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愿你如初,温暖如昨
16689700000013

第13章 那些温暖而美好的存在(2)

一丝失落的怅然,瞬间充溢了心腔。拎起包,她慌不择路地朝外走,脑海里轰鸣着飞机起飞的声音。明天,她会随同事一起赶往南方的分公司。也许离开,就是最好的结局。

临出门的一刹那,她情难自禁地又回转头,想最后再望一眼那张帅气的脸。孰料,却看到了最不该看到的一幕:两颗头颅已经纠结在一起,他正拥抱着那个女孩激情热吻……

奇怪的是,自始至终她没有产生半点怨恨之意,心头氤氲而起的,竟然是一缕清气馥郁的茶香。这一点,连她自己也很惊讶。

尘世小暖

顾晓蕊

那是多年前的一天,我端着茶杯急步去茶水间,把迎面而来的人撞了个趔趄。

她是位年长的清洁工,俯身扫地,额头上渗满了细密的汗珠。

我正要开口道歉,她反而先问道:“姑娘,撞到你了吗?”我笑着摆手说:“我走得太慌了。”随意聊了几句后,这才知道她做清洁工已有些年了,最近刚调到我们楼区负责卫生。

不久后的一天,我倚窗而立,见她在楼下打扫落叶。她挥舞着大扫把一下一下地扫着,金黄的落叶映衬着她瘦弱的身影,显得执着而清寂,让我莫名地想起远在家乡的母亲。

我整理出一摞旧报纸,然后喊她上楼,说:“这些报纸堆在地上挺碍事,你搬走吧,还可以换些零花钱。”她感激得连声道谢。那以后,我经常把一些旧报纸送给她,她见到我会主动微笑打招呼。

时间久了,渐渐地知道了她的一些事情。她的爱人曾是公司的职工,因病去世,这对一个原本清贫的家来说是雪上加霜。公司为了照顾他们母子,同意让她到厂里做清洁工兼看自行车棚,两间值班室成了她的居所。

一晃十余年过去,她的儿子到建筑工地打工,且已娶妻生子。这时,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却又瘫痪在床。为了多挣些钱给老母亲看病,也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原本应安享晚年的她仍在辛苦劳作。

总其大半生,可谓命运多舛,令人慨叹。然而,说起这些时她却是一脸的平静,她说:“在我小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在的生活很好,很知足了。”

后来有几次,我整理出女儿穿不着的衣服,拿去送给她的小孙女。老人每回都是既欢喜又过意不去,连声说道:“谢谢,真是谢谢你了。”

有一天临时加班,直忙到暮色四合,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厂门口时,见她站在风里眺望。看见我后,她赶紧迎上来说:“我今天从老家回来,给你背了半袋面,等了半天终天等到你了。”

她又说:“你对我那么好,我都不知道给你点啥好,这是自家磨的玉米面,烧稀饭可香了。”

那一刹那,仿佛有千万朵荷在眼前盛开,我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感动。她没读过几年书,“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她说不上来,但她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并把它当作一种感恩,一种铭记。

这让我感到羞赧,甚至有些难为情,我给予她的是舍弃的“旧物”,而她还报给我的是汗水凝成的“礼物”。我抱着那半袋面离去,就如同怀抱着一颗沉甸甸的心。

后来,这样的场景不时出现。她从老家带回的礼品中,有带着泥土和露水的蔬菜,或又甜又脆的瓜果。为了不拂她的好意,我笑着接了过来,之后再用别的方式,悄悄地还之以礼。

有时她在清扫地面,看到我从身边走过,会停下手里的活,朝着我温和地笑笑。

如果看我不是太忙,还会上前搭几句话。闲聊中,她得知我爱好写作,话语里更多了几分敬重。

隔了几天,她在路上等我,递上一卷透着香气的烙馍。我谢过她正要离去,老人关切地说:“姑娘,写文章很费脑子的,你看上去瘦了,记得多吃点饭啊!”

我点点头,认真地说:“好,我记得了。”

就在我转身的那一刻,只觉心绪迭起,万千奔涌。在这座小城里,除了老公和孩子,我没有别的亲人。如今我已近不惑之年,只有她仍称呼我姑娘,留意到我的胖瘦,我知道她是真的心疼我。

那天下班路过车棚,看见老人坐在大树下,怀里抱着孙女在哄睡觉,一边拍一边轻轻地哼唱。阳光透过树隙散落一地斑斓,我缓缓地从她面前走过,两人会意地相视一笑。恍然间,觉得有点像黑白老电影里面的场景,我多么希望时光停留在这温馨的一刻。

宽容的阳光

崔鹤同

一百多年前,瑞典有一个出名的眼科医生文诺,在港口城市朗茨克鲁纳的贫民区开了一个眼科诊所。因为文诺的医术高明,声名远播,不但瑞典国内的患者都纷纷前来求医,就连北欧其他国家的患者也慕名而来,可谓门庭若市。

文诺有个三儿子,其中一个叫古尔斯特兰德,从小跟随父亲,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干医生这一行。于是,从十几岁开始,他就给父亲当助手。

朗茨克鲁纳市有个勋爵叫玛尔盖,富甲一方。玛尔盖也在贫民区创建了一个医院。

但因为文诺的名气太大,更何况文诺以医济世,从不以医致富,这样,眼病患者都不愿到玛尔盖的医院就诊,因而玛尔盖的医院门可罗雀。这时,有人建议,请文诺来玛尔盖医院主持眼科,玛尔盖以文诺没有文凭而拒之门外,这让文诺异常气愤。

后来,玛尔盖良心发现,愿意让古尔斯特兰德来医院当见习医生。这时,古尔斯特兰德却憋着一口气,不愿前往,想一定要自己干出个样子来,以报复玛尔盖,给父亲出出气。于是,他便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钻研医学,18岁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皇家卡罗林学院。五年后他取得了医学硕士学位,回到了父亲的小诊所,接替了父亲和玛尔盖医院比着干起来。他一边行医,一边继续钻研探索眼科医学,又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26岁那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散光》轰动了整个首都斯德哥尔摩。后来,他30岁时担任斯德哥尔摩眼科诊所的主管和皇家卡罗林学院的讲师。这时,玛尔盖后悔当初不该把事情做绝,使两家水火难容。

事又凑巧,这时玛尔盖的四小姐芬妮得了严重的眼病,双眼云遮雾障,看不清事物,而且每况愈下。他家医院的眼科医生却又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四小姐一天天走向黑暗。玛尔盖不惜重金把北欧各国着名的眼科专家都请来了,但仍然无济于事。百般无奈之际,最后还是四小姐芬妮自己提出去请古尔斯特兰德来医治。

古尔斯特兰德闻知此事,立即赶往玛尔盖家。此时,他似乎已完全忘记了勋爵对父亲的歧视与冷漠,想到的是芬妮的眼病。于是,他像对其他所有病人一样,精心为芬妮做手术。而且,芬妮的手术是开眼割翳,这是他从未做过的,也是世界医疗手术史上的第一例。结果手术很成功。重见光明的芬妮对古尔斯特兰德满怀感激,并爱上了他,以报答他的排忧解难之恩。

但古尔斯特兰德谢绝了,他既没有心存芥蒂而对芬妮的病情坐视不救,也没因治疗成功受人所爱。他仍平静地离家前往乌普萨拉大学任教,从事对眼睛的解剖、功能和疾病防治的研究。而芬妮眼病的手术治疗对他的研究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佐证。几年后,古尔斯特兰德凭借“他对眼屈光学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心地光明的古尔斯特兰德,在拯救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恰如宽容的阳光,照亮了世界,也温暖了自身。

温暖一生的灯光

刘清山

那一年,我正读高二,因为临近高考,学校里几乎取消了所有高中二年级、三年级的假期。不仅如此,一周还要上六天晚自习。

我家离学校较远,途中有一段近百米的土路。白天还好说,晚上那段土路两旁没有路灯,且行人稀少,这让生性胆小的我为此忐忑不安。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父亲答应在晚自习后接我,这让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只是辛苦了父亲,正值壮年的他取消了所有晚上的应酬,除了周六,每天晚上,他都风雨无阻地准时到校门口接我回家。再漆黑的夜晚,只要在路旁一看到父亲的身影,我七上八下狂跳的心都会在刹那间安静下来。

秋季的一个雨夜,月黑风高,晚自习后,雨终于停了下来,我四下张望竟然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许是父亲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吧?或者正在赶来的路上?学生们作鸟兽散、各奔东西后,道路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我硬着头皮,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家。

骑到土路口,依然没有看到父亲的身影,我感觉头皮发麻,心中怨恨着父亲,几乎要哭出来。一枚树叶鬼魅般突然从树上落下来,砸在我的头上,吓得我不由尖叫起来。没有选择,我只能下定决心,自己勇闯这段土路,准备加速前进时,身后突然响了汽车的鸣笛声。

我只能停下来,让身后这辆讨厌的轿车先过去。对于司机我一直都没有什么好印象,积水的路上,有些司机会突然加速从你身边驶过,溅得行人们一身泥水。奇怪的是,我等了几分钟,这辆轿车只是亮着车头灯,并没有前进的意思,是不是想等我走进土路中,这位司机再加速从我身边驶过,溅我一身泥水呢?

我犹豫了一会儿,看到车头灯照亮了这条黑洞洞的土路,决定和这辆轿车展开一场速度较量。我知道,雨后的土路是凸凹不平的,并不方便轿车全速行驶,只要我使劲蹬车,司机想在我身上溅水找乐的目的未必能够实现,况且,司机无意中还帮了我一个忙,前方原本黑暗无比的路面在车灯的照射下,一下子变得亮堂堂的。我回头望了轿车一眼,然后猛地向前冲去,我骑啊骑啊,腿都变酸了,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自行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

轿车果然被我甩在了后面,等我越过了土路后,我奇怪地发现,车辆竟然扭头驶向了另外一条路。

突然间明白了这位司机的用意,这位好心的司机只不过是想为一个女孩照亮前方那段黑暗的路罢了。一路上心中暖暖的,回到家中,才知道,父亲发烧,正卧床休息。母亲在家中照顾他。

时至今日,那个夜晚的车灯还温暖着我的记忆。虽然我没有看清那位司机的面孔,也不知道那位好心人是男是女,但那道爱的光芒就像太阳,每每想起,它就会在瞬间暖热我的心房。

蔷薇处处开

刘敬

蔷薇是群野丫头。

迎春、连翘们在春光中争宠献媚的时节,蔷薇还显得有些腼腆,满是怯意地,悄悄隐匿于杂乱纷呈的茎叶间,若有所思地静观,不焦不躁地默数着时光的节拍。

待春色欲暮,夏风乍起,蔷薇才如蓦然听到了一个无厘头的笑话般,实在憋不住了,哗的一声,全都咧开了嘴,笑着,嚷着,推着,挤着,将那一份朴拙的野性,不管不顾地,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你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