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式面子学
16613600000014

第14章 巧妙应对别人不给自己面子的时候(2)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大肚弥勒佛的真实写照。比尔·盖茨曾说过:“没有豁达就没有宽松。”豁达是一种超脱,是自我精神的解放,豁达是一种宽容,能容人才能为他人所容。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始终理解别人,包容别人,不仅能够让人们乐意与我们交往,自己也能在这样的交往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莎士比亚幼年时期,每年都有剧团来他的家乡演出。莎士比亚耳濡目染,在很小的时候就播下了爱好戏剧的种子,他暗暗发誓:要终身从事戏剧事业。莎士比亚13岁的时候,父亲破产,他只得中途退学。面对困苦的生活,莎士比亚没有心灰意冷。

他明白,做个戏剧家,要有丰富的知识。因此,他“贪婪”地读着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自修希腊文和拉丁文,多方面地吸取营养。莎士比亚还主动到戏院做马夫。日子一长,他和看门人混熟了,看门人特许他从小洞里和门缝里窥看戏台上的演出。莎士比亚边看边细心琢磨角色和剧情。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是他发奋读书、苦练演戏本领的时候。莎士比亚凭借自己的刻苦和勤奋努力,很快掌握了许多戏剧知识。

后来他到剧团里演配角。他抓住这个机会,在实践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才能。就这样,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在此基础上,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就写出了《亨利六世》等3部剧本。紧接着,他又写出了《理查三世》、《错误的喜剧》等剧本,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当时,英国戏剧界正活跃着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剧作家,他们对莎士比亚很轻视,根本瞧不起仅有5年学历的莎士比亚,他们都咒骂莎士比亚偷窃了“孔雀的羽毛”,是混入白鸽队伍中的“乌鸦”。莎士比亚对这些谩骂和攻击不予理会,孜孜不倦,埋头创作。

在其后20年的时间里,莎士比亚以惊人的速度,高质高产地写成了叙事长诗两部,戏剧37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

侮辱、谩骂,还有什么比这更难以让人忍受的呢?但是莎士比亚没有理会那些无理的攻击,而是以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可以想见,如果莎士比亚为了争一口气而与对方争辩不休,那么后来的惊世巨作也不可能诞生。

人生需要学会忍耐,需要有唾面自干的勇气,因为在前行的道路上,随时都可能发生让我们措手不及的事情,而我们要做的不是打击报复,更不是消沉绝望,而应该在忍辱负重之后来一次绝妙的反击,并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曾经侮辱过我们的人,到那时,人们对我们恐怕只有尊重和敬佩。

5.变生气为争气

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因得不到领导的赏识而生气抱怨。一天,他去拜访恩师,并向其道出了自己的烦恼。恩师听后,就领着这个年轻人到了海边,他弯腰拣起一块鹅卵石,扔到了一堆鹅卵石里,并问道:“你能把我刚才扔出去的鹅卵石捡回来吗?”“我不能。”年轻人回答。“那如果我扔下一粒珍珠呢?”恩师再问,并别有深意地望着年轻人。年轻人顿时恍然大悟:一味地生气抱怨只是徒劳,唯有争气,凭借实力迅速脱颖而出,才是明智的做法。

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难免要与他人磕磕碰碰。如果一味地斗气,生活的不开心不说,结果是彼此受损。而争气则是以个人的意志,以自身发展来壮大自己,完成自我的辉煌,这就在客观上已经斗败了“对手”。

有一个叫王有福的男孩,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里,因为家里穷,经常受到小伙伴们的欺辱。他们经常把稻草编成一个圈,用树叶垫底,将泥土、鸟粪之类的东西放在里面,然后戴到小有福的头上,并大声地起哄:“有福啊,他可真有福,我们都没帽子戴,他却戴着这么新潮的帽子。”小有福非常生气,真想冲上去和他们打一架,但一想自己若和他们打架,一个人人单势弱,必定打不赢,扭打中很可能撕坏衣裳,不划算。于是,他就对自己说:“我不生气,我应该争点气。在物质上,我是不如别人,这是事实,但我可以在学习上超越他们,通过学习改变我的命运,做一个真正‘有福’的人。”

小有福有了这样的心态,之后不管伙伴们怎样取笑他、捉弄他、欺辱他,他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激励自己在学习上奋发向上。有时也有人问他:“别人这样对你,你怎么就不生气啊?”他就会回答说:“生气有什么用啊?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还不如争气!有那生气的时间还不如多学点知识。”

小有福也的确非常争气,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考上了重点中学,后来又考上了一所有名的大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顺利完成了学业,并找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成了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改变了穷苦的命运。而他小时候的那些小伙伴却大多早早退学在家种田或外出打工,拿着微薄的收入。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为一些琐事而生气,殊不知,生气不但于事无益,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俗话说:生气不如争气。与其沉浸在生气的沼泽中,还不如多去想想该如何解决问题,该如何保持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越是在逆境之中就越要为自己争口气,生气没有用,只有跟自己赌口气,成功才不会远离你!你不能决定何时开花,但是可以选择让你的枝头挂满累累果实!

林语堂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大学任教。林语堂知识渊博,学贯古今,且言语幽默,因此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再加上他一向为人谦和低调,照理说不会得罪他人,但是他还是成了一名同事的眼中钉。

那名同事是一个思想比较守旧的人,对于林语堂这样的老师自然是不喜欢,他不仅不喜欢林语堂这个人,更对他的授课方式大加诟病。在他看来,老师就要有老师的威严,身为大学教授,就应该为人严肃,一本正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开玩笑,那显得太不正经了。这名同事到处宣扬林语堂的不是,这让林语堂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是滋味。不仅如此,他还故意在林语堂的面前表现得趾高气昂,每次从林语堂的面前经过的时候,不仅不打招呼,还一脸不屑。

尽管如此,林语堂也没有找对方理论,没有为自己辩驳,他依然只是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工作,竭尽全力地讲好每一堂课。林语堂的朋友们纷纷为他打抱不平,都吵着要去帮他讨个说法。但是林语堂却摆摆手说:“我来这里是为了教出更多、更出色的学生去报效国家,而不是和人吵架斗嘴的。现在去争辩有什么用?是非成败日后自见分晓。”

几年以后,林语堂的授课方式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而且得到了其他老师和学校领导的认可和欢迎。不仅如此,林语堂也培养出了大量出类拔萃的学生。一切的结果都昭示了林语堂的胜利,就连那名曾经看不起他的同事也不得不承认,林语堂的确是技高一筹。

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有些人总是心浮气躁,甚至每天都将自己放在愤怒的火苗中,结果什么事情都会搞得一团糟。而有的人却能心平气和地坦然面对一切,并积极地使自己做的更好,用自己的成功化解烦恼。后者是因为懂得生气不如争气的道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不在生气中丢了面子,而在争气中为自己赢得面子。

6.学会给自己找台阶下

社交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失误,有的人是让自己丢面子,有的人是让别人丢面子,不管是哪一种,如果不及时铺上一个台阶,其结果要么是自己成为人人取笑的对象,要么是惹恼因你而丢了面子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肯开动脑筋,找个台阶给自己或别人并非难事。

一天,纪晓岚在书房恭送皇上,乾隆皇帝走出门不久,他就问身边的人:“老头子走远了吗?”谁知这话竟被乾隆皇帝给听到了。

被人背后称为老头子,乾隆皇帝自然是不乐意的,于是他责问纪晓岚是什么意思。纪晓岚也知道事情不妙,哪有大臣在背后称皇帝为老头子的。不过他急中生智,慢条斯理地解释说:“万岁爷不要发怒,奴才之所以称您为‘老头子’,是对您的尊敬。‘万寿无疆’称为‘老’;‘顶天立地’称为‘头’;皇上称为‘天子’。这就是我称您为‘老头子’的缘故。”

一番花言巧语把怒气冲冲的乾隆皇帝说得心花怒放,宽恕了纪晓岚的“大逆不道”。

要给自己找个台阶,必须要像纪晓岚一样,在窘境中及时调整思路,然后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改变眼前的被动局面,想方设法争取主动。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借鉴:

1.利用对方的虚荣心,恭维他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尤其是在不高兴或者烦恼的时候,只要旁边有人说几句得体的美言,情绪就会好起来。一次,解缙陪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整整一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十分懊丧,便命解缙写诗纪之。没钓到鱼已是够扫兴了,这诗怎么写?解缙不愧为才子,稍加思索,立刻信口念道:“数尺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钩龙。”朱元璋一听,龙颜大悦。

2.承认错误,诚恳致歉

在社交中,与人发生矛盾是难免的事情,很多时候,只要主动道歉,矛盾就能够很快化解。其中,伤害了别人的人,只要能多些自我反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受害人诚恳道歉,便不难化解矛盾。例如:领导与下属之间发生的纠纷,有时只要一个人出面主动承担责任,就可以化解双方的矛盾。

李兴和周进同在办公室工作。一次,李兴去市委听报告,周进不知道,因此对李兴很有意见,当面质问李兴为什么不告诉他听报告的信息,两人因此而大吵起来。刘主任了解吵架的原因后,对周进说:“听报告没有通知你,这不是李兴的错,是我没有要他通知你,因为你们两人有一个人去听报告就行了。你如果有意见就对我提吧,不要责怪李兴啊。”周进听后,觉得自己错了,于是主动向李兴致歉,他们又和好如初。

3.善用假设,巧避锋芒

在某些场合,如果把握不准,又不想丢面子,不妨采用假设的语气说出来。例如:一个学生和班主任争论男生能不能到女生宿舍串门,老师一口咬定绝对不能。学生很长时间不能说服老师,又见老师似有怒意,为了结束争论,给老师一个台阶下,他巧妙地说:“如果老师说得正确,那我肯定错了。”这本是一句废话,他并没有肯定老师的观点,然而这位老师听了却不再争执。

4.善用幽默,取悦他人

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轻松诙谐的话就能够让对方在笑声中谅解你的过错,也避免了你被批评的尴尬。有一位经理对手下的职员说:“我需要这进度报表的5份复印本,马上就要!”这位职员按下复印机的按钮,这时,25份复印本很快就复印了出来。“我不要25份!” 经理大声说。这台复印机是坏的,职员早就请求经理买台新的,这时他说:“对不起,但是你已经得到那么多!”然后他俩爆出一阵笑声,笑那复印机没人性,不听话。

不管是别人让你丢了面子,还是你让别人丢了面子,如果因为气愤而把氛围弄僵,或者干脆得理不饶人,大吵大闹,都不是社交活动中的明智之举。聪明的人一定要学会适时地找一个台阶,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比颜面尽失或者争吵不休伤害彼此要好得多。而且如果你的台阶搭得巧妙的话,不仅能将自己从窘境中解救出来,还能赢得他人的赞赏。

5.宽恕伤了自己面子的人

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一些有损你面子的事情,你是宽容他,还是从此分手,或待机报复?也许很多人都咽不下这口气,选择恩断义绝;但是也会有人选择宽恕和原谅,因为他们懂得宽恕他人就是宽恕自己。

一个匈牙利的骑士,被一个土耳其的高级军官俘虏了。这个军官把他和牛套在一起犁田,而且用鞭子赶着他工作,他简直受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侮辱。因为那个土耳其军官所要求的赎金出乎意外的高,这位匈牙利骑士的妻子变卖了所有的金银首饰和田产,他们的许多朋友也捐募了大笔金钱,终于凑集齐了这个数目。骑士终于从羞辱和奴役中得到了解放,可是回家之后却一病不起了。

没过多久,国王颁布了一道命令,征集大家去跟犹太教的敌人作战。这个匈牙利骑士一听到这道命令,内心就再也无法平静了。他坐立难安,让家人将他扶上了战马,顿时他感觉身体充满了活力和勇气,快马加鞭赶赴了战场。

他抓获了那个曾经羞辱过他的土耳其将军,将他带到了自己的寨子里。一个钟头后,那位匈牙利骑士就出现了,他问这个俘虏说:“你想到过你会得到什么待遇吗?”“我知道!”土耳其人说,“报复!但是我怎样做你才能饶恕我呢?”“一点也不错,你会得到一个犹太教徒的报复!”骑士说,“耶和华的教义告诉我们爱我们的同胞,宽恕我们的敌人。上帝本身就是爱!放心地回到你的家里,回到你的亲爱的人中间去吧。不过请你将来对受难的人温和一些,仁慈一些吧!”

那个曾经的将军、现在的俘虏突然放声大哭,然后哽咽着说道:“我做梦也想不到能够得到这样的待遇!我想我一定会受到酷刑和痛苦的折磨,因此我已经服了毒,过几个钟头毒性就要发作,我必死无疑,一点办法也没有!不过在我死以前,请再让我听一次这种充满了爱和慈悲的教义,它是这么的伟大和神圣!让我怀着这个信仰死去吧!让我作为一个犹太教徒死去吧!”他的这个要求得到了满足。

你也许会遭受到来自别人的恶意诽谤和致命伤害,让你颜面尽失,承受很多痛苦。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宽恕那些伤害了你的颜面和身体的人,才能赢得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