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了解孩子
16689000000015

第15章 行为铸造习惯,习惯成就未来——剖析孩子的(7)

可以说,孩子的自控能力就相当于一个车闸。车闸,是一部车子最重要的部件。破自行车问题还不大,慢悠悠的晃荡,也出不了什么大事;高速行驶的汽车,如果没有车闸,可能谁也不敢驾驶。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有才能的人,将来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那么,孩子的自控能力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为了孩子的将来,父母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但自控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了解孩子为何会表现出自控能力差,管不住自己。

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

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大多生活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里。他们不愁吃穿,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牢牢把握着一家子的控制权,什么事都由他们说了算,于是在对他人的控制中削弱了对自己的控制。

家庭教育的放纵和娇生惯养是造成孩子自制力差的重要原因。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心理与年龄不够匹配,即往往表现得不够成熟。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得追溯到这些孩子从小到大的家庭环境了。一般来讲,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多半来自于比较娇惯的家庭,也就是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的家庭。

有一名初三的学生,学习很紧张。但她每天做功课时,却常常管不住自己。刚开始的几道题她还能静下心来做好,但过不了半小时,她就坐不住了。她自己也很苦恼,但她就是管不住自己,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迫使她离开眼前正在做的事。

为什么她的自控能力如此差呢?原来,她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在她身上寄托了全部的希望,所以很早父母就对她开始了教育。先是弹琴,后是画画、学英语、练算盘。她学习起来很用功,父母都十分高兴。女儿这样辛苦,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女儿学习的时候常会送一些零食给她吃。小孩子因此而形成习惯,没有零食就不能安心把事做完。就这样她做事没有耐心,总是坐不住,不能集中注意力,也不能安心学习。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每次考试成绩出来时,她都会为那点可怜的分数大哭一场。她虽然每次都暗下决心要认真学习,但几天过后,就又“故态复萌”,管不住自己了。

自控能力,就是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管住自己不应有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常犯的错误是,只要有条件,就事事顺着孩子来,这其实也是在不断地培养着孩子的“心想事成”的欲望,从而逐步地削弱着孩子的自控能力。

一般来说,只要在学校里坐不住、管不住自己、不能专心学习的孩子,大都在家里以自我中心,大事小事都要自己说了算,从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也很少听从父母的意见。父母在家里让孩子恣意妄为,却要求孩子在学校里能够管得住自己,等发现孩子在学校里的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上坐不住,他们仍没有想到孩子在家里也同样缺乏自制力。

此外,在一路顺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直就没有为自己在成长中的任何事情动过脑子,伤过脑筋。因此这些孩子在长大后不会给自己制订计划,更不会去主动执行计划,凡事都听从安排,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比如,有些孩子玩着学习,花钱花不到正事上。其实,有时不是孩子不想有自控能力,而是家长们根本就没有给他们机会。

外部世界诱惑太多

我们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到处充满着诱惑,大人尚不能完全经受得住,更别说孩子了。在某些东西面前,孩子往往会因无法抵制它的诱惑而做出无法控制的事情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听见有父母抱怨:孩子放学后,书包往旁边一扔,不写作业,而是先玩;有的孩子虽然在写作业,可是却一边玩一边写,总要父母不停地督促才行;还有的孩子上课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不是与人讲话就是搞小动作。对这样的孩子老师不断地予以批评,父母也总是又打又骂。可是批评和打骂之后仍看不见丝毫的起色,于是老师将这些孩子打入了“黑名单”,父母也为此头疼不已。

一天中午,女孩到隔壁好朋友家玩。她们不知怎么就谈到了手链。好朋友说,她家有个手链,可漂亮啦,是她爸爸从韩国带回来的。那个手链上缀满了金黄色的小太阳,一抬手就会听到哗啦啦的声响……女孩非常羡慕好朋友有这么好的手链,她很想看看这个漂亮的手链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就趁好朋友下楼帮妈妈拿东西之时,打开了好朋友的抽屉,拿出了手链。哇,好漂亮的手链!女孩想:“自己要是有一个那该多好啊!”这样想着,就把手链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女孩之所以拿走了好朋友的手链,是由于她抵制不住诱惑而做了错事,这便是她自控能力差的表现。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许许多多的诱惑,它们总是将迷人的一面展示在我们面前,引诱我们渐渐偏离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学生写作业时,会受到电视的诱惑;小孩子即使生了蛀牙,也会受到糖果的诱惑。面对诱惑,自控能力差的人往往不知不觉误入歧途。

孩子由于经历的事情少,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所以看到喜欢的东西时,就只会想到立刻据为己有。如果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想想拿了别人东西的后果,那么,他们也许就能够经受住诱惑的考验,而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去犯错误了。

管人没管心

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行为,父母是事前根本无法控制。而父母所能做的,只能是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孩子要自己管住自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父母看来,自己最大的责任就是“管”好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第一要求就是能“控制”好自己的孩子,这也是父母对孩子最直接的要求。父母认为,孩子听话了,教育也就容易了,孩子也会走自己为其指定的那条正确的路了。但事实却是,很多孩子是不听话的。他们重者会惹出很多事端,轻者也会不断地制造一些小麻烦。

有这样一个初二的孩子,头脑很聪明,学习会成绩也不错,但就是不稳定,成绩时好时坏,波动很大。老师告诉他的父母,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在教室里坐不住,上课总喜欢和周围的同学讲话,影响课堂教学秩序,手也动个不停,一会碰这儿,一会摸那儿,这样既影响了别人,也影响了自己,以致班级里的同学都不愿跟他坐一个座位。还有一次,同学无意中碰了他一下,他就非要去打人家一下以求平衡,结果与同学大打出手。

在孩子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后,身为父母往往会这样处理:

了解事情的经过——划清责任——批评过错,或者再加上一条,让孩子检讨。

在这样一个处理过程中,孩子得到的教训是:自己错了,父母很生气……如果要问孩子错在哪里,孩子只知道自己是“上课说话了”,或“打架了”。这种处理方式,只能解决问题的表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自控能力差的问题,因为父母没有解决掉造成孩子这种行为的原因。

孩子打架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是不容他人侵犯的,于是有人撞了他一下,他就会认为是侵犯了他的身体,甚至会把还手看成是“在扞卫自己的权利”。这样,按照孩子自己的思维模式,他们绝不会认为自己错了,但父母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不了解这些,所以就不能对症下药,于是类似的事情仍然会在孩子身上发生。

对于孩子的屡教不改,所有父母的教育模式如出一辙,他们不知道孩子总是管不住自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只是管住了孩子的人,却没有管住孩子的心,根本没有去除孩子心中最本质的病源。因此,才会有那么多孩子因自控能力差而频频犯错误。

孩子患有多动症

当发现孩子的自控能力越来越差,常常无意识地做些毫无意义的动作,明显管不住自己的时候,父母就应考虑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动症,并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很多孩子,在他们独立学习或做事的时候总是表现得很差,比如上课精力不集中,东张西望。持续学习的时间很短,学习一会儿就去上厕所,吃东西,看电视,听音乐或者做点其他的什么事情,多数时间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仿佛在一心三用甚至四用、五用。父母和老师多次教育,孩子仍旧管不住自己。这样的孩子,极有可能患有多动症。

一个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平时不爱说话,也不爱活动,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可是,一到课堂上就显得活泼起来,一会儿动动前面的同学,一会儿扭过头与后面的同学说几句话,一会儿又爬到桌子底下捡粉笔头。老师曾多次警告她要遵守课堂纪律,但她好像不长记性,安静一会儿就又活动开了。老师没有办法,便叫来了她的家长。据小女孩的母亲说,她和丈夫平时都很忙,根本顾不上照顾女儿,就把女儿送到了姥姥家。因为姥姥耳朵不好使,跟她说句话很费劲,所以女儿也不喜欢与姥姥说话,一天到晚都一声不吭。她和丈夫还一直夸女儿懂事呢,没想到女儿在课堂上竟然如此“活跃”。

这种表现正是多动症的典型症状,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当,但是却超出了应有的活动范围或违反了某些纪律。造成多动症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脑组织器质性损害和遗传因素,是引起多动症的生理基础。有的孩子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从而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会使动作明显增多;有的孩子因为意外原因脑组织受损,发生多动症的机会也较多;还有的是因为其父母或亲属曾患过此病,所以他们得病的几率也很大。

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或教育方式不当也会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发生。许多家庭经常出现不和谐的气氛,还有的父母整天醉心于打麻将、侃大山、看电视,或因工作忙、负担重,抽不出时间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对孩子缺少关心、缺乏教育;或教育方法不当,如粗暴、溺爱、冷淡等使孩子心理产生障碍,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不服管教、任性、学习成绩下降等多动症的发生。

孩子体内某些微量元素的过多或过少也是诱发多动症的原因。一方面,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孩子体内的铅含量越来越高,导致铅中毒,对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了伤害;另一方面,孩子发育必需的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这些也都是造成多动症的因素。

教育小贴士

作为父母不要操之过急。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所以,改掉坏习惯也该从长计议。作为父母,在孩子全神贯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不要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包办,让他独立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哪怕开始时做得非常糟糕,父母也不要插手。适当地帮助孩子明确自己做事的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如让孩子自己叠被子,自己洗衣服,自己坚持专注学习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切忌为孩子设定过大、过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