克思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并接受委托与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

19世纪中叶,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所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加深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1848年初开始,欧洲各国相继爆发了革命。1871年3月18日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把这个时期的欧洲革命推向了高潮。面对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新的任务、新的问题,促使马克思坐下来对政治经济学进行专门的研究。而作为这种研究的杰出成果就是《资本论》。

为了写这部书,他翻阅的资料汗牛充栋,读过、做过笔记或摘录的书有一千五百多种,他白天埋头在大英博物馆,往往无意双脚擦地,久而久之,竟在他常坐的坐位下留了印迹。在这本光照后世的书中他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存在的基础是对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占有,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秘密,并从经济上论述了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圣马丁堂里,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会议,成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群众性国际组织——国际工人协会,也就是第一国际。马克思通过一位法国人的介绍作为德国工人代表被邀参加大会,默默地坐在主席台上。当时与会者代表着各种繁杂的思想流派,也夹杂着狭隘的宗派主义情绪。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接受了为协会起草《成立宣言》和《章程》的任务。马克思在名义上只是总委员会的一般委员,但实际上却是国际的灵魂。随着第一国际的威望逐渐提高,会员人数也大为增加,到1869年已达到约80万人。它几次支持欧洲各国工会与雇主进行斗争都取得了成功。

巴黎公社失败后,欧美各国工人运动吸取了教训,把建立独立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鉴于这种形势,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国际工人协会于1876年7月15日在美国费拉德尔非亚城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后宣告解散。接着他大力帮助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独立发展。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工人党不服马、恩警告,同拉萨尔派合并,通过了《哥达纲领》,否定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马克思为此抱病写作了《哥达纲领批判》。在1879年法国社会主义工人联盟建立时,其领导人盖得到伦敦向马克思请教,马克思口授了《工人联盟纲领》的导言部分,并构想了纲领的许多内容。

与此同时,马克思仍在致力于《资本论》的辛勤笔耕。反动政府的迫害、极端贫困的生活、忘我的学习和工作以及十分紧张的理论著述和实际革命活动,都严重地损害了马克思的身体。

1881年12月2日,马克思拖着衰弱的病体,经受了爱妻燕妮去世的沉重打击。燕妮去世前一周,马克思一直守护在她身边。在燕妮谢世这天,马克思实际上也已经“死了”!

就在马克思极端衰弱不堪的情况下,1882年夏,马克思的大女儿也骤然去世了。这雪上加霜的噩耗,使马克思遭受到致命的打击。他患的急性支气管炎急剧恶化,使他根本不能吞咽食物。

1883年2月,马克思的肺叶生出肿疡。大量服药不但不起作用,反而严重损坏了他的食欲与消化系统,并导致他日渐虚弱无力。

1883年3月14日午后,马克思平静地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毫无痛苦地沉人永恒的长眠之中。按马克思生前遗愿,3月17日,马克思被静静地安葬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中爱妻燕妮的墓穴中。在马克思墓前,只站着十几位他生前最忠实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