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
16697100000028

第28章 难以避免的心理较量——用智慧取得人生对弈的胜利(2)(1)

互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影响力,善于应用这样的心理效应,会为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很大的帮助。

不是教你诈

“有来不往非礼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惠互利的,当你主动给予别人帮助和馈赠时,就已经施加给对方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让对方不得不回报于你。

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玫瑰花,她拦住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大哥哥,买一束玫瑰送给女朋友吧!一束十支,只卖50元。”小伙子摇摇头说自己没有女朋友,不需要买玫瑰花。说着就要离开,小女孩又拦住他,“大哥哥,这么英俊,肯定有女孩子喜欢。既然你不想买一束玫瑰花,那就买一支吧,才6元钱。”小伙子觉得小女孩挺有意思,笑着对她说:“买一支我也不知道送给谁啊,算了,你卖给别人吧。”这时,小女孩还是没有罢休,“大哥哥,既然你不想买玫瑰花,要不要买几块大巧克力糖,1元钱一块,很实惠的哟。”小伙子没有办法了,因为小女孩一再退让,如果自己再拒绝,心里就会觉得更加不安了。于是他也退让一步,花两块钱买了两块巧克力糖。而买过以后,他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吃巧克力糖。

在这个例子中,小伙子在小女孩的退让下,由原来的拒绝渐渐地变成了接受和顺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这是因为小女孩的退让给小伙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对方已经做出了让步,作为回报,自己也应该有所让步,而不能拒绝到底。因此,小伙子也做出了让步,最终购买了两块自己并不喜欢吃的巧克力糖。

从心理学上说,这是一种“拒绝-退让”策略。这种策略从被拒绝,做出退让,再提出新的要求,如果还被拒绝,则再次退让。在这样一个心理较量的过程中,退让方渐渐地消除了对方的心理抗拒,使其觉得你已经做出了退让,自己则不好意思再坚持,也对你做出退让,最后答应了你的要求。

这种心理效应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交易以及谈判中主动让步和妥协,往往会有效地促使对方答应你的要求。因此,如果你想要别人答应你的某种请求,则可以先提一个比较大的、难以做到的、对方有可能拒绝的请求,然后在对方拒绝之后,再把你真正的请求提出来,这样就相当于你向对方做出了让步,而对方则有义务对你做出相应的让步,因此,在互惠原则的影响下,你的请求是很容易被对方接受和应允的。如果没有之前的退让,而直接提出来,则遭受拒绝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当你做出让步之后,就会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压力,似乎告诉对方:我已经不再坚持我的要求,已经对你做出了让步,难道你就不能也做些让步吗?结果当然是对方也做出一定的牺牲,促成了交易。这样,在相互妥协之中,先主动做出退让的一方则会相互占据一定的优势,迫使对方退而求其次,答应你的要求。

这种心理策略,其实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当别人对你做出一些让步时,你也应该对他做出一些让步。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轻松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销售员在推销一种价格昂贵的商品时,可以先给客户介绍的是另外一款更加高档和昂贵的商品,等客户拒绝以后,再对客户说:“既然您觉得那一款太过昂贵,我们还有一款在功能上也很先进,但是价格会便宜很多,您可以考虑一下?”就是在这样的拒绝、退让之中,客户就会觉得对方已经做出了让步,自己也不好再拒绝接下来的请求。这样,不少客户就可能会同意购买其产品。

先大后小、先难后易,遭受拒绝后,做出让步,这种迂回的、间接的方式,更容易让人们接受,比直接了当地提出要求更容易得到肯定的答复。

不是教你诈

当你没有东西馈赠给对方或者你的过分要求没有得到应允时,主动让步也能够给对方造成压力,既然你已经退而求其次,那么对方也就不好意思再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做出相应的退让。

有一个烟瘾十分严重的人,他一直都想戒烟,但是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总是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不能够控制,又开始复吸。很多时候,当他再想吸烟时,就会给自己找出若干的理由,说服自己没有必要这么折磨自己。结果戒烟戒了一年多,却没有起到一点效果。他的亲戚朋友对他也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但是却还是无可奈何。

最后在一位心理学家的帮助下,这个有着严重烟瘾的人居然真的不再吸引,坚持了很久,并慢慢把烟给戒了。那么这位心理学家使用了什么样的神奇方法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心理学家只给他看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不吸烟的健康人的肺,一张是因为吸烟而患有肺癌的人的肺。看着被厚厚的焦油覆盖和损坏的肺,有严重烟瘾的人被震撼了,他什么也没有说就离开了。但是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吸过烟。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烟瘾如此严重,而屡戒都不能成功的人,最后却如此简单地下定决心去戒烟呢?那就是吸烟这种不健康的行为让他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到厌恶,而对不吸烟这种健康的行为着实地感到满意。这样就激发了他戒烟的强烈动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挑食,对自己喜欢的食物,食欲大振,会吃很多,而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则没有胃口,从心里面抵触,不愿意品尝。其实做事情也是一样,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人们会充满激情,积极努力,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会委靡不振,敷衍了事。这其实也是一个动机的问题,因为喜欢,因为感兴趣,从而激发了强烈的动机,积极地去从事,而如果不喜欢,不感兴趣,就不会产生强烈的动机,也就更不会积极地付诸行动。

因此,如果我们想促使某人做什么事情,或者制止某人不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只要能够想办法激起他的这种心理动机,就会有效地影响其态度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例如,小孩子做错了事情,你会如何去教育他改正自己的行为?你会怎样劝说朋友不要再参与赌博?你怎样让一个怯懦的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言?要想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抛弃错误的,接受正确的,我们就要让他们知道,正确的行为会让人感到愉悦,而错误的行为会让人痛苦,只有使其内在的反应发生变化,使其能从正确的行为中获得满足感、愉悦感,并觉得错误的行为着实地令人讨厌和痛苦,就会激发他们改变自己行为的强烈动机。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想当将军就是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会激励士兵不断地去锻炼和提高自己,进而做出成绩,得到提升,最终成为一个出色的军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对工作懒散,对学习放松,对别人不负责任,明知赌博不好,可就是戒不掉。其实都是因为动机不够强烈的原因。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工作和学习的价值,自己能够从中得到好处,就会改变态度,认真努力地去工作和学习,只要我们能够深切地认识到赌博的危害,那么也就会痛改前非,戒掉赌瘾。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爱工作,才会有动力做好工作,因为人们总是会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努力奋斗,只有痛恨某种恶习,才会有决心改头换面,因为没有谁愿意使自己承受痛苦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