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了解孩子
16689000000004

第4章 性格影响命运,命运改变人生——了解孩子的(2)

有一个孩子,集全家宠爱于一身。一次,妈妈带他去亲戚家玩,亲戚给了他一张贴画,他很喜欢,因为他妈妈从没有给他买过贴画。回到家里,他突然发现捏在手里的贴画不见了。于是他大哭起来,父母起初哄劝,后来干脆不理他,可是他哭起来没完,还在地上打滚。父母无奈,只好沿着回来的路找去。可是差不多已经找到亲戚家的门口了,还是没有找到那张贴画,跟在后面的孩子便又哭得死去活来,妈妈只好硬着头皮问亲戚又要了一张贴画。

后来这个孩子上高中了,在班里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但是被拒绝了。这次,他不再哭闹,也不再赖在地上不起来,而是想到了自杀……在医院的急救室里,父母哭着哀求他:“以后的路还很长,你怎么可以轻易自寻短见呢?”他恨恨地说:“我就想要她!”

是的,从一张贴画开始,那个孩子就被无休无止的迁就和妥协满足着,直至变得什么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当父母感觉到孩子有太多的无理要求时,毫无疑问,他们就会拒绝孩子的要求。但是这对孩子来说是没有用的,因为在这之前父母已经满足了孩子那么多的要求,先前的那些要求,父母最初也是拒绝的,到后来随着孩子的胡搅蛮缠,父母还是心软了。

以前父母对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态度成了孩子的经验。所以,一旦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逐渐加大在父母面前哭闹的筹码:冷静的要求父母不答应,那就哭着乞求;乞求不行,那就不吃饭;不吃饭不行,那就不上学;不去上学还不行,那就离家出走或以死相要挟……直到父母答应自己的要求才肯罢休。当然,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做到“不吃饭”这一步时,就开始妥协了,于是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同时,对孩子说上一句“下不为例”就算了结。

但是,父母不知道,当孩子下一次提出无理要求时,还有“不去上学”、“离家出走”和“以死相要挟”在等着他们,而这一次的成功大大增强了孩子要挟父母的信心。因此,孩子任性的性格,是父母在不经意中对孩子妥协的结果。父母的这种妥协,正是孩子任性的根源。

家庭教育宽严失衡

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而这种爱往往会在不自觉中变成溺爱和放任,这就会使孩子形成任性的性格。因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为了不让孩子任性,父母要合理管教孩子。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管理孩子,也比以前困难得多,尤其是面对孩子的任性,真的很让大人头疼。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就会对孩子不满,就容易出现不理智的表现。有的会采用打骂的方式对孩子严加管教,而另一端,爷爷奶奶又万般袒护着孩子,这样,久而久之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有一个小女孩,在家里特别任性,面对她的无理取闹,父母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孩子还是任性依旧,实在令父母无计可施。一次,她看见班里的一个同学新买了一条花裙子,很漂亮,于是回到家里就吵着向妈妈要,可是她已经有好几条裙子了,妈妈就好言相劝。女孩并不领情,还是吵着要花裙子,妈妈一怒之下,把女儿的裙子都翻了出来摆在女儿面前,问她究竟哪里不好。女儿说了句“就是不要!”然后把衣服全都推到了地上,这下妈妈火了,一把拉过女孩,命令她把裙子拾起来放好。可是女孩站在那里依旧不动,妈妈实在生气,就动起手来,女孩哭了。

这时,旁边的奶奶心疼了,一边说着妈妈的不是,一边把孙女带到了自己的房间里,一场风波就这样不了了之。

衣服,孩子始终是没有拾起来,还得到了长辈的袒护。这样,父母的教育丝毫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孩子的任性更加大胆。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最怕爷爷奶奶,而爷爷奶奶又最听他们的话,有爷爷奶奶在为他们撑腰,他们同样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除了爷爷奶奶的袒护,父母的教育方法也很重要。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就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父母说得对错与否,一概不听,从而埋下了任性的种子;有些父母强迫孩子服从于自己的意愿,这种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也是导致孩子任性的原因;还有的父母经常当着外人数落孩子,虽然是为孩子好,却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孩子为了面子,就和家长对抗,故意任性犯拧。

此外,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了不良行为表现后,急于要求孩子改正,而不考虑教育方法和教育的效果,只是要求孩子“强行改变”,结果孩子一下子难以接受,就越发表现得执拗和任性。

模仿别人或某种心理需求的表现

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的任性,父母要及早教育。因为任性的孩子在生活中常常碰钉子,遭受挫折,受磨难。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长大后又很难适应社会。

任性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关键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影响。任性形成的原因有多种,但是父母真正了解的却没有几个,除如上所述外,孩子任性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种。

同伴交往机会缺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秩序的不甚良好,很多孩子都被关在了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高楼里,他们很少和同伴们一起玩,于是大人们便成了他们的玩伴。在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情景里,如果大人不注意对孩子进行塑造和培养,孩子就会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自制、谦让的品性。

大人不理解孩子的愿望,强制孩子去做不愿做、不理解的事。比如,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把花盆碰倒,大人一生气把足球抢过去扔在角落里,不许他再玩。孩子不甘心被阻止,又找来篮球玩。大人见了又抢过去丢在一边,命令孩子不许玩,立即和大人出门。孩子此时虽然知道碰倒花盆是不对的,但两次玩耍被粗暴地制止,心里就产生了一种反抗情绪:你不让我玩,那你让我做的事我也偏不做。

模仿别人的结果。在家中或亲戚朋友的孩子中有人任性,孩子曾多次见到任性的表现,而且任性还很有效果。于是孩子就会模仿,也表现出任性。比如,许多亲友一起聚会,其中有一个孩子在大人面前任性,而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迁就他,满足了他提出的要求。这对其他孩子起了一定的反面效用。有的不辨是非的孩子,遇到相似的情形,就会模仿他人的任性。

孩子任性是某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孩子对事对物的判断不会像大人那样经过仔细分析后再做出,而是仅凭着自己一时的情绪和兴趣,哪怕这些事物对孩子是不宜、不利甚至有害的。但由于父母总把他们当成小孩子,而忽略他们的情绪和兴趣特点。其实,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

成人随意地哄骗孩子,向孩子“许诺”。比如,“你听话,明天爸爸就带你去游乐园。”成人往往只是哄哄孩子,却不知道孩子是最认真的。因此,当成人不兑现对孩子许下的诺言时,孩子就会失望和委屈,常会用胡搅蛮缠来发泄这种不满的情绪。

教育小贴士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孩子的思想行为在大人看来经常显得幼稚可笑,但是它们与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是吻合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父母必须尊重其个性、兴趣、需求及感情表达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合适的指导和引导。当孩子任性的时候,父母不可专断独行,只是自己发布命令,不让孩子说出他的想法。而是应该在做出判断前,先让孩子表明自己的想法和理由,然后再与孩子探讨解决的办法。只有了解、理解、尊重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才能使教育孩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孤独感乃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应,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独苦闷的情感。

“在人生的十几个年头里,我体味着从未有过的孤独。我最好的朋友也许就是我自己,因为任何时候我都可以和自己交流,毕竟我欺骗不了自己。这个世界上唯独我最了解自己,唯独我能安慰自己。”这是一位年仅14岁的男孩写下的日记。这位男孩身材标准,相貌英俊,在班里担任学习委员,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这一切并未改变他的人生悲剧,他在14岁这一年自杀了。

在数不清的独生子女中,究竟有多少人还在孤独中挣扎?调查显示,大部分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是自述“感到孤独”的独生子女也达到了约20%,其中,感到非常孤独的为6%,感到比较孤独的为13。9%。不久前的一项大型调查表明,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三口之家中,“最让人担忧的问题”里,“孩子孤独、有压力”仅次于“老龄化”,位居第二。

为什么同样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感到很快乐,而有的孩子却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呢?经过分析,感到孤独的孩子的生存环境,并与没有感到孤独的孩子作比较,发现是以下几种原因造成了现代孩子的孤独。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敏感的,在对孩子的教养中,父母却往往更容易重视为孩子提供成长发育的物质环境,而忽视帮助孩子改造他们脆弱、细致、敏感的情感世界。父母总是因为工作繁忙而意识不到自己和孩子真正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

在大人们看来,孩子本该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但事实上,他们同样离不开亲人、朋友的关心和照顾,离不开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离不开他人的安慰和鼓励。当他们体验不到父母的关爱、朋友的温暖时,也正是他们承受内心巨大孤独的时刻。

有一个小女孩,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从小就被放到外地爷爷奶奶家寄养,直到上小学,她才被爸爸妈妈接回身边。小女孩回到了父母身边,本该高兴才是。可她并没有像父母期待的那样开心和快乐,她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去找小朋友玩,从不主动和父母说话,脸上也没有孩子应有的笑容。一开始,爸爸妈妈以为这是因为孩子刚回来,一切都还比较陌生,心想过段时间就会好的。可是,已经过去一年了,小女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都显得非常孤独寂寞,一个人独来独往,别的同学早已在班上找到了好朋友,而她却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显得孤单又可怜。

孩子孤独、寂寞是由于和他人产生了一定的距离。由于幼年时代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心理上与父母产生了较大的距离感和陌生感。所以当她回到父母身边后,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没有熟悉的人,没有小朋友来找她玩儿,这一切都使她感到害怕,感到更加孤独。

有的父母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与人来往,还经常把孩子关在家里,结果孩子也变得内向,不善与人交往。走出家门后,由于缺乏交往技巧,他们不会主动结交朋友,结果使自己陷入孤独寂寞之中。

大多数父母都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他们对孩子行为的控制性很强,总希望孩子能跟学习好、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交朋友。由于怕孩子受到伤害或不良影响,一些家长往往对孩子过度呵护,甚至干脆阻止孩子和别人交往,这样就使孩子陷入孤独的处境中。

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父母单向批评、训斥孩子,孩子只有听的份儿。这样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孩子的表达权利,或者是孩子根本就没有了表达的欲望。孩子在家庭中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的想法,孩子会感到没有人可以分担他的想法、问题和恐惧,没人分享他的内心感受,那么,孩子就会感到孤独。

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

青春期的孩子感受孤独、喜欢孤独、不断品味孤独而同时又被孤独折磨。正值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体验到孤独其实并不可怕,这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于是总想一夜之间成熟起来。父母的关心不再像过去那样让他们流连忘返,反而觉得唆无聊;老师在他们心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信;就连平时的好朋友,也不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了,积攒了一肚子的心事,却不知道该向谁倾诉。于是就会发出“没人理解我!”“我好孤独!”之类的感叹。

一位母亲说,自从女儿长大以后,最让父母担心的就是怎么和她沟通。小时候犯了错误,就算打她一顿,过一会儿也就好了,可现在说她几句就和你赌气好几天。真不知道女儿何时变得这样古怪。平时叮嘱她点什么吧,她就不耐烦地说:“我都这么大了,您就别再唠叨了,让我清静一会儿吧!”小时候爱说爱笑,现在长大了却难得听她说几句话。每天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一天我在整理她房间的时候,发现床头一张纸上写着:我想我会一直孤单。看完之后,我们大人很是忧心,这孩子内心是不是很孤独啊?

有位哲人说过:“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这种孤独感正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表现。

青春期是孩子向成人转变的过渡阶段,青少年总想立刻成熟起来,在同学中成为被接纳和受欢迎的人;在大人面前得到尊重和信任。他们一方面害怕别人发现、侵扰自己那块神圣的“领地”,于是本能地将自己闭锁起来。闭锁性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关怀。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开始摆脱父母的监护,追求自我独立,自认为已经成为“大人”。然而,青少年毕竟还没有完全成熟,在纷乱复杂的社会面前,他们显得是那样的单纯和幼稚,更由于他们的闭锁性,使大人很难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无法给他们以帮助和理解。这就使青少年陷入迷茫、痛苦和孤独之中,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

同伴交往的缺乏

当代城市的高楼就像厚厚的墙壁,阻断了孩子与外界的交流,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范围。孩子因没有玩伴找不到快乐,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心理孤独!

一项在上海市1600多名孩子中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有47。8%的孩子因为没有玩伴,而常常一个人在家里玩;平时只有9。5%的家长经常陪孩子一起玩,节假日也只有15。4%的家长带孩子出去玩。

看到近50%的孩子找不到玩伴,不能不让我们担忧:我国青少年中出现的“伙伴危机”,将会造成孩子的成长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