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纪实中国3
16697600000002

第2章 纪实文学(2)

后来我能够独立工作了,大老王和我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少了,以后我调到派出所材料内勤的岗位跟大老王接触的机会少了,再后来我又调回分局秘书科(后改为分局办公室)工作,我和大老王的接触就更少了,以后我又调到市局、公安部工作,就再也没有机会见过大老王。掐指算来大老王也有80多岁了,因为我这个徒弟都已60多岁师傅能不老吗!想当年师傅虽然只带了我几个月的时间,我们一起在居民委员会工作也就两三年时间,但是他传给我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好方法却让我受用了几十年受用一辈子!今天回想几十年前我跟大老王学徒时的情景,彷佛历历在目就跟在眼前一样。人到老年容易思旧,在我退休之后更加怀念恩师王恩余,我要大声呼叫:师傅王恩余你现在在哪里?你身体还像过去那么好吗?

我真的很想你!

作者简介:

“纪实中国丛书”整合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风格的实力作者和作品一同进入市场,给图书文化市场带来回归理性的厚重作品。“纪实中国丛书”策划出版的作品以源于生活、贴近现实,贯穿生活哲理的写作态度,给阅读者带来一种久违的理性阅读、人文阅读的回归。

马卫东,男,北京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公安部二级警监警衔,长期从事公安文化工作,着有作品集《警界留痕》、长篇纪实文学《警察生涯》等。

路在脚下延伸

陈亚珍

站在七十二道沟壑里,赵丽琴和朱村人无疑像个“侏儒”!

那高耸凛然的黄土丘陵,嘲笑着世世代代的朱村人,那深井般的沟谷流淌着朱村人世世代代的泪水。遇到干旱庄稼常常颗粒难收,遇到涝灾水土大量流失,黄土泥没过半腿无法出村。夏天,太阳晒在塬上能听到干裂的声音啪叭作响,冬天干冷的寒风穿肤刺骨。地域对朱村人的生存除去威胁不占丝毫优势,男人们为养家糊口只得外出打工,女人无所事事,棸堆儿打牌摸糊糊。孩子上学难,村人吃水难,外迁人口越来越多。因为缺水,朱村人从来没有种过菜,吃饭也简单,只有醋调和浇面就能凑合一顿。大量的土地逐渐废弃。站在这荒凉的丘塬上,仿佛能听到古往今来几进几出,背井离乡的信天游——-

哥哥你走西口,

妹妹我泪长流……

战胜它,征服它谈何容易?

没有人对改变朱村有多大信心。然而,在公元二千零五年,朱村人要把朱村交给一个女人去管理,也许没寄予多大的希望,只不过是有人的部落就该有个体制,有村落就该有个领导而已。七尺男儿都拿朱村无可奈何,一个女人能够维持原状,且能处理一些常规问题,表示这个自然村的存在即可。几千年男权至上,女人在社会上仍然只是个配角,众多女性也屈服于文化的定位,自甘沦为男人的附属,社会的点缀。可是,赵丽琴要证明自己,既然700多口人的下巴搁在她的肩膀上,她就得让他们过得像个人!这是丽琴的意志。然而意志不是浪漫的诗意,而是一砖一瓦的建筑。

丽琴的意志实现了,几乎是一个奇迹。零五年走马上任,零六年找到脱贫致富的出路,三年建成了千亩温室园区,人均收入6200百元,且有效益年年递增的趋势,朱村人结速了外出打工的历史,开始对脚下这块土地的重新认识,同时也改变了朱村人不吃菜的状况。

丽琴在众多人眼里肃然起敬!

一个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农村妇女,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由于在塬上不停地奔跑穿梭,她的肤色与黄土地的颜色趋于一致。她的心底淳厚朴实,言谈举止透着一种干练的作风,同时她拥有天下母亲的善良与柔情。她在交谈中总是伤心,总是流泪,总有无法言传的辛酸,让笔者由衷地想到,如此爱哭的女人怎能撑得起一片蓝天呢?是的,她是柔情万般的女人,无论怎样声誉大震,都无法失去她天然的美丽,因为她的一切善意都来自于内心。每一次流泪都是情动于衷。无穷的记忆容不得她面对世界示弱……

有人说,苦难可能造就两种人,一种是意志品格相当坚强,对世界充满乐观的人,一种是软弱无能,对世界彻底绝望的人。

赵丽琴属于前者。

赵丽琴出生在左权县一个小村庄,三岁丧母,人生的不幸毫不留情地降临在她头上。姐姐一手把她拉大,可是姐姐出嫁时丽琴如同断脐一样的疼痛,姐姐舍不下妹妹,妹妹离不开姐姐,一场难舍的悲情从此拉开帷幕,这个无法释怀的难题充斥了这个不圆满的家庭,感情的锯齿拉扯着姐妹俩的心,在难舍难离中,最后决定全家和姐姐一起“出嫁”。

对于偏僻的左权人来说,榆次就是大地方,就是城市人,他们是要脱离贫穷,脱离山区,直奔富裕而去。然而,当踏上朱村的土径,满目是高高低低的沟壑,已知与左权也没两样。可是对于丽琴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可以和姐姐如影相随。全家移居朱村一直居住姐夫家的三间房子,可几年后三间房子竟不是姐夫家的而是姐夫本家亲戚的,人家要收回房子,一家人当下无处可住。父亲脸上挂不住,不敢出门,更不敢出村,遇见左权老乡更是无地自容。左权老乡都以为父亲跟上女儿去榆次发富了,可最终连房子也不是自己的。已经懂事的丽琴体会到贫穷的无奈与窘迫。丽琴每当讲到这个细节就两眼发红,她说她不忍看父亲愁眉苦脸,望着黄土地总是沉默无语的样子,她觉得父亲的无言是心在流泪。她长大后一定让父亲过上好日子。也许在那一刻,丽琴脱贫的意志就开始处于萌芽状态,但此时的她,想到的只是如何使自家脱贫,不让别人小看,让父亲舒心。

都说丽琴很“厉害”,上学时初露锋芒,和男孩子起了争执绝不让步,在陌生的环境中,潜意识中筑起了一种防范意识,没娘使她自卑,贫穷更是矮人一头,由于自卑又使她更加自尊,而自尊又让她必须自强。只要是自已想做的事她就一定能做到并且做到最好,她上学时学习一直努力,而且成绩优良,老师很喜欢。她有很浓的荣誉感,因为这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能量与价值。在家里是个“王”,连如兄如父的姐夫也惧她三分,在村里争强好胜更不示弱,长期积累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能干的影响。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再无升学的机会。她在地里劳动,外出经商,看到塬外人的生存景象,由衷地为朱村人感到凄凉。朱村的姑娘都想嫁到塬外,到外面的世界去找精彩。可丽琴是个孝女,她深知父亲5岁丧父,拉扯弟妹长大成人不易,中年丧妻,拉扯儿女更不易。她不允许父亲受人欺,更不许父亲老来受孤苦,就是穷死苦死也要和父亲姐姐守在一起。因此她决心不出村。后来与她的同学张凤民结了婚。

令丽琴深感欣慰的是,她的一切担忧与防范都是多余的,朱村人,生性善良淳厚,不欺生,对他们这个外迁户从不另眼相看。这里没有矿藏,没有外来资源,吃水难、行路难、挣钱难,只有在黄土薄田里养命,春种秋收都需要亘相帮助。经济状况没有特别的好。百分之七十的男人在外打工,四处奔波,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因此,团结亘助是朱村人的民风。丽琴感激这块土地,虽然贫瘠养了她的命,感激这里的父老乡亲胸怀的宽广,没有欺负过她这个外来户,更没有歧视过她是个没娘孩。每在关键时刻都能受到村人不同程度的帮助与呵护。在这种环境中,丽琴的心理健康发展。苦难使她澄明,苦难使她坚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崭露头角。她对人热心,遇事肯舍身,能吃苦,具有深厚的同情心。

她先后当过榆次区人大代表,朱村妇女主任。2005年33岁的丽琴被当选为朱村党支部书记。其缘于一个“真”字。

有一个中学生在日记上这样写到:“当虚假与谎言出场时,真诚与真实就会匆匆下岗”。

孩子很有力量,孩子的眼睛直愣愣无遮无拦。孩子的眼睛往往可以击穿世界的隐秘。在这个策略至上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史,民族心理好像已经过分成熟。为了取利,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欲望,虚假与谎言成了促成目的一种心机,一种登高领赏的手段。更有人在研究“投机主义”的合理性与可取性。说既然投机可以尽快实现目标,为什么还要费老劲一步一步地走呢?如果一步一步走科学,造火车汽车有何用呢?在多元并存的今天,仿佛一切都在颠覆,一切固有的生存核心都充满了质疑。

然而,笔者以为:世界无法禁止谎言与虚伪,但更无法扼杀真诚与真言。真实永远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种布满早晨气息的天真永远不会腐朽。朱村的发展的起始就是因为赵丽琴的一席真诚与真实。

她说,要当干部就要说真话。

在一次“人大”“帮扶组”前来探望人大代表赵丽琴时说,听说朱村达到了小康生活……

赵丽琴很是吃惊,谁说朱村达到小康水平了,我们连水都吃不上,路也没一条好路,村里没有任何资源,靠天养命,无处生财,怎么可能成了小康,全村人只靠村南的一眼水井活命,从早晨5点起床挑水,一担水来回走四里地,朱村人四季吃不上一根菜,要想吃菜到塬下去买,好劳力全在外面打工也无法解决一年所用……

丽琴没有谎报军情,没有浮夸,没有隐蔽老百姓的疾苦。邀功请赏是嗜权者的专利,她当干部不是为了谋权,也不是为了体面,而是为了改变现状,为呵护过她的朱村人闯出一条治富的路。没有想到丽琴把真实情况连根带把倒出来,没有坏了事,反而起了来访者的关注,呼吁各方支助。丽琴有了信心,她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是水源建设,第二件是公路建设,第三件事就是发动群众建设大棚菜,走产业化发展,让农民脚踏实地靠土地活命,让土地生财,利人也利己。到城市挣命永远无法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丽琴的决心没有落空,第一年有5户建棚,获利3万,当年还了贷款,为朱村的未来点了一把火,第二年竟有50户人家要求建棚,然而新的矛盾出现了,土地下放到各家各户,地积分散,七零八落,既不好管理,也不成规模,东家不让西家,西家又责难东家。在这个时候丽琴召集“两会”,依靠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前辈借面子,托人缘做工作,发动干部党员八仙过海各显齐能。最后集中了一个办法:“土地流转”。以老党员的名誉出面租回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土地,集体建棚集体租出,租金由户与户之间直接承交,中间不打折扣。矛盾很快解决,群众建棚的热情持续上升,三年递增菜棚150户,外出打工的人纷纷返乡种菜,不再过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朱村的菜棚连成一片,已成规模。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各种媒体纷纷报道。水电有了,公路也通了。

柔弱的丽琴胜利地笑了,这期间跑贷款,求支援,土地流转,家家户户商量协调,解决矛盾困难,一切忙碌,疲劳都化作甘甜。

如今的朱村不再是荒坡秃岭,满山遍野是星罗棋布的园区。朱村人在凛然的土丘沟壑面前筑起了自己精神的高度。带领朱村人征服了“七十二道沟沟堆”,让它无条件地低下了高不可攀的头颅。以极其谦虚的态度服务于朱村一方人。

这是朱村的一道风景,是丽琴与朱村人共同书写的一部杰作。

沉黙多年的朱村出名了,市委领导来了,看了朱村的成绩,听了赵丽琴的汇报,激动的说:一个农村支部书记,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在短时间内作出了如此巨大的成绩,真是不简单。他认为朱村改变面貌靠的是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精神。晋中市委做出了向朱村女支书赵丽琴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习朱村精神,学习赵丽琴的事迹。促进全市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

省委领导来了,认为朱村的路子是走对了,不仅富裕了全村百姓,而且解决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相当于给农民打工,就近建了一个“工厂”,这是应对金融危机、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赵丽琴出名了。可是丽琴没有出名的准备,采访的、观摩的,一批又一批的来访者需要她一一应酬,她的时间有些捉襟见肘。家务顾不上管了,双目失明的公爹受冷落了,孩子吃不上应时饭了,外出读书的儿子回到家中有意见了:

说:你能不能给我们做一顿人吃的饭?

丽琴突然怔住了!是的,很久没有好好做顿饭了,不是挂面就是方便面,她确实顾不上好好做一顿饭。可是,第二天有客人来访,她还没有换洗的衣服,晚上洗出来赶明也不知能不能赶上穿,出于礼貌,没有像样的衣服,总该穿得干净一点。她得先把衣服洗出来。可儿子和她争执起来。

说光管你出名了,当干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丽琴愤怒了,情急之中说了过头话。

儿子和她打了四天别扭不和她说话……

丽琴流泪了,一边忙碌一边哭。

丽琴打小没娘受了苦,她决心想让自己的儿女过舒服,可是她此刻的角色无法做一个完美的母亲。对儿子怎能有怨气,可求得理解又是何其困难。一个女人过分专注于公众活动,必然会对个体感情一再忽略。以后在发展中还有多少疏漏她尚不清楚。

“干部就是服务员”。

这是丽琴的深切感受,也是丽琴对自己的定位。服务员是具体工作者,是公众仆人,没有闲暇的时候。比狗睡的晚,比鸡起的早。

当初为村里各家各户跑贷款,忙得脚不沾地,她的身影像织布机上的梭,在小径上穿来过往,连路边的草也被她跑烦了。贷款项目困难重重,朱村没有任何资源,建大棚首先需要水,可朱村连人畜吃水都尚且困谁,建起大棚,园区大量用水何处来,没有水源菜怎能长成,菜指望不上,如何还贷。信用社的李主任说:“这样的贷户打死也不敢贷。何况不是一家一户的事,100多万呀”。

这件事谁都认为是天方夜谭。这样的借贷不是十次八次就可以解决。也许遇上别人早就气馁了。可是建棚工程已经开始,丽琴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这个关口必须攻下,于是她软磨硬缠,一趟趟地穿梭在塬上塬下。她百般邀请李主任到朱村观看。如果说李主任是-棵大树,丽琴就是一只撼树的蚂蚁,虽然匹夫撼树谈何易,但这棵大树终于是被这个匹夫一口一口啃动了。李主任驱车来到朱村:

妈呀,整个塬上,黄尘满天,村民们在工地上几乎看不清眉眼。在烈日酷暑下,汗水搅着泥水涂成了一桩桩黄土丘。一双双恳切的目光望着他,使他再无推托之理,再铁的法规都无法使他理智。朱村被称为“七十二个沟沟堆”,地与地之间落差大,动用推土机推平,浩大的工程场面确是罕见。村民们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驱策了李主任的同情心,他当下拍板要回去亲自给区信用社替朱村人联系贷款,向区政府汇报,就是豁出去受处分也要帮助朱村促成这个园区。

丽琴感动的忍不住流泪,就是给李主任当下叩十个头她都愿意。