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守在青春里的那些理所当然
16693400000002

第2章 我只是不想缺席你的故事(2)

盛夏的雨水是带着磅礴之势而来的,透彻的凉意自苍穹浇灌而下,似乎按捺了许久,一刻也等不得,毫无征兆地浸湿了小镇的整个天地。

雨珠在窗户上滞留一会儿,便化作一小片涟漪落入地上的水洼里,再无痕迹。女生踮起脚尖打开了窗子,趴在窗棂上轻轻嗅了嗅,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溢满了整个鼻腔,沁人心脾的清香,唇角不禁勾起了些许。北方的风向来是没有温柔可言的,携卷着雨水一股劲儿地往窗子里钻,女生的发丝柔软纤细,一会儿便被打湿,可怜兮兮地贴在额上,她无奈地撇了撇嘴,只得将窗子关上,将满世界的雨锁在窗外。

“嗵嗵——”

玻璃门外传来微不可察的敲门声,眉微微蹙起,她略微疑惑地望向门口。

一个穿着鹅黄色短袖和浅色休闲裤的,狼狈的少年。

“啊?”她不明所以地靠近,少年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门上松松套着的锁,又指了指天,继而双手合十,神色诚恳的样子。

这人,真好看。

·2·

她轻轻抿了抿唇,利落地摘下了锁圈,少年在下一秒便携着凛冽的寒意踏了进来,发丝上的雨水有几滴滴在了她的脸颊上。他来势汹汹,她措手不及,来不及迈开步子闪躲,待她反应过来,他鹅黄的短袖几乎要挨到她的鼻尖。刚刚好闻到少年衣服上淡淡的沐浴露的香味,他的背后是雨幕的喧嚣,她的背后是小店的寂静,一不小心,他薄薄的衣料下有力的心跳声就撞进她的耳朵,那是来自这个年纪的少年独有的活力。

“雨太大了,整条街就你们家店还开着。”少年倒没在意,错开了身子,修长的手指随意地拨弄着湿淋淋的头发,边解释边在门口的垫子上将满是雨泥的鞋底蹭干净,然后才走进去拉出椅子坐下来。

本来也是要关门了的。

她在心里小声辩驳,却不知怎么没说出来,重新关好门,跑进后堂,拿出条干净的毛巾递给他:“喏,干净的。”

他微微怔了怔,然后接过去擦拭起来:“谢啦。”毛巾下是凌乱的发丝,和眯着眼傻呵呵的笑。

相顾无语,气氛有些尴尬。

“啊,你也是桐山中学的啊。”少年的眸子望着角落搭在椅背上的校服明亮了几分。“嗯,是啊。”她看着他的眼神,不禁觉得有些好笑。“我是高二七班的曲至琛,你呢?”他将毛巾仔细叠好递还给她。“高二十班,白安。”她望着他半含笑意的眼眸,耳根微微有些发烫,拿了毛巾便转身走向后堂。“奇怪,一个年级,怎么都没见过你。”他低声嘀咕,微弱的声音被她精确地捕捉到。

因为所有空余时间都用来看店了,课间也只是在班里跟几个女生聊聊天,根本没有时间与他相遇。

握着毛巾的手略微用了几分力,深呼吸,猝不及防地,又闻到属于他的淡淡的香味,她将鼻尖凑近毛巾,微笑起来。

这个世界总是有不可违抗性的力量,它所赋予的欢笑、别离,任谁都无法背离。

白安从后堂的橱窗里望过去的时候,他正垂眸研究桌上贴着的奶茶目录,擦拭后的发丝毛茸茸的,发梢微微翘起,放在桌上略微握拢的手指骨节分明,温柔无比的样子。

也许不该望那一眼。

王菲唱的《传奇》传遍大街小巷,几岁的孩子都会用稚嫩的声音跟着哼唱几句。

王菲空灵的嗓音在脑海中萦绕:“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最后还是乍停的雨,为这场遇见落幕。

之后的相遇便少了几分偶然。

“白安啊,数学书借我用用。”他倚着楼梯扶手笑意盈盈。

“白安啊,下午我有球赛,记得去看。”他站在班门口大声叫嚣。

“白安啊,反正顺路,不如一起回家?”他大大咧咧地跨过她前桌的椅子,抱着椅背坐下来。明明是外班人,却熟稔地跟左右打起招呼。

白安啊……简单的两个字,经由他的唇齿间倾吐出来,说不出的好听。

后来一起回家便成了惯例,每每她收拾好书包走出门,都会看见他站在楼梯口,背靠着墙壁,单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摆弄着手机,眼神专注,唇角习惯性地微微扬起,脸庞上细小的绒毛被夕阳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她总是先回奶茶店的,而他的家需要顺着这条街道走到尽头再右转。他总是先买一杯加冰的奶茶,再带着奶茶继续上路,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陪着他一直走向她看不见的地方。

·3·

暗恋,就像是心里开出了芳香四溢的花,太过美好,不忍采摘,拼命护着,怕这香气散了去,被别人破坏了。

慢慢地,却又像吃了酸涩的果子,喜欢的情绪发展壮大,不可自持,渐渐变成了蚕食快乐的饕餮,患得患失。他对着其他女孩儿稍微亲昵,她的心便不断地沉下去,压得她快要喘不过气来。这样几近疯狂的占有欲让她无措,她只能极尽所能地压制,走在无解的迷宫里兜兜转转。

“拜托,这年头还有谁暗恋啊,喜欢说出来不就好了?”闺蜜嚼着奶茶中的果肉含糊不清却又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就你这样不温不火的,他迟早要被抢走。”

如何开口?

应该是,热烈的拥抱,然后顺理成章地说“我喜欢你呀,笨蛋”这样吗?

还是,害羞而含蓄地,盯着他的衣角,小声透露“我喜欢你呢”这样?

“白安啊,”思绪被他突兀地拉回。“什么?”她眼中还有未涣散开的踌躇,“你最想去哪个城市?”他微微歪着头,看着怔愣的她。“上……上海。”

她将手中冰凉的奶茶递给他,“那就一起去吧,听说是不错的城市呢。”他笑着拿起奶茶,冲她挥了挥手,一转身便消失在小店里。

始终还是没说出口。

她看着阳光微微眯起了眼。没关系,反正来日方长。

·4·

可时间却是极易消耗的奢侈品,没有返程票,只得一路向前,不能惋惜,后悔无用。

仍旧是瓢泼大雨,他仍旧没有撑伞,推门而入。依旧只有她,被突如其来吹进的冷风惊到,转过身便看见他。将近一年的时光将他雕刻得更加美好,眸中少了几分柔软,却多了些坚毅。

只是,更多的是信念崩塌的恐慌感,布满了他晶亮的眸。

“我不想去,”他将淋湿的机票丢弃在桌子上,不由分说地拥住她,“白安,我不想去了。”她抬起手臂,试图劝慰什么,看着这张去上海的机票却哑口无言,只好轻轻拍了拍他的背。“我们家要搬去那里,我要去那里读书。”他说话的尾音有些颤:“我是想跟你……”“别闹了,至琛。”她听到自己冷静又安定的声音轻轻说着,打断了他没说完的话。

他将她抱得那样紧,她甚至可以感受得到他急促的呼吸:“有机会就该把握好啊,”她推开他,捡起桌上湿淋淋的机票,指尖轻轻掠过上海的字样,“既然我去不了,那你就代替我去好了。”

他像个迷茫的孩子,紧紧盯着她。她微微地笑,用纸巾细致地擦拭机票上的水渍:“我们两个人,总有一个人要实现梦想,那个人是你,其实很不错。”

她拿着机票重新拥抱住他。

来自她的拥抱,轻轻柔柔,带着令人安心的温暖,驱除了他周身的寒意。

只想要保护好他的笑,这便是喜欢的含义吗?

比昂贵的首饰,美味的大餐,梦寐以求的大学更重要的,比太阳更温暖,更耀眼的微笑。

“给你,我们家店里新做的,VIP卡,你是一号哦。”她从口袋里拿出薄薄的卡片递给他,他拿过来,右下角是金色的小字:000001。“五折优惠,厉害吧?”她夸张地朝他挑了挑眉,他禁不住笑了出来,食指屈起刮了刮她的鼻子:

“那你家可就要赔本了。”

·5·

他离开的时候她没去送他,只看见载着他的车子从玻璃门前匆匆掠过,少年的侧脸隐匿在阴影中,看不出情绪。

鹰总是需要更广阔的天空,因为这样它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她不愿做他的羁绊,她愿意看着他飞,用尽力气帮助他飞得更高。两个人的梦想,由他实现,她也心甘情愿。

“那你家可就要赔本了。”那日少年忍俊不禁的笑言仿若仍在耳际。

傻子,她轻笑,只此一张罢了。

海风又来,风筝不再

安前

六月的小镇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潮湿之气从四面包裹而来,让人浑身难受。来这里已经半年了,宋天恬还是不能习惯这漫长的雨季。看来,她离开得太久了。

8岁时,宋天恬曾在这个小镇住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外婆整天笑眯眯地陪在她的身边。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公园,虽然破败不堪,却是一帮小孩子的天地。也就是在那里,宋天恬认识了那个记忆中永远干净而温和的男孩子,他叫程杭。

程杭总是一个人站在旁边看一群小孩子疯玩,本应该是可以一起玩的年龄,却多了份同龄人没有的深沉和稳重。宋天恬还记得第一次和他说话的时候,他逆光站着,微微害羞地垂下眼帘,声音也是从未听过的柔软,只是那短短的几个字,像风一样飘进了宋天恬的心里,再也没有出去过。

小镇上的日子过得平静而悠闲,自从认识了程杭之后,宋天恬倒是收敛了不少自己大大咧咧的性格。她知道程杭不喜欢在泥地里堆城堡,就脱离了那个队伍,陪程杭坐在一边的石凳上,听他讲很多很多从来也没有听过的故事。

他说,宋天恬你知道吗,只要沿着镇上有枫树的路一直走,就能找到书本上描绘的美丽大海?

他说,宋天恬你知道吗,风穿过浩瀚的大海来到我们这里,才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下雨的美丽日子?

他说,宋天恬你知道吗,在海边放风筝可以让风筝飞得很高很高,就好像自己也在飞一样?

宋天恬总是专注地听着程杭讲述大海的样子,他眼中有她看不懂的忧伤和难过,不过那种对大海向往的眼神却深深烙进了宋天恬的心里。她站在夕阳中,朝程杭伸出手:“长大了,我们一起去看海怎么样?”

程杭笑了,握住宋天恬的手,轻声说:“谢谢。”

美丽的故事总是很快就结束,宋天恬没能在小镇上等着和程杭一起长大。一年后,宋天恬被爸爸带到了别的城市上学。走的那天,程杭没有来送她,她沿着镇上有枫树的那条路出发,走了很久很久,都没有看见程杭口中的大海。

时光流逝,但那个约定始终清晰。

14岁的宋天恬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野气,齐耳短发也长成了披肩长发,一袭白色连衣裙,宛若人间精灵。每天打开教室的抽屉,她都会看到一些粉红色的信封,她一封都没有打开过,任其散落在角落,最后消失不见。

宋天恬总觉得,自己还会回到小镇,那里才是她熟悉的地方。可如果不是外婆的突然离世,宋天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真正踏足记忆中的小镇。

忙碌的父母也终于放下工作,悔恨又愧疚地急速奔回。

外婆是镇上最好的医生,常常免费帮人看病,小镇上的人都十分尊敬外婆,外婆离世的消息让他们都十分悲伤。她和父母匆匆赶到的时候,外婆已经离世。

父母以前忙于生计没有好好照看外婆,现在十分后悔,宋天恬也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

外婆的葬礼盛大得像是一场神圣的仪式。喧嚣过后,宋天恬终于有空去找程杭,告诉他自己回来了。

当宋天恬站在程杭家门口的时候,再一次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站在原地等候。邻居告诉她,早在一年前,程杭的身体就已经很虚弱了,原本被外婆稳定下来的病情随着年龄的增大开始恶化起来,程杭受尽了折磨,但却还是在临终前,笑着告诉妈妈不疼。在迷离的眼泪中,宋天恬终于看清世界真实的模样。

原来从不参与同伴们的活动,只是怕会突然晕倒吓到别人,让妈妈担心。

原来那眼中时常藏着的忧伤,只是不能活动,并且隐痛厉害的原因。

原来你想要的只是去海边放风筝,却对你来说无疑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阵咸咸的风吹过来,夹杂着微凉的几滴雨,一会儿,小镇的雨又开始了,那是要绵延整个夏天和秋天的雨季。宋天恬没有躲开,任凭那些雨落在自己的身上,一点一点浸湿自己,彻骨的寒意涌入心底。这个没有程杭,没有外婆的雨季,寒冷得让宋天恬不敢相信,现在明明是六月的季节。

那天晚上,宋天恬躺在床上,恍惚中看见了外婆,又看见了程杭,站在海边笑得一如当初的温暖,脚边是五彩的纸鸢,他朝宋天恬伸出手,阳光比任何时候都要温暖。

长大了我们一起去海边放风筝吧。

好,可是你在哪里等我呢?

飘逝的杏花雨

未迟

认识他是在火车上。她在北京读完大学,可没有单位愿意接纳她,她只好返乡。坐在车上,她哭了,为理想的破灭。他给了她安慰,让她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他对她的家乡——那座江南小城异常熟悉,他说他的外婆就是那个小城的人。下车前,他们交换了手机号码。她还拿出一张纸,随手画了一张地图给他,上面有她居住的街道,有她的家,她说:“你下次到外婆家,要记着找我,我会带你好好地看看小城。最好是春天,那时候有最好看的……”

“杏花雨。”他几乎同时说。他们对视而笑。

她很快就在小城找到了份工作,小城朝迎鸟鸣,夕送落日,散淡得如同隐士,她灰暗的心房渐渐地明亮了。小城杏树多,离她家不远的临湖路旁载满了杏树。春天到了,杏花开了,缀满枝头,繁华千树。花瓣粉的娇美、白的纯洁,每一片都是飘落人间的精灵,叫人徒生爱意。傍晚,她喜欢在临湖路上漫步,常常看着杏花,她便想他会不会忘记了他们曾经的约定。

一场期待很久的杏花雨漫天飞舞。她走下屋前的石阶,看到一把蓝色的雨伞,雨伞下是一张微笑的脸,竟然是他!他扬起手:“来看杏花雨哟!”

湖堤上烟雾轻扬,清风拂过,片片花瓣随雨飘落。忽然,他抢过她的雨伞,把自己的伞也收起。他将她揽入怀中,他的举动,她丝毫不觉得突兀,只觉应该如此。两人静静站在雨中,任雨打湿头发和衣衫。她问他,怎么知道今天有雨,他说:“我不会忘记我们的约定,再说你的天空是我最关注的地方啊。”她羞涩地低下头,他在她耳边低语道:“公司在这要办个分公司,我要陪着你年年看这杏花雨。”

他是在第二天走的,她像所有恋爱中的女孩,心中盛满了蜜样的甜。她天天期盼他出现在她的眼前。可他的整个人就像那断线的风筝,消失在她的视野中。

她有了到他居住的小城去寻找他的念头,可直到此时,她才想起,她根本就没有问过他的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她想他或许只是她记忆中的一段风景。她决定不去想他。可是时常在寂静的深夜,他在梦中向她走来,明亮的眸子闪动着,似乎有万千的言语要向她诉说,但终究他只是默默地,哀怨地,慢慢转过身去,只给她一个清癯的背影。每当此时,她都大惊坐起,至黎明也无丝毫睡意。

第二年的春天,她在杏花雨中认识了一个男孩,男孩爱她爱得痴情,她决定要嫁给他。在又一个杏花雨飘落的季节,她和男孩结婚了,他们去青岛度蜜月,回来时她要求到附近的一个小城停留几天,去寻访一位多年失散的同学。因为这些天来,一个身影天天在她的梦中出现。她每天一早就和丈夫一条一条街地寻找。他们不知问了多少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第三天下午,丈夫说如果还找不到,就要回去了,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她答应了。他们来到一条街上,这里一片荒芜,一条小河在街心将街道分成了两半,很多的桥将两边连接了起来。整条街正在为了扩建而拆迁,灰尘弥漫的街头,她遇见了一个女孩,眉眼让她似曾相识。询问后,那女孩惊异地说:“你认识他?他是我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