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经典2
16681500000012

第12章 书法篇(1)

独特的汉字

任何文字都有三个要素或功能:形、音、义。就汉字的特殊形貌和构成我们现在探讨的中国书法来说,字形与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字义与它有些关系,却是不大;而字音则与它无任何瓜葛。因此我们主要介绍汉字的独特形貌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汉字的特殊形貌和构成原理,给中国书法的生成和发展带来极为难得的机遇。这可以拿天文现象来作比喻:宇宙中星球无数,只有我们这颗地球有水和空气,才使各种生物(特别是人)得以生存和繁衍。对于书法来说,这水和空气就是独特的汉字。

汉字是方块字。每个汉字在纸面上都占有一个方形的空间。据统计,现在常用的字为3500个,而汉字字库中的总数约有9万个。中国人就是利用这些占据大致相等空间而又各具形貌的文字来作为信息交流手段和记载工具。您可以想象,汉字的创制需要多么精妙的结构安排,才能在一个小方块中写出千姿万态又能便于识别的字。

“永”字

汉字是由十数种基本笔画构成的,笔画的作用就相当于西方文字的字母,只是笔画之间相互不拼音就是了。最基本的笔画是八个:点、横、折、竖、钩、提、撇、捺。我们可用一个楷书的“永”(yǒng)字来显示这八种笔画。

实际上,人们在书写时,各个笔画会有各种形式上的变化,而各种书体的笔画形式又不一样,这就使点画形式更多种多样了。这里,我们还是以楷体字为例,举出一两种笔画来显示其样式之多,如楷书的点画有二十多种,钩有十多种。我们在右图中只显示其中的一部分。

在一个小小的方形空间中,笔画在组合成字时,必然要采取多少不等的笔画以及各种各样的连接和排列方式,以求使字形易识而又好看。于是每一个字的各个笔画、部分之间,就采取了上下、左右、分合、交叉、穿插、重叠、堆积、包裹等等组合方式,以求与其他字的样式区别开来。

西方拼音文字与汉字在样式及组合方面完全不同,它们有二三十个字母,多于汉字的基本笔画,但其线条样式只有直线、弧线和点三种。特别是,拼音文字组合字母的方式是这样的:不论一个字用多少字母,一律是由左向右顺次排下去。这就很难做到汉字那样利用笔画的多种组合及构筑方式来造成整齐、参差、疏密、错落的千般姿容、万种风情了。

世界上各种文字的手写体一般只有正体、草体两三种,比中国书法常用的约十种书体少多了。我下面只介绍中国书法中书体的五个大类。前三种是现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而后面两种则是古老的、如今只在书法艺术中使用而在日常生活中已不用了的。

楷书这是一千多年来通行的手写正体,是当今笔画以各种组合方式构成字汉字的基体字。现代印刷、电脑键盘上用的汉字也主要是这种字体。其主要特征是:笔画规范,法度较严,书写速度较慢。其形象最易识别,在书法艺术中多用于正式场合,如商店招牌、建筑物匾牌、春联、墓碑、纪念碑、书报名称、正式文牍。

行书现今的行书是从楷书的快速书写而形成的,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其法度较楷体宽松,点画之间有较多的映带、连笔,字形有较多的斜侧变化,行笔简便、流畅、轻盈,通俗易识,多用于信牍和日常生活。

草书这是各种字体中写得最快的,其形体比行书离开基体字楷书更远。楷字体形在草书中或是变形,或是笔画连写盘绕在一起,有些笔画、有些部分甚至被简化掉了。因此草书难写难认。

篆书最古老的书体。它和下面说的隶钱瘦铁隶书册页书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已不使用。古老的篆字是刻在龟甲、牛骨、鹿骨上的甲骨文,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以及后来的小篆。它的笔画种类最少,没有点、钩、折。线条强调粗细一致。各个笔画之间讲求均匀、对称。在现代人看来,篆书是最难辨认的,但却别有艺术魅力和神秘感。今人从印刷、电脑上常用的字体一幅篆书中可以看到我们最早祖先朴素而天真的艺术心灵,不由地产生对我们古老文化的赞叹。

隶书在篆书之后出现的第二代基体字。它主要使用于汉代,篆书的粗细一律的线条已改为不一律,篆字中象形和指事成分已大大减少或消失了,其笔画形式没有楷书那样多。隶书还有一个特色:字形偏扁,这与其他四种书体多为高长形不同。隶字书法也带有古色古香的气氛,但却容易辨认。

今天在印刷、电脑上使用的汉字主要有宋体、仿宋体、楷体和黑体。宋体是宋朝发明活字印刷后通用的印刷体。它以唐朝书法家欧阳询、欧阳通父子的字体为其基本样式,明朝稍作改进(主要是改笔画粗细一律为横细竖粗)之后成为16世纪以来的主要印刷体,仍称为宋体。仿宋体是仿照宋体模样,只是一律用细的笔画。楷体是最近于手写体的一种印刷体。近年来,在原有的一种楷体之外,又在印刷和电脑中使用了其他楷体字。其中有一种是以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1906—1998)的字为基准的“舒体字”。

甲骨文与金文

汉字起始于何年,一直无从稽考。20世纪20年代在河南省仰韶村发现的距今5000—7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上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也许就是汉字的最早胚胎。但是其后的两三千年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再没有什么考古发现能在这段漫长时间中勾画出一幅汉字最初演变图。

刻成于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才是初步系统化了的相当成熟的最早汉字。

古陶器上的图案花纹甲骨文这是镌刻在龟甲或牛骨、鹿骨上的向神灵、祖先叩问吉凶、解疑释惑时所记载下来的卜辞。它最为古老,但在古汉字中却是发现得最晚的一种。它的发现过程像是一位巧舌如簧的人编造出来的一个荒诞而又动人的故事。

1899年秋,祖籍山东、在北京做官的王懿荣患了疟疾。给皇帝看病的太医为他开了药方,其中有一味药叫“龙骨”。他派家人到一家百年老药铺买回了药。王打开药包,惊奇地看到片状的“龙骨”上居然有些刀痕。对古代文字颇有研究的王立即想到这些刀痕可能是一种古代文字,于是又派家人到那家药店购买那王懿荣便笺种中药,以便证实他的猜测。不久以后,有名的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也精通古文字的老友刘鹗来访,见到“龙骨”,二人一致认为那些刀痕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古字。王后来打听到,“龙骨”均采自河南省安阳西北面的小屯村,于是又托商人直接到那个村庄购买更多的“龙骨”。这小屯村原来就是一再迁都的商朝最后一个国都所在地,当时称作“殷”,因此后世称这个古代王朝迁殷后历时二百多年的时代为“殷商”。

甲骨文的发现是由众多巧合促成的,若不是王患了疟疾,若他不是古文字学家,若不是太医为他开了那个药方,若不是阴差阳错,那些“龙骨”未按习惯做法碾成碎粉出售,这种最古老的、对中国古老文明历史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字遗存恐怕就会与我们失之交臂、永劫不复了。

这里需要特别介绍的是,王懿荣不仅是清代为政清廉的高官,官至山西省巡抚,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请求皇帝派他回山东老家办团练,以求与侵略军决一死战。清政府后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和约,他以“未能为国家尽一点力”而深感遗憾。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懿荣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8月13日,他率军拒敌于东便门,终因寡不敌众,败回私宅。8月15日,他对家里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以楷书写了绝命词悬于壁上:“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遂与其夫人、长媳从容投井殉国。这时离他发现甲骨文还不到一年。他未留下任何有关甲骨文的研究文字,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此事真令人堪发浩叹!王懿荣在书法方面各体均擅,留给后世的多为篆书、行书、楷书。

现在人们见到的有关甲骨文字考释的最早记录是甲骨文另一位最早发现者刘鹗写的。他于1903年出版了《铁云藏龟》一书,自述在收藏的三千余片龟甲上已辨认出文字四十多个,后来有人证明其中辨认正确的为34字。这也是了不起的事了,因为是他第一个肯定龟甲上刻划的是汉字,而且又进一步认定它与商代钟鼎上金文属同一个时代的文字。

甲骨文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差不多使用在同一时代,但后者都已消亡,惟有甲骨文与现今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

在已经发现的十万多片甲骨中,可见到的单字总数近4700个,已经释读出来的单字约1800个。通过对这些甲骨文的研究、考证,我们可以了解殷商时代商王世系、农业、畜牧、天象、制度、征伐等历史和文化的情况。甲骨文为中国古老断代史和书法沿革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

甲骨文和在它之后的各体汉字一样,每一个字都占有一个方形空间。甲骨文笔画和字的各部分的排列也有上下、左右、分合、交叉、穿插、重叠、堆积、包裹等等方式。每片甲骨文上字的排列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如果是多行的,行的排列则是自右而左,这与其后三千多年中汉字书写排列样式也是一致的。

从甲骨文中可看出在这些最初文字中所显示的初民们治艺的求美心理。许多作品都镌刻得非常美观,称得上是当时的书法大师之作,可惜他们的名字没有留传下来。有这样一块用牛骨制作的作品:正反两面反反复复刻了同样几行字,都是歪歪斜斜,或不能成字;只有一行,特别规整、清秀,文亦贯行,显然是老师的示范之作。这位书法家老师正在手把手地培养他的接班人哩。

金文所谓金,实际上是青铜,即铜和锡的合金。金文是镌刻在青铜制成的食具、酒器、水器、兵器、乐器、镜子上的文字,一件器皿上刻写的字少则一两个,多则数百。在各种青铜器皿上见到的单字约3000个,其中能释读的约2000个。许多青铜器皿制作相当讲究。上面镌刻的文字比甲骨文端正、规整,排列有序,当然也追求字和行的参差错落之美。

在周朝后半期即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众多的诸侯国家各行其是地对篆书作了笔画上的简化,这就造成各式各样的后人称作“大篆”的书体,以区别于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小篆”。

战国后期只剩了七个诸侯国。在多年混战之后,秦始皇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自称始皇帝(第一个皇帝),以求传之百世。实际上秦朝只统治四十年便覆亡了。他登基以后,废除了六国文字中与秦不同的字体,又对秦国原有的字体进行简化、修改,使之有了统一规范,后人称为“小篆”。其特色是减少以前书体的图画意味,增加了文字的符号性质。人们写字比以前便捷了。小篆的线条仍同大篆一样,粗细一律,也无轻重、提按之分,但比大篆更讲求字中线条之间的匀停、对称。

秦朝改用小篆的倡议者是丞相李斯(?—公元前208)。他也是中国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圆劲飞动,一直被人视为小篆的楷模。

秦始皇为了炫耀国威和个人功绩,曾到各地巡视。东游山东泰山时,他令李斯写了颂文,刻成石碑,立于山顶,称《泰山刻石》。碑上原有二百多字,现在残石仅存九字,藏于泰安县安岱庙内。左图的《泰山刻石》(部分)是原石的拓本。所谓拓本,是将碑刻、铜器上的文字拓印下来的纸本。方法是先在物体上蒙一层厚纸,使其略带潮湿,然后用绸布内包棉花做成的拓包外蘸墨液,在纸上轻轻拍打,使文字显现于纸上。文字呈白色,其余部分为黑底。本书中许多黑底白字的图版均是这样的拓本。

隶书及其子孙

大一统的秦朝,中央和地方往来文件日多,各地文化、信息交流频繁,人们写字就要求便易快速,而不讲究字形的规整和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合度和一律了。写字求美的心理也在参与这种变化的过程。人们认为,工整匀称、形态单一的线条和字还不如适当的参差、帛书古隶错落、变化,富有力感、动感和节奏感的更为美观。于是小篆逐步出现各种各样的草体或俗体,后人称之为草篆。

草篆与小篆的面目相去日远,成为篆不像篆、隶不像隶的模样;后来,隶的成分越来越多,但还没达到后来的标准隶书的模样,后世便称它为古隶。

在篆书进一步解构的过程中,线条的粗细、长短一律的规矩越来越为自由书写的各种各样尝试所打破。有人加重捺笔、加长竖隶书横画的蚕头雁尾画和钩画,甚至还大胆尝试一种叫做“蚕头雁尾”的新式横画:当字中只有一个横画时,便将头部写得特别粗重,像个蚕头;同时将这一横画的末端向上翘起,像雁的尾巴。若一字中有两三个横画并列,就将最下面的一横用“蚕头雁尾”,其余的横则写得稍短,而且也不变动头尾的原来形状。这种尝试日渐得到众多书写者的赞赏,终于成为有别于古隶的一种新的书体,正式称做隶书,《史晨碑》是其样板之一。其定型时间在东汉(公元1世纪)。它是继篆书之后的第二种基体字。

上述“篆书一古隶一隶书”的演化过程,是直到近数十年中才弄清楚的。在此以前的两千年中,人们在篆书与后来的刻在石碑上的汉隶之间一直没有发现有什么过渡的连接环节。前者是怎样变成面貌迥不相同的后者的,一直是个不解之谜。这种情况正如同我们在上一章谈及的距今5000—7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彩陶上的刻划、图形符号与相隔两三千年后才出现的甲骨文、金文之间缺少一个中间环节,或者甚至像我们的远古祖先是怎样从类人猿分化出来的,由于缺少足够的化石记录,而成为一片空白一样。

千幸万幸,从19、20世纪之交开始,在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以及湖南、湖北、山东、河南等省区发现了大量的秦、汉时期的竹简木简。那是写在长约20—30厘米、宽约1—5厘米的竹片或木片上的索靖章草《出师颂》部分书法遗存,总量达10万枚。我们从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古隶,它与我们在碑石上看到的东汉隶书不同,似篆非篆,似隶非隶,是两者之间的典型过渡形式。谜底终于解开了。

在隶书之后,还是出于求简又求美求新的要求,人们将规整的隶体写出种种新的草体或俗体。蚕头雁尾的横画写起来太费功夫,就舍弃了,却又顺手写出波挑分明的重重的捺笔。这种草体简易草率、流利多姿、笔画常连,但仍保持字字独立。它称作章草,盛行于公元3—4世纪。后来写的人不多。

章草之后或同时又出现了今草,但它不是直接从章草演化而成,古隶和隶书才是它的亲本。今草与章草的不同主要在于:章草字字独立,今草上下字势牵连映带;章草有点画顿挫,今草却无;章草讲求功力,今草讲求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